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克服传统数据服务平台协议复杂、体量庞大,在扩展性和易维护性方面都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服务的数据服务框架.框架分离了微服务容器和服务源,采用轻量级的跨平台协议,在容器中通过两种类型(原生型和代理型)的微服务与服务源中的微服务连接起来,达到解耦合、去中心化和服务泛在的目的.此外还分析了框架的重要特征,阐述了技术方案中的若干要点.北京大学的实践表明:基于该框架建设的数据服务平台,易于扩展、便于运行维护,可以实现更加灵活的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2.
随着Web服务和Agent技术的发展,使构建基于移动Agent计算模型和Web服务计算模型的移动Agent平台成为可能.提出了一种以Web服务为部署形式,利用SOAP/HTTP消息机制进行通信的Agent平台架构.此Agent平台构建在Web服务容器中,为Agent提供了一个轻量级的运行环境,同时也为现有的Web服务容器增加了Agent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目前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中的一种流行的轻量级框架SSH,介绍了SSH框架开发的特点及要求,分析了SSH框架中各个开源架构关键技术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将三者整合起来以达到一个健壮、高效、易于维护与扩展的轻型J2EE架构,最终实现多层开发的低耦合,最后以OA系统开发为例,对其应用于OA的开发与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信息系统一体化在未来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潮流下是一个必然趋势。该文先以"大运行"体系下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为例,简析电力企业信息一体化发展现状,引出信息系统一体化平台的优势。接着分析信息一体化涉及的关键技术与难点,包含数据源、数据处理、数据服务、业务应用等方面,描述其关键的技术手段。同时对一体化过程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涉及基于服务的开发架构,管理上如何集中统一技术维护如何跟踪部署,技术开发上如何统一信息接口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单体应用程序存在用户体验差、不易维护、系统伸缩性弱等缺点,而基于微服务架构技术开发的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可维护性、复杂度可控、技术选择灵活等多种优势。船货供求信息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技术开发实现,由船源微服务、货源微服务、网关微服务等多个微服务组成,各个微服务能独立部署,功能完备。实验测试表明,船货供求信息平台运行稳定,解决了交易主体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沟通成本较高等问题,为航运企业、船东等交易主体带来了便利。  相似文献   

6.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针对基于传统三维WebGIS技术开发的智慧社区三维可视化平台难以满足大众需求和社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问题,通过对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研究,探索WebGL技术在智慧社区三维可视化中的应用,设计开发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应用实践表明,基于WebGL的智慧社区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社区轻便化、可视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了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虽然面向服务架构(SOA)具有跨平台、松耦合等特性,但其并不支持异构数据源直接访问及处理.为了在数据访问中减少对应用程序的依赖,采用数据服务初步实现了面向服务架构的数据访问机制.在分析传统异构数据访问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SOA中Web服务不能直接访问数据源的问题,探讨了面向服务架构的数据服务和基于数据服务的访问方式,并对基于SOA的数据服务平台进行了研究.使用微软的ADO.NET Data Service实现了数据服务,通过实例验证了数据服务不仅能够直接访问数据源,并且能通过标准的Web服务接口集成到SOA中.与其他数据访问方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据服务不依赖应用程序即可对异构数据源进行统一访问.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工业无损检测中人们利用超声点云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的需求,提出一种UML与组件技术相结合的用于超声三维可视化无损检测系统的建模方法.分析系统需求,并利用UML和组件技术相结合的建模方法,构建出超声三维可视化无损检测系统模型,包括系统的架构、需求、用例、静态类、活动、时序和组件部署模型,开发出超声三维可视化无损检测软件系统原型,并经过实例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系统开发实践证明:基于UML和组件技术的超声三维可视化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复用性、维护性和可拓展性强,为研究超声点云的三维重建算法和将其用于工业无损检测的目标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DICOM通信标准的分析研究,在ESB架构上设计出一种能与符合DICOM标准的设备进行交互的通信机制,将符合DICOM通信机制的异构应用以服务单元的形式松耦合地插入到ESB构建的轻量级分布式平台上,实现DICOM通信机制与ESB架构的集成.这种集成方式既使DICOM通信机制以标准的消息方式与其他异构应用进行交互,也使得软件项目更加灵活,易于修改和维护.该方法无论在提高项目开发效率,优化项目软件架构,还是为DICOM通信实现提供平台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环境污染,水质日益恶化的问题,以环保企业水下观测网为基础架构,基于云平台构建一个水质监测系统.通过Kettle实现数据的云同步和管理;基于B/S架构,研究设计管理运行窗口,综合云端数据的可视化;设计了一种基于正则表达式的访问控制方法实现权限管理;采用间隔采样和服务器端分页等方法,解决大数据量卡顿问题.实际开发部署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运行效果良好,解决了传统监测方式实时性、可靠性低的问题,能够进行长期连续、实时、原位监测,并将原始数据和解算后的参数信息发送至各种信息终端,为水源监测在内的环保领域的科技发展提供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