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AC、cAMP、PKA的表达。方法将48只断乳2周的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自来水)和低剂量组(含50 mg/L NaF自来水)、中剂量组(含150mg/L NaF自来水)、高剂量组(含250 mg/L NaF自来水),每组12只,雌雄各半。采用自由饮用的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6个月。检测大鼠尿氟、骨氟浓度及氟斑牙发生率以及骨组织中AC、cAMP、PKA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染毒组大鼠尿氟、牙氟及骨氟浓度均较高(P<0.05),斑牙检出率随染毒时间延长而增高,随染毒剂量的增加氟斑牙程度越严重;而各组骨组织中AC、cAMP、PK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次实验中未观察到氟化钠引起大鼠骨组织AC、cAMP含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氧化应激在亚慢性氟中毒大鼠肝脏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在亚慢性氟中毒大鼠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在饮水中加入50,100,和150mg/L氟化钠(NaF)喂饲大鼠3个月,制备亚慢性氟中毒模型。测定染氟各组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0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同时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SG-PT)、谷草转氨酶(SGOT)的活性。结果 150mg/L染氟组大鼠肝脏MDA含量显高于对照组(P<0.01);100,150mg/L染氟组大鼠肝脏S0D活力显下降(P<0.05);随染氟剂量增加,GSH—PX活力有下降趋势;150mg/L染氟组SGPT活性显高于对照组(P<0.01),100,150mg/L染氟组SGOT活性显高于对照组(P<0.01),MDA与SGPT之间存在显正相关(r=0.460,P=0.007)。结论 氟中毒大鼠肝脏内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失衡,氧化应激引起的氧化损伤作用可能是氟致大鼠肝毒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在氟中毒引起氟斑牙时,氟对大鼠切牙细胞凋亡、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Caspase-8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20只健康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低(10mg/L)、中(50mg/L)和高(100mg/L)浓度NaF染毒组,每组5只.采用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牛磺酸锌(TZC)对慢性染氟大鼠海马损害的保护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低氟补锌组、高氟补锌组,每组6只。自由饮纯净水(对照组),100mg/L(低氟组和低氟补锌组)的氟化钠(NaF)溶液,200mg/L(高氟组和高氟补锌组)的NaF溶液。5个月后,低氟补锌组、高氟补锌组分别隔日交替饮用各自浓度的NaF溶液及340mg/L的浓度TZC溶液,继续喂养1个月。后采用ABC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大鼠海马CA1区的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明显减少(P<0.01),且改变与染氟剂量的增加呈量-效关系(P<0.01);除低氟补锌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海马CA3区、DG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亦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与染氟组比较,补锌组大鼠海马各区的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均相应增多(P<0.01)。结论TZC对慢性染氟大鼠海马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化钠(NaF)对大鼠骨组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8周龄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自来水)组和50、150、250 mg/L NaF染毒组,每组24只。采用自由饮水进行染毒,连续染毒24周。分别于染毒第8、16、24周时,每组选择8只大鼠,检测尿氟、血氟水平和氟斑牙及ALP、BMP-2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NaF染毒不同时间大鼠的尿氟、血氟浓度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8周相比,不同浓度NaF染毒第16、24周大鼠的尿氟、血氟浓度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NaF染毒时间的延长和染毒浓度的升高,大鼠尿氟和血氟的浓度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NaF染毒不同时间大鼠的氟斑牙检出率均较高,除50 mg/L NaF染毒第8周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大鼠氟斑牙的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损伤程度趋于严重。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NaF染毒不同时间大鼠骨组织ALP m RNA的表达水平均较高,除50 mg/L NaF染毒第24周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浓度的升高,大鼠骨组织ALP m 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与第8周比较,50、150 mg/L NaF染毒第16、24周大鼠骨组织ALP m RNA的表达水平均较低,而250 mg/L NaF染毒第16、24周大鼠骨组织ALP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50、150 mg/L NaF染毒大鼠骨组织ALP 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而250 mg/L NaF染毒大鼠骨组织ALP mRNA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除50、150 mg/L NaF染毒第24周大鼠骨组织BMP-2 m RNA的表达水平较低(P0.05)外,不同浓度NaF染毒不同时间大鼠骨组织BMP-2 m RNA的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浓度的升高,染毒第8、16周大鼠骨组织BMP-2 m 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而染毒第24周大鼠骨组织BMP-2 mRNA的表达水平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与第8周比较,50、150 mg/L NaF染毒第16、24周大鼠骨组织BMP-2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低,而250 mg/L NaF染毒第16、24周大鼠骨组织BMP-2 m RNA的表达水平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50、150 mg/L NaF染毒大鼠骨组织BMP-2 m 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而250 mg/L NaF染毒大鼠骨组织BMP-2 mRNA的表达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摄入过量的氟可促进大鼠骨组织ALP、BMP-2 mRNA的表达;而随着氟摄入时间的延长,大鼠骨组织ALP、BMP-2 m RNA的表达均不同程度地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饮水途径高氟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索凋亡和自噬在高氟致海马组织损伤的作用。方法妊娠的清洁级SD大鼠饮用含氟量不同(10、50、100 mg/L NaF)的自来水,子代鼠从出生至断乳前通过母乳接触NaF;断乳后,各组子代鼠接受与亲代相同的氟暴露处理至出生后第60天,以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以及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mTOR、LC3-Ⅱ和p6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雄性子代大鼠100 mg/L NaF染毒组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和路径距离明显增加(P0.05),雌性子代大鼠100 mg/L和50 mg/L NaF染毒组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和路径距离也明显增加(P0.05);雌、雄子代大鼠100 mg/L和50 mg/L NaF染毒组子代大鼠海马组织中Bax、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Bcl-2、mTOR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孕哺期及成年期饮水高氟暴露致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可能与海马组织自噬作用增强有关,同时可能伴随海马组织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噬基因Beclin-1、凋亡基因Bcl-2、Bax在慢性氟中毒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变化,探讨Beclin-1、Bcl-2、Bax在氟中毒肾脏损害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饮用含氟量0.5 mg/L自来水),低、高氟组(自来水含氟量分别为50、100 mg/L);饲养9个月后,观察大鼠氟斑牙发生情况;氟离子电极法测定尿氟、骨氟含量;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Beclin-1、Bcl-2、Bax表达量;用原位杂交法测定大鼠肾脏Beclin-1 mRNA含量。结果低氟组大鼠氟斑牙检出率为75%,高氟组为100%;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氟组大鼠尿氟和骨氟含量分别为[(10.09±0.88)、(18.09±0.89)mg/L和(5 500.84±1 093.47)、(7 477.94±1 315.88)μg/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氟大鼠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间质血管扩张充血,且随染氟剂量增加损伤改变逐渐加重;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氟组大鼠肾组织中Beclin-1、Bax表达[分别为(168.90±8.68)、(146.32±10.02)和(153.74±10.56)、(134.29±9.85)]明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氟组大鼠肾组织中Bcl-2表达[分别为(167.64±7.51)、(185.32±8.55)]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氟组大鼠肾组织中Beclin-1 mRNA表达[分别为(166.94±13.21)、(146.11±17.66)]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氟中毒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相关分子的异常表达,自噬和凋亡可能共同参与慢性氟中毒肾脏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 MEL)对氟暴露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肠道菌群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只8周龄SD大鼠(雌鼠8只、雄鼠4只), 体质量为180 ~ 220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和染氟组1, 每组6只(雌∶雄= 2 ∶ 1), 分别自由饮用纯净水和含100 mg/L氟化钠的纯净水。2个月后雌雄大鼠合笼饲养, 将子代大鼠出生后(postnatal day, PND)第1天记为PND0。于PND21, 采用成组设计将染氟组1子代大鼠分为染氟组(F组, n = 6)和染氟+ MEL组(FM组, n = 6), 并继续饮水氟暴露;对照组1子代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 n = 6)和MEL组(n = 6)。FM和MEL组给予20 mg/kg MEL灌胃, C和F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于PND60, 采用新事物识别实验和水迷宫实验观察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 WB)检测子代大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16S r...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激动型G蛋白(Gs)和抑制型G蛋白(Gi)含量的变化。方法将48只断乳2周的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自来水)组和50、150、250 mg/L NaF染毒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采用自由饮用的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6个月。检测大鼠尿氟、骨氟含量及氟斑牙发生率以及骨组织中Gs和Gi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NaF染毒组大鼠骨氟含量及雄性大鼠尿氟含量以及150、250 mg/L NaF染毒组雌性大鼠尿氟含量均较高,各剂量NaF染毒组大鼠氟斑牙的检出率也均较高,仅150 mg/L NaF染毒组雌性大鼠骨组织中Gs含量以及雄性大鼠骨组织中Gs、Gi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NaF染毒组大鼠骨组织中Gi/Gs值无明显变化。随着NaF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的尿氟、骨氟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骨组织中Gs、Gi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对照组大鼠无氟斑牙发生,而各剂量NaF染毒组大鼠氟斑牙的检出率均为100%。结论 G蛋白在氟骨症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取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低氟补锌组、高氟补锌组,每组6只,分别饮用自来水(对照组),100 mg/L(低氟组和低氟补锌组)、200 mg/L(高氟组和高氟补锌组)的NaF溶液.5个月后,低氟补锌组、高氟补锌组在饮用含氟水中按0.34 g/L的浓度加入牛磺酸锌(TZC),继续喂养.1个月后采用ABC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的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明显减少(P<0.01),且与染氟剂量呈量-效关系(P<0.01);与单纯染氟组相比,补锌组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P<0.01).提示慢性氟暴露可抑制大鼠皮层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牛磺酸锌对慢性染氟大鼠神经系统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铝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Al3+2.5mg/kg组、Al3+5mg/kg组、Al3+10mg/kg组。AlCl3溶液腹腔注射染毒,60d后处死,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Bcl-2、Bax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结果分析。[结果]随着染铝剂量的增高,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升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P<0.05)。各染铝组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显著升高,Bcl-2/Bax逐渐下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P<0.05);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指数与Bcl-2呈负相关(r=一0.924,P<0.01),与Bax呈正相关(r=0.804,P<0.01),与Bcl-2/Bax表达比值呈负相关(r=-0.872,P<0.01)。[结论]铝可以诱导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以及Bcl-2/Bax表达比值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将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和高氟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4周,一次性腹腔注射50 mg/kg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继续喂养12周,每天灌胃0.1 ml/kg生理盐水。低氟、高氟组大鼠每天分别灌胃给予10 mg/kg、20mg/kg含氟水,连续16周,其余措施同对照组。比较三组大鼠肝脏组织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氟组和高氟组肝组织匀浆MDA、NO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OD、CAT、GSH及T-AO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以高氟组更加明显,与低氟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氟能增加STZ诱导的T2DM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损伤,降低肝脏抗氧化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给实验大鼠饮用不同浓度的氟化钠溶液,造成慢性氟中毒,测定实验大鼠睾丸组织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方法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24只,分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每组8只,染氟组分别自由饮用含氟化钠(NaF)100 mg/L、200mg/L的自来水,对照组自由饮用自来水.20周后处死动物,留取睾丸,制备匀浆.采用比色法检测T-AOC及NOS活力;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活力;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结果 低氟组与对照组比较,T-AOC明显增加(P<0.01);而高氟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明显降低(P<0.01).SOD活力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低氟组NOS活力、NO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而高氟组NOS活力、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低剂量氟可能通过抑制NOS活力和NO的合成而使T-AOC代偿性增加;高剂量氟可能使活性氧增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开始异常表达而使NO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妊娠期至成年期氟铝联合暴露对子代大鼠骨组织中miR-21及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清洁级SD孕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对照(自来水)组和氟化钠(60、240mg/L)、氯化铝(600、1 000 mg/L)染毒组及氟化钠+氯化铝联合染毒组,每组4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染毒,母鼠染毒从妊娠第0天至子代大鼠出生第21天(断乳);断乳后从每组随机选取8只子代大鼠(雌雄各半)延续同组剂量染毒至出生后第90天。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骨氟,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骨中铝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骨组织中miR-21的表达水平。采用固相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除单独氯化铝染毒组和60 mg/L Na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外,其余染毒组仔鼠的尿氟浓度均升高(P0.05);除单独NaF染毒组和240 mg/L NaF+6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外,其余染毒组仔鼠的尿铝浓度均升高(P0.05);除单独氯化铝染毒组和60 mg/L Na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外,其余染毒组仔鼠骨氟含量均升高;单独氯化铝染毒组和240 mg/L Na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仔鼠的骨铝含量均升高(P0.05)。尿氟浓度在各浓度NaF+氯化铝联合染毒组中均表现为拮抗作用(P0.05);尿铝浓度在60 mg/L NaF+1 000 mg/L氯化铝联合染毒组中均表现为协同作用,在其余各浓度NaF+氯化铝联合染毒组中均表现为拮抗作用(P0.05);骨氟含量在各浓度NaF+氯化铝联合染毒组中均表现为拮抗作用(P0.05);骨铝含量在各浓度NaF+氯化铝联合染毒组中未见交互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240 mg/L NaF染毒组和60 mg/L Na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240 mg/L Na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仔鼠血清中TRACP-5b的水平均降低(P0.05);60 mg/L NaF染毒组、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和60 mg/L NaF+600 mg/L氯化铝染毒组、240 mg/L NaF+600 mg/L氯化铝染毒组仔鼠骨组织中miR-21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氟铝联合染毒对血清中TRACP-5b水平的影响表现为拮抗作用。氟铝联合染毒对不同性别仔鼠骨组织中miR-21表达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对不同性别仔鼠骨组织中miR-21表达的影响在60 mg/L NaF+600 mg/L氯化铝染毒组、240mg/L NaF+600 mg/L氯化铝染毒组中均表现为协同作用(P0.05),在其余联合染毒组中表现为拮抗作用(P0.05)。结论氟铝联合暴露可能通过升高骨组织中miR-21表达和降低血清中TRACP-5b水平,从而促进妊娠期至子代大鼠成年前仔鼠骨组织中破骨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NaAsO2)与氟化钠(NaF)联合染毒对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只健康成年清洁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低(1/50 LD50,0.75 mg/kg)、高剂量亚砷酸钠(1/25 LD50,1.5 mg/kg)染毒组及低(1/20 LD50,25 mg/kg)、高剂量氟化钠(1/10 LD50,50 mg/kg)染毒组以及低剂量亚砷酸钠(0.75 mg/kg)+低剂量氟化钠(25 mg/kg)联合染毒组、低剂量亚砷酸钠(0.75 mg/kg)+高剂量氟化钠(50 mg/kg)联合染毒组、高剂量亚砷酸钠(1.5mg/kg)+低剂量氟化钠(25 mg/kg)联合染毒组、高剂量亚砷酸钠(1.5 mg/kg)+高剂量氟化钠(50 mg/kg)联合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6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逃避潜伏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氟砷联合染毒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脑组织中DA含量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而脑组织中5-HT含量无明显变化。氟砷联合染毒对大鼠逃避潜伏期、大脑皮质中DA和5-HT含量、脑组织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均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氟砷联合有可能通过脑组织中DA含量降低及神经细胞凋亡率升高影响大鼠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因子LC3A、Beclin-1及凋亡因子Bcl-2、Bax在慢性氟中毒大鼠肝脏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将36只健康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分别用含氟量1 mg/L的自来水和含氟5、50 mg/L的含氟水饲养6个月,观察氟斑牙形成情况;测定尿氟、骨氟含量以及大鼠肝功能;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A(LC3A)、哺乳动物ATG6同源蛋白(Beclin-1)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B细胞淋巴瘤/白细胞基因伴随蛋白x(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氟组大鼠尿氟含量分别为[(2.18±0.14)、(2.40±0.19)mg/L]、骨氟含量分别为[(237.42±18.48)、(248.00±14.72)mg/kg]均明显升高(P0.05);染氟组大鼠肝脏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肿大,部分肝细胞胞质透亮,呈空泡样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染氟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及谷草转氨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低、高氟组大鼠肝脏LC3A[(35.35±2.71)、(44.10±6.72)]、Beclin-1[(57.56±12.1)、(74.76±18.67)]及Bax[(51.1±9.23)、(62.32±10.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分别为[(55.18±8.36)、(39.05±6.9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量氟可激活大鼠肝组织中自噬和凋亡因子,自噬和凋亡可能共同参与慢性氟中毒所致肝脏损伤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24只,分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每组8只,染氟组分别自由饮用含氟化钠100mg/L、200 mg/L的自来水,对照组自由饮用自来水,喂养20周。取股动脉血离心出血清,采用比色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低氟组大鼠血清T-AO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氟组NO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高氟组的NO含量明显高于低氟组(P<0.01)。提示低剂量氟使T-AOC代偿性增加,氟可能通过刺激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异常表达而使NO合成大量增加。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氟中毒大鼠肝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8只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去离子水)组和低(50 mg/L)、中(100 mg/L)、高剂量(200 mg/L)氟染毒组,每组12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120 d。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氟染毒组caspase-3、caspase-9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量氟从基因水平促进大鼠肝脏组织中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体外染氟软骨细胞中刺猥蛋白基因(Hh)信号通路中音速刺猬蛋白、跨膜蛋白(Smo)及下游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因子表达在氟中毒软骨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取1周龄健康SD大鼠,用机械、酶消化法分离膝关节软骨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对原代软骨细胞进行鉴定.实验设对照组和染氟组(5、10、20、40 mg/L).培养48 h后,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蛋白印迹及逆转录PCR分别检测各组细胞Smo、Shh、BMP-2蛋白及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10 mg/L染氟组细胞活力[分别为(113.33±11.74)%、(127.25±10.24)%]明显升高,40 mg/L染氟组细胞活力[(73.91±9.94)%]明显下降(P<0.05);染氟组细胞中Shh、Smo、BMP-2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随染氟浓度增加而升高;40 mg/L染氟组细胞凋亡率为(11.13±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氟可激活软骨细胞中Hh信号通路,Hh信号通路与软骨细胞凋亡可能共同参与氟中毒软骨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氟化钠(NaF)对大鼠成骨细胞氧化应激及8-0基脱氧鸟苷(8-OHdG)生成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颅骨离体分离培养成骨细胞,经不同浓度NaF(0.25、0.50、1.00、2.00、4.00 mmol/L)处理24、48和72h后,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DNA氧化损伤产物8-OHdG的水平.结果 ①染氟的3个时段,各NaF组细胞内GSH-Px活力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高剂量(2.00、4.00mmol/L)组细胞MDA水平升高,8-OHdG生成增多(均P<0.05);(2)SOD活力:染氟24 h时各剂量组细胞内SOD活力较对照组下降(P<0.05),而染氟48 h未观察到有明显变化,染氟72 h时,0.25至2.00 mmol/L各组较对照组增高,4.00mmol/L组较对照组下降(均P<0.05);③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GSH-Px活力与8-OHdG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92,P<0.01).结论 一定剂量的NaF可致大鼠成骨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并造成DNA氧化损伤,同时也能降低细胞内抗氧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