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儿左室假腱索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室假腱索(LVFT)是指左心室腔内一些非附着于二尖瓣的纤维条索样结构。1893年Turner首次在尸解中发现并报道,1981年Nishimura等首先报道了左室假腱索的超声所见。随着超声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普及,LVFT的检出率日益增多。由于LVFT多数伴有心脏杂音、室性早搏等心血管病特征,故LVFT的临床意义日益受到高度关注。现将我院近3年来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到的LVTF7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因心律不齐和心脏杂音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室假腱索24例,其中心律不齐(过早搏动)18例,检出纵向型假腱索15例(80.5%),横向型假腱索3例(19.5%);心脏杂音6例中纵向型假腱索2例(33.3%),横向型假腱索4例(66.7%);提示纵向型假腱索易激发过早搏动,横向型假腱索易产生心脏杂音。测量24例左室假腱索患儿左心功能参数(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除1例持续7年频发过早搏动患儿轻度降低外,余23例左心功能参数均正常,提示左室假腱索对左心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心脏超声技术广泛应用,左心室假腱索(left ventricular false tendon,LVFT)报道日益增多,部分病例有临床症状与体征,易误诊为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我院自1990年1月~1992年3月经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出小儿LVFT41例,作一总结报道。  相似文献   

4.
左室假腱索与室性早搏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室假腱索与室性早搏关系探讨首都儿科研究所(100020)李路萍吴进郑彤熊永强李竞李家宜1981年日本人Mishimura首先报道了左室假腱索的超声表现[1]。以后又有许多报道认为左室假腱索与心脏收缩期杂音及室性早搏有关[2,3]。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  相似文献   

5.
小儿左心室假腱索引起心杂音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Nishimura 等首先报道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和M 型超声心动图(MME)在活体上作出左心室假腱索(LVFT)的诊断,并证实LVFT 可引起乐音性心杂音及心律失常.我们自1986年以来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2-DCDE)对体检中发现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54例小儿左室假腱索(LVFT)临床资料,观察超声心动图特征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HP2410A彩色扫描仪,选2-DE标准切面,凡在两个切面上能见到左室异常条索者作为诊断LVFT的标准,并测量左心功能参数。结果 LVFT超声心动图的特征为细而强的线状或带状回声,以线状为主(75.93%);多为单条,也可多条并存;横向型的易产生心脏杂音,过早搏动多在纵向型出现;左心功能参数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LVFT是产生早搏及心脏杂音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影响心功能,应与器质性心脏病鉴别。  相似文献   

7.
本院393例连续作二维+M型超声心动图的病儿左室假腱索(LVFT)检出率21.9%((?)6例)。其中33例心律失常者检出率84.8%,且多为室早。14例早搏作运动试验:运动后室早消失10例、无变化1例,房早仅1例减少,无变化2例。86例LVFT中无器质性心脏病但有心前区1~3/6级收缩期杂音者占68.6%,而无LVFT的307例中无器质性心脏病而有同样杂音者占36.5%。提示LVFT可能为功能性室早及心前区1~3/6级收缩期杂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左心室假腱索(left ventricular false tendons,LVFT),又称左心室纤维肌束、左心室迷离肌束,系存在于左心室腔内的一些非附着于二尖瓣的纤维条索样结构.随着心脏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分辨率的提高,LVFT检出率逐渐增多.近几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小儿LVFT逐渐增多,部分有临床症状,易被误诊为心肌炎、先心病、心律失常等.现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通过检查心脏彩超发现20例小儿LVFT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8年6月至1999年4月,我科收治左室假腱索3例均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3例中男1例、女2例,年龄4~6岁。3例均因心律不齐,心电图示室性早搏,以病毒性心肌炎收住院。体检心界不大,未闻及杂音,早搏9~20/min。查心肌酶谱正常。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频发性室性早搏。后经B超检查,分别于左心腔内右侧壁、左室长轴切面、左室后壁见16,24,17mm的强回声条索,均诊断为左室假腱索。本文3例说明,凡发现心律不齐,心电图示早搏者,不要轻易作出心肌炎的诊断,应做进一步检查。左室假腱索误诊心…  相似文献   

10.
动脉导管未闭的少见并发症3例华西医科大学附二院小儿心脏科(610041)金仲和,王泽蓉例1,女,12岁。于2岁时发现心杂音,近两年才有活动后气促及乏力.查体及3个无创性检查均符合动脉导管未闻(PDA)诊断,但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假腱索及冠状动脉瘘。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