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长沙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探索健康素养内部因果转化关系,确定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最佳途径。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长沙市各区县抽取4 701名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描述性分析各类别健康素养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基本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通径分析探索3大类健康素养内部因果转化关系。结果 长沙市居民基本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5.27%(95%CI:24.03%~26.51%),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技能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三个方面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41.37%(95%CI:39.96%~42.78%)、25.25%(95%CI:24.62%~25.88%)和27.97%(95%CI:27.32%~28.6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6~36岁:OR=1.931, 95%CI:1.491~2.500;37~47岁:OR=1.850, 95%CI:1.442~2.373;48~58岁:OR=1.531, 95%CI:1.207~1.941)、文化程度(初中:OR=2.020, 95%CI:1.518~2.686;高中/职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宁波市15~74岁社区居民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宁波市社区居民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资料完整并纳入分析的5 160名15~74岁居民中,有11.38%的人主观认为自己睡眠质量差。夜间去厕所、夜间易醒或早醒和入睡困难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95%CI)=1.88(1.53~2.30),P0.001]、离婚或丧偶[OR(95%CI)=1.70(1.09~2.64),P=0.019]、近期饮酒者[OR(95%CI)=1.32(1.06~1.66),P=0.014]和年龄在35岁以上居民睡眠质量较差,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睡眠质量相对较好。结论女性、老年人、饮酒、低文化程度、离婚或丧偶是导致宁波市社区居民睡眠质量差的危险因素。决策者应当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促进居民的睡眠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吉林省城乡居民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 (PPS),对吉林省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吉林省2014年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4358人,收回有效问卷4321份。2014年吉林省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为12.4%。城市居民为14.9%,农村居民为10.4%;35~44岁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最高(14.2%),65~69岁居民最低(7.7%);大专/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最高(21.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居民最低(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低于城市居民(OR=0.722,95%CI:0.587~0.889);文化程度越高,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越高,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参照,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具备健康信息素养的OR值分别为1.415(95%CI:1.088~1.841)、1.980(95%CI:1.426~2.749)、2.932(95%CI:2.026~4.245)。结论吉林省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较低,未来应加强对农村居民、老年人、低文化程度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方法,在南京市12个行政区随机抽取15~69岁居民9 16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6年南京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为10.9%(95%CI=8.8%~13.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领人员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高于蓝领人员(14.6%vs. 9.6%;OR=1.35,95%CI=1.04~1.75);与低收入人群比较,中、高收入人群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较高[(11.0%vs. 7.3%;OR=1.42,95%CI=1.03~1.95);(14.1%vs. 7.3%;OR=1.74,95%CI=1.04~2.92)]。结论 2016年南京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以蓝领工作者和家庭人均收入较低人群为重点干预对象,以提高全体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9—2022年海南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健康海南行动和海南省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行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 加权调整后,2019—2022年海南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18.20%、20.15%、22.28%、23.51%,呈上升趋势(χ趋势2=107.24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性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男性高,OR值为1.162(95%CI:1.099~1.229);15~岁年龄组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65~69岁年龄组高,OR值为3.097(95%CI:2.432~3.943);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不识字/少识字文化程度高,OR值为9.084(95%CI:7.174~11.503);公务员/教师职业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农民/工人职业高,OR值为4.093(95%CI:3.423~4.893)。结论 2...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正定县居民气候变化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气候变化健康素养提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2月随机选取正定县4个村共823名居民开展气候变化健康素养问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人群气候变化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023年正定县居民气候变化健康素养水平为24.8%,其中,健康生活方式素养水平最高(67.9%),其次是应对气候变化个体防护素养水平(52.4%),气候变化基本知识素养水平最低(6.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6.3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历过极端天气事件、关注气候变化、绿色出行、无环境污染行为、不容易冲动消费的居民气候变化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分别为1.63(95%CI:1.01~2.47)、4.36(95%CI:2.01~9.46)、5.18(95%CI:2.31~11.62)、8.65(95%CI:3.43~21.85)、3.27(95%CI:1.85~5.78)。结论 正定县居民气候变化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抽取全国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果 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共收到有效问卷98 448份,男性50 913人(51.72%),女性47 535人(48.28%)。2012年中国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8.80%,城市11.79%,农村7.13%;男性8.52%,女性9.09%。以男性为参照,女性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1.115,95%CI:1.034~1.202)。以不识字/少识字者为参照,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者的OR值依次为1.717(95%CI:1.244~2.369)、2.632(95%CI:1.894~3.658)、4.042(95%CI:2.866~5.699)、6.762(95%CI:4.780~9.565)。以公务员为参照,医务人员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1.965,95%CI:1.444~2.673),农民健康素养最低(OR=0.661,95%CI:0.515~0.850)。以家庭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下者为参照,家庭年人均收入为5000~10 000元、10 000~15 000元和15 000元以上者的OR值依次为1.306(95%CI:1.060~1.610)、1.576(95%CI:1.214~2.046)和1.722(95%CI:1.334~2.224)。结论在考虑城乡差异后,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2年3—6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10 949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云南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 2022年云南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5.79%,中医药基本理念、公众适宜方法、健康生活方式、文化常识和信息理解能力素养水平分别为50.21%、2.05%、23.06%、37.85%和46.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男性为参照,女性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1.12(95%CI:1.00~1.26);以16~岁年龄组为参照,36~岁年龄组、≥60岁年龄组居民的素养水平较高,OR值分别为2.88(95%CI:1.68~4.92)、2.99(95%CI:1.36~6.56);以公务员为参照,医务人员的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1.68(95%CI:1.35~2.10);以汉族为参照,彝族、傣族和壮族居民的素养水平较低,OR值分别为0.71(95%CI:0.59~0.85)、0.68(95%CI:0.47~0.9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饮用油茶地区居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4年在广西喝油茶地区开展的居民营养健康调查资料,以≥18岁成人为研究对象,共1 076人。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喝油茶地区居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喝油茶地区居民的血脂异常率为21.38%,高甘油三酯血症(TG)、高总胆固醇血症(TC)、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HDL-C)患病率分别为13.66%、5.67%和5.48%。与不喝油茶的人相比,喝油茶居民的TG和TC水平更低,而HDL-C水平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95%CI)=1.50(1.05~2.14)]、超重[OR(95%CI)=2.00(1.38~2.91)]和肥胖[OR(95%CI)=2.52(1.42~4.46)]与增加血脂异常的发病危险相关,少数民族(苗族、侗族)居民患血脂异常的风险更低[苗族OR(95%CI)=0.41(0.22~0.77),侗族OR(95%CI)=0.46(0.28~0.75)]。喝油茶量可能为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OR(95%CI)1.00,P0.05),但喝油茶同时食用阴米、油炸食品和炒花生可能与增加血脂异常的风险相关。结论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是喝油茶地区居民血脂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喝油茶可能为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有必要继续开展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油茶与血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于江西省范围内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平板问卷入户调查。以2017—2020年江西省健康素养监测数据为依据,基于复杂抽样分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经加权调整,2017—2020年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13.31%、16.77%、19.85%和23.73%,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14.21,P<0.05)。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水平的4年累计增长量分别为11.59%、10.03%和8.49%,且均呈上升趋势(P<0.0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现城市高于农村,年轻人高于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素养水平越高的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2017—2020年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升高,2020年素养水平更高(OR=1.276,95%CI:1.119~1.455),以65~69岁年龄组为参照,35~44岁年龄组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更高(OR=2.437,95%CI:1.744~3.407),以不识字/少识字者为参照,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健康素养水平更高(OR=33.894,95%CI:18.837~60.870)。结论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人群,社会应群策群力提高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全民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浙江省15~69岁居民不同慢性病患病状况下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于2022年6—11月在浙江省30个监测点抽取19 200名15~69岁常住居民, 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展开入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相关因素及健康素养水平等。共发放问卷19 200份, 收回问卷19 051份, 其中有效问卷18 857份(98.98%)。采用χ2检验比较居民不同慢性病患病状况下的健康素养水平,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22年浙江省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38.36%, 其中多重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显著低于单一慢性病患者及未患慢性病者(14.70%比25.37%、42.21%)(χ2=483.05, P<0.001)。患有多重慢性病与健康素养不足呈正相关(OR=1.26, 95%CI:1.01~1.58), 多重慢性病患者在基本知识和理念(OR=1.29, 95%CI:1.03~1.6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OR=1.24, 95%CI:1.01~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温州市居民慢性病信息需求及获取途径,为制定切实有效的慢性病健康传播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在温州市抽取1 552名15~69岁常住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慢性病预防素养具备情况、信息需求与获取途径。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居民使用新媒体获取慢性病信息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温州市居民最关注的慢性病信息依次为预防措施(68.56%)、疾病危害(63.47%)、临床症状(59.60%)、治疗方法(56.38%)和发病原因(53.93%),对这5类信息关注率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3,P0.01)。不同地区、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上述5类慢性病信息关注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州市居民获取慢性病信息所希望的途径居于前5位的分别为医师(74.87%)、电视(52.38%)、报刊书籍(51.29%)、新媒体(51.22%)及家人(48.20%),对上述5种途径的获取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16,P0.01)。除电视外,城市居民通过各类媒体途径的获取意向均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更倾向于通过人际传播渠道获得慢性病信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的居民,新媒体利用率越低(OR值为2.21~3.37);而高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组为参照,初中者OR=0.14,95%CI:0.07~0.25,高中或职高或中专者OR=0.30,95%CI:0.20~0.45,大学及以上者OR=0.48,95%CI:0.34~0.68),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OR=2.35,95%CI:1.67~3.30)是居民使用新媒体获取慢性病信息行为的促进因素。结论应针对不同人群慢性病信息需求与获取途径的特征,灵活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实行多元化健康传播策略,以有效提升公民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9—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进行调查,使用统一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5 172人,健康素养水平为4.33%,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水平分别为10.63%、6.75和3.83%;具备6类健康问题素养从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19.68%)、安全与急救素养(13.38%)、健康信息素养(12.01%),传染病防治素养(11.68%)、基本医疗素养(10.94%)和慢性病防治素养(9.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健康素养高于农村(OR=1.65, 95%CI:1.11~2.45);已婚者低于未婚者(OR=0.86, 95%CI:0.55~1.35),分居/离异/丧偶者高于未婚者(OR=1.73,95%CI:0.90~3.32);健康素养随文化程度升高上升[与小学及以下相比,初中(OR=1.8...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贫困地区15~69岁13 40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7年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具备率为9.33%。其中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城市(6.08%)低于农村(10.03%)(P0.05);年龄间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5~34岁最高(15.29%);不同文化程度的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受过教育者最高(10.54%);不同职业的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医务人员最高(46.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是年龄(55~64岁:OR=0.627,95%CI:0.441~0.892;65~69岁:OR=0.546,95%CI:0.377~0.789)、文化程度(受过教育:OR=1.793,95%CI:1.456~2.206)、职业(医务人员:OR=3.977,95%CI:1.802~8.776;农民:OR=0.448,95%CI:0.215~0.930)和城乡(农村:OR=2.432,95%CI:2.004~2.952)。结论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2017年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具备率不高,应以农民、年龄较大者和文化程度较低者为重点干预对象,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分布,并探讨影响健康素养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为健康政策制定者和实施干预措施者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整群随机抽样相关结合的方法,从11个县区中抽取55个街道(乡镇)中15~69周岁常住居民开展回顾性调查,统一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共计完成调查问卷5114份。结果 2018年抚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总体平均得分(34.55±13.10)分,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5.19±13.18)分和(33.88±12.99)分;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9.46%(95%CI:8.68%~10.27%),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62%(95%CI:9.46%~11.84%)和8.25%(95%CI:7.13%~9.38%)。不同性别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中,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于小学及以下高(OR=7.285,95%CI:3.572~14.859);家庭人口数≥6人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于1~2人低(OR=0.504,95%CI:0.337~0.754);家庭年收入≥50 000元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对乌鲁木齐市4 00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3.1%。3个维度水平依次为基本技能(25.7%)、基本知识和理念(19.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6.6%);6类健康问题的水平最高为安全与急救知识(40.1%)、最低为健康信息素养(8.6%)。健康素养水平25~34岁年龄段最高(19.6%),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χ2=238.96,P 0.05);事业单位人员健康素养水平最高(17.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5~44岁年龄组素养水平高于15~24岁年龄组(OR=1.82,95%CI=1.18~2.80);本科及以上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OR=8.75,95%CI=5.30~14.45);其他职业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工人/职员(OR=1.58,95%CI=1.21~2.07)。结论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待提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均是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健康素养与现在吸烟行为现状及相关性分析,为新区制定健康素养促进策略及控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2020年7—9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监测,调查居民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素养及吸烟行为等。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健康素养与现在吸烟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在纳入2553名调查对象中,总体健康素养具备水平为31.57%,现在吸烟率为20.52%。调查对象在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否患慢性病方面现在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具备总体健康素养、3个方面和6类问题健康素养水平者现在吸烟率均低于不具备者(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均OR<1,95%CI<1)、大专/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均OR<1,95%CI<1)、职业为学生者(均OR<1,95%CI<1)、具备总体健康素养者(OR=0.713,95%CI:0.542~0.937)以及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素养者(OR=0.715,95%CI:0.530~0.964)现在吸烟行为可能性较低,职业为其他者(OR=2.384,95%CI:1.006~5.654)现在吸烟行为可能性较高。结论现在吸烟行为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低相关,应深入开展吸烟危害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水平以降低人群吸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相关健康政策以及有针对性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3月选择滨海新区功能区的13个街的239个居委会,从中抽取4 636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3个维度。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1.95%,男性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1.60%,女性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2.27%,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身体状况间健康素养具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大专或本科(OR=1.91,95%CI:1.39~2.62)、硕士及以上(OR=3.60,95%CI:2.08~6.22),可支配收入高(OR=1.70,95%CI:1.13~2.54),身体状况一般(OR=1.57,95%CI:1.01~2.42)、身体状况好(OR=1.92,95%CI:1.25~2.94)是健康素养的促进因素。结论滨海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针对文化程度较低、人均收入低和身体状况差的人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甘肃省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省2017年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库中5 416名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甘肃省慢性病患者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6.91%。3个方面健康素养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具备率最高为15.1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最低为8.42%;6类健康问题中,科学的健康观素养具备率最高为30.52%,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最低仅为1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是否慢性病"共病"(是:OR=0.716,95%CI:0.516~0.993)、民族(汉族:OR=2.794,95%CI:1.652~4.725)、文化程度(高中/中专:OR=2.547,95%CI:1.648~3.936;大专及以上:OR=2.039,95%CI:1.478~2.794)、自评健康状况(好:OR=1.477,95%CI:1.057~2.065)和职业(事业单位职工:OR=3.477,95%CI:2.226~5.432;学生:OR=3.267,95%CI:1.203~8.871;工人:OR=1.718,95%CI:1.064~2.774)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甘肃省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仍较低,尤其是"共病"患者、少数民族居民、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自评健康差者和农民,他们是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1年6—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方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北地区部分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西北地区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 2021年西北地区居民总体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8.49%,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文化常识、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各维度的素养水平分别为39.69%、4.80%、34.59%、36.15%、49.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为参照,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职高/中专的居民素养水平较低,OR值分别为0.536(95%CI:0.346~0.831)、0.648(95%CI:0.446~0.941);以农民为参照,职业为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的居民素养水平较高,OR值分别为4.336(95%CI:1.747~10.763)、3.261(95%CI:1.394~7.628)、6.103(95%CI: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