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建筑业工业化4.0的阶段,装配式建筑具有低碳、环保、工期短的优势,但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过高仍是阻碍部分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对装配式建筑费用效益进行系统性经济评价,从影响因素选取、指标体系构建、费用效益模型建立三个方面,应用费用效益理论,对装配式建筑经济成本进行评价,结合其特点,建立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指标体系,构建装配式建筑增量效益经济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机械费、材料费、运输费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的根本因素;管理费、税金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的直接因素。研究对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实现绿色低碳的建设目标具有实际意义,为国家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碳交易份额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尚不成熟,装配式建筑成本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开发商关注的前期建设阶段,探究装配式住宅的经济效益。以深圳市某住宅项目为例,从设计成本、施工成本方面的直接效益,工期和政策方面的间接效益,来计算装配式住宅在设计施工阶段较现浇式住宅的经济效益,并分析影响各部分经济效益的因素。研究发现,装配式住宅在设计施工阶段能产生经济效益,其中工期效益对增量效益影响最大,施工成本效益对增量成本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5)
在人口红利减少、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装配式建筑由于实现了工厂化作业以及在节材、节地、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节约工期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现阶段得到大力推广,代表了我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由于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正处于起步阶段,比传统现浇建筑的成本要高,导致很多开发商的建设意愿不强,装配式建筑推广受到一定阻力。文章拟在对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效益研究的基础上,将效益分配到开发商、消费者以及社会三者之间,并本着成本分摊与收益分配相对称的原则将装配式建筑的增量成本也分摊到三者之间,以此减轻开发商的成本负担,增加他们的开发意愿,为装配式建筑的定价问题以及政府制定奖励措施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撑,丰富装配式建筑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唐久林 《建筑经济》2022,(S1):156-160
从装配式建筑建设全过程成本分析的角度入手,识别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各阶段的增量成本,探析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在成本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为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开发商的视角对装配式建筑开发意愿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效益、消费者需求和政策激励是影响开发商开发意愿最重要的因素;激励开发商装配式建筑开发意愿的关键路径为:政府激励政策→经济效益→开发意愿,以及消费者需求→经济效益→开发意愿,期望通过本文研究为制定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规制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上海市装配式建筑为例,通过分析毛坯高层商品住宅不同PC率增加的造价和结构造价增量估算对比,提出多项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以及相应对策,为装配式建筑在成本和设计管理上建言献策,旨在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外部性理论,提出装配式建筑产生的外部效益应该在各利益方之间均衡分配,实现外部效益向内部化转换,从而激发各利益主体推广装配式建筑的热情。在系统分析装配式建筑产生的外部效益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三方之间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现阶段只有满足开发商及消费者的最佳期望效益值,才能不断促使装配式建筑增量及转型。因此,为寻求最优的外部效益分配方案,构建了两种不同的博弈模型。一种是基于三大利益方的共同博弈模型,另一种是开发商与消费者达成短暂联盟与政府进行的讨价还价博弈。实证研究表明,开发商与消费者形成联盟方对分配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当开发商和消费者达成短暂联盟进行博弈时双方的分配额度都将增加,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参与装配式建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劳动力减少对建筑业的直接影响要求加快建筑产业升级。装配式建造方式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施工建造水平的同时还具有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的特点,但装配式建筑的环境效益并没有充分被社会所认识,增量成本高导致开发商积极性低,公众也未充分认识装配式的环境优势。通过 DPSIR 模型探究装配式建筑环境效益的影响因素,结合 DEMATEL-ISM 分析建筑环境效益形成逻辑,寻找影响环境效益形成的重要因素和关键路径,发现通过政府、企业等各方的主动“响应”可以不断促进装配式建筑将其理论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环境效益,希望这些发现能帮助装配式建筑发挥出更大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推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而装配式建筑成本过高阻碍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成本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各个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从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的角度出发,把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的相关因素进行分类,并构建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ISM)。模型表明,材料价格、设备花费、税费、人工费、运输距离是表层直接因素;安全检测、生产规模、构件产量、产业组织工业化程度是中间层动力因素;装配面积、场地规划和方案选择是深层导向因素。该研究结果为装配式建筑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参考,为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的实现提供了路径。  相似文献   

10.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开发商与业主具有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建立绿色建筑需求侧演化博弈模型。对博弈模型的研究表明,系统的稳定状态与开发绿色建筑相关的增量成本、增量收益和增量风险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借助数据仿真分析典型情形下绿色建筑需求侧博弈双方行为的动态变化,进一步验证绿色建筑需求侧演化博弈模型的理论分析结论。促进绿色建筑项目发展重点是增加开发商和业主在绿色建筑项目的增量收益。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绿色建筑推广过程中的寻租现象,提高绿色建筑质量,基于政府监管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绿色建筑开发商,构建了绿色建筑质量监管博弈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绿色建筑质量的影响关系并用动态奖惩机制进一步优化了该模型。结果表明:对开发商的监管是绿色建筑质量监管的关键;增量成本、增量风险与绿色建筑质量呈负相关,而增量收益、寻租成本、政府奖惩与绿色建筑质量呈正相关;动态奖惩机制对绿色建筑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为提高绿色建筑质量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装配式建筑模式成本始终高于传统现浇建筑模式的问题,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推广运用,文中对我国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分为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4个阶段进行成本因素分析。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来构建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成本指标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成本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构造隶属度矩阵,创建评判模型。得出所列成本因素对于装配式建筑整体造价成本高的影响程度。评判模型结果分析施工阶段对全产业链成本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在“双碳”背景下,为满足可持续发展及建筑工业化要求,我国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但成本较高导致装配式建筑发展缓慢,尤其甘肃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较其他地区处于较低状态。采用文献梳理法总结出影响甘肃省装配式建筑项目的13个成本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建立递阶结构并分析根本影响因素,采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的依赖性和驱动力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分析ISM-MICMAC模型和AHP模型结果的一致性,得到甘肃省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成本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措施和建议,为甘肃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推广受到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制约,目前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影响因素和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及相互关系缺乏系统的认识。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确定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影响因素,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因素间相互关系,得到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四层递阶结构模型,确定了消费者观念、政府相关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是影响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深层根本因素,并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角度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建立政府和开发商的利润函数,基于博弈理论研究不同政策对政府和开发商利润的影响及不同政策下政府和开发商的选择。结果表明:开发补贴政策和装配式技术支持政策对开发商利润影响比土地购置优惠政策影响大,且影响程度随着装配式建筑开发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装配式建筑开发量较小时,对现浇式建筑增税政策对开发商利润影响更大;开发补贴政策和装配式技术支持政策的累计补贴量低于土地购置优惠政策,为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建造方式具有综合优势,但其建造阶段的增量成本使得推广受到限制,产生的原因复杂,亟待进行系统分析。本文以对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影响最关键的预制部件为研究对象,将预制部件的建造过程分解为预制部件的生产、预制部件的运输、预制部件现场安装三个阶段,结合预制部件应用的信息技术系统研究预制部件三个阶段之间的相互关联、耦合,最终分析影响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的因素集,运用结构方程建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预制部件生产成本对运输成本、安装成本呈正向影响,且预制部件运输和应用信息技术对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影响最大,预制部件生产、预制部件组装对建造成本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通过对造价成本因素的分析,找出了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装配式建筑成本降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装配式建筑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建造成本过高是推行的主要阻碍.为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等方面识别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建立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确定关键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利润。在以装配式建筑为动力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推行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成本过高阻碍了建筑企业发展。为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从交易成本、管理、技术三个维度,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建立影响因素模型,确定因素间相互关系与层级关系,为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提出对策与建议,对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目前装配式建筑成本仍远高于传统现浇建筑,阻碍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出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将经济学中“弹性” 概念引入成本管理,明确弹性因素定义与判别标准, 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筛选得出 16 项成本弹性因素,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 Fuzzy-ISM 模型对成本弹性因素进行层级化划分,运用 MICMAC 研究装配式建筑成本弹性因素的依赖性与驱动性,为有效缩减装配式建筑成本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