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创面采用单极电凝、双极电凝和缝合3种止血方法对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有手术适应证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90例,对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创面采用单极电凝,双极电凝和缝合3种止血方法。单极电凝组(A组)30例,双极电凝组(B组)30例,缝合组(C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第2次月经)及6个月分别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及阴道超声探测窦状卵泡数(F0)以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结果3组病例在术后1月及6个月均出现E2下降及FSH、LH增高,阴道超声探测Fo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2组电凝止血组分别与镜下缝合组术后6个月E2、FSH、LH、阴道超声探测Fo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电凝组术后6个月的E2、FSH、LH、阴道超声探测Fo较单极电凝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较双极电凝止血及缝合止血易造成卵巢储备功能降低,而这2种电凝止血方法均较缝合止血方法加重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瘤剥除术中使用双极电凝、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镜下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94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均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按不同的止血方法 ,将其分为三组:双极电凝组24例、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组36例、镜下缝合组34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比较患者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计数(AFC)、卵巢体积、卵巢基质血流(PSV)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三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窦卵泡计数、卵巢体积、卵巢基质血流速度下降和FSH增高。但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组和镜下缝合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电凝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明显,与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组和镜下缝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创面采用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止血和镜下缝合止血对残留卵巢功能影响小,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止血简便易行,是值得提倡的止血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术中电凝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6例腹腔镜下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创面电凝止血组(观察组)和镜下缝合止血组(对照组)各93例,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E2水平下降和FSH水平增高,其中观察组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E2较术后3个月增高,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术中创面电凝止血法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大,与缝合止血法比较可加重对卵巢储备功能的损伤,临床应尽量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极电凝与缝合方式对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残留卵巢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9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行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缝合方式止血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方式。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FSH、E2及LH水平、卵泡数量及术后月经异常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FSH、LH与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E2明显低于术前;术后两组FSH、E2及LH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卵泡数量下降,而观察组与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月经异常率均明显明显较低,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对患者使用创面缝合方式处理残余卵巢时,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王丽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796-2797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使用水分离法+镜下缝合及双极电凝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拟行肿瘤剥除术,随机分为对照开腹组、双极电凝组、水分离法+镜下缝合组.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抽血查E2、P、T、FSH、LH的水平及月经变化,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3组病例在术后1个月均出现E2下降及FSH、LH升高,分别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月经异常比例按开腹组、双极电凝组、水分离法+镜下缝合组依次下降,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3组之间E2、P、T、FSH、L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水分离法+镜下缝合能保护卵巢储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种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行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按术中不同止血方法分为超声刀组(31例)、双击电凝组(33例)和缝合组(58例),分别在入院时及术后1、3、6、12个月检测患者FSH及AFC水平,在术后24个月调查患者的自然妊娠情况。比较不同止血方法对三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入院时三组患者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时三组患者FSH水平较入院时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缝合组低于超声刀组和双击电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及术后1个月三组患者AF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伶0.05);在术后3、6、12个月时缝合组患者AFC水平较超声电刀组和双击电凝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缝合组患者的自然妊娠率达36.2%,高于双击电凝组和超声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85,P〈0.05)。结论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剥除术中应用超声刀止血法和双击电凝止血法均会降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患者自然妊娠能力,而缝合法相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王丽娜  崔月梅  梁珊 《河北医药》2010,32(8):929-93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创面采用缝合止血和单极电凝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有手术适应证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1例。均行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按术中采用不同止血方式,将其分为2组:缝合止血组35例、单极电凝组36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第1次月经)及术后6个月均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阴道超声探测窦状卵泡数(F0)以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结果2组病例术后及术后6个月较前均出现E2、F0下降和FSH、LH增高,其中单极电凝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缝合止血组术后E2、FSH、LH、F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单极电凝止血会造成卵巢储备功能降低,而使用镜下缝合止血可更好的保留其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良性卵巢肿瘤剔除术中采用电凝和缝合两种止血方式对女性月经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缝合止血组42例,电凝止血组38例,观察对两组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 术后经期改变及经期延长者电凝组8例,缝合组2例(x2 =4.841,P=0.028);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FSH、E2、LH水平及F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7、1.19、1.45、1.70,P>0.05),术后6个月电凝组E2水平、Fo显著低于缝合组,LH、FSH水平升高则明显高于缝合组(t=9.08、8.44、10.31、8.89,P<0.05).结论 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中应用电凝止血会影响卵巢功能,使激素水平发生改变,而缝合止血则能避免对卵巢功能的损伤,防止卵巢早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缝合和电凝止血对残留卵巢储备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卵巢囊肿患者,分为研究组(采用缝合止血)与对照组(采用电凝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结果研究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窦卵泡计数(AFC)、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以及雌二醇(E_2)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研究组AFC、LH、FSH及E2评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采用缝合止血对比电凝止血,可促进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的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止血方式不同,随机分为3组:电凝组34例、超声刀组34例和缝合组34例。采用化学发光法对3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检测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并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术后3个月卵巢情况。结果 3组术前E2、FSH和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和超声刀组术后1个月、3个月FSH、LH与术前比较升高(P<0.05),缝合组没有变化(P>0.05)。3组术后3个月手术侧窦卵泡数较未手术侧均减少(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缝合止血对卵巢储备功能无影响,术中应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单极电凝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均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按不同的止血方法,将其分为3组:超声刀组30例、单极电凝组30例、镜下缝合组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抽血检测E2、FSH、LH,并术后随访。结果单极电凝组术后发生月经改变及围绝经期综合征明显多于超声刀组和镜下缝合组(P〈0.05)。3组病例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较术前均出现E2下降和FSH、LH增高,其中单极电凝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并分别与超声刀组和镜下缝合组术后E2、FSH、LH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极电凝组的E2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增高,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创面采用单极电凝止血会引起对卵巢功能的损害,而使用镜下缝合或超声刀止血可更好的保留其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采用不同方式止血对残留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126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电凝止血,观察组采用镜下缝合法止血,比较2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卵巢间质血流收缩期峰值(PSV)及卵巢窦卵泡数。结果 2组术后1个月E2水平、PSV及卵巢窦卵泡数明显低于术前,FSH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是对照组降低或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E2、FSH、LH水平、PSV及卵巢窦卵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镜下缝合法止血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电凝止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剥除、开腹剥除、超声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有手术适应证的卯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26例,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B组:26例,采用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C组:26例,采用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注入无水乙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术后第2次月经)及术后6个月均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阴道超声探测窦状卯泡数(FO)以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结果A组和B组卵巢中的窦卯泡数均少于C组(P〈0.05),其血清中FSH、E2均高于C组(P〈0.05),而A组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剥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均可影响卵巢功能,减低卵巢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2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选择并编号1~82,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卵巢剔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恢复情况(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的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119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输卵管切开取胚术37例(A组)、输卵管部分切除术39例(B组)、输卵管切除术43例(C组)。分别于术后第1、3、6个月经周期(月经2~4 d)抽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并与术前基础激素水平比较,同时监测基础窦卵泡数(AFC)。术后随访月经复潮时间及术后3个月内的排卵情况。结果①3组术前、术后激素水平都在卵泡期激素正常范围内。C组与A、B组比较于术后第1个月经周期FSH升高、E2下降及患侧卵巢AFC减少(P〈0.05)。②C组内,在术后第1个月经周期FSH高于术前,E2低于术前,患侧卵巢AFC少于术前及健侧(P〈0.05)。③其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C组月经复潮时间比A、B组长(P〈0.05)。⑤3组术后3个月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对患者近期的卵巢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于术后3个月卵巢功能可恢复正常;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手术中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卵巢血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住院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实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其中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7例患者作为A组;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3例患者作为B组。选择单侧卵巢畸胎瘤腹腔镜手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手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卵泡刺激素的变化,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基础FSH的恢复情况。结果与患者术前血清激素水平比较,术后B组卵泡刺激素明显增高,雌二醇明显下降,黄体生成激素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术前血清激素水平比较,A组和对照组术后各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与对照组比较,B组卵泡刺激素明显增高,雌二醇明显下降,黄体生成激素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卵巢储备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治疗对手术指标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35例卵巢囊肿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20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指标[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E2(40.20±1.41)pmol/L高于对照组的(31.46±1.68)pmol/L,FSH(6.48±0.14)U/L、LH(11.07±0.68)U/L低于对照组的(9.73±0.24)、(14.89±0.23)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快,可有效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