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1995年10月至1996年5月在浙江省开化县水坞山区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和样方法对白颈长尾雄栖息地小区利用度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食物和水因子是决定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度的最主要因子,随季节的变化,影响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的食物种类亦随之变化。(2)冬季,灌木层因子的作用大于草本层因子;春季,草本层因子的作用大于灌木层因子。(3)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多元回归模型:冬季:Y=0.044438X1+0.003519X2-0.001542X3+0.074533;冬末春初:Y=0.526660X1+0.041444X2-0.005522X3-0.585041;春季:Y=0.102324X1+0.101763X2-0.002182X3+0.120046。  相似文献   

2.
浙江西部山区珍稀雉类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西山区雉类栖息地的植被类型、分布高度存在差异,其主要活动地有季节性变化,并和月降水量相关。黄腹角雉在浙江西部分布于金衢盆地以南,白颈长尾雉、白鹇和勺鸡在浙西山区均有分布。对该山区秋季和春季的雉类密度进行调查,秋季捕获率以勺鸡最高(4.58‰),白颈长尾雉次之(1.42‰),白鹇最低(0.39‰)。春季遇见率勺鸡为0.15只/小时,白鹇为0.175只/小时,白颈长尾雉仅0.063只/小时。白颈长尾雉和白鹇存在正关联的种间关系,而其他雉类间不存在关联。植被群落的演替可导致雉类群落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雉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的波动等几方面。70年代至80年代浙西雉类资源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3.
1994~2006年期间,通过无线电遥测、GPS技术在浙江开化水坞山区、开化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和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区与日活动距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白颈长尾雉的月活动区大小为0.024~0.243km^2,且以冬季的月活动区面积最大,其中1月份活动区面积变小,随后逐月增大;但进入繁殖期,白颈长尾雉月活动区面积再次变小.活动区大小的变化受到气候、食物条件、栖息地类型及其片段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冬季平均日活动距离和最大日活动距离均小于春季的,而均大于初夏.  相似文献   

4.
白颈长尾雉的夜宿地选择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年3月至6月,采用无线电遥测和样方等技术,对浙江省开化县水坞山区白颈长尾雉的夜宿地选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白颈长尾雉在针叶林内分散夜宿,多选择在陡坡、高乔木层盖度较大和地面较空 地带作为其夜宿地。夜宿树一般为夜宿地内胸径较大、相对高大和树冠盖度较高的树木。影响白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是隐蔽条件。  相似文献   

5.
浙江天台山华顶杜鹃的群落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浙江天台山特有种华顶杜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它所在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在该群落中,华顶杜鹃不占优势,优势种群为阔叶箬竹、黄山松、山和金钱松等,它们的年龄结构都属于稳定型或增长型.群落垂直结构完整,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亦有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偏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各样地间的植物种类相似性较高.华顶杜鹃处于濒危状态,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内蒙古中西部草原建群及优势植物的丛枝菌根共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在观察的28科125种植物中,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植物有104(占83.2%)种,其余21(16.8%)种植物未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在所调查的植物中,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类植物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比例较高,占被调查该类植物总数的92.3%;而一年生和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受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比例只有47.6%.本地区野生植物的丛枝菌根结构类型多数为Arum类型,占65.38%,尤其在百合科、菊科、豆科、蔷薇科等植物中比例较高;而Paris类型仅有19.23%,多见于禾本科、唇形科、桔梗科和百合科.丛枝菌根结构类型与根系类型及菌根侵染率无关,而与植物所属的科属关系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枫香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枫香林被隶属于落叶阔叶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两个植被型中。但是作为落叶阔叶林,它却不存在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作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它的主要分布区又不在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而是广泛分布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枫香属(Liquidambar)在中国有3种,组成森林的是权香树(L.formosana)与缺萼枫香(L.acalycina),而以前一种分布较为普遍.极普林的种类组成复杂,共有植物达百种以上,其中乔木就有20多种;在结构上明显的可以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枫香林分布于北美和东亚。在东亚除中国外,尚见于朝鲜南部、日本、越南北部和老挝,它被认为是第三纪森林群落的残遗。  相似文献   

8.
运用红外线分析仪在室外研究了青冈林的能量积累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年能量积累总量为75410.821kJ/m2,能量积累以10月份为最高,其季节动态为秋>夏>春>冬。青冈林乔木层树种的能量积累日变化有“单峰”、“双峰”和“杂合”3种类型,灌木层和草本层种类的日变化类型为“单峰”型。乔木树种的能量积累速率日变化受各种生理、生态因子的制约,其主导因子是太阳辐射强度,乔木层树种的“午休”是一种成为普遍的现象,它是多种生理、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对凤阳山白豆杉种群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群落的区系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凤阳山白豆杉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59科104属160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6属8种,裸子植物4科7属8种,被子植物49科88属142种.区系成分复杂,大部分属于温带和热带分布类型,其中温带类型占总属数的58.95%,热带类型占36.84%.白豆杉分布的群落中常绿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矮曲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则是常绿阔叶林〉猴头矮曲林〉针阔叶混交林.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中,各多样性指数一般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高校校园植物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宁波市4所高校校园植物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绿化植物的种类、数量、应用频率、植物物种丰富度等,结果表明:这些高校校园共有207种植物,隶属于90科199属,其中乔木45种,占22%;灌木45种,占22%;藤本13种,占6%;草本104种,占50%.人工栽培的绿化植物111种,占植物总数的54%:而杂草有87种,占42%,比例较大,其中薇草(Humulus scandens)、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对其他植物和校园景观产生了严重影响.校园植物资源丰富度指数为16.86.整体上校园的植物资源较丰富,但绿化结构简单,乔木和草本绿化植物种类较少,校园树种组成类同者较多,种类单一.建议加大植物种类的引种,提高植物种类的丰富度,使校园绿化体系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浙江省水平分布的现状森林植被分常绿阔叶林(以红楠林;甜槠、木荷林;细柄蕈树、青冈、红楠林为代表),常绿,落叶阔叶林(以青冈,麻栎林;苦槠,枫香林;石栎,化香林为代表)及落叶阔叶林(以化香,黄连木、麻栎林;白栎,短柄枹林,枫杨林为代表)并以西天目山,括苍山及龙泉风阳山的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为例,说明浙江省的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 最后提出,植被的分布,因受人为及小环境的多种因子的影响,不能机械地以当地的大气候条件,作出绝对的界限划分的见解,以及恢复浙江山地植被的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青冈常绿阔叶林中5种凋落物对对象,研究其分解过程中Ca的释放动态。5种凋落物分解24个月期间Ca浓度总体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因干物质的消失,最后Ca还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释放,并且Ca浓度和列岛率的变化均很有规律,而不同凋落物的规律并不都一致。Ca浓度和残留率与凋落物干物质列岛率的关系密切,反映了Ca的释放是自身释放和干物质理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植被类型及百万分之一植被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典型,因它位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但由于人类的长期活动以及生境的复杂,使浙江省的自然植被除常绿阔叶林外,还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及灌草丛,草甸、沼泽及水生植被等类型.浙江省的人工植被,分草本栽培植被和木本栽培植被两大类,其下再分出各种作物的组合型.对植被图的编制,作者避免了图斑细碎复杂的情况而将占地面积小而又较为相似的诸群落,加以综合,使图斑较清楚,易于阅读.  相似文献   

14.
根萌是植物营养繁殖的重要策略之一,森林植物的根萌现象影响着植物群落的更新动态和演替方向.在对古田山茶湾1hm2固定样地胸径≥1cm的木本植物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样地木本植物的根萌现状及根萌与母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样地内根萌植物共有68种,隶属于48属26科,占群落总物种的67.3%.其中根萌萌生能力较强的物种有林冠层中的石栎(Lithocarpus glaber)、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亚乔木层中的灰白蜡瓣花(Corylopsis glandulifera)、隔药柃(Eurya muricata)、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ckiangoleosa),灌木层中的窄基红褐柃(Eurya rubiginosa)、宜昌荚蒾(Vibernum erosum)、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对优势根萌物种和母树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考虑根萌因素后,各物种重要值发生小幅度增减,但各垂直层次的优势种排名次序基本不变;乔冠层物种在母树Ⅰ~Ⅲ级生长阶段、亚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在母树Ⅰ~Ⅱ级生长阶段均表现出根萌能力逐渐增强的趋势,在其他生长阶段,不同物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优势根萌物种在样地中的分布与样地内相关母树的分布情况基本吻合,多数根萌物种的分布表现出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植被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α多样性测度指标主要采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等5个指标,β多样性采  相似文献   

16.
生物体内泛醌的种类及合成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大肠杆菌、醇洒酵母、栗酒裂殖酵母和烟草等四种不同生物所含的泛醌(即辅酶Q)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各种生物所含的泛醌种类,并利用表达泛醌合成基因的大肠杆菌培养过程澡泛醌含量的变化以及添加前体物质对提高大肠杆菌泛醌合成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稳定生长前中期是生物体中泛醌含量最高时期引进泛醌合成的外源基因以及在培养其中添加0.1mM前体物质一对羟甲酸可以提高生物体内泛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