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临床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体会(附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动脉夹层(dissectionofaorta,DA)由于起病急,发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诊断较困难,常易误诊。我院近年收治2例,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1:男,50岁。因突发胸背撕裂样疼痛2小时入院。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控制满意。入院体检: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右上肢血压60/40mmHg(1mmHg=0.1331kPa)X线胸片、心电图(ECG)未见异常。按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并行心电监护,度冷丁止痛、效果差。次日晨复查ECG仍正常,此时测双上肢血压,右上肢为60/30mmHg,左上肢为170/70mmHg,右桡动脉、颈动脉搏动较左侧弱,双脚背动脉搏动正常,胸骨右缘2肋间闻及舒张期…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2岁,因"活动后四肢末端发绀,间断发热伴咳喘半个月"入院.查体:发育迟缓,上肢血压223/112mmHg(1mmHg=0.133 kPa),下肢血压100/76mmHg;三凹征(+),四肢末梢凉伴花纹,足背动脉搏动略减弱.  相似文献   

3.
赵兰  李迎春  周莲 《当代护士》2006,(11):89-90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伴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血管复杂畸形。我科收治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伴动脉导管未闭病的患者,采用带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男性,9岁,因发现心脏杂音7年,反复晕厥3月于2005年8月3日收入院。入院查体:血压:右上肢165/110mmHg;左上肢160/110mmHg;左下肢95/80mmHg;右下肢不能测及血压,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双下肢皮温正常。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及舒张期3~4/6级连续性杂音,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 )。入院心脏彩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回声增强增厚,主动脉瓣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二尖瓣局限性返流;$左室大;%升主动脉内径增宽明显。左心室及主动脉造影提示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于全麻下行主动脉带膜支架植入术并封闭未闭的动脉导管。术后造影示缩窄基本消失,动脉导管完全封闭。术后血压:右上肢125/95mmHg;左上肢130/110mmHg;左下肢115/80mmHg;右下肢115/95mmHg;心脏杂音消失,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好。术后予禁食、禁水6h,抗凝、抗感染及补液处理...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8岁,以“左小腿、左腋下被匕首刺伤后疼痛流血5h伴四肢发凉1h”住院。入院诊断:①左小腿、左腋下锐器伤;②失血性休克。经清创、输血、扩容后,四肢末梢皮肤温度逐渐恢复。右侧桡动脉、肱动脉、双侧颈动脉及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清晰有力,左侧桡动脉、肱动脉搏动不清。右上肢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左上肢血压测不到。清创见  相似文献   

5.
我院3年来收治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67岁。因头痛,头晕5天于1985年8月12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脑神经无异常,左上肢挠动脉搏动减弱,血压左上肢110/90mmHg,右上肢160/100mmHg,左锁骨上区可闻及收缩  相似文献   

6.
【病例】男,57岁。因间歇性上腹部疼痛5年、加重10天入院。患者缘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感上腹部隐痛,呈间歇性发作,不向腰背部放射,疼痛以空腹为甚,伴腹胀,乏力、食欲缺乏。无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及黑便。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自服胃药(具体不详)症状稍好转。外院行胃镜检查示消化性溃疡,经抑酸、护胃等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近10天来感上腹部胀痛,且疼痛加剧,伴乏力、食欲缺乏。查体:体温36·5℃,脉搏90/min,四肢动脉搏动强弱不等,血压:右上肢140/100 mmHg,左上肢120/100 mmHg,右下肢160/120 mmHg,左下肢140/110 mmHg。心率90/min,律齐,…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8岁。发现心脏杂音4年,活动后乏力,易感冒,经常头晕、头痛。查体:发育正常,颜面红,皮肤黏膜无紫绀,无杵状指(趾)。血压:左上肢242/112mmHg,右上肢222/132mm-Hg,左下肢113/77mmHg,右下肢110/88mmHg。心尖搏动弥散,触及细震颤,心界扩大。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粗糙的双期连  相似文献   

8.
徐小彭 《临床荟萃》2004,19(3):137-137
患者 ,男 ,6 2岁 ,农民。因反复头晕、头痛 10余年 ,加重伴胸闷半天入院。患者 10余年来反复出现头部胀痛 ,头晕为非旋转性 ,间或伴恶心、呕吐 ,先后行脑地形图、头颅CT、磁共振成像 (MRI)及脑血管造影检查 ,均未发现异常征象 ,诊断为“高血压” ,不规则降压治疗 ,血压控制不满意 ,时高时低。否认肾脏及心脏疾病史。查体 :血压 197/ 10 4mmHg(1mmHg=0 .133kPa) ,脉搏 10 2次 /min ,呼吸 18次 /min ,神志清 ,五官端正 ,颈软无抵抗 ,心、肺未见异常。腹软 ,左中上腹扪及一大小为 10cm× 14cm囊性包块 ,无明显触压痛 ,左肾区轻叩击痛 ,移动…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6岁。因“活动后心慌,气促二十余年,发现血压升高1个月”就诊,外院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心室肥厚,未行治疗,为求进一步11月确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继发性高血压,血管性岛血压”收入院。查体:体温36.3℃,呼吸20次/min,心率77次/min,血压216/96mmHg(1mmHg=0.133kPa),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较为粗糙,杂音传导广泛,于双侧颈根部及锁骨上窝均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双侧上肢血压不对称,右侧216/96mmHg,左侧190/90mmHg,可扪及双侧桡动脉搏动,未触及双侧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1岁,车祸致右胸壁刺伤,右上肢肿痛,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入院查体:贫血貌,嗜睡,双肺呼吸音清,经充分扩容后血压仍无法维持在70/40 mmHg(左上肢,1mmHg =0.133 kPa)以上;右胸前锁骨下两处创口,加压包扎后外侧创口仍有明显活动性出血;右上肢肿胀,未及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反应消失,肌力Ⅲ级,感觉麻木;右上肢远端血氧饱合度为0,心率110次/min。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资料男,71岁。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1 d入院。患者1 d前突然出现左上肢抬举费力,伴头痛、头晕,约40 min后渐缓解,遂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平素降压药物服用不规律,亦未常规监测血压;有长期大量吸烟、饮酒史。查体:左上肢血压121/85 mmHg,右上肢血压143/65 mmHg。左侧脉搏明显减弱,颈部听诊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上肢  相似文献   

12.
异位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6岁,主因发作性左下腹疼痛伴头晕10余年,右下肢酸痛无力2年,加重10天,于2003年11月5日住院治疗。既往无特殊病史,亦无家族性疾病及遗传性疾病病史。患者4年前查体时发现血压增高,血压为210/100mmHg(1mmHg=0.133kPa),最高达240/140mmHg,波动较大,平时血压180~140/110~90mmHg,在省内医院行肾上腺CT、^131I-MIBG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造影示:双侧髂总动脉狭窄细小,血儿茶酚胺检测无异常,未能确诊,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岁.因自幼易感冒.活动后心悸、气短.发绀人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上肢血压140/88mmHg(1mmHg=0.133kPa,不同),下肢血压99/78mmHg,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前区异常隆起.心率78次/分.律齐,P2亢进。胸骨左缘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14岁。因发绀、活动后心悸10年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7℃,脉搏80次/min。上肢血压110/80mmHg(1mmHg=0.133kPa)。下肢血压160/90mmHg;发育不良,身高1.38m,体重26kg;口唇发绀,球结膜充血,杵状指、趾,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 回流征阳性,肝肋下2cm;心前区未见局限性降起,心尖搏动位于第6肋间左锁骨中线外1cm处,不弥  相似文献   

15.
患儿女,8个月,早产儿,出生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哭闹时口唇指甲紫绀.入院体格检查:上肢血压142/96 mm Hg(1 mmHg=0.133kPa),下肢血压93/55 mm Hg.口唇、甲床紫绀,心率134次/min,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0.5 cm,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16.
史玉泉  龚宝琪 《临床荟萃》2012,27(18):1596-1596
患者,男,74岁,主因周身疼痛10天,于2010年9月17日入院.右上臂首发,逐渐累及四肢,举臂、蹲起困难,伴发热,体温最高38.8℃,院外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查体:体温36.8℃,心率9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0/60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水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四肢末端皮温低.双上肢肌力Ⅳ,双下肢肌力Ⅲ.  相似文献   

17.
周梅  乔丽萍  戚云虹  韩慧文 《全科护理》2012,(34):3173-3174
[目的]探讨青年学生左右上肢肱动脉血压差异性。[方法]对233例在校学生使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左右上肢肱动脉血压,听第一声搏动音、搏动音变弱与搏动音消失值,比较左右上肢肱动脉血压的差异性。[结果]左上肢和右上肢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上肢舒张压搏动音变弱消失和搏动音不变弱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学生左右上肢肱动脉血压存在差异;左右上肢舒张压搏动音变弱消失和搏动音不变弱消失存在差异;舒张压一般应以消失音为准,如有变弱音不消失时,应以变弱音为准。  相似文献   

18.
病例男,11岁.因间断性头痛,加重3月,伴抽搐、呕吐2d入院.查体:患儿一般状态欠佳,心率120次/min,双上肢血压150/110mmHg,双下肢血压170/150mmHg,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软,上腹部正中可闻及血管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给予降压、扩血管治疗,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9.
1病例资料【例1】男,35岁。自幼消瘦体弱,伴头痛、头晕,经门诊对症处理无明显疗效。近2年症状加重,乏力明显,尤其是双下肢无力。查体:颈动脉搏动增强,双上肢收缩压190mmHg,股动脉搏动减弱,双侧腘动脉收缩压60mmHg,左侧肩胛区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主动脉造影示:锁骨下动脉远端降  相似文献   

20.
【病例】 男 ,6 7岁。因头晕伴呕吐半小时就诊。患者晨间起床时突感头晕 ,站立不稳 ,旋即跌倒 ,伴恶心、呕吐 ,无头痛、抽搐。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查体 :意识清 ,血压未测出 (左上肢 ) ,左侧桡动脉搏动弱 ,面色及口唇苍白 ,呼吸稍急促 ,双肺未见异常 ,心率 78/min ,律齐 ,心音低钝。考虑为休克。予多巴胺、间羟胺静脉滴注 ,3 0分钟后测左上肢血压仍为 0mmHg ,继而测右上肢血压 12 0 / 75mmHg。遂考虑左锁骨下动脉栓塞。双上肢血流图示桡动脉紧张度增高、弹性减弱 ,波幅较右桡动脉波幅少2 0 %。彩色多普勒超声示 :左锁骨下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