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二进制翻译技术是代码移植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术.针对二进制翻译的应用,提出在ARM嵌入式平台下实现X86 to ARM二进制翻译系统.通过对ARM嵌入式平台的研究,介绍二进制翻译模块的功能,着重论述SoC架构的设计,并分析Multi-layer总线结构的特点及优化.该SoC系统实现了将部分X86指令翻译为ARM指令并由ARM处理器执行目标代码的功能.该设计为在硬件上实现二进制翻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TI公司的OMAP-L138型号双核处理器单片系统(SoC)与ALTERA公司 EP3C80F484型号FPGA为核心的嵌入式硬件平台,介绍了SoC与FPGA通过高速SPI接口实现固件动态加载的方法,以及基于Linux的SoC对FPGA快速动态加载驱动程序开发的原理及步骤。实际测试基于高速SPI接口的FPGA固件动态加载功能快速稳定,对同类型嵌入式平台的FPGA固件动态加载驱动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校对标准器一直存在嵌入式设计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工视觉的运动成绩校对标准器的嵌入式设计。硬件采用ARM处理器代替传统的大型换算处理器、嵌入式待换机以及集成电源电路;软件上利用人工视觉进行反汇编视觉模型设计,通过设计的反汇编视觉模型能够进行运动成绩的分项标准测定,优化寄存代码计算,对设计的视觉模型标准化进行了标准限定。为了验证设计的基于人工视觉的嵌入式运动成绩校对标准器的有效性,模拟应用环境进行仿真试验,通过实验的数据分析,有效地证明了设计的基于人工视觉的嵌入式运动成绩校对标准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每月新品     
MCU/DSP/CPU SecurCore SC300处理器ARM发布特别为非接触式和USB智能卡以及嵌入式安全应用而设计的ARM SecurCore SC300处理器。这一新产品是基于广受欢迎的Cortex M3处理器,结合了目前被全球智能卡最为广泛授权使用的32位RISC CPU——ARM SecurCore处理器已获证明的安全特性,以及Thumb2指令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地址日益紧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网络地址转换技术被广泛使用,它将网络地址从一个地址域映射到另一个地址域.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的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可以完成地址转换功能.首先对系统的硬件做了概要介绍,接着详细地分析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最后对硬件系统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嵌入式Linux系统的启动加载程序bootloader进行配置,对Linux内核进行裁剪,完成对根文件系统的制作,最后将嵌入式Linux移植到基于ARM920T处理器目标板.  相似文献   

7.
叶培顺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5):111-113
在嵌入式系统里基于ARM的嵌入式处理器已经成为市场主流,移植操作系统是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前提和基础,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比较复杂。针对嵌入式Linux在s3c2440上的移植目的,通过将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到S3C2440处理器的目标板上,提出了嵌入式Linux移植的方法与具体实现过程。编译生成的内核在嵌入式系统中运行稳定,制作的根文件系统可以通过Ramdisk方式正常加载进内核。结果证明方法可行,同时对于开发其他类型的嵌入式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颖 《通讯世界》2016,(5):207-207
目前嵌入式系统当中开发、研究的核心部件就是各种类型的嵌入式处理器,现在已经具有超过1000种嵌入式处理器,而ARM嵌入式处理器是其中应用得极为广泛的一种处理器,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仍处在不断研究和进步当中。  相似文献   

9.
ARM公司日前在法国巴黎举行的CARTES & Identification 2007上发布了特别为非接触式和USB智能卡以及嵌入式安全应用而设计的ARM Secur-Core SC300处理器。这一新产品是基于广受欢迎的Cortex-M3处理器,结合了目前被全球智能卡最为广泛授权使用的32位RISC CPU——ARM Secur-Core处理器已获证明的安全特性,以及Thumb-2指令集架构的代码效率,将功耗效率和性能提高了一倍。  相似文献   

10.
万华 《通讯世界》2016,(24):258-259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中新型微处理器不断不断涌现,嵌入式系统在当前的应用也更为频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微处理器便是ARM处理器.本文简要分析了ARM处理器优点及其实际应用,同时介绍了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研发而成的软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无文件系统嵌入式固件中,系统代码和应用代码集成在单个文件中,无法看到熟悉的系统调用名字,故针对此类固件的分析将更为困难。以此类固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库函数识别问题,并提出了一种针对网络套接字和字符串/内存操作函数的基于启发式规则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多种典型的后门类型检测问题,包括未授权侦听者、非预期功能、隐藏功能和向外的连接请求等,并在一款实际系统上成功检测出多个后门(其中有一个严重级别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针对无文件系统嵌入式固件的库函数识别方法对于此类固件的安全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Many commercially available embedded processors are capable of extending their base instruction set for a specific domain of applications. While steady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tools and methodologies of automatic instruction set extension for configurable processors, the limited data bandwidth available in the core processor (e.g., the number of simultaneous accesses to the register file) becomes a potential performance bottleneck.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resent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bandwidth limitation in configurable processors, and then propose a novel low-cost architectural extension and associated compilation techniques to address the problem. Specifically, we embed a single control bit in the instruction op-codes to selectively copy the execution results to a set of hash-mapped shadow registers in the write-back stage. This can efficiently reduce the communication overhead due to data transfers between the core processor and the custom logic. We also present a novel simultaneous global shadow register binding with a hash function generation algorithm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extension. The application of our approach leads to a nearly optimal performance speedup  相似文献   

13.
Security protocols, such as IPSec and SSL, are being increasingly deployed in the context of networked embedded systems. The resource-constrained nature of embedded systems and, in particular, the modest capabilities of embedded processors make it challenging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while executing security protocol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embedded systems is to use application-specific instruction set processors that are designed based on configurable and extensible processors. In this paper, we perform a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IPSec protocol on a state-of-the-art configurable and extensible embedded processor (Xtensa from Tensilica Inc.). We present performance profiles of a lightweight embedded IPSec implementation running on the Xtensa processor, and examine in detail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processing latencies, including cryptographic and protocol process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PSec processing on embedded devices, we then study the impact of customizing an embedded processor by synergistically 1) configuring architectural parameters, such as instruction and data cache sizes, processor-memory interface width, write buffers, etc., and 2) extending the base instruction set of the processor using custom instructions for both cryptographic and protocol processing.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upto 3.2times speedup in IPSec processing is possible over a popular embedded IPSec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4.
高敏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2):142-144,147
叙述一种使用ARM7处理器实现USB接口与CAN总线的方案,通过其可以在PC实现对CAN总线上设备的监控。系统的主控制器为NXP公司的ARM处理器LPC2119,内部集成两路独立的CAN控制器。USB接口采用沁恒电子的CH375。描述了USB-CAN通信接口工作的基本原理及CAN总线与USB之间的硬件接口电路。同时,分析了固件编程及使用通用I/O模拟并口读写时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嵌入式处理器音频解决方案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当今主流嵌入式处理器音频解决方案,包括Tensilica Xtensa HiFi 2,ARM AudioDE以及ARC Sound Subsystem.  相似文献   

16.
基于S3C6410和WinCE6.0的嵌入式立体摄像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立体对图像同步采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3C6410处理器和WinCE6.0系统的实时同步采集方案.首先,完成立体摄像模块硬件设计;其次,开发相应的OV3640摄像头驱动程序并定制WinCE6.0操作系统;最后,开发基于DirectShow技术的立体摄像系统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利用摄像数据流反馈实现左右格式立体对图像的同步采集,关联左右两路摄像数据流,基于视差约束实现双摄像采集帧同步.系统利用ARM 11处理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和WinCE系统的可裁剪,提高了嵌入式立体摄像系统的可靠性与便携性.  相似文献   

17.
鲁湛  代作晓 《半导体光电》2018,39(5):753-757
红外实时人体目标检测因无需主动光源、易于去除环境干扰等优点成为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当前主流实时红外嵌入式图像采集处理方式因图像传输、接口速度、工程量等技术局限,制约了红外人体目标检测的便捷实现和实时利用。针对传统嵌入式处理器难以同时采集和处理红外数据这一影响红外人体目标检测实时性的技术问题,研究了基于ZYNQ异构多核处理器的实时检测技术。采用FPGA+多核ARM架构,由FPGA端实现人体红外图像的VDMA采集、预处理及显示,由多核ARM端完成HOG-SVM算法处理,并使用TBB进行加速。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完成人体目标的实时有效检测,兼具功耗低、开发简单、实用性强和集成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ZigBee的粮仓图像采集终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的安全存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大事。随着粮仓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图像监控已逐步成为无人值班粮仓新增的,而且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自动化项目,是其他自动化手段不可替代的。提出一种以ARM9处理器为核心,以图像形式实时采集,通过ZigBee网络进行传输的采集终端。该终端通过摄像头非接触式采集图像,布设简单,使用方便,无需改造现有网络与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ARM11的嵌入式Web网络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永彬  杨恢东 《电视技术》2011,35(9):122-124
介绍了以基于最新ARM11体系结构的S3C6410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Web网络监控系统的相关理论与可行性,并且以此为基础给出了一种创新的基于S3C6410处理器实现嵌入式Web网络图像与视频传输系统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首先论述了选择ARM11处理器的原因,并且重点介绍了采用S3C6410的优势,简要介绍了各种相关的集成...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长途客车普遍存在着超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S/GPRS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ARM微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开发平台,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和GPS定位技术,以GPRS无线通信技术为传输手段,实现了客车车内图像数据、速度、定位等信息的采集、存储和无线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