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司法鉴定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量表(MMPI)和P300电位测定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MMPI和P300电位在精神分裂症司法鉴定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300电位及人格测定在精神分裂症司法鉴定责任能力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110名经司法鉴定为无或限定责任能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0名正常者进行了P300电位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无责任能力组及限定责任能力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电位中N2[(266.5±24.5)ms、(248.0±22.9)ms]和P3[(369.2±28.3)ms、(341.6±26.9)ms]潜伏期和P3[(2.2±1.1)μV、(4.8±1.5)μV]波幅较正常组显著延长和降低(P<0.01或P<0.05),其中无责任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组P300电位成分中N2及P3潜伏期较限定责任能力组延长,P3波幅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或限定责任能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EPQ中精神质[(10.38±3.40)分、(9.75±3.57)分]和神经质[(14.76±4.42)分、(13.38±4.04)分]2个纬度的量表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而无责任能力组EPQ中神经质的量表分值明显高于限定责任能力组(P<0.05)。结论P300电位及EPQ问卷在精神分裂症司法鉴定责任能力评定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觉P300在精神分裂症司法鉴定责任能力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经司法鉴定为无责任能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n=68,无责任能力组)和限定责任能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n=59,限定责任能力组)进行视觉司法事件相关脑电位P300检测,以58名志愿受试者作为对照(正常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无责任能力组和限定责任能力组P300电位成分中N1、N2和P3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P3波幅显著降低(P〈0.01)。无责任能力组P300电位成分中N1、N2和P3潜伏期较限定责任能力组显著延长,P3波幅则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觉P300在精神分裂症司法鉴定责任能力评定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随访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300电位及人格测定在精神分裂症司法鉴定责任能力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110名经司法鉴定为无或限定责任能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0名正常者进行了P300电位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无责任能力组及限定责任能力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电位中 N2[(266.5±24.5)ms、(248.0±22.9)ms]和P3[(369.2±28.3)ms、(341.6±26.9)ms]潜伏期和P3[(2.2±1.1)μV、(4.8±1.5)μV]波幅较正常组显著延长和降低(P<0.01或P<0.05),其中无责任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组P300电位成分中N2及P3潜伏期较限定责任能力组延长,P3波幅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或限定责任能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EPQ中精神质[(10.38±3.40)分、(9.75±3.57)分]和神经质[(14.76±4.42)分、(13.38±4.04)分]2个纬度的量表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而无责任能力组EPQ中神经质的量表分值明显高于限定责任能力组(P<0.05).结论 P300电位及EPQ问卷在精神分裂症司法鉴定责任能力评定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孙敏  穆俊林  马建东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12):721-722,740
目的:探讨P300电位及人格测定在抑郁症司法鉴定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61名经司法鉴定为无或限定责任能力的抑郁症患者及30名正常者进行了P300电位、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及回顾性分析。结果:无责任能力组及限定责任能力组的抑郁症患者P300电位中N2、P3潜伏期和P3波幅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或P〈0.05),其中无责任能力抑郁症患者组P300电何成分中N2及P3滞伏期较限定责任能力组延长,P3波幅降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无责任能力组及限定责任能力组EPQ特质中N量表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Ol或P〈0.05),E,L分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P300电位及人格测定在抑郁症司法鉴定评定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300电位在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中的价值。方法: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正常健康人56例为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第4、12周时,进行P300测试、CPT及WCST评定。比较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电位和认知量表得分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各时期的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P0.05)。试验组各阶段的WCST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CPT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时,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PT分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认知损害,治疗对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P300能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电位,了解其认知状况。方法:以我院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4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均进行认知能力筛查试验及P300电位测定。结果:病例组CASI总分为(50.6±17.7)分,低于对照组的(75.3±20.2)分,两组N2、P3、P3波幅的差异显著(P0.05),N1、P2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300电位,对其认知状况的了解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变异及其恢复期的变化。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大脑电生理仪,检测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7例健康对照的P300成分,并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治疗4周后P300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精神分裂症组在四个记录区(C3、C4、Cz、Pz),靶波幅P300均显著下降,P300潜伏期均未见明显差异。患者用药治疗4周后尽管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与用药前比较P300波幅、潜伏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P300成分各脑区的广泛变异,P300波幅降低可能是一稳定的素质标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和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I)之间的差异.方法 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分类为标准,对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61例进行MMPI.结果 (1)两组患者说谎得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诈病、校正得分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患者抑郁、精神病态、精神衰弱、社会内向得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两组患者精神病质、神经症质、社会内向、夸大掩饰、非社会化因子得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两组患者的危险行为中自杀自残得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冲动伤人和酗酒滥用得分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MMPI有明显差异,MMPI可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何茹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0):889-890
目的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的水平。方法应用脑电超慢涨落仪的生物化学物质振荡的原理,测定神经递质震荡的频率与周期,在脑电超慢波中记录该物质周期的次数,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各种神经递质的水平。应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人格测定。结果(1)两组受测者γ-氨基丁酸(GABA)、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和熵值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受测者MMPI中癔病(Hy)、妄想狂(Pa)、精神分裂症(Sc)和社会内向(Si)评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受测者EPQ中精神质(P)和内外向(E)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递质GABA和ACH水平降低,DA水平和熵值增高,提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活动的无序状态,故可用脑电超慢波涨落仪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变化。(2)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为明显的精神质、孤僻怪异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丽真  丁丽君  刘开成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3):2976-2977,2980
目的:探讨具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MMPI特征,作为精神分裂症暴力犯罪预防的参考依据。方法:对70例司法精神鉴定中为男性精神分裂症具有暴力行为者的MMPI测试结果统计,与140例住院中为男性精神分裂症非暴力者MMPI测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暴力犯罪组与非暴力犯罪对照组在F、Hy、Ma、Si因子得分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Hs、D因子分上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暴力组患者在人格上具有与人相处困难,癔病人格,常把注意指向自己,有疑病倾向,不善交际,乏有交往等特点,是发生凶杀案的高危人群,应列为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预测和监控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MMPI与记忆力相关性研究,探讨MMPI是否能反映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障碍.方法 76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记忆量表评定后,再进行MMPI的评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MMPI中的Pt、Sc、D1、D4、Sc1B、Sc2A、Sc2B、Sc2C、等量表分与记忆力评分负相关(r=-0.227~-0.35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I中的Pt、Sc、D1、D4、Sc1B、Sc2A、Sc2B、Sc2C等量表可能反映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脑诱发电位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相关的脑电生理学改变。方法 用MOAS评定攻击行为,然后使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对24例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和17例分裂症无攻击行为患者及25例正常人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诱发电位SEP和ABR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三组被试的P300、SEP-P2及ABR在某些脑区的潜伏期和波幅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可能存在脑电生理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MMPI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MPI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对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MMPI测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MPI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其F、Pa、Sc量表分明显下降,D分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MMPI的测查结果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病期的结果并非患者的人格特征,它反映了患者的病态心理活动;测查结果也能反映出患者病情的缓解程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MMPI在精神科临床中的试用,提示:(1)MMPI测试结论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一致。(2)MMPI测试情感性精神病要分开躁狂相和抑郁相。(3)MMPI不但可予测诊断,而且还可以检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对常见精神疾病鉴别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I)在临床中鉴别诊断意义的价值.方法 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分类为标准,按照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为操作工具,对本院242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诊断分型,并进行MMPI测量.结果 精神病性障碍、抑郁性障碍、焦虑性障碍、躯体形式障碍之间均有多量表的差异.精神分裂症与重性抑郁障碍及轻度抑郁障碍、强迫症均有多量表差异.精神分裂症与分裂样精神障碍、重性抑郁障碍与心境恶劣障碍之间MMPI各量表无明显差异.结论 MMPI在鉴别常见精神疾病中可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相关的脑电生理学改变。 方法 用MOAS评定攻击行为,然后使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对24例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和17例分裂症无攻击行为患者及25例正常人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诱发电位SEP和ABR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三组被试的P300、SEP-P2及ABR在某些脑区的潜伏期和波幅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可能存在脑电生理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暴力人群的人格特征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罪犯的人格特征.方法:应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 )对49例暴力罪犯和35例暴力违法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1)两组的MMPI测试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组的F、D、Hs、Hy、Pa分高于罪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DQ4 的测定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组的偏执型、分裂样、分裂型、表演型、依赖型、被动攻击型、抑郁型人格障碍评分高于罪犯组,而反社会人格障碍评分低于罪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暴力人群的人格特征既有差异,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病理性人格特点.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与P300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其P300电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和43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了SAS、SDS及P300电位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 结果慢性肺心病组SAS及SDS标准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300电位成分中N2及P3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3波幅降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较为突出,P300电位对慢性肺心病患者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方法对36例初诊尿毒症患者与3O位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评分)及P300电位测定。结果尿毒症患者组MMSE评分接近正常,但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初诊尿毒症患者P300电位存在异常,P300电位检查对判断尿毒症患者早期脑功能损害可能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