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在大鼠血管钙化模型上,探讨醛固酮(aldosterone,Aldo)在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肌注维生素D3和灌胃尼古丁(VDN)诱导大鼠血管钙化,运用von Kossa染色、原子吸收测定钙含量、45Ca2+沉积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判断血管钙化程度,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骨桥蛋白(OPN)mRNA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血管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Aldo含量。结果:VDN处理组大鼠血管von Kossa染色见平滑肌细胞内和细胞间基质有大量棕黑色颗粒聚集;主动脉钙含量较对照组高5.8倍(P<0.01);血管组织45Ca2+聚积和ALP活性分别较对照组高3倍和2.5倍(P<0.01);血管OPN mRNA表达明显上调58%(P<0.01);AngⅡ和Aldo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高58%和80%(P<0.01)。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Aldo受体阻断剂可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变化,与单纯VDN处理组大鼠相比较,VDN+captopril组主动脉钙含量、45Ca2+聚积及ALP活性分别较单纯钙化组低37%、59%和62%(均P<0.01)。而VDN+spironolactone组分别低32%、44%和60%(均P<0.01)。血管OPN mRNA水平亦较单纯钙化组低30%和29%(P<0.01)。结论:VDN诱导的血管钙化大鼠血管组织AngⅡ和Aldo生成增加,ACEI和Aldo受体阻断剂明显减轻血管钙化,提示Aldo促进血管钙化并参与钙化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对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肌注维生素D3和灌胃尼古丁建立大鼠血管钙化模型;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IZ)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运用Von Kossa染色,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血管骨钙素(OC)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以及血浆、血管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 钙化组大鼠血管Von Kossa染色见平滑肌细胞内和细胞间基质有大量黑色颗粒聚集;与对照组相比,主动脉钙含量、ALP活性、OC含量分别增高1.98、2.83倍和84.12%,主动脉TNF含量明显增加(P均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在大鼠血管钙化模型上用黄芪皂苷注射液腹腔注射观察对血管钙化的影响,并探讨黄芪皂苷在血管钙化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维生素D3和尼古丁制备大鼠血管钙化模型;运用von Kossa染色、原子吸收测定钙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判断血管钙化程度;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血管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结果:VDN处理组大鼠血管von Kossa染色见平滑肌细胞内和细胞间基质有大量棕黑色颗粒聚集;主动脉钙含量和ALP活性分别较对照高3.6和1.7倍(P<0.01),血管钙化后可加重血管组织氧化性损伤,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而诱导钙化后注射黄芪皂苷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减轻血管钙化程度和组织氧化损伤,平滑肌细胞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黄芪皂苷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而减轻血管钙化。  相似文献   

4.
实验性血管钙化大鼠血浆的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实验性血管钙化大鼠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将16只雄性SD(Spraug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两组,其中一组进行血管钙化处理。6周后取出胸、腹主动脉,用于Von Kossa染色,并测定血管组织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dehyde.MDA)、总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钙化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及其间质有大量黑色颗粒沉积,主动脉钙含量及ALP活性分别较对照组增高102.7%和259%(P〈0.01),血浆SOD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比对照组下降26.2%和67.4%(P〈0.01),MDA增加584.1%(P〈0.01)。结论血管钙化大鼠血浆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钙化血管细胞凋亡基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钙化血管细胞凋亡的现象和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以认识细胞凋亡在血管钙化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利用维生素D3(Vitamin D3)和尼古丁(nicotine)制备大鼠血管钙化模型,检测血管钙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45Ca摄入和血管骨钙素含量;应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组织化学及DNA Ladder方法检测钙化血管的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3H-TdR参入方法观察钙化血管的增殖情况。结果:血管的钙含量、ALP活性、^45Ca摄取、骨钙素含量均显著增高。钙化血管中存在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缩小、核浓缩、核碎裂等。TUNEL结果显示,钙化血管的凋亡指数比正常组高36%,且Caspase-3和Bax的表达明显增强;Bcl-2的表达亦高于正常组;而NF-κB基因表达比正常组低26%。钙化组可见清晰的DNA阶梯状条带,正常组则未出现。钙化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指数较正常组增加,^3H-TdR参入量增加了2.5倍。结论:钙化血管细胞的凋亡及增殖基因的表达均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肾病(CKD)大鼠血管钙化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和CKD血管钙化组(18只)。钙化组予以腺嘌呤联合高磷饲料,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和普通饲料。实验第2、4、6周末处死大鼠,留取主动脉行Von Kossa染色和钙含量检测钙化程度,留取血、尿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骨代谢标志物:钙(Ca)、磷(P)、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甲状旁腺素(PTH)、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PINP)、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主动脉Von Kossa染色均未见黑色物质沉积,CKD血管钙化组随时间进展黑色物质沉积逐渐增多。与对照组相比,CKD血管钙化组BUN、Scr、24 h-Upro、主动脉钙含量升高(P<0.05);Ca、1,25(OH)2D3、PTH、tPINP、β-CTX、TRACP-5b降低(P<0.05),P、Ca*P升高(P<0.05),BALP、OC升高(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血清Ca*P升高、PTH和TRACP-5b降低是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主动脉钙化程度,将CKD血管钙化组进一步分为轻中度钙化(2 W和4W)和重度钙化(6 W)两个亚组。与轻中度钙化组相比,重度钙化组BUN、Scr、主动脉钙含量升高(P<0.05),24 h-Upro升高(P>0.05);Ca、P、1,25(OH)2D3、tPINP、TRACP-5b升高(P>0.05),Ca*P、PTH、BALP、β-CTX升高(P<0.05),OC降低(P<0.05);进行血管钙化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发现血清Ca*P升高和OC降低是血管钙化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P、PTH、BALP、β-CTX水平与血管钙化程度呈正相关,OC与血管钙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CKD大鼠血管钙化与骨代谢密切相关,检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有助于评估血管钙化的发生和判断血管钙化的严重程度及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T)对血管钙化的影响,探讨血管钙化的发生机制.方法 以a-甘油磷酸盐诱导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OMT干预.采用磷酸苯二钠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Von Kossa染色鉴定细胞钙化,比色法测定细胞钙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a-甘油磷酸盐可诱导VSMCs发生钙化,钙化组细胞总钙含量、ALP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明显增高,OMT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细胞总钙含量、ALP活性和丙二醛含量,VSMCs的钙化程度亦明显减轻.结论 OMT能有效抑制a-甘油磷酸盐诱导的大鼠主动脉VSMCs钙化,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饮用绿茶对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肌注维生素D3和灌胃尼古丁诱导大鼠血管钙化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钙化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绿茶干预组。Von Kossa染色,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血管骨钙素(osteocalcin,OC)、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II,AngⅡ)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结果钙化组大鼠血管染色见平滑肌细胞内和细胞间基质有大量黑色颗粒聚集;与对照组相比,主动脉钙含量、ALP活性、OC和AngⅡ含量均有明显增加;采用50g/L和100 g/L绿茶防治大鼠均可抑制血管钙化,且高剂量时效应强于低剂量;与钙化组相比较,血管组织钙化指标均下降,而主动脉AngⅡ含量亦有减少。结论饮用绿茶可能部分通过拮抗血浆和血管组织局部的AngⅡ系统效应而产生抑制大鼠血管组织钙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在血管钙化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钙化组、维拉帕米组和对照组。5周后测定主动脉ALP、OC、ET水平及钙含量,Von Kossa染色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钙化组主动脉ALP、OC、ET水平及钙含量明显增高(P<0.01),主动脉组织中膜弹力纤维间可见大量钙沉积;经维拉帕米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5),钙沉积减少。结论维拉帕米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素的生成减轻血管钙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大鼠对维生素D3和尼古丁诱导血管钙化的反应性,以利于血管钙化动物模型制备的合理选择。方法:不同月龄大鼠用维生素D3肌肉注射(300 000 IU/kg)和尼古丁灌胃(25 mg/kg)处理后6周,测定各组大鼠颈动脉血压和心功能、血管钙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用Von Kossa染色方法检测血管钙沉积;用竞争性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主动脉骨标志蛋白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基质Gla蛋白(matrixGla protein,M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mRNA水平;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主动脉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ule actin-α,α-SMA)水平。结果:2、8和16月龄钙化组大鼠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分别升高了20.7%、29.4%和22.2%(P<0.05);左心室收缩末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分别升高1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大鼠血管钙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维生素D3、尼古丁制备大鼠血管钙化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ON)、钙化组(VDN)、L-NAME组(L-NA)、钙化+L-NAME组(VLN)、钙化+低剂量L-Arg组(VLA)、钙化+高剂量L-Arg组(VHA)。常规饲养6周后采集标本,胸主动脉行Von Kossa染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血管组织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NO含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核心结合因子1(core binding factor-1,cbfα1)的表达。结果 VonKossa染色,VDN组明显见到钙化颗粒,并成片状,使用L-Arg干预后钙化颗粒明显减少;VDN组的血管组织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较CON组均明显增加(P〈0.05),VLA与VHA组血管组织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较VDN组明显降低(P〈0.05);VDN组血管组织NO含量较CON组明显减少(P〈0.05),VLA与VHA组均较VDN组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表明,VDN组cbfα1表达水平较CON组明显升高(P〈0.05),VLA与VHA组较VDN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L-Arg可能通过降低核心结合因子1的表达起到减轻血管钙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维生素D受体mRNA的影响。方法25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OVX组(单纯去卵巢组)、OVX+E组(去卵巢+补充雌激素组)、OVX+P组(去卵巢+补充孕激素组)OVX+E+P组(去卵巢+补充雌、孕激素组),每组5只。喂养3个半月后处死,取肝脏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结果与去卵巢组比较:(1)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1, 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2)雌、孕激素联合用药组1, 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介于单用雌激素和孕激素之间;(3)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无显著上调。结论雌激素能促进去卵巢大鼠肝脏1, 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雌、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维生素D受体mRNA的影响。方法:25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Sham组(假手术组)、OVX组(单纯去卵巢组)、OVX+E组(去卵巢+补充 雌激素组)、OVX+P组(去卵巢+补充孕激素组)、OVX+E+P组(去卵巢+补充雌、孕激素组),每组5只。喂养3个半月后处死,取肝脏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结果:与去卵巢组比较 :(1)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2)雌、孕激素联合用药组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介于单用雌激素和孕激素之间;(3)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无显著上调。结论:雌激素能促进去卵巢大鼠肝脏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杨第芳  谢煜 《西部医学》2011,23(7):1212-1213
目的通过检测雌激素和维生素K对IL-6、BGP、IGF-1表达的影响情况,以反映骨转换,探讨雌激素和维生素K防治骨质疏松(OP)的机理。方法以去卵巢雌性SD大鼠作为绝经早期OP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卵巢去势组(OVX组)、卵巢去势+雌激素组(OVX+E组)、卵巢去势+维生素K组(OVX+Vitk组)和卵巢去势+雌激素+维生素K组(OVX+E+Vitk组)。卵巢去势1月后分组给药,8周后集中统一处死。取左侧股骨检测骨密度,取右心室血清检测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 OVX组与Sham组比较,雌激素(BMD)显著下降,血清IL-6测量值明显升高,表明造模成功。OVX+E组与OVX组比较,血清IL-6差别有显著性;OVX+Vitk组与OVX组比较,血清IL-6测量值低,差别有显著性;OVX+E+Vitk组血清IL-6含量与Sham组最为接近。结论去卵巢大鼠BMD下降,骨吸收指标IL-6升高,表明绝经早期骨代谢处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高转换状态,导致骨质疏松。雌激素水平下降是OP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骨密度及血清IL-6含量检测表明,维生素K和雌激素防治OP均有效,二者联合用药的作用明显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6.
血管钙化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及辛伐他汀的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钙化和高脂血症的关系及辛伐他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钙化组、高脂组、钙化高脂组、钙化辛伐他汀组、钙化高脂辛伐他汀等6组,6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脂水平,血管碱性磷酸酶和钙含量,并对血管进行VonKossa染色观察钙沉积。结果钙化组血管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比正常组增高288.89%和259%,高脂组血清总胆固醇比正常组增高520.11%,高密度脂蛋白降低22%。钙化高脂组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比钙化组增高36.49%和21.94%,血清总胆固醇比高脂组增高571.56%,高密度脂蛋白降低30%。结论辛伐他汀能减轻血管钙化的程度,高脂血症和血管钙化间互为因果关系,辛伐他汀在降低血脂的同时能减缓血管钙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去卵巢大鼠雌激素替代后背根神经节P2Y1受体表达增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痛觉敏感性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可能关系。方法将大鼠分为去卵巢组(8只)和去卵巢后雌激素替代组(8只),去卵巢组通过去卵巢手术降低大鼠体内卵巢激素水平,去卵巢后雌激素替代组在去卵巢手术后1周给予外源性雌激素替代。分别在两组大鼠足底注射P2Y1选择性激动剂2-MeSADP,通过行为学实验观察对大鼠足底机械痛阈的影响,并通过实时定量PCR研究2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P2Y1受体mRNA表达的差别。结果与去卵巢组大鼠相比,雌激素替代组大鼠机械痛阈增高(P=0.014);足底注射P2Y1选择性激动剂2-MeSADP后,去卵巢组大鼠在注射药物前后痛阈无统计学差异,而雌激素替代组大鼠出现痛觉增敏。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雌激素替代组大鼠DRG P2Y1受体mRNA的表达高于去卵巢组大鼠(P<0.05)。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促进DRG上P2Y1受体的表达从而影响外周机械痛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