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花茶     
茶花是园艺中的珍品,它品系繁多,色彩缤纷,但金黄色的茶花却很少见。本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我国广西首次发现这种名贵品种,定名为“金花茶”。金花茶形态美观,花瓣为蜡质金黄色,鲜润艳丽,高雅别致。它秋冬开花,花期较长,在茶花中独树一帜,被誉为“茶族皇后”。  相似文献   

2.
以福鼎大白茶和黄棪为对照种,对金茗早、凤阳种、长乐种等茶树新品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茗早为小乔木型,树姿直立,中叶类,特早生种,春梢芽叶紫红色,发芽密度密,芽叶肥壮,生长势强;凤阳种为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中叶类,中生种,春梢芽叶紫绿色,发芽密度中等,生长势一般;长乐种为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大叶类,早生种,春梢芽叶黄绿色,发芽密度较稀,芽叶肥壮,生长势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紫色深浅不一的5个特定紫芽品种茶树春梢芽叶中的花青素、茶多酚、黄酮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芽品种茶树芽叶深浅与花青素含量关系密切,与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  相似文献   

4.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9,31(3):43-43
紫芽品种茶树春梢芽叶生化成分分析;具有抗氧化活性茶多糖TPS—Ⅱ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红茶、绿茶、乌龙茶活性成分抗氧化性研究;福建铁观音茶园土壤中的镍及其向茶叶的转移;壳聚糖对茶树抗性酶调节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但目前金花茶野生资源少,因此寻找高效的人工种植方法快速繁殖金花茶优良种苗,进而大幅度提高规模化种植金花茶的产量十分必要。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能显著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增强植物抗逆性和抗病性,金花茶接种AM真菌,对金花茶有积极的影响。由于几乎所有的AM真菌接种试验均涉及菌根发育状况观察与侵染率测定,而目前AM侵染状况的观察测定方法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因此本研究探究一种金花茶根系AM真菌检测的最佳染色方法,以便更好地观察AM真菌对金花茶根系的侵染情况。本研究以金花茶健康植株根系为试验材料,探讨5种染色剂(苏丹红Ⅳ、酸性品红、苯胺蓝、台酚蓝、醋酸墨水)对金花茶根系AM真菌的染色效果。研究表明:5%醋酸墨水染色液的染色效果最佳,根皮层细胞内AM真菌的菌丝、泡囊、孢子等结构清晰可见,且能够明确分辨AM真菌与其他未知真菌,根的染色效果可以长久保存;利用苏丹红Ⅳ和酸性品红染色的AM真菌菌丝、泡囊与背景反差不明显,而且酸性品...  相似文献   

6.
以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和山茶(Camellia japonica)为材料,研究全光照(CK)以及八角(Illicium verum)林冠郁闭度分别为0.9、0.7、0.5时,对2种植物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郁闭度除了对山茶的叶宽影响不显著以外,对金花茶和山茶的各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与CK相比,金花茶和山茶在郁闭度0.5、0.7、0.9下的株高、地径、生物量都有增加,均显著高于CK,且金花茶的增加幅度大于山茶。2种植物的比叶重都随郁闭度的增加先降后升,都在全光照下最大;2种植物的叶长、叶宽都在全光照下最小,而叶厚在全光照下最大;叶面积、比叶面积随郁闭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郁闭度0.7最大,CK最小。金花茶在郁闭度0.7和山茶在郁闭度0.5的Pn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均随着有效光合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大,最后趋于稳定。郁闭度对金花茶和山茶的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均有显著影响;随着郁闭度的增大,金花茶和山茶的叶片AQY、Pmax、LSP先增大后减小,金花茶均在郁闭度0.7时最大,山茶均在郁闭度0.5时最大;2种植物的LCP在全光照下最大;金花茶Rd在全光照下最大,山茶的Rd在郁闭度0.5下最大。综合分析得知,金花茶和山茶有一定的耐阴能力,且对弱光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适合在郁闭度0.5~0.7下的环境下生长,但强光环境不利于2种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茶花制茶工艺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彩金  庞式 《广东茶业》2003,(1):12-15,32
茶树的鲜花或干花都含有与茶叶相类似的主要生化成份,已有研究证明茶花含氨基酸、维生素、黄酮类等营养物质较高。用茶花加工成茶花茶己在市场有销售,令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得到女士们的钟爱,同时提高了茶园的综合经济效益。但目前上市的茶花茶绝大多数是自然晒干的,色、香、味、形较差。如何加工出形质兼优、口感较好的茶花茶未见有研究报导。因此,为更好地开发茶花制作花茶这一丰富资源,开展茶花制茶工艺技术研究,经多年对茶花制茶工艺技术反复试验,找出最佳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技术参数,采取蒸汽蒸花制作的花茶不但色泽鲜艳明亮,香气幽雅高长,而且滋味清醇。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邓旭  董晨  张广明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6):1034-1039
以龙州和显脉两种金花茶幼苗为材料,通过缺水方式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以探讨金花茶幼苗抗氧化能力以及渗透含量变化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金花茶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但相对电导率、H202、MDA、可溶性总糖、脯氨酸的含量却逐渐升高;叶片的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干旱胁迫下,与显脉金花茶相比,龙州金花茶的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较高,其叶片的相对电导率、H202和MDA积累量低于显脉金花茶.说明叶片的高活性的抗氧化能力和渗透物质含量的增加促进龙州金花茶叶片的保水能力,减轻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9.
采用组织培养及显微观察技术,以金花茶植株茎段、叶片、花药及离体培养的金花茶体细胞胚为试验材料,对松散型愈伤组织的获得及悬浮细胞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以金花茶体细胞胚切块为外植体,在MS+KT 0.5 mg/L+NAA 8.0 mg/L+硝酸银5mg/L+蔗糖30 g/L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后,将其转接到该诱导培养基上连续培养3个月,最后从培养物中挑选状态良好的松散型愈伤组织在分别含有肌醇与硝酸银的2种培养基上交替培养,可以获得金花茶松散型愈伤组织;方差分析表明:蔗糖添加量、肌醇添加量及硝酸银添加量均对金花茶悬浮培养液细胞密度有显著影响且后两者分别与光照条件存在相互作用;将松散型愈伤组织在分别添加100 mg/L肌醇与2.5 mg/L硝酸银的液体增殖培养基上交替培养,可以建立并保持金花茶悬浮细胞系。该研究结果可为金花茶大规模细胞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云南稀有茶树品种"紫娟"的植物学特性和品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稀有茶树品种"紫娟"新梢芽叶呈紫芽、紫叶、紫茎,加工制品,茶汤水色亦为紫色,香气郁香独特,叶底呈靛青色.适宜云南主产茶区种植.黄酮类、锌、 花青素和EGC含量比云南大叶种茶高.花青素含量约为一般红芽茶的3倍.经动物试验表明其降压效果优于云南大叶种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