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总穴”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针灸工作者必须学习的五个最基本的穴位。“五总穴”者,是公认具有较高疗效的腧穴。原来只有“四总穴”,古人编了一首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后来增加了“胸腹若有疾,速与内关谋”。就成了现在的“五总穴”。用来分治头、面、胸、腹、背等疾患。 (1)“肚腹三里留”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 三里穴,有手三里和足三里的不同,“肚腹三里留”主要是指足三里而言。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外膝眼下三寸。  相似文献   

2.
“肚腹三里留”是“四总穴歌”之一,是古代医家在大量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对足三里治疗肚腹部疾病功效的高度总结。本文从经络辨证角度出发,针对足三里调节人体气血及本经胃经、表里经脾经、同名经大肠经的作用,根据肚腹部脏腑功能阐释足三里治疗疼痛、腹泻、便秘、乏力等消化系统疾病及遗精、遗尿、早泄或小便频数、涩痛、小腹胀痛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机制。通过现代医学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及胃肠功能双向调节作用的研究,探讨其证治规律的理论实质。以辨经论治为前提,更深层次地研究经络、脏腑之间的关系,探析“肚腹三里留”的理论内涵,充实足三里治疗肚腹疾病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足三里主治胃痛、腹胀、腹泻等胃肠病变,其治疗病症主要病位在"肚腹"部位。故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这是古人总结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而提取出来的经验指导。今通过对"肚腹三里留"的理论探析,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针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同时论证“肚腹三里留”理论的指导作用。方法:本研究以“肚腹三里留”理论为指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以足三里为主穴应用子午流注针法进行择时针刺,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术后腹胀腹痛程度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一步论证“肚腹三里留”理论的指导作用及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应用子午流注针法以足三里为主穴进行择时针刺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进一步验证了“肚腹三里留”理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足三里穴为“四总穴”及“马丹阳十二穴”之首列,临床应用广泛。“肚腹三里留”简要地表明了足三里穴与肚腹之间的主治联系,因此不少人曾从各个方面研究这个问题。本文收集了自1956~1987年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作一综合介绍。一、补虚损,益气血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在阳明经为合穴,下合于胃,又称六合之穴,故针之能调理气血,有补虚增健之能,故被前人称之为“保健穴”。  相似文献   

6.
经穴效应特异性是中医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与否是目前国内外针刺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从"肚腹三里留"的中医历代古籍记载、足三里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现代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论述了足三里穴与胃肠功能之间存在的特异性联系,并从足三里穴和胃肠器官的脊髓节段水平及针刺足三里穴的脑中枢效应方面阐释了此种特异性的生理学机制,以期为"肚腹三里留"体现的经穴效应特异性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最常见的腹部术后并发症。"肚腹三里留"为"四总穴歌"之一,首见于明代朱权《乾坤生意》。其理论认为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腑之下合穴,善治肚腹诸疾。现代医家运用足三里穴位治疗手法众多,主要包括针刺、电针、灸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敷贴、中频透药等,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操作便捷等优势。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基于"肚腹三里留"理论,从足三里穴的认识、治疗手法、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足三里穴治疗胃肠功能疾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足三里”穴传入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正> “足三里”穴有全身性强壮作用,能“理脾胃”、“和肠消滞”、“通调经络气血作用”,为临床治疗腹腔内脏疾病的要穴,以“肚腹三里留”著称。在针麻手术中,多种外科、妇科手术以“足三里”穴做为体针麻醉的主穴.“足三里”穴完成这么多复杂功能的形态学基础是什么?下面对分布到“足  相似文献   

9.
<正> 前哲时贤的针灸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针灸穴位的主治疗效,以歌诀的体裁加以概括总结,以利于易诵记忆,如“肚腹三里留”,便是“五总穴”之一。这里的“三里”,是指足三里而言,突出地说明足三里与中焦脾胃的密切关系,凡是脾胃的病变,都要以足三里为着眼。足三里穴,为阳明经之所属,补之能益气升清,泻之则能通阳降浊。无病用之,则能调理气血,增加人体的抵抗力,是防病保健的很好穴位;有病用之,则能调整脾胃的  相似文献   

10.
肚腹三里留     
“肚腹三里留”是《四总穴歌》的第一句话,它简要地表明了足三里穴与肚腹之间的主治联系。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是胃之合穴,早在《内经》中就有明确记载。《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灵枢·五邪》还指出足三里的主治性能:“……补三里以温胃中”;“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或)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说明只要是病在脾胃,无论是阳气有余,表现为消谷善饥的热证;或是阴气有余,表现为肠鸣泄泻的寒证;或是阴阳错杂的或寒或热证,都  相似文献   

11.
“肚腹三里留”为“四总穴歌”之一,首见于明代朱权《乾坤生意》(已佚),后收于《针灸大全》及《针灸聚英》等医籍中。历代医家常据此用三里穴统治腹部疾患,获得良好的效果,至今临床上仍奉为圭臬,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但在具体应用时,多局限于足三里一穴。如此则未免美中不足,缩小了歌诀的范围,试加辨析如下。  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二经皆属阳明,同司饮食的受纳、消化、传导,且胃与大肠同位于腹部,故二穴能统治全腹上、中、下三部之疾病,是以名之“三里”。里者,邑也、居也,指部位,以其功用而得名也。这在历代针灸书…  相似文献   

12.
<正>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称为四总穴是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由于这四穴在治疗疾病方面范围较广,能治疗全身性疾病.现将其功用论述如下: 一、足三里:又名下陵、鬼邪、下三里. 1.五俞穴:足三里是胃经之合穴,属土.胃经亦属土,因此为土中之土穴,土生万物,故有统治脾胃一切疾病的作用. 2.下合穴:足三里属六阳经下合穴之一.在其下有上巨虚,是大肠经下合穴,下巨  相似文献   

13.
洪全彪 《四川中医》1999,17(2):52-53
足三里是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常作为主要穴位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笔者在临证实践和学习前人著述中,对足三里这一要穴的功效有如下认识,现总结如下。1调理胃肠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穴,合治内腑,是治疗肠胃疾病的主要脑穴。四总穴"肚腹三里留"之首穴。《灵枢·邪气脏腑病邪篇》指出:"胃病者,腹胀,胃院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隔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凡脾胃疾病,如食滞、血瘀、湿热、肠痈、胃痛呕吐食少等,不论寒热虚实,均可取三里或外或灸,疗效显著。(杂病穴法歌)曰:"泄泻肚腹诸般疾,三里内庭功无比。"所以足三里…  相似文献   

14.
古人早就注意到足三里穴对胃肠道疾患的治疗作用,有“肚腹三里留”的记载。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也证明,针刺足三里穴治疗胃肠道疾患确有疗效,并且对胃肠活动有调整作用,这已广泛地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足三里穴成为针灸临床常用的穴位之一。但是,足三里穴对胃肠活动影响是否有穴位特异性,学者们的说法不一,目前人们还不十分清楚。如何选择稳定、可靠的指标,使穴位特异性的研究,迈出新步子,这是摆在针灸学者而前的重大课题。我们曾在家兔身上,以胃肠运动为指标,对“足三里”穴在抑制胃肠运动方面是否有穴位特异性做过一些工作,结果表明,“足三里”穴  相似文献   

15.
新生大鼠足三里穴区感觉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足三里穴为临床治疗腹部脏腑疾病的主要穴位,因此"肚腹三里留"成为数百年来指导临床医家的要诀.在针麻手术中,如胃大部切除、胆囊切除、阑尾手术等也都将其作为主穴.近年来对于足三里穴区的感觉传入研究,多应用成年动物作为模型,足三里穴区传入神经纤维的组成有髓传入纤维多于无髓传入纤维,比例为2.7∶1,无髓传入纤维在针刺镇痛中似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历代医家对足三里这个穴位均颇为重视。《灵枢》中写道:"邪在脾胃……皆调与足三里。"《四总穴》歌曰:"肚腹三里留。"《针灸聚英》又云其"主胃中寒……大便不通,心闷不已,卒心痛……水气盅毒……目不明,产妇血晕,不省人事"。华佗用足三里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南北朝时刘宋医家秦承祖云其"诸病皆治"。俗话说:"拍拍足三里,胜食老母鸡。"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有360多个穴位,其中有许多穴位具有养生保健作用,这些保健穴位中首推足三里。足三里穴是  相似文献   

17.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 ,具有调胃补虚 ,理气止痛之功效。临床应用中治疗脘腹疼痛效果奇佳 ,故《四总穴歌》有“肚腹三里留……”之说。笔者在临床应用治疗脘腹疼痛过程中 ,发现根据腹部触诊时压痛点之部位 ,决定足三里的针法 ,而有更神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以供同仁们探讨指正。1 .胃痉挛疼痛 患者 ,男 ,3 5岁 ,干部 ,2 0 0 0年1 0月 1 0日就诊。患者因与人吵架而发生腹部疼痛来诊。查体见患者腹痛以左上腹痛甚 ,腹肌平软 ,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 ,遂诊为“胃痉挛疼痛”而施以针灸治疗。取双侧足三里、天枢、梁丘和中脘等穴予以…  相似文献   

18.
“腰背委中求”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腰背委中求”的临床与机理研究余维豪,范维铭,蔡虹,李瑞午(北京宣武医院理疗科,100053;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是中医针灸治疗疾病的常用口诀,尤其是“腰背委中求”在临床治疗慢性腰腿痛时具有明显的疗...  相似文献   

19.
<正>"四总穴歌"最早记载于明·徐凤《针灸大全》,其内容是:"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解释为:肚腹部的病症取足三里治疗,腰背部的病症取委中穴治疗,头项部的疾病取列缺穴治疗,面部口腔周围的病症取合谷穴治疗。在临床上有人认为"四总穴歌"很好用,像王洪兵[1]认为"四总穴是临床最常用的穴位,是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后呃逆为常见症状,对病人术后的康复极为不利。笔者运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K和中药柿蒂煎剂内服治疗,取效迅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足三里穴(双)常规皮肤消毒后,用注射针头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继之作轻微的小幅度提插动作,使之产生酸、麻、胀、重及向足部或(和)腹部放射的针感,回吸无血后每穴注入维生素K15mg加生理盐水2.5ml。出针后以消毒棉棒揉按片刻。中药柿蒂15~30g,水煎后频频饮服,可加糖调味。体会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针灸该穴具有扶正培元、调补气血、健脾和胃、降逆止呃等多种功效,故有“肚腹三里留”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