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两种机会性寄生原虫——微小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贾第虫)基因检测方法。方法从微小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者粪便标本内分离纯化卵囊和包囊,提取基因组DNA。根据微小隐孢子虫18S rRNA基因和贾第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im)基因各设计或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分别对从卵囊和包囊提取的和6种对照DNA样本(日本血吸虫、刚地弓形虫、溶组织内阿米巴、旋毛虫和阴道毛滴虫以及人体血细胞DNA等),以及此二种虫相互间的DNA样本进行检测,以确定该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建立后,取艾滋病患者粪便标本对之进行检测。结果从微小隐孢子虫和贾第虫的DNA样本中分别扩增出各自相应基因的500bp和683bp长度的片段;最少可检测出20pg隐孢子虫和0.4pg贾第虫DNA;几种对照DNA样本均不发生交叉反应;受检的30例艾滋病患者粪便标本中,7例显示微小隐孢子虫阳性,未检出贾第虫。结论建立的基因检测方法,对微小隐孢子虫和贾第虫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艾滋病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和人群流行病学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十堰地区儿童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情况,为深入研究贾第鞭毛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碘液直接涂片法和生理盐水涂片法,对十堰市4所幼儿园749名幼儿和4所小学一年级559名学生进行粪便检查.结果 儿童贾第鞭毛虫感染率为5.66%,其中幼儿园儿童为1.87%,小学一年级学生为1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幼儿园小班、中班及大班儿童贾第鞭毛虫感染率分别为0,2.97%和3.90%,中班及大班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儿童贾第鞭毛虫感染率分别为5.76%和5.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和农村儿童贾第鞭毛虫感染率分别为1.91%和1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十堰地区儿童贾第鞭毛虫感染普遍存在.有关部门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控制贾第鞭毛虫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贾第鞭毛虫病是由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引起的一种以腹痛、腹泻和黏液性大便等临床症状为主的肠道寄生虫病,人或动物因误食贾第虫包囊而感染.虫体偶尔也可寄生于患者胆道,导致肝胆道的感染症状[1].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者中发病率较高,故又称旅游者腹泻,已引起各国的重视[2].本文就1例慢性胃炎伴贾第虫感染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贾第虫病是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G.L.)引起的消化道寄生虫病。本病自被发现以来的100余年间,发病率虽不断下降,但爆发流行仍时有发生,并日益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本病的防治现状简述如下。病原学与流行病学本病呈全球性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最为常见。温带也不少见,甚至在北极州的格陵兰岛和加拿大的育空河流域亦有本病报告。在苏联,本病流行十分严重。本病  相似文献   

5.
甲硝唑与阿苯达唑治疗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治疗蓝氏贾第鞭毛虫 (简称贾第虫 )感染的常用药物为甲硝唑 ,近年来 ,有人运用阿苯达唑治疗贾第虫感染者 ,取得良好疗效[1]。为此 ,我们于2000年5~12月在武鸣县城厢、宁武两镇运用甲硝唑与阿苯达唑分别治疗贾第虫感染者32例和35例 ,并进行效果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治疗对象将受检者新鲜粪便采用醛醚沉淀法和卢戈氏碘染色法进行检查 ,凡发现贾第虫包囊阳性者作为治疗对象。67例感染者中 ,男42例 ,女25例 ,年龄7~58岁 ,其中无症状者40例 ,有症状者27例 ,以腹痛、腹泻、纳差多见 ,病…  相似文献   

6.
介水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感染的流行现状及控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蔡炯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11):1401-1402
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污染生活饮用水,导致介:水贾第虫病和隐孢子虫病的暴发流行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日趋严重,已对公众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成为倍受关注的介水传播生物危险因素之一。在我国,由于《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中尚无相应的检验和标准,并且根据目前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及水源水质和供水水质现状,提示我们可能存在介水贾第虫和隐孢子虫感染暴发的潜在威胁,对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成都市水厂水源水、过程水和城市管网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污染状况进行预调查,检测其含量。方法:微孔滤膜过滤/免疫磁分离/免疫荧光染色,显微镜观察计数。结果:此次预调查共检测水样20件。其中水厂水源水5件,均检出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其含量分别为贾第鞭毛虫1~45个/10 L,隐孢子虫2~22个/10 L;水厂过程水6件,有4件检出贾第鞭毛虫,其含量为0.2~0.4个/10 L,未检出隐孢子虫;城市管网水9件,有2件检出贾第鞭毛虫和/或隐孢子虫,其含量为0.1个/10 L。结论:预调查表明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地表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污染普遍存在,虽经自来水厂处理后仍有少量存在,对健康人群的危害影响不大,但是对免疫力低下者尤其艾滋病患者的感染可能十分严重,应建立健全生活饮用水中两虫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蓝氏贾第鞭毛虫呈全球性分布,是致腹泻的病原之一.作者对病原的特性、传染源的种类进行了概述.蓝氏贾第虫病的传播方式有:经饮用污染的水传播、经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传播、以及接触传播.该病呈世界性流行.据调查,1988-1991年我国平均感染率为2.52%;在国外,印度的一贫民区发现儿童寄生虫感染中蓝氏贾第鞭毛虫占32%.人体感染贾第鞭毛虫后,有的无明显症状,有些患者呈轻度或重度症状.实验室检查主要有:粪便检查为首选,免疫诊断用ELISA或IFAT法.药物治疗用甲硝达唑(metrouidazole,灭滴灵),甲硝磺酰咪唑及阿苯达唑(Albendazole).  相似文献   

9.
陈有贵  田素让 《中国校医》1997,11(6):421-422
贾第虫病(Giardiasis)呈世界性分布,对儿童的危害比成人严重[1]。国内贸第虫感染亦很普遍,全国各省均有发现,人群平均感染率2.32%,但学生感染率高于平均水平[2,3]。徐州地区近年来对原虫病疫情调查报道较少,为此在沛县五段镇小学进行贾第虫病调查和防治。1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付敏  孙群  苏玲 《中国校医》2004,18(2):167-168
目的 了解在校学生贾第虫感染情况。 方法 取受检者粪便标本用醛醚浓集法和卢戈氏碘液法检查贾第虫包囊。  结果 共检查粪便标本 1332份 ,贾第虫阳性率为 6 .0 8% (81/ 1332 ) ,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贾第虫感染率依次为 8.4 9% (31/ 36 5 )、6 .87% (2 3/ 335 )、4 .97% (16 / 332 )、3.5 5 % (11/ 310 )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χ2 =8.2 6 ,P <0 .0 1) ;男、女生阳性率分别为 6 .71% (5 8/ 86 4 )、4 .91% (2 3/ 4 6 8) ,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1.72 ,P >0 .0 5 )。城镇和农村学生阳性率分别为 4 .88% (5 4 / 110 6 )和 11.95 % (2 7/ 2 2 6 )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χ2 =16 .4 0 ,P <0 .0 1)。贾第虫感染后 ,6 9.14 %无自觉症状 ,30 .86 %有自觉症状。 结论 本地区在校学生存在贾第虫感染 ,且以幼儿、小学生多见 ,农村多见于城镇 ,感染者以无症状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