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襄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平衡剖面原理和沉降史分析方法,对南襄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襄盆地经历了白垩纪基底差异裂陷、晚白垩纪-早新生代基底差异反转拗陷、古近纪玉皇顶组-核桃园组沉积时期基底差异裂陷、古近纪廖庄组沉积时期基底差异反转拗陷及新近纪基底整体拗陷5个演化阶段。构造活动控制了盆地沉积层序及生储盖层的发育,为油气运聚提供了动力来源,而构造变形的分带性是盆地内各凹陷油气分布与富集差异性的决定性因素。对比分析认为,泌阳凹陷古近系玉皇顶组是今后勘探应当重视的新层系。  相似文献   

2.
南襄盆地共分为3个凸起和4个凹陷.经过40多年的勘探,在泌阳凹陷和南阳凹陷获得油气发现并取得丰硕的成果.重点依据泌阳凹陷和南阳凹陷勘探史上形成的3次储量增长高峰,将盆地勘探历程分为初期勘探(1970—1983年)、全面勘探(1984—1999年)及深化勘探(2000年至现今)3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重大成果进行梳理,发现...  相似文献   

3.
南襄盆地南阳凹陷烃源岩再认识与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襄盆地南阳凹陷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Ⅱ1-Ⅱ2型为主,核桃园组二段二亚段与核桃园组二段三亚段有机质类型好于核桃园组三段.核桃园组二段以细菌和低等植物来源为主,核桃园组三段的植物来源更丰富.有机质丰度以核桃园组二段三亚段最高,其次是核桃园组三段一亚段,核桃园组三段二亚段与核桃园组二段二亚段相当,达到了中等烃源岩条件,核桃园组二段一亚段最差.南阳凹陷有效烃源岩分布面积自下而上逐渐变小,烃源岩分布逐渐向南部深洼带收缩和集中.资源重新复算表明:该区资源量由0.62 ×108 t增加到1.04×108 t.核桃园组三段二亚段占该区资源量的37.5%,其次是核桃园组三段一亚段、核桃园组二段三亚段及核桃园组二段二亚段.整个核桃园组三段占该区总资源量的59.6%.说明核桃园组三段是南阳凹陷的主力烃源层,因其目前资源探明率低,应还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这为该区加快深层的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南襄盆地岩石圈构造与盆地深部过程及油气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襄盆地的深部地球物理测深成果资料,简述盆地深部地质结构与构造特征,从系统论出发,讨论了盆地的岩石圈结构和盆地的深部过程及盆地成因动力学条件,进而探讨了岩石圈介质的构造成层和构造-热结构对盆地油气生成与运移的控制作用。认为盆地相对造山带而言,软流圈浅埋和“薄慢薄壳”,深部过程以岩石圈塑性形变和岩石圈伸展-热均衡为主,盆地相侧向分块、垂向解耦和塑性高温对油气的生成和运移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贝尔凹陷的形成机制及其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贝尔凹陷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地壳隆起、基底断陷、盆地拗陷和拗陷萎缩等四个阶段。平面上贝尔凹陷局部构造沿凹陷轴向(北东向)分布在大断层周围或古凸起附近,局部构造的形成主要受断层活动控制和基底古凸起的影响。贝尔凹陷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油气主要分布在局部构造的南屯组和大磨损河组上段地层中。  相似文献   

6.
张店-白秋区块油气资源丰富,但断裂破碎,构造复杂,构造特征、油气分布规律有待进一步落实.近几年,通过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测井评价技术、定向井钻探等相关技术,并充分利用地质、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在白秋区块开展了基础地震和地质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张店-白秋地区存在花状与阶梯状两种构造样式,形成了南北分区的构造格局.通过油气聚集条件与油藏充满度统计分析,认为该区各断块油藏的含油条带宽度、含油高度与充满系数与生油凹陷距离无明显线性关系,区内中北部油源仍较充足,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与滚动评价潜力.  相似文献   

7.
8.
东海陆架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隐蔽油气藏模式与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的形成和发展受控于南部2组深大断裂;优越的生油条件提供了丰富的油源,砂体发育,储集条件良好,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与多种圈闭模式配置关系良好,成藏条件十分优越。其隐蔽油气藏类型繁多,可划分为5类19种。平面上,受生油凹陷控制,呈环带状分布;纵向上,受温度、压力控制。其油气富集规律特点有:边界大断裂位移变换段是寻找大规模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的有利地区;继承性的沉积—构造斜坡是油气大规模运移的指向区,鼻状隆起是油气富集带;深凹区有利于寻找低位扇、白云岩油气藏和深盆油气藏;边界大断裂的两端受其几何样式影响,易形成滚动背斜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的演化与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构造,沉积演化史分析了阿南凹陷的发育特点及成油条件,认为阿南凹陷是一个继承性凹陷,其善南洼槽为湖盆的沉积中心,控制了主力生油区和油气藏的的展布。在分析了凹陷的油气富集规律后指出了下步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南阳凹陷缓坡弯折带样式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准确识别弯折带,是建立陆相断陷盆地低位体系域分布模式、层序构成样式和层序发育边界的关键因素,也是隐蔽岩性圈闭和隐蔽油气藏准确预测的基石。通过对南阳凹陷的研究表明,凹陷北部缓坡的弯折带是由南部控凹正断层在非平面上滑动造成。在建立弯折带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总结南阳凹陷缓坡弯折带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将弯折带理论与南阳凹陷的勘探实践相结合,建立其有利储集体分布的预测模型,对指导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阳凹陷属南襄盆地次级构造单元,是发育在秦岭-大别褶皱造山带之上的富油气断陷。研究其地质结构特征和形成演化过程,对凹陷油气勘探和认识秦岭-大别褶皱造山带晚白垩世以来隆升剥蚀作用的盆地构造-沉积响应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凹陷内2/3D地震、钻井、测录井资料,识别区域性不整合面,划分构造-地层层序,刻画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及凹陷平、剖面形态;运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南阳凹陷晚白垩世以来的形成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南阳凹陷发育胡岗组底部(Tg)、玉皇顶组底部(T7)、核桃园组底部(T5)、上寺组底部(T1)4个区域性不整合面,将凹陷地层划分为基底构造层、胡岗组构造层、玉皇顶组-大仓房组构造层、核桃园组-廖庄组构造层、上寺组-平原组构造层共5套构造-地层层序。受新野断层、禹桐断层、师岗断层等基底断层控制,南阳凹陷表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经历了初始断陷期、持续断陷期、强烈断陷期、断-拗转换期和拗陷期共5期构造演化阶段。基底结构复杂、边界断层形态差异及分段差异沉降是凹陷地质结构的主要控制因...  相似文献   

14.
罗布泊凹陷位于英吉苏凹陷以东,它们同处于塔里木盆地东部,英吉苏凹陷油气勘探已获得重大突破。通过对罗布泊凹陷进行盆地类型、构造演化、圈闭发育程度、烃源岩评价、储集盖组合等分析,认为罗布泊凹陷与英吉苏凹陷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和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同样具备获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潜江盐湖潜江组各构造演化阶段、沉积充填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指出其油气分布具有纵向厚度大、侧向运移距离短、油藏类型丰富、油藏丰度低、纵向油气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和油气近源分布、油气分区分带聚集的分布规律,旨在指导该区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6.
南襄盆地襄枣坳陷深层海相古生界含油气前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襄盆地襄枣坳陷主要为受襄樊—广济断裂控制的南断北超的中新生代箕状坳陷,但中新生界经多年勘探未获突破.通过"造山带北侧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课题的调查研究,发现襄枣坳陷周缘及深部分布大片未变质的海相古生界.其中,下寒武统底部含磷泥页岩是潜在的优质烃源岩;下古生界白云岩及内部岩溶侵蚀面形成较好储集空间;下古生界含膏白云岩是潜在的盖层,具备形成油气的基本地质条件,但热演化程度偏高.襄枣坳陷深部海相古生界油气是值得深入探索的新层系和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有关定义及勘探实践.对南阳凹陷隐蔽油气藏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成因隐蔽油气藏和技术隐蔽油气藏的概念,将低阻油气藏、易伤害油气藏列入技术隐蔽油气藏的范围。针对不同类型隐蔽油气藏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勘探思路.对南阳凹陷下一步勘探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吐哈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赋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吐哈盆地是具有双层基底的叠合盆地,被4个华力西期褶皱带围限,根据残余盆地的特点,从盆地周边,基底和盖相互影响的角度,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格局,将盆地划分为5个构造单元,吐鲁番坳陷,艾丁湖斜坡,了墩隆起,哈密坳陷和南胡戈壁隆起,基底构造控制了这些构造单元的分布。用构造区的概念探讨盖层构造发育规律与区域构造边界之间的成因关系,把盆地内部盖层构造分为4个构造区:喀拉乌成构造区,博格达构造区,哈尔里克构造区和觉罗塔格构造区,并进一步划分了二级构造带,讨论了背斜斜造的主要类型,油气分布规律和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9.
南阳凹陷高蜡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阳凹陷原油为低密度、低粘度、低含硫和高凝固点的正常原油,高蜡-特高蜡也是南阳凹陷原油的主要特征。饱和烃含量高,饱和烃/芳香烃值大于3.0.C27—C29规则甾烷均呈“V”字型分布,C29甾烷异构化作用较强,其比值为0.3~0.6.萜烷以五环三萜烷和长链三环萜烷为主,非藿烷系列(尤其是伽马蜡烷)含量相当丰富。个别样品伽马蜡烷指数高达1.3,为高盐度强还原环境。芳香烃组分以菲为优势组分,其次为萘系列,三芳甾烃在张店地区相对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