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紫砂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已经500多年历史了。紫砂文化的发展和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紫砂壶也是随着古代饮茶习惯逐渐发生了变化,在饮茶同时感受紫砂壶的文化与乐趣,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品味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紫砂壶的种类繁多,其中花器在紫砂造型中比较有特点,它主要是仿生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加以一定的装饰手法,把紫砂壶塑造得格外精致,这把"南瓜壶"创造出了一种生动优美、形神兼备,赋予了这把壶独特有趣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2.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制陶史上的一朵奇葩已经是众所周知之的了。紫砂制壶在千百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地位。有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他的名字叫宜兴"能够很清楚地来表现人们的赞美之情。紫砂壶发展到现在是历代手工艺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再创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作为一个中青辈的紫砂艺人,在不断努力学习紫砂制壶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再创作,做到薪火相传。使紫砂壶具有更好的时代感和传承性。就拿最近设计制作的紫砂壶"马到成功壶"来说吧,这把壶在表现其艺术效果的同时,也是对紫砂壶制作的新的理解和艺术探索,是对紫砂壶创新设计的追求和实践,下面就将这把壶的创作思路来讲一下。  相似文献   

3.
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陶的故都、竹的海洋、茶的绿洲和洞的世界,中国从古至今上下五千年以来都是饮茶大国,随着茶文化的盛行,紫砂壶也就应运而生,是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传统艺术,非常具有代表性,每一把紫砂壶都凝聚着紫砂艺人与爱壶人士的情感与思想。宜兴的紫砂陶文化从古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源远流长,是可以和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相融的一种传统艺术,表达出其中的内涵与意蕴。这把"云肩如意”不仅有吉祥的寓意在其中,细细观之它的每一处细节之处都能感受到紫砂艺人在制作这把壶的用心,体现出壶本身的价值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手工业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的双手创造了精彩的文化,创造了现代社会,让现代社会文明与科技的发展速度飞快。也是人类这一双灵巧的双手赋予了紫砂新的气韵与生命,创造出了精美的紫砂壶,也让中国宜兴闻名于世。紫砂的兴起与天然的紫砂矿料也有很大关系,独特的紫砂泥与心灵手巧的紫砂匠人才能赋予紫砂新的生命。紫砂壶源于北宋,兴于明清,直至今日已经是到达了紫砂行业的繁荣,经过这几百年来的沉淀与传承,紫砂文化已经是非常古老的传统文化了,也逐渐成为陶瓷艺术中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也是可以代表中国文化与国粹的艺术品。紫砂壶的文化元素非常丰富,种类也非常多,千姿百态的造型都是因为紫砂泥料极强的可塑性。各种紫砂壶中提梁壶算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壶型了,这把"曲壶提梁"线条美与内在的品味都值得我们好好赏析。  相似文献   

5.
正宜兴紫砂壶作为实用的饮茶器具,几百年来深受大众的青睐,与此同时,紫砂壶更像中华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进而更好地促进紫砂艺术的发展。可以说,艺术和文化是衡量一把壶综合价值的两大重要标准,也是紫砂艺人进行创作的重要根源。紫砂泥独特的可塑性,决定了紫砂壶造型具有丰富多样的特征,其艺术形式十分宽泛,这进一步拓宽了创作空间,使紫砂艺人能够通过"泥"来诠释内心的想法,并达到壶与人的共鸣。紫砂壶"王者之风"  相似文献   

6.
紫砂壶出现至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宋末文人阶层的繁盛和后期饮茶文化的变化也推动了紫砂的发展。由于饮茶习惯的改变,人们开始热衷于用紫砂壶泡茶,由于紫砂壶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强、含铁量高使紫砂壶所泡出来的茶叶香气更加浓郁,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开始来研究紫砂,把玩紫砂。他们热衷于将自己的作品与紫砂作品相结合,其中最多的便是紫砂和书法陶刻的结合,还有就是在壶身直接作画的泥绘装饰。  相似文献   

7.
一把好的宜兴紫砂壶是要集紫砂壶的材质美、工艺美、造型美、功能美、品味美于一体的传统紫砂文化艺术品。紫砂壶一直以来都是以它古朴的材质与紫砂壶特有的适茶性,与茶文化相辅相成,让大家熟知,经常有人说道爱壶人士不一定都喜爱喝茶,但爱好喝茶的人几乎都为紫砂壶倾倒。一把精品紫砂"佛手壶"的出现是紫砂匠人精湛技艺的体现,也是他们情感传输的一个过程,形与意的互相触碰,是意境美与生命力的表现,这把紫砂"佛手壶"把实用与观赏相结合,是一把审美度极高的手工艺品。  相似文献   

8.
陶的古都——宜兴,7 000多年的制陶史一直绵延到今天,其中具有代表性就是紫砂艺术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于饮茶的重视,"人间茶具称为首"的紫砂壶和茶叶相得益彰、壶茶同誉,宜兴紫砂壶和宜兴红茶、阳羡雪芽一起,深受广大茶友的喜欢和青睐,谱写出新时代的紫砂发展篇章.紫砂作品"集思壶"器型的修长使得各个元素的搭配都颇费功力,需要突破常规的设计和制作才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同时壶身的陶刻装饰也特别适合竖轴的画面,仙鹤的亭亭玉立和松树的伟岸挺拔融入修长的壶身之中,此壶如果用来饮茶的话,所适合的茶叶品类有点少,但是如果用来陈列观赏则是非常的合适,不仅仅能够看到紫砂丰富的肌理和艺术的造型设计,还能够把紫砂陶刻的精妙手法和文化内涵完美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9.
宜兴的紫砂艺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了紫砂泥料独特的可塑性,在千百年来的世代传承中,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把紫砂抟制成为变化万千、包罗万象的喝茶实用器和文人雅器,使得我们在今天非常重视饮茶健康和饮茶文化的大环境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紫砂壶"世间茶具称为首"的地位.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佛手壶之皆大欢喜",通过简约的小花器设计,主要突出了紫砂壶的实用性,腹部非常饱满,适合各种茶叶的冲泡,在壶身因地制宜地装饰了皆大欢喜弥勒佛和许多小童子的画面,色彩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让我们感受到了"五色土"的神奇,也更加坚定了广大壶友们对于紫砂的热爱,能够感受到其中浓浓的吉祥寓意和祝福之情.  相似文献   

10.
紫砂壶因茶而生,它是为饮茶量身设计的,每一把紫砂壶背后都有一种茶的韵味。紫砂是艺术也是文化,更是一种传承。神奇的五色土通过传承精湛制陶技艺,在陶苑之中争奇斗艳,尽显风华。现以紫砂"容天壶"为例,探析壶器所包含的豪迈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1.
宜兴紫砂以造型多变为一大特色,这主要是因为紫砂壶的材质——紫砂泥料有很高的可塑性,可以任意加工成大小各不相同,造型千姿百态的壶形。按照紫砂壶的造型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光器、花器和筋纹器,其中光器又有方圆之分,圆器造型饱满秀气;方器端庄大气。两者的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方器的制作工艺难度更大,成品率也相对来说低一些,从古至今几百年来流传于世的方器紫砂壶也是屈指可数,不如圆器这么多,可见制作难度颇高。作者潜心研究方器紫砂,不仅在传统方器紫砂上有所造诣,对于原创方器紫砂也颇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番这把紫砂"万寿龙星"壶,了解一下这把壶不同角度的美与作者对这把壶有怎样别样的意境感悟。  相似文献   

12.
宜兴紫砂壶是我们现在日常使用的具有欣赏价值的陶瓷产品,从紫砂壶的诞生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600多年的发展中,紫砂壶经历了各种的起起伏伏,有新生也有衰落,但是直到现在他还是一样的存在,可谓是经久不衰了,在这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他所经历的每个阶段都对紫砂壶的发展极其重要,紫砂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他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能与当时的历史文化相融合,直到现在,众多的制壶艺人还是在用紫砂续写着文化和紫砂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东坡先生对于紫砂壶的推广和宣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出土最早的紫砂壶是一把提梁壶,即明代南京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的"吴经提梁壶",由此可以看出,紫砂提梁壶在煮茶到泡茶的过程之中也进行着不断的演变,从提梁转变到端把来适应茶文化的发展,才有了今天我们还能够欣赏到的包罗万象的紫砂艺术.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茶语提梁壶",制壶艺人从江南宜兴的绵绵茶园出发,灵感穿越历史上著名的提梁类紫砂壶器型,最终把紫砂方器的刚正不阿和提梁的刚柔相济呈现出来,其中所展现出来的传统紫砂技艺水准和对于紫砂艺术的审美理解都是无可挑剔的,细节的把控也是精益求精,使得此把提梁壶的精、气、神、韵非常引人注目,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万姣 《江苏陶瓷》2021,54(3):78-79
紫砂壶的滥觞之际,正是古人的饮茶方式从煮茶到泡茶的转变时期,在文人雅士们的大力宣传和推波助澜之下,紫砂壶逐渐地流行开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之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和规范,为之后紫砂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紫砂作品"竹韵壶"是一把比较简约的花器形态,以竹入壶,线条流畅、格调清新,作者在不显山、不露水的创作之中,巧妙地把紫砂花器的技法和实用性完美地融合起来,展示了高超的紫砂制作技艺水准和在传承之中不忘创新的艺术态度,从而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让我们在使用此壶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可以感受到江南竹韵的风情万种.  相似文献   

15.
紫砂壶从古至今以来就已经被人们推崇为最理想的泡茶器,紫砂壶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实用性非常高,它的材质是天然的紫砂矿料,制作的紫砂壶透气性好,气密性佳,其可塑性造就了紫砂壶造型设计的千姿百态。紫砂壶源于宋朝,兴于宋朝,在这几百年的长河中有顶峰时期的兴旺,也有之后的落寞,但紫砂文化一直都在,经过一代代紫砂艺人的传承,如今紫砂壶又走上了新的巅峰。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设计元素也非常多,其中"竹文化"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深受古今文人雅士与创作者们的喜爱,多少关于竹的诗词歌赋与艺术品都流传于世,为后人所称赞。这把紫砂"四方竹鼓"壶就是将竹融入紫砂,设计与创作出来的一把紫砂作品,这件作品因它的造型设计的经典与文化寓意特别好,已经成为了一只传统造型的紫砂壶,每一把的不同之处就只能看每一位紫砂匠人在制作时的心境、情感的投入不同,细节之处加入自身的想法与创意了。  相似文献   

16.
宜兴紫砂壶里有壶文化、茶文化、收藏文化,是中国陶艺园地里的艺术瑰宝。紫砂壶集书法、篆刻、绘画等艺术于一体,蕴涵历史、传奇和中国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人们品茶时,也会品味、把玩、欣赏紫砂壶器,不知不觉地把情感注入到紫砂壶里。紫砂壶与品茶文化有着姻缘关系,现从三个方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1紫砂壶在饮茶风行中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唐黎萍 《江苏陶瓷》2021,54(1):34-35
宜兴紫砂壶是起源于民间的传统手工艺,一直繁荣兴盛发展到现在,由于其独特的材质以及精美的工艺,可以称得上是最佳的品茗用具,深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由于人们饮茶习惯的演变,紫砂壶与茶文化不断相互交融,之后文人雅士也参与到了紫砂壶的创作中,将其它文化艺术形式融于紫砂壶艺中,比如书画、金石等等,带给人们高雅的文化熏陶,使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得以丰富,如今紫砂艺术已是独树一帜.本文主要就紫砂壶"宁静致远"谈谈它的造型特征及人文意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宜兴素来都有陶都的美誉,顾名思义紫砂壶就是东方的一颗古老却又璀璨的一颗明珠,历史悠久,渊源流传,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了。紫砂壶的材质极具特殊性,也就造就了紫砂壶的造型各异、千姿百态,数百年来都深受文人雅士与爱壶人士的喜爱。紫砂壶是一种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的传统文化,紫砂壶的制作不仅需要精湛的紫砂技艺,还需要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审美眼光与情感寄托,紫砂艺术就是紫砂匠人在制作时托物言志的一种情感艺术,是情感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表达形式。欣赏一把紫砂壶不仅要了解传统紫砂文化,还要能体会紫砂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其中的意境只能由赏壶人自己体会,一切都在这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之中。  相似文献   

19.
宜兴的紫砂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充满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气韵的,广博的文化知识与传统的东方思维塑造了这一多元化风格的紫砂陶文化。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紫砂文化就可以融入更多多元化的艺术风格,比如金石艺术、茶道艺术、书画艺术等等,紫砂的技艺非一日达成,是紫砂艺人们日日夜夜的技法积累,创作紫砂壶不仅需要有精湛的紫砂技艺,还需要有丰富的情感与宽广的胸怀,去感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在制作紫砂时就能放大自己的情绪融入壶中,让制作的紫砂壶富有新的情绪与生命力。这把紫砂"竹福壶"作为一件花器,整器其实磅礴,细节之处自然有神,技艺精湛栩栩如生,线条的轮廓与点线面的处理恰到好处,用竹这一花器中经常使用的题材来创作这把,足以见得作者对竹的喜爱,与作者广阔的胸襟,"竹福壶"同"祝福"壶,也有祝福的美好寓意,整壶的表现更显多元化,让人爱不释手,喜爱非常。  相似文献   

20.
随着饮茶方式的转变和茶文化的普及,紫砂壶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实用器型,在满足我们饮茶的需求之外,更多地成为了作者抒发情感、寄托思想的载体.不同的紫砂造型代表着创作者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艺术理念,不同的陶刻装饰又在很大的程度上把这一特点更加凸显出来,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和了解到紫砂的艺术特征和蕴含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就是希望把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演义"之中的人物关羽突出地展示出来,因为他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和民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威震四方壶",正是充分利用了紫砂方器的造型优点,让我们在感受到紫砂造型艺术的神奇魅力时,更加凸显出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