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选育适合省力化饲养及原料茧品质优的家蚕新品种为目标,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秋用强健性家蚕新品种E苏、9902B,并与选拔的优质多丝量品种Z83、Z84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E苏·Z83×9902B·Z84,命名为鄂蚕6号。新品种在实验室品种比较鉴定和育种协作区共同鉴定以及农村生产试养试验中,均表现出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丝品质优的特点,秋季饲养综合成绩显著超过对照品种黄鹤×朝霞。实验室鉴定鄂蚕6号的虫蛹统一生命率94.93%,与对照品种相仿;茧层率23.46%,万蚕收茧量17.41 kg,茧丝长1 090 m,鲜毛茧出丝率19.15%,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了3.26%、6.66%、8.28%、8.81%。新品种已于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长江中下游蚕区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2.
华康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培育的对家蚕血液型脓病(Bm NPV)具有高度抵抗性的蚕品种。介绍了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和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体质强健、抗病性强、眠起齐一、好养,5龄和全龄经过短;盛食期食桑旺盛,不踏叶,耐粗食,抗逆性强;上蔟结茧快,茧形中等,颗粒匀整,普茧率高,茧层紧而厚,茧色洁白,缩皱中等,产量稳定,担桑产茧量高,深受蚕农、丝厂和蚕种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鄂蚕4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适合于长江中下游蚕区中、晚秋蚕期和局部地区春蚕期使用的强健性春秋兼用家蚕品种。介绍了家蚕品种鄂蚕4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繁育和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该品种在蚕种繁育单位饲养,表现出种性稳定、原蚕好养、蚕种繁育系数高等优点;农村饲养鉴定,表现出孵化齐一、抗病力强、产茧量高、丝质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轻简化养蚕生产模式和生产优质茧丝,以体质强健、多丝量作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的目标。利用保存的家蚕品种资源,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及设置特殊饲养环境和兼顾目标性状综合选择的技术方案,历经5年15代,选育并组配出符合育种目标且小蚕对人工饲料有较好适应性的强健性多丝量家蚕杂交组合金松·M5×红10·红12,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定名为云蚕9号。新品种在云南省进行农村多点饲养示范试验,虫蛹率、结茧率、盒种收茧量等性状成绩分别比现行春用品种菁松×皓月高1.1百分点、0.89百分点、0.98 kg,且上茧率高、茧形匀整、茧色洁白、茧丝品质优良,可缫制5A级生丝,充分表现出综合经济性状优的特性。新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季、夏秋季以及西南各省年均气温较低蚕区的春季饲养。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现代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家蚕基因资源库引进的丝胶茧品系,采用杂交及系统选育的方法,成功育成5龄熟蚕上蔟只结丝胶茧的家蚕品种桂蚕6号.该品种在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的成绩是:结茧率92.40%,裸蛹率4.20%,虫蛹生命率94.73%,强健性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仿,营丝胶茧率10...  相似文献   

6.
“桂蚕8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家蚕优良新品种,为了解其对广西高寒山区环境与饲养条件的适应性,在高温多湿的早秋季选择地处高寒山区的凌云县养蚕农户进行新品种“桂蚕8号”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桂蚕8号”具有以下优点:产量高、茧质优,张种产茧量较对照品种“两广二号”增产5.80%,平均茧层率提高1.10%,且茧形大、茧色洁白,上车茧率97%;体质强健,死笼率较对照品种减少3%;容易饲养,蚕体壮,食桑旺,眠起、老熟齐一,对高温多湿环境及不良叶质的适应性较强。根据试养结果初步认为,“桂蚕8号”能适应高寒山区昼夜温差大的自然环境和较粗放的地面片叶育饲养模式,可作为高寒山区更新换代的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家蚕中丝量四元杂交新品种"农科5号"在湖州农村经过2017年秋期与2018年春期试验饲养,与现行品种"秋丰×白玉"相比,具有发育整齐、食桑旺盛、蚕体强健、特别是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较强、蚕体与茧形大、产茧量高、丝质成绩特别是净度好,适宜在湖州地区饲养。但要注意适时上蔟及相对降低上蔟密度。  相似文献   

8.
云蚕9号(金松·M5×红10·红12)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育成的强健性多丝量家蚕新品种。介绍了云蚕9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和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饲养成绩表明:云蚕9号体质强健,耐粗饲,适合粗放型省力化饲养,解舒好,丝质优,适合气候冷凉和温和的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9.
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桂蚕N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蚕N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选配育成的第一对抗家蚕血液性脓病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新品种,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和农村试验鉴定表明:该品种适合广西等亚热带地区饲养。在常规条件饲养下,蚕体强健性、蚕茧产量和质量等主要经济性状与对照种两广二号相仿或略有提高;该品种在2龄起蚕经口添食NPV多角体病原的LC50(半数致死浓度)为1×10^9个/mL,比两广二号对照高1000倍,表现出较强的抗NPV特性。桑蚕品种桂蚕N2综合经济性状稳定,已通过品种鉴定,可以在广西各蚕区全年各蚕期饲养,特别在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的蚕区和夏秋期饲养,更能表现出其强健丰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高效省力化蚕业生产发展需求,培育健康体质和优良茧丝质均衡的家蚕新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进行亲本筛选、性状选择及杂交组配,通过实验室比较鉴定和农村比较鉴定同时进行的培育模式,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丝雨二号。其体质强健、发育整齐、丝质较优、稳产性好、繁育性能好。该品种的全国秋蚕期实验室共同鉴定成绩为:四龄起蚕虫蛹率92. 44%,万蚕产茧量18. 38 kg,洁净95. 49分,解舒率79. 26%,鲜毛茧出丝率18. 69%,茧层率23. 68%,茧丝长1 230m;秋蚕期生产鉴定成绩中的每盒种产茧量38. 67 kg;其原种公斤茧制种量在4. 2张以上。丝雨二号于2015年9月2日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11.
家蚕品种“桂蚕2号”主要性状和饲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新品种"桂蚕2号"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选配育成的强健性春秋用四元杂交蚕品种,该品种具有强健、优质、高产、易繁等优点,适合在广西春秋季节生产优质原料茧。2009年5月18日,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该品种主要性状及饲养技术要点,供蚕种生产、推广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苏秀×春丰"是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育成的细纤度长丝长家蚕新品种。介绍了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容易饲养,壮蚕食桑旺盛,食桑量大,眠起整齐,蚕体较细长,体色青白;熟蚕米黄色,老熟齐一,营茧快;茧形为椭圆形,茧色白,缩皱中等;茧层率高,茧层紧而厚,蚕茧产量稳定,50 kg桑产茧量高;解舒好,洁净优,纤度偏细,茧丝质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原原种、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和饲养技术要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体质强健、耐氟性强、眠起齐一、好养,茧形大、茧层厚、产量高、丝质优、繁育系数高,深受蚕农、丝厂和蚕种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湘彩黄1号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与苏州大学合作育成的1对强健性夏秋用四元杂交天然黄色茧家蚕品种。介绍了湘彩黄1号的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特性、饲育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多省实验室联合鉴定试验、农村比较饲养试验、蚕种繁育试验以及茧丝色牢度检测结果表明:湘彩黄1号为强健性夏秋用四元杂交天然黄色茧家蚕品种,其双交原种强健好养,蚕种繁育容易;一代杂交种体质强健,稳产性好;蚕茧解舒丝长长,洁净优,茧丝色牢度达到国家纺织品色牢度检验标准,适合于缫制高品位特色生丝。湘彩黄1号适宜在湖南省及中国南方蚕区夏秋季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广西不同地区家蚕饲养成功率和蚕茧质量,以期达到不同家蚕品种的最佳经济性状和优质性能,对当前主要推广应用的两广二号、桂蚕2号和桂蚕N2等3对家蚕品种在广西进行区域和季节适应性的试验研究,评价其经济性状和生产性能以及家蚕茧质和丝质分析。结果表明:在春、秋季节,那坡、环江和忻城蚕区适合饲养桂蚕2号和两广二号,宾阳蚕区适合饲养桂蚕N2和两广二号;在夏季,各主要蚕区应以强健性好的家蚕品种桂蚕N2和两广二号为主。  相似文献   

16.
桑叶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当代蚕的体质、茧质,而且还影响到其制种成绩和后代蚕的饲养成绩。针对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质量优的4个主推桑品种农桑14号、农桑12号、强桑1号和金10,以荷叶白为对照,对原蚕种茧育成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桑品种对家蚕的种茧育成绩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不同的季节表现有所不同,综合考虑原蚕生命力、茧质、kg茧制种量及卵质等主要性状,种茧育采用农桑14号和农桑12号为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原原种、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和饲养技术要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体质强健、耐氟性强、眠起齐一、好养,茧形大、茧层厚、产量高、丝质优、繁育系数高,深受蚕农、丝厂和蚕种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依据成对选育理论,采用杂交、回交、系统分离等育种方法,育成了多丝量中系家蚕品种125M和体质强健、易繁的日系家蚕品种241;选配出适合干旱、半干旱北方蚕区饲养的春用多丝量杂交组合125M.锦6B×241.绫4。经实验室、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及农村试养联合鉴定和蚕种场试繁表明,该杂交组合具有产量高(张产茧41.8 kg,比对照种提高10.2%)、茧丝质优良(解舒率80.51%,洁净94.5分)、强健好养、繁育系数高(公斤茧制种量5.45张)等特点,主要经济性状均达到国家审定标准。新品种定名为陕蚕六号。  相似文献   

19.
“明丰x春玉”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中丝量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正交“明丰x春玉”为素蚕;反交“春玉x明丰”为限性斑纹,花白各半,雌为普斑,雄为素蚕。该品种各龄眠起齐一,蚕体粗壮,体质强健好养,食桑旺盛,全龄经过与“秋丰x白玉”相仿;熟蚕齐涌,营茧快,茧色白,茧形大,茧层厚,茧丝长,产茧量高,解舒良好。是近年来全省家蚕主推品种之一。海宁市于2010年晚秋开始批量饲养该品种,当年晚秋蚕喜获丰收,全市4个镇(街道)饲养的4302张蚕种,平均张产达50.1kg。  相似文献   

20.
彩茧1号是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选育、经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在农村推广饲养的家蚕天然彩色茧新品种。作者根据本地农村近几年率先推广饲养的实践经验,针对该品种的特性,专题总结出家蚕天然彩色茧新品种——彩茧1号的农村饲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