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夏春飞 《黑龙江电力》2004,26(5):392-394
为解决前苏制2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不能投入生产运行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能量平衡信号”参与调节的新型协调控制系统,并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功能以及投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家庭能量管理系统、楼宇能量管理系统和企业能量管理系统方面的实践,提出了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U-EMS)的概念。阐述了3类U-EMS的具体构架和研究进展,分析了U-EMS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最后,探讨了U-EMS在近期的实践和发展以及长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夏文艳 《电气技术》2021,22(1):75-78
针对起重机机构的电动机所传动的位能负载下放时,或电机处于再生发电状态,所产生的再生能量通过外接制动电阻消耗掉,造成能量浪费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公共直流母线能量回馈式变频调速系统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起重机,将各机构产生的再生能量通过有源逆变装置回馈到电网,解决了能量的浪费问题,且对电网无污染,提高了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
数据多源与替代是保证能量管理系统实时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措施。结合南通电网实际,系统讨论了南通地区能量管理系统中数据多源与替代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存在问题。实践应用表明,数据多源与替代有效提高量测数据的准确性,解决了由于操作、故障导致量测异常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代显智  张章 《电源技术》2012,36(3):440-443
采集环境中的能量,实现传感器的自供电,可解决无线传感器携带电池能量有限的问题。自供能传感器能否从环境中获得充足的能量,与环境中的能量源密切相关。介绍了环境中常见能量源转换成电能的原理,并描述了这些能量源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同时给出了不同能量源的适用范围,可作为自供能传感器采集环境能量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总结了国内外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基本功能、设计框架;阐述了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集中式控制和分散式控制2种控制结构,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微电网能量管理的基本模型和算法。最后总结出微电网能量管理中需要解决3个问题:可再生能源和可控负荷的不确定性问题、多储能技术的优化配合和联合调度问题、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通信设计和网络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故障轨迹的暂态能量裕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系统故障轨迹求取系统暂态能量裕度可以解决暂态能量函数法的模型适应性问题,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了去掉线性路径假设导致的部分区间内无法沿故障轨迹计算暂态势能的问题,并提出以故障清除时刻为暂态势能参考点和补偿裕度的概念,给出了一种沿故障轨迹的暂态能量裕度计算方法。仿真计算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顾诚  沈石秀  郭帅邯 《电工技术》2019,(22):184-187
随着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地铁车辆的制动能量巨大,可以通过能量回馈装置将制动产生的能量回馈至电网,以节约资源.但是能量回馈装置本身存在中点电位不容易控制,以及多模块并联的零序电流等问题.为此文章研究了一种控制中点电位的调制方式和解决多模块并联零序电流问题的方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办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提高了能量回馈装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电网的“神经末梢”,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稳定可靠地为传感器网络供能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能量收集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技术,其中磁场能量收集技术因其受环境影响小、能量收集功率高脱颖而出。然而,电力线周围磁场强度的增大会导致磁心的磁通密度达到最大值,磁心深度饱和会造成功率损失并威胁收集器的安全。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磁通控制的电磁感应式磁场能量收集器功率提升方法,在电路中增加了可控电容组件,通过控制电容组件的串并联来控制磁心电压,进而控制磁心磁通量,从而缓解了磁心饱和并显著提高了能量收集功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4A的一次电流下显著提升收集功率,在该文研究的不同恒压负载下提升幅度达36.8%~153.2%。  相似文献   

10.
能量反馈系统是将各种独立的交直流供电设备多余的电能收集起来并反馈回市电电网的装置,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控制输出电流与市电保持同步。根据能量反馈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全数字化的控制方案,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TMS320LF2407设计并实现.解决了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仿真试验。跟踪精度达到0.1Hz,完全满足能量反馈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李金田  文玉梅 《电源技术》2012,36(4):606-610
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许多能量采集装置中都采用压电元件实现能量转换。分析了振动能量采集装置中压电元件采集的能量输出管理电路,包括标准能量采集电路、DC-DC变换的优化标准能量采集电路、同步电荷提取电路、电感同步开关采集电路和双同步开关采集电路等五种电源管理电路的原理,比较了它们的能量采集输出效率,指出了各种电源管理电路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
电力传感器作为能源互联网感知层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供电稳定性是广大从业者的关注重点.通过环境能量收集技术为传感器供电,可使传感器具有自供电特性以及长期免维护的优势,能量收集技术在电力传感领域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关注.综述了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温差、振动、风致振动等新型能量收集技术的特点.结合电力行业...  相似文献   

13.
晶闸管触发监测(TTM)单元是直流输电换流阀的核心器件之一,用于实现阀控系统和换流阀间信号的光电转换,完成换流阀的触发与保护,其性能直接影响直流输电工程的可靠性。文中给出了具有高电位复合取能功能的TTM的功能设计框图,研究交流系统故障下TTM工作状态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影响,提出TTM储能电路的设计方法,并以酒泉—湖南±800 kV/5 000 A直流工程参数为例,对TTM储能电路进行了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以该成果为核心技术的A5000型换流阀TTM已应用于多个直流输电工程。  相似文献   

14.
Ferroelectric materials are used in a various applications ranging from sensors and actuators to ferroelectric transducers, microelectronics and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s. The lead-free ferroelectric materials instead of lead based material are having a great interest of researche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owing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udy of lead free composition of [(1???x)Ba0.9Ca0.1TiO3–x(BaSn0.2Ti0.8O3)] for x?=?0, 0.4,0.5 and 0.6 polycrystalline ceramics.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energy storage density and thermal energy harvesting potential through the use of Olsen cycle. The maximum energy storage density is found 63.5?kJ/m3 and maximum energy conversion density of 130?kJ/m3 was observed for cycle operating at 303 K–343 K and 13–19?kV/cm for x?=?0.5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5.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tiles are used for converting the power of pedestrian footsteps in to electricity and can be used at the micro- and milli-watt level for storage and powering electronics devices. This paper effectively combines the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developing a sustainable circuit with the self-starting and self-power functions to efficiently store energy and drive low power consumption electronic devices from the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 tile. The main part of the system is 80% efficient impedance matching converter with the self-starting and battery-less operation. The presented circuit has an overall efficiency of 63% and can power a wireless sensor node to transmit the information wirelessly.  相似文献   

16.
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技术是一种将环境中的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并为微电子系统供电的技术。文章介绍了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接口电路的研究现状,对标准能量采集电路、同步电荷提取电路、同步开关电感电路、无电感整流等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详细研究了当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这些接口电路的改进,对这些改进的接口电路的特点、优势、效率、能耗、实用性等都做了分析。并对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接口电路向宽频化、集成化发展方向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集中式并网,新能源的消纳难题愈发突出。作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储能的规模化应用有利于提升系统的灵活性、经济性及安全性。然而,当前综述多是侧重于对储能技术归纳总结,很少对储能规划方法,特别是大规模储能在源-网侧配置方法进行全面的梳理。因此,首先对大规模储能纳入电力系统规划后整体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并分析储能的引入对规划问题建模的影响;然后,分别从大规模储能源侧/网侧规划以及考虑大规模储能的源网协调规划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探讨当前大规模储能规划的重点问题,并对其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范世全  陈云翔  谢鹰  袁晨曦 《中国电力》2021,54(10):125-133
针对压电能量源,提出了一种具有压电能量源极性判定的高效改进型单脉冲序列可配置能量收集接口电路芯片。该芯片通过采用同步电容开关接口电路,实现了在压电能量源内部电流源过零时的电荷再分享,将压电能量源内部电容上的电荷转移至外部电容,再通过开关控制,实现外部电容上的电荷翻转,最后将翻转后的电荷输送回压电能量源内部电容。该方法避免了压电能量源内部电容上存储的电荷被内部电流源过零后中和而造成的能量损失,实现了较高的能量俘获效率。通过采用0.18 μm标准CMOS工艺完成电路和版图设计,芯片版图有效面积仅需0.06 mm2。仿真结果显示:在压电能量源开路电压为2.8 V时,能够实现最高81.8%的电压翻转效率,与标准的全桥整流结构压电接口电路相比较,所提出的结构在能量俘获能力方面实现了最大8.1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针对输电线路电流大范围波动导致在线取能装置能量溢出的问题,为保障取能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磁芯阻抗自适应调整的输电线路在线稳定取能方法。通过增添辅助磁芯,构建取能支路和信号支路的多磁路模型来达到稳定取能的目的。基于母线电流、取能支路线圈电流和信号支路线圈电流之间的联系,在Matlab/Simulink仿真和试验平台上搭建了相应的取能模型。分别在不同电流、有无辅助磁芯两种工况下探究取能支路的运行效果,同时对成本、控制复杂度及可靠性进行分析。最后的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输电线路电流由30 A上升至100 A,取能负载输出电压仍能维持在稳定范围内,在无须额外供电模块的条件下也能保障取能负载输出电压,满足在线监测装置的供电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