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近年来,大食物观频频出现在中央重要文件中,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大食物观,是对我国粮食安全理念的进一步升级,是端稳“中国饭碗”的更高要求。系统总结了大食物观的历史演进,从3个方面论述了党中央提出大食物观的历史必然性。在此背景下,提出了热带农业保障食品安全的三大优势,总结了热带农业践行大食物观的机遇与建议,以期促进热带农业在新时期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食物观要求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要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面临资源约束加剧、供需数量与质量等结构性矛盾突出、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等一系列挑战,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面临诸多考验,树立大食物观具有强大的时代必要性和紧迫性。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础,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为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提供要素支撑。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居民调整膳食结构,优化农业支持政策,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食物观是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科学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是适应我国农业发展形势、提升粮食供给质量的战略安排。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生成的大食物观是传统粮食观念的延伸与拓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食物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义具有内在一致性,旨在保障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统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征程上践行大食物观,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激活内生动力,强化科技领域创新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以完善农业生产保障。  相似文献   

4.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能够稳定和扩大食物供给,满足人们多样化食物需求的要求,促进农业食物系统转型。本文运用大食物观的思路,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和数据的系统梳理,分析我国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上的主要做法,探讨其不足,提出未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在提高国内粮食产量、保障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树立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农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不匹配、食物消费多元化不足、国内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不平衡、国外农产品进口过度集中、农产品加工多样化程度不高等制约多元化食物供给的障碍。为了更好地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应以大食物观来统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丰富优化食物生产和消费结构,拓宽扩大食物来源,合理布局农产品生产区域,拓宽农业食物系统全产业链,统筹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能够稳定和扩大食物供给,满足人们多样化食物需求的要求,促进农业食物系统转型。本文运用大食物观的思路,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和数据的系统梳理,分析我国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上的主要做法,探讨其不足,提出未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在提高国内粮食产量、保障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树立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农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不匹配、食物消费多元化不足、国内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不平衡、国外农产品进口过度集中、农产品加工多样化程度不高等制约多元化食物供给的障碍。为了更好地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应以大食物观来统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丰富优化食物生产和消费结构,拓宽扩大食物来源,合理布局农产品生产区域,拓宽农业食物系统全产业链,统筹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相似文献   

6.
为深刻理解大食物观理念,保障浙江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本文梳理了国际上食物安全概念演变,对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近60年来的食物消费趋势进行了归纳分析,对习近平总书记各时期关于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整理解读,对我国和浙江省30年来的食物消费数据进行了收集分析,提出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产业布局,稳定蔬菜、水产品、水果等农产品产能,加大禽肉蛋奶等缺口较大的农产品供给力度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乡村综合体规划设计模式试图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以“大农业观”进行全绿色、 多功能、高附加值、强大竞争力的农业全产业链构建和优化。建设“美丽乡村综合体”,激发产业 潜力,激活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协助实现我国社会从“农民身份”到“农民职业”的观 念转变。同时,本文将探索、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重拾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促进生态文 明建设和人类命运供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测算水产养殖业潜在产能对保障食物安全意义重大,但目前对我国水产养殖业产能的动态变化研究较少。论文基于传统农业产能测算方案,创新性提出了1个综合性的测算方案,按生产方式,分省、分区测算我国水产养殖业可实现产能,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综合性的测算方案切合实际,具有便捷性和科学性。这一方案可在全国推广,运用到省、市、县的水产养殖产能测算工作中。开展大规模本底调查是下一步产能测算的重要工作。我国水产养殖业可实现产能测算为7300万吨。养殖面积下降已对水产养殖业产能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单产水平的提高对产能贡献巨大。位于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和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是未来扩大产能最具潜力地区。稳住养殖面积与提高单产水平是提高渔业产能的两个抓手,提高海水大水面养殖的单产水平对提高我国大水面养殖产能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9.
作为粮食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草地农业体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主要针对基于食物安全的草地农业创新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实现粮食安全战略与“双碳”目标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为助推粮食安全战略与“双碳”目标的同步实现,本研究立足粮食安全视域,阐释生态低碳农业的科学内涵,厘清粮食安全与生态低碳农业的辩证关系,剖析粮食安全战略下生态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针对性提出发展战略与推进路径。研究发现,在“大食物观”“大产业观”“大农业观”指导下,生态低碳农业涉及全食物品类、全产业流程、全生活环节。粮食安全是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底线要求,生态低碳农业是可持续保障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当前,发展生态低碳农业面临自然资源约束、科学技术瓶颈、小农生产模式、居民观念局限等现实困难,亟需探索水地资源拓展、技术创新应用、居民素质提升等有效路径,推动生态低碳农业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都市型农业,是目前国内大中城市探索与发展的热点。北京市已将现代化都市型农业作为北京地区农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在观念上跨越了一个历史时段。发展都市农业对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工程观”理念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会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625-12626,12628
基于大工程教育理念,针对目前国内农业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业工程应用人才为目标,从优化课程体系、拓展实践空间、创新教学方法和开展综合教育等方面,探索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工程观的农业工程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工程教育观要求工程教育提供学生综合的知识背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责任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基于大工程教育观来反思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市场化、能力培养"学院"化、教学内容"深井"化和责任教育简单化的问题.基于大工程教育观的农业工程教育改革必须树立重视基础性、强调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体现思想性的观念.培养复合型教师、建设与课程综合化相适应的课程和构建多维路向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大工程观农业工程教育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科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加强学科创新不仅是农业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突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村经济社会与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本在分析当前影响和制约高等农业教育学科创新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等农业教育学科创新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建立新的食物系统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食物的生产和消费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精髓,它决定性地作用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作用于生存环境,农业活动主要是建造和利用食物系统.健康的食物系统,使生态系统可能持续发展,生产力成倍增长,可兼顾生态和生产双重效益,是食物安全的保证.增加动物性食物,减少对植物性食物,尤其是谷物的依赖,是我国与全球食物系统调整的方向.其中,合理利用天然草地,大力发展栽培草地或实行草田轮作,发展草食家畜,减缓对耕地资源的掠夺性利用,是完善食物系统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对接经济发展的需求,专业培养定位对接产业发展的要求,一直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问题。该文通过对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基本特征的分析,阐述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从建立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出发,提出了"大农业"观视角下的农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并且从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国家通过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方式,搜集、整理、储存海量的农业科学数据信息,这为农业科研及生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因此,做好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在大数据时代的积极建设工作十分重要。研究发现,农业科学数据存在广泛性、多异性、分散性等特点,而且搜集、整理难度较大。所以,要重视农业大数据平台及科学数据建设工作,才能提高农业科学数据的收集、整理、运用效果,并促进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我国食物消费趋势发现,需求增长较快的饲料用粮将占去70%的食物当量,我国现有的农业结构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作为构建粮食安全的思路创新,草地农业蕴含着巨大的生产潜力。我国草业工作者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提出了南方农区水稻/玉米-黑麦草轮作、南方山区和牧区多年生混播草地栽培、黄土高原粮草轮作、西北绿洲农区“公司+养殖区+农户”肉牛养畜以及农牧交错带多年生牧草栽培-“粮+草+牲畜养殖”系统等草地农业创新模式,对于食物的增产增收、节粮替粮作用明显。因此,可以通过草地农业建立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来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农业大数据平台科学数据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学数据是农业大数据平台重要数据资源,是农业科研与生产发展的资源宝藏,在大数据时代建设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已刻不容缓。农业科学数据建设因数据的广泛性、分散性、繁杂性、多异性等特点,造成收集和整合难度大,为此,提出建立管理制度,保障数据统一收集;建立保障制度,确保建设经费续供;建立联动机制,促进数据资源整合;规范采集标准,便捷平台接入;加强协同合作,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加强业务培训,培养专业采集人才等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