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行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对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治疗,CT引导下行腰椎间盘穿刺注射60μg/ml臭氧7~30ml治疗,分别在治疗后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出现头晕2例、腹胀1例、双下肢无力1例,并发症发生率5.5%(4/73),经对症治疗均康复。按MacNab评价标准,治疗后3个月显效29例(39.7%),有效35例(48.0%),无效9例(12.3%);12个月显效32例(43.8%),有效33例(45.3%),无效8例(10.9%)。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行臭氧髓核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3.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治疗应根据具体病例分别采用非手术疗法或手术疗法[1].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2月对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消融突出椎间盘,手术特点简单安全,但疗效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其回顾性随访总结如下,进一步探讨临床应用的方法和适应证的选择,以期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反复发作,治疗复杂。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此病,创伤小、疗效高,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我院自2005年5月-2007年5月采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1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的准确性、治疗的安全性以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00例,单纯行臭氧消融术,B组:100例,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前1d、治疗后3d、3、6个月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比较常用的是MacNab法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治疗前1 d明显降低(P<0.01或P<0.05),B组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A组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3d、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0%、85%、79%,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0%、85%,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较A组提高.结论 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3 d)总有效率100%,提高中远期(3、6个月)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内、外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盘内注射医用臭氧(60 mg/L)5~10 ml、盘外(椎间孔)注射医用臭氧(40 mg/L)10 ml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结果 38例随访6个月,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5例,良21例,差2例,优良率94.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CT导向下经皮穿刺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意大利Verga首先提倡在椎旁注射臭氧以治疗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近10年来,该技术在欧洲,尤其是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家兴起。我科2007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CT导向下经皮穿刺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在CT引导下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60μg/ml的氧气-臭氧混合气体5~8ml,盘外(椎间孔)注射浓度为40μg/ml氧气-臭氧混合气体10ml,得保松1ml,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7例(36.9%),良26例(56.5%),差3例(6.5%),优良率93.2%。无一例脊髓、神经、硬膜囊、血管、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佳的特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在盘内及神经根注射臭氧.结果:术后随访3-12月,优88例,良2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3.3%.结论:经皮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常多见,主要导致腰、腿痛,严重者可致下肢麻木,感觉迟钝,肌肉萎缩,更甚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等。报告CT导向双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的护理体会,开展术前咨询工作,可以减少病人的盲目性;治疗后正确护送病人,加强疼痛症状的观察与鉴别;作好术后的护理工作,使本组40例病人经入院4-7天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10%高渗盐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疗效。方法选取356例LIDH患者,采用CT定位,以60μg/ml浓度的臭氧8~20ml注射后加注10%高渗盐水1.5~2.5ml于椎间盘内(臭氧联合高渗盐水组)。另选取279例LIDH患者进行单纯臭氧髓核消融术(单纯臭氧治疗组)。根据改良MacNab标准分级对比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臭氧联合高渗盐水组显效213例(213/356,59.83%),改善126例(126/356,35.39%),无效17例(17/356,4.78%);其总有效率为95.22%(339/356),高于单纯臭氧治疗组(253/279,90.68%,P=0.024)。注射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高渗盐水椎间盘内注射治疗LIDH有效、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12.
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总被引:50,自引:8,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科研所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150例腰椎间盘突出于CT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突出物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突出物为外侧型者经神经根外侧,小关节突内缘穿刺突出物达盘内,分别于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浓度为60μg/ml臭氧5-15ml。结果流向臭氧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内呈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臭氧注射后神经根轮廓全部显露、“淹没征”消失者占29%;神经根大部分显露、“淹没征”部分消失者占50%;神经根显露不明显者占21%。治疗后3个月随访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占82%、13%和5%。结论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穿刺准确,可监测臭氧分布及注射后改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消融疗效判定的合理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消融治疗术后的合理随诊计划。方法选择经CT引导下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臭氧注射方法为盘内注射50~60μg/ml浓度的臭氧6~10ml,盘外(椎间孔)注射30~40μg/ml浓度的臭氧6~10ml。分别于术后1.5个月、3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本组穿刺成功率100%,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按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月、6个月显效/有效率与1.5个月比较有显著差异,3个月和6个月间无显著差异。结论CT引导下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评价疗效的复查时间以术后3个月为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45例患者中椎间盘突出30例、椎间盘膨出15例,于CT引导下穿刺行臭氧注射治疗。穿刺途径:椎间盘突出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或神经根与小关节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椎间盘膨出或后正中突出者则取脊柱中线旁开6~10 cm侧后方穿刺。分别于盘内及突出物中央和盘外注射浓度为40~50μg/ml臭氧5~15 ml,总量小于30 ml。结果注射臭氧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内分布呈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及大部分溢出盘外状。治疗后3~6个月随访显效36例(80%)、有效6例(13%)、无效3例(7%),总有效率93%。结论CT引导下盘内、突出物及盘外臭氧注射术穿刺准确,可及时观察臭氧分布及注射后间盘的改变。它安全、创伤小、疗效高,是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臭氧与胶原蛋白酶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联合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CT引导下行后路途径穿刺突出物达到盘内,于盘内注射浓度为60pg/ml臭氧(O3),退针达突出物中央联合注射600U胶原酶2ml及60μg/ml臭氧(O3)5ml。结果患者于术后6个月时获得最佳疗效,其疗效优、良、差率分别为44%、48%和8%。结论椎间盘内和突出物内联合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62,自引:4,他引:6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臭氧椎间盘注射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0例患者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及下肢麻痛。其中椎间盘膨出234例,突出361例,脱垂5例。在透视监视下采用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旁间隙臭氧注射术。盘内注射3~5ml,椎旁间隙注射10~15ml,O3浓度为30~50μg/ml。结果随访6~54个月.总有效率为80.2%。显效409例(68.2%),有效72例(12%),无效119例(19.8%),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昱彰  周卫  张世民 《中国骨伤》2007,20(12):818-820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以及不同CT分型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胡有谷的影像学区域定位法分类,回顾性分析1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男99例,女96例;年龄22~74岁。主要症状:腰痛,单侧下肢或双下肢的放射痛及皮肤痛觉减退,间歇性跛行等,均采用硬膜外注射术治疗。结果:疗效评定根据MacNab改良标准,突出物位于Ⅰ层、1区、2区、1-2区及a域,优良率分别为95.4%、92.6%、90.0%、84.3%、94.4%,疗效优于其他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而对于按胡有谷的CT区域定位法分类,突出物位于Ⅰ层、1区、2区、1-2区及a域的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与经侧后方入路比较,探讨MR引导下经中后方入路腰椎间盘穿刺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在配有iPath200光学导航系统的0.23T开放式介入磁共振系统实时引导下,对需要介入治疗的7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计116个椎间盘分别经侧后方和中后方入路进行穿刺。由2名MR诊断医师使用术中预扫描图像对拟穿刺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共同进行评价。根据穿刺成功所需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出现的例数,对两种穿刺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1例患者的49个腰椎间盘经侧后方入路穿刺,42例患者的67个腰椎间盘经中后方入路穿刺,所有病例经两种方法均成功穿刺。两组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入路成功穿刺L3-4、L4-5椎间盘所需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中后方入路成功穿刺L5-S1椎间盘所需穿刺次数[(1.43±0.68)次vs(2.14±0.77)次]和时间[(9.02±2.50)min vs(14.61±3.93)min]均显著低于经侧后方入路(P均〈0.05);两种穿刺入路短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引导下经中后方入路穿刺腰椎间盘较与侧后方入路同样安全、可行。对于L5-S1椎间盘,经中后方入路穿刺较侧后方入路可明显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9.
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MED治疗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 结果 59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Macnab评定标准,优43例,良14例,可1例,差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优良率96.6%(57/59). 结论 MED是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先治疗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提高手术技巧是MED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冯伟  冯天有  王飞  毕永民 《中国骨伤》2007,20(12):803-80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髓核对硬膜囊机械作用的不同机制。方法: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1~51岁),根据患者MRI矢状位图像特点将突出髓核对硬膜囊的机械作用分为占位组和支撑组,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测量并比较手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椎间盘矢状径指数(SI)值及患侧直腿抬高角度。结果:27例为占位组,11例为支撑组,治疗前椎间盘矢状径指数(SI)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直腿抬高角度支撑组明显低于占位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侧直腿抬高角度均显著提高(P<0.05),支撑组亦低于占位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间盘矢状径指数(SI)值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髓核压迫硬膜囊存在占位和支撑2种机制,作用机制不同可能是导致临床表现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