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宜昭B4取料场边坡为实例,选取边坡单级坡高、开挖坡度、支护方式等3个典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ABAQUS建立边坡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边坡开挖、支护施工过程,计算出各开挖支护方案下坡体的水平及竖向位移随开挖时步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强度折减法,将安全系数作为边坡稳定性评判标准。结果表明:同一边坡在工况相同时,支护方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其次是边坡坡度,单级坡高影响最小。经优化后降低单级坡高(10m)、减缓边坡坡度(1∶1)、采用喷锚联合支护,此方案下边坡支护结构面上最大竖向位移为3.67mm,最大拉应力为0.73MPa,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边坡坡脚与平台上,为1mm;边坡开挖支护后的安全系数为1.46,大于规范中边坡稳定安全系数1.35。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边坡中软弱夹层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某边坡为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含软弱夹层边坡开挖后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边坡开挖后的坡体最大水平位移约为18 mm,小于边坡允许最大水平位移20 mm,说明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较好。(2)边坡最大水平位移随抗滑桩桩长增加而逐渐减小,工程中抗滑桩的长度选择17 m,控制边坡水平位移。(3)监测孔水平位移沿竖直方向的变化规律呈现为先逐渐增加至潜在滑动面,后急剧减小的趋势。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边坡失稳是外界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由局部小范围的变形逐渐延伸扩大最终演变为整体破坏的灾变过程,在此过程中,控制边坡变形的因素也是"动态"变化的.对未支护下的边坡进行多级开挖,分析不同开挖时步下的坡体稳定性及其变形,根据其计算结果对边坡进行分级支护,分析支护后的坡体稳定性及其变形.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及时支护方式开挖的边坡安全系数在开挖早期有所降低,但后期逐渐增加,支护后坡体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均小于未支护前.  相似文献   

4.
九甸峡水电站厂房后边坡稳定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和强度折减法,对九甸峡水电站厂房后岩体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和评价.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开挖和支护加固过程建立了边坡分级开挖支护的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了开挖和支护过程,计算分析了开挖完成、支护完成、降雨和地震条件下边坡的应力分布和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该边坡在加固前安全系数小,存在不稳定的可能性,支护加固后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有较大提高,可满足正常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可靠度理念,提出了岩质边坡经济风险分析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以某工程料场开挖边坡为例,利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了典型断面的稳定性计算,论证了边坡支护实施的必要性;基于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利用强度折减法拟定了所需支护的最危险滑动通道;通过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对比了不同支护方案的失效概率;基于风险损失最小的原则,确定了该岩质边坡较为合理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6.
利用EMU软件计算地震工况下3号泄洪洞进口边坡的稳定性。首先模拟泸定水电站右岸泄洪洞进口边坡地形、地质条件,建立分析模型,考虑无支护措施情况,跟随开挖施工过程计算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结合无支护措施的计算结果在边坡的必要部位施加支护措施,再进行稳定性计算。对比加固前后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调整支护措施,以达到安全、经济、合理的目的,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为平台,采用局部强度折减法对某高陡边坡的分级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了开挖不支护、支护两种工况,得到了两种工况边坡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情况,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边坡开挖不支护时各监测点将发生较大位移,且坡脚处位移最大,坡脚位置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最大应力值可达6.36 MPa,部分岩体受拉破坏严重;支护后边坡位移得到控制,坡脚处应力集中现象消失,说明边坡开挖后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计算及分析方法对类似边坡工程的开挖支护施工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某水电工程边坡开挖及支护过程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水电工程边坡在开挖及支护全过程中稳定性变化情况,评价锚索支护效果,以西南某一水电站开挖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分析和变形监测确定边坡变形模式,对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各变形模式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Morgenstern-Price法进行了多种工况下的稳定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边坡的6种滑动模式在持久、偶然和短暂工况下的稳定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二期锚索施加完毕后,边坡整体稳定系数大于原始边坡,锚索对边坡的控制作用明显,支护效果良好。边坡在开挖至坡脚之前稳定系数逐渐增大,边坡开挖有利于边坡稳定,坡脚开挖以后,边坡稳定系数骤降,开挖不利于边坡稳定,坡脚岩体对边坡稳定作用明显。研究成果可为水电工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以及类似工程边坡的开挖及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建 《广东水利水电》2017,(4):31-35, 59
水电站引水洞进口边坡一般都比较陡峻,该边坡的变形、稳定情况是引水隧洞乃至整个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为了解边坡开挖、隧洞掘进对边坡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利用单元生死技术全真模拟边坡开挖、隧洞掘进。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了边坡支护设计,并采用强度折减法得到安全系数,通过分析该边坡变形、应力、屈服破坏情况,对其稳定性及支护措施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开挖使坡体产生一些竖直方向的回弹变形和水平向坡外的变形,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张拉应力区域;深埋隧洞开挖仅对隧洞附近边坡影响较大;采取的支护形式能够有效的加固边坡,符合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是防止基坑边坡破坏的一种最重要的措施。锚杆排桩作为一种基坑边坡支护形式广泛用在深基坑支护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提出用力法作为锚杆排桩受力分析计算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某库区料场高边坡全过程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一库区层状料场的岩质高边坡,考虑高边坡的复杂地质条件以及料场的实际开挖过程,基于MIDAS/GTS建立了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在进行三维非线性数值模拟时,计入开挖卸荷、不同蓄水位和降雨以及地震荷载等因素对高边坡的变形、应力和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塑性区均属浅表塑性区,边坡整体稳定性良好,且开挖对边坡的稳定性有较明显的改善。研究结果为全面评价该边坡料场的安全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金安桥水电站枢纽区边坡范围大,地质条件复杂,并处于高地震烈度区域,边坡开挖设计工作难度大。在进行多种计算方法比较和对地质参数等基础数据进行多样化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边坡滑移模式进行了推演,对边坡稳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为施工设计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无粘结预应力锚索在水电工程边坡支护中经常遇到,文中对溧阳电站边坡无粘结预应力锚索设计参数、张拉施工方法、实际伸长值量测和理论伸长值计算方法、张拉的质量控制等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说明,最后通过与安装的锚索测力计测值进行对比,说明张拉质量完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结合饱和-非饱和渗流和固结理论,构建了伊洛瓦底江干流某土质边坡三维渗流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水位降幅和降速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变化规律,评价了微型木桩对边坡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河道水位降速越快、汛期水位越高时,水位下降过程中坡面附近的渗透坡降越大,安全系数越低。布设微型木桩群,当木桩群高度为2、4、6 m时,其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相较无加固情况分别提高了4.50%、9.00%、39.60%,说明微型木桩群的加固效果较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构皮滩水电站设计中采用弹塑性有限单元法对右岸水垫塘峡谷出口区边坡施工开挖进行了仿真模拟计算,对边坡的变形、应力状态、塑性区分布等进行了分析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边坡整体是稳定的,但坡脚部位分布有一定范围的压剪屈服区,对该部位应加强支护。计算成果对边坡的合理支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锚杆和土钉异同点的讨论随着二者在基坑、边坡、隧道支护的广泛应用而愈发激烈和深入。在与论坛中同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分别从问题的由来、二者的概念、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对锚杆和土钉的异同点进行了阐释,得出了二者的理论模型和工作机理是二者的本质区别,但在工程应用层面二者又有颇多相似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介绍大寨河一级电站沉砂池边坡的特征,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边坡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评价边坡在天然与开挖无支护、加支护及电站正常运行等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及评价,并对各典型剖面进行加固措施研究和支护方案设计,使边坡治理更趋科学合理。该电站已经发电1年,边坡稳定,说明边坡地质参数取值可靠,计算合理。  相似文献   

18.
明渠时差法流量计流量计算方法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国内外对明渠时差法流量计流量计算方法研究较少,对时差法流量计流量计算方法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从时差法测验原理、理论标定系数k1的计算方法、水道断面面积的计算方法、现场标定系数k2的计算方法,详细阐述了明渠时差法流量计流量计算方法,提出了线性插值计算理论标定系数k1的方法。以南水北调输水断面运河站为例采用线性插值计算理论标定系数k1的方法,进行时差法流量计流量计算,计算结果与流速仪法对比显示两者一致性较好,误差可控。进而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为国产化时差测流装置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我国重点通航河道和低流速实时在线流量监测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综合考虑了沿河路基受冲刷边坡几何形态变化、河道水位及地下水位对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情况,建立了沿河路基冲刷崩塌理论模式,并通过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探讨了各因素对沿河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沿河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判定方法,可作为沿河路基设计与施工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研究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很多,但研究边坡开挖后稳定性及边坡坡角与结构面倾角的关系却较少,且多运用数值分析方法确定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很少用解析解的方法。基于块体的极限平衡理论,岩质高边坡发生整体破坏,其滑移面为顺层直面,推导出岩质高边坡受结构面控制的最小安全系数解析解。分析解析表达式中各个参数对确定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敏感性因素,表明受结构面影响的岩质高边坡安全系数与岩体的黏聚力、内摩擦角成线性正比关系,与岩体重度、边坡高度和边坡坡角成反比,随着结构面倾角的增加而呈先减后增的趋势,据此得出在既定的安全系数下岩质高边坡稳定坡角的解析解,分析得出受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稳定坡角与黏聚力、内摩擦角、边坡坡高和安全系数等的关系曲线。通过对已有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比较理论公式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差异,证明理论公式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