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Tai模型分析了毛白33号等9个泡桐无性系苗期的遗传稳定性,用方差分析法对泡桐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生长,无性系效应、环境效应、G×E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估测了各无性系的表型稳定性、遗传稳定性和生态适应性,并对各无性系苗期适生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从攀西地区6个麻疯树种源中选择出48株优树,通过嫁接形成无性系,48个无性系保存在无性系种子园内。对无性系苗期接稳生长量、直径进行多重比较,重复力估算和遗传增益分析。结果表明:48个无性系接穗长度重复力为0.91,接穗直径重复力为0.85。经多重比较,RH—D也5无性系苗期接穗的长度极显著高于其他优树无性系,遗传增益达9.02;HL—Sdh2、HL—Sdh1、YB—Gy4、RH—Dt8、HD-Hcp3、YB—Gy5、YM—11和YB—Cy3的优树无性系在苗期接穗长度显著高于48个无性系苗的总平均值,遗传增益为2.48—4.68之间;HL-Sdh2与YB—Hb的优树无性系苗期接穗的直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优树无性系苗,遗传增益达0.31;YB—Hb、RH—Dt25、HL—sdhl、HD-Hcp3、YB—Gy4等5个优树无性系苗期接穗的直径显著高于48个无性系的总平均值,遗传增益在0.14-0.21之间。经过综合比较,初步选择出RH—Dt25、HL—Sdh2、HL—Sdh1、YB—Gy4、RH—Dt8、HD—Hcp3、YB—Gy5、YM—11、YB—Gy3和YB—Hb等10个苗期接穗长度或接穗直径显著高于48个无性系苗总平均值的优树无性系在麻疯树育种中作为重点观察和测定材料。  相似文献   

3.
从美国田纳西州、路易斯安那州引进599个无性系,通过3年苗期试验,对苗期生长表现较好的13个无性系进行生长量测定,结果表明:一根一干苗各无性系之间地径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二根一干苗和三根一干苗各无性系之间地径生长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苗高生长在各无性系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参试无性系的地径、苗高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12.638%和5.570%,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35和0.860,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562%和5.150%。说明各性状遗传潜力较大,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具有获得较大遗传增益选择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油松无性系雌雄球花量变异和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85~1995年在河南省卢氏县油松种子园连续观测了31个无性系的雌雄球花产量,结果表明,雌、雄球花量无性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两者无性系重复力在分析的6a中分别高于65.12%和86.49%。无性系雌、雄球花量与年度的互作效应亦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方差分量分别为12.03%和37.94%。由于雌、雄球花量存在大小年现象,无性系选择尚须在稳定性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无性系雌、雄球花量年份稳定性差异大,所分析的31个无性系中,雌、雄球花量稳定的无性系各有20和22个,因此,选择花量大且稳定的无性系建园是可能的。此外,还就雌、雄球花量变异对球果中饱籽和空籽数及种子遗传组成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开展林木优良无性系选择,以获得最大遗传增益和经济效益。本研究针对桤木优良半同胞家系中的优良个体,通过扦插繁育技术建立了476个无性系,观测苗高和地径苗期生长性状,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利用隶属函数法结合主成分分析赋予各性状权重值,对各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无性系间的苗高和地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据两个性状的隶属函数值的均值,将无性系划分为7个等级,其中3个无性系被确定为1级,这些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的均值较整个群体均值分别提高了224.3%和82.3%;被评为2级的无性系有9个,被评为3级的无性系有45个,可作为增加桤木遗传多样性候选对象。  相似文献   

6.
对1块6.5年生的湿加松无性系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试验表明,开展湿加松无性系选育是可行的、有效的.具体结果如下:(1)控制湿加松生长变异的因素中,遗传因素与非遗传因素的重要性大约各占50%;而对遗传因素的影响强度,主要为家系效应,其次为无性系效应.树高、胸径、材积的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0.967,0.88...  相似文献   

7.
杨树优良无性系多性状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和选择指数三种方法对7年生25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优良无性系多性状选择,同时对三种无性系多性状选择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把无性系分为在主成分值上各具不同特点的类群,而把具有相似特征的无性系归为一类,并且在优良类群内可以继续选择;主成分分析可以评价各无性系综合性状的优劣并作为无性系综合性状的优劣并作为无性系选择的参考;选择指数是评价生长和材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桉树人工林亟需发展补充更多优良无性系,对22个桉树无性系进行生长和遗传分析,以选出遗传稳定、生长优良的无性系,增加桉树人工林品种多样性,降低大规模病虫害的风险,确保林业的稳定发展。【方法】利用Excel软件计算无性系单株材积,通过SAS软件对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并估算其方差分量和重复力等遗传参数。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对2.5年生无性系进行早期选择。【结果】无性系的总体生长情况生长较好,2.5年生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7.7 m、11.8 cm和9.96×10-2 m~3;生长性状在各个林龄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表明有必要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对各无性系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大于对照的无性系分别有2个、2个和3个。无性系遗传分析表明各生长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均较高,在86.30%到93.90%之间。以2.5年生的无性系生长性状进行早期选择,初选出2个优良无性系H12和P6,其中无性系H12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大于对照无性系,且单株材积达到显著水平,无性系P6的胸径和单株材积显著大于对照无性系,而树高与对照无性系无显著差异。【结论】无性系间的生长差异显著,并且受遗传效应和固定环境效应控制较强,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初步筛选出H12和P6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杉木初级种子园是用表型优树建立的。各无性系遗传素质如何?增益多少?都是科研工作中的新课题。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探讨提高选择育种效果的程序和方法,并为建立高一级种子园准备繁殖材料,从1976年起,陆续对排牙山林场1973年用45个无性系建立的种子园,开展子代测定,现将测定结果综述如后。材料和方法种子园无性系子代苗期测定主要于1977~1979年间进行,试验材料为母树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合桓台县当地生长的杨树优良新无性系品种,对26个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进行苗期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胸径3个性状均受强遗传控制,3个生长性状间表现出极显著的遗传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和综合评定,初步筛选出21个生长量较大、育苗成活率较高的无性系,可参与区域化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11.
引种美洲黑杨无性系的苗期遗传测定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7个美洲黑杨无性系经苗期测定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表现出无性系间的显著差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广义遗传力分别为80.23%和72.99%,二性状间表现出极显著的遗传相关。以苗高的LSD多重比较,选择出生长最好的41个无性系,其苗期生长水平超过或相当于中林23杨;用苗高和地径的综合指数选择,淘汰生长最差的29个无性系,保留的68个无性系作为育种资源保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和选择指数三种方法对7年生25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优良无性系多性状选择,同时对三种无性系多性状选择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把无性系分为在主成分值上各具不同特点的类群,而把具有相似特征的无性系归为一类,并且在优良类群内可以继续选择;主成分分析可以评价各无性系综合性状的优劣并作为无性系选择的参考;选择指数是评价生长和材质性状兼优无性系的理想方法。三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能为选择生长和材质兼优的优良无性系和选择在个别性状上特优的优良无性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湘北平原美洲黑杨无性系的丰产性与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地点3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7年生试验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进行多点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无性系间、地点间及地点内区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材积性状无性系×地点交互效应显著.以材积性状为例,采用联合回归法、生态价法和非参数法3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各无性系在不同地点的适应性与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Eberhart-Russell模型bi值及无性系×地点交互效应值将34个无性系划分为广泛生境型、优良生境型、不良生境型3类.以各无性系材积主效应值V1及非参数稳定性度量值Si(1)对各无性系的丰产性与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以中汉17为参照,评选出9个高产稳定型无性系,其中,XL-90、XL-77、XL-75、XL-92、XL-101为5个杂交新无性系.  相似文献   

14.
油茶的选择育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油菜无性系的鉴定则是选择育种的重要内容,油茶伏树无性系的遗传效应与环境效应之间总是存在着互作关系,为了测定油茶无性系的生长适应性和稳定性,本文引进性状回归参数bi及Si,结构模型参数ai及λi并对其内容,方法和特点作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江苏省沿海3种立地上对10个泡桐无性系进行了生长的遗传稳定性与适应性研究,选出了1个优良无性系。该无性系稳定性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与兰才民桐和苏桐70相比,其材积增长分别达到56.7%和38.0%。  相似文献   

16.
欧美杨无性系区域试验的效应分析与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美杨无性系区域试验的效应分析与稳定性测定王克胜,卞学瑜,李淑梅,佟永昌,韩一凡关键词欧美杨无性系,区域试验,稳定性,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基因型和环境互作日益受到遗传育种工作者的重视,选育出的优良品系,要经过区域试验来确定其适应性和适生范围,才能推广。在...  相似文献   

17.
欧美杨纸浆材新无性系苗期测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19个欧美杨无性系进行苗期测定,估算了群体各性状广义遗传力等遗传参数,经综合评价,初选出910—140、254—55、916—210、W1—29四个优良无性系,其遗传增益苗高为7.65%、胸径为11.29%、材积为26.12%。  相似文献   

18.
利用386个美洲黑杨无性系一年生苗高、地径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发现,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苗高、地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24.47%、40.48%,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25.77%、41.52%,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0、0.95,均较大,说明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各性状变异广泛,主要受遗传控制,可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分别以中菏1号、I-69和T-66为对照,采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对美洲黑杨无性系苗高、地径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77个优良无性系,其群体苗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6.14%、8.19%,现实增益分别为6.46%、9.09%,选择效果显著。筛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可进一步营造区域化试验林,进而选育高产优质、适地适品种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9.
从白榆优良种源区的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或从优树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嫁接形成无性系,通过苗期选择和多点多年造林测定,选育出两个白榆新无性系—鲁榆(选)四号、五号。具有显著的遗传增益,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证明充分利用优良种源—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的联合选种效应的技术路线,可获得较大的遗传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邵东县黄草坪林场油茶优树混系林的遗传增益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各无性系间的优劣,同时分析了4个最优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二十三株初选油茶优树的广义遗传力为O.46,利用初选优树枝条嫁接而建的混系林,第9年的产量为现有油茶成林一般产量的5——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