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86年10月-1999年4月收治的31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例资料。结果 结石合并率71%(23/31);B超检出率40%(12/30),CT检出率71.4%(10/14)。结论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胆肠内瘘为主要原因。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手术根治率及5年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 64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64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人有胆道疾病史者 47例 ,占 73 .4% ;首发症状以右上腹痛最常见 ,共 48例 ( 75 % ) ,其次为黄疸 2 1例( 3 2 .8% ) ,右上腹包块 14例 ( 2 1.9% ) ,发热 11例 ( 17.2 % )。术前诊断胆囊癌 41例 ,诊断率 64 .1% ( 4 1/64 ) ,B超和CT诊断率分别为72 % ( 3 6/5 0 )和 82 .4% ( 2 8/3 4)。结论 提高对原发性胆囊癌发病的认识 ,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定期监测随访 ,联合运用B超和CT检查可明显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经验 ,探讨其诊断与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1年 1月~ 2 0 0 2年 8月间收治的 3 6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 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 ,有胆道病史者 2 5例 ( 69.44 % ) ;术前B超诊断符合率为 65 .3 8% ,CT诊断符合率为 85 .0 0 %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 ,肿瘤切除率为 5 8.3 3 % ;随访率 83 .3 3 % ,NevinⅠ期 2例均生存 5年以上 ,Ⅱ~Ⅳ期患者平均生存 2 2个月 ,Ⅴ期患者平均生存 13个月 ,仅行剖腹探查者平均生存期仅 3个月。结论 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手术是治疗胆囊癌的首选方法 ,对有癌变倾向的胆囊病变行预防性切除 ,是预防胆囊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以提高诊治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 2 0 0 0年连续收住院手术并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 42例。结果 合并有胆囊结石 5 4 76% ,右上腹隐痛、不适、饱胀感 83 3 3 % ,明显消瘦 3 8 0 9% ,黄疸16 67% ,发热 7 1% ,胆囊包块 3 5 71% ,B超检查阳性率为 64 2 9% ,CT结合增强扫描检查阳性率为 70 5 9%。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切除原发病灶 2 0例 ( 4 7 6% ) ,其中根除性胆囊癌切除术 7例 ( 16 7% ) ,扩大根除性手术 3例 ( 7 1% ) ,手术证实胆囊癌侵入肝脏 3 3例 ( 78 5 7% ) ,侵犯肝外胆管或肝门 2 5例 ( 5 9 5 2 % )。UICC分期 ,Ⅰ期 3例 ,Ⅱ期 3例 ,Ⅲ期 13例 ,Ⅳa期 17例 ,Ⅳb期 6例。Ⅰ ,Ⅱ期已有 3例生存期超过 5年 ,Ⅲ、Ⅳ期病例平均生存期分别为 16个月、4个月。本组 3 3例术后进行辅助治疗 ,均未延长生存时间。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较困难 ,应重视腹部隐痛、消瘦、黄疸等表现 ,动态随访观察 ,结合B超、CT检查综合考虑。对术中可疑病例常规冰冻病理检查 ,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减少再手术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36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分析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2004年7月间收治的36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原发性胆囊癌中,22例(61.11%)有胆道疾病史,术前诊断胆囊癌26例,占72.22%,B超、CT及MRI术前诊断率分别为69.44%、76.47%和85.00%。结论提高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认识,联合运用BUS、CT等检测手段可明显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加强对高危人群定期监测随访,是预防胆囊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 并与增强CT、B超及MRI进行比较。   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38例临床疑似胆囊癌而在本院行PET/CT检查的患者, 其中男26例, 女12例; 年龄46~82岁, 中位年龄69岁。患者均行PET/CT、增强CT、B超及MRI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 其中35例为原发胆囊癌, 3例为胆囊炎。分别统计4种影像诊断方法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及诊断正确率。   结果   PET/CT、增强CT、B超及MRI检查的真阳性率分别为100.0%、74.3%、60.0%、71.4%;假阴性率分别为0、25.7%、40.0%、28.6%;增强CT、B超及MRI检查真阴性率分别为66.7%、33.3%、66.7%;假阳性率分别为33.3%、66.7%、33.3%。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2.1%、71.1%、60.5%、68.4%。PET/CT与增强CT、B超及MRI结果比较, P值分别为0.036、0.002、0.019, 均P < 0.05。   结论   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 PET/CT较其他3种传统影像诊断方法准确率高。如将PET/CT结合增强CT检查, 可使诊断正确率提高2.6%。故18F-FDG PET/CT显像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现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率60%,手术切除率48%.结论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B超、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胆囊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手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64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64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人有胆道疾病史者47例,占73.4%;首发症状以右上腹痛最常见,共48例(75%),其次为黄疸21例(32.8%),右上腹包块14例(21.9%),发热11例(17.2%)。术前诊断胆囊癌41例,诊断率64.1%(41/64),B超和CT诊断率分别为72%(36/50)和82.4%(28/34)。结论 提高对原发性胆囊癌发病的认识,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定期监测随访,联合运用B超和CT检查可明显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声和CT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5例经手术证实的胆囊癌的超声和CT检查资料,对超声和CT征象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术前133例行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7.9%(77/133);89例行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0.8%(63/89)。结论超声和CT对胆囊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疑似胆囊癌或进行胆囊癌临床分期时,CT较超声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囊癌诊治方法 ,提高胆囊癌疗效。方法 对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35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5例中 ,男 18例 ,女 17例 ,男女之比为 1 0 6∶1。 5 0岁以上者 2 9例 ,占 82 86%。B超、CT确诊率分别为37 0 5 % ( 12 /32 )、64 2 9% ( 18/2 8)。 35例中 2 7例手术探查 ,切除 13例 ,切除率 48 15 % ,其中根治性切除 9例 ,根治率 33 33%。 2 7例手术者获随访 2 1例 ,随访率 77 78%。 5 9 2 6%的患者于术后 1年内死亡。结论 临床发现的胆囊癌大部分仍属中晚期 ,疗效不佳。提高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胆囊癌高危病变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囊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是一种早期诊断困难、手术根治切除率低 ,预后极差的疾病。我院近一年来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 6例 ,本文就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 2例 ,女 4例。年龄 38~ 80岁 ,平均年龄 5 4岁。病程最短 1月 ,最长 2 5年。临床表现 :腹痛伴发热 2例 ,黄疸 3例 ,右上腹肋缘下扪及肿大胆囊 1例。 6例均行B超检查 ;5例合并胆囊结石 ,1例报告胆囊息肉。本组中均行CT扫描 :报告胆囊癌 4例 ,胆囊轮廓模糊不清 2例。术前诊断胆囊癌 4例 ,胆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2例。术中发现胆囊壁局部增厚 2例 ,胆囊壁隆起样病变 2…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980年以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原发性胆囊癌,其中腺癌9例,乳头状腺癌4例,低今化腺癌2例,腺癌与鳞癌并存1例。本组平均年龄62.8岁,均有胆道病史,术前确诊率为50%,主要诊断依据是B超。胆囊切除率62.5%(10/16),存活5年以上2例,结石合并率为37.5%(6/16)。作者讨论了胆囊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并建议对有癌危因素息肉病变应积极予以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胆囊癌1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了解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11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胆囊癌患者早期诊断率为8.2%(9/110);女63例,男47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7.3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110例患者均首先行B超检查,其中57例再行CT检查,23例行MRI检查。110例患者中,57例行根治性切除术,41例行姑息性切除术。88例患者获随访,术后生存期15 d至5年1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6.5个月。结论原发性胆囊癌患者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病史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胆囊癌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单纯胆囊切除5例,根治性手术35例,其他10例.1年生存率34.0%,5年生存率4.0%.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诊断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对胆囊癌高危患者术前应行全面检查,以提高术前确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44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有胆道疾病史者34例;首发症状以腹痛最为常见,共38例(86.4%),其次为黄疸26例(59.1%),肝脏肿大22例(50.0%),发热21例(47.7%)。B超和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6.4%和85.5%;3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确诊率为38.7%。结论: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非常不易。CT诊断准确率较高。胆囊结石、胆囊炎以及胆囊息肉为原发性胆囊癌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吴钢  蔡端 《世界肿瘤杂志》2002,1(3):212-2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我院1991-01/2002-07入院手术并病理证实为NeviaI、Ⅱ期的9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占同期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11.0%(9/82),术前确诊率为55.6%(5/9)。行胆囊切除术4例,胆囊癌根治术5例。结论: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在于提高对胆囊癌的认识,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随访,B超等影像学检查仍是主要的术前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临床特点和提高疗效的途径。方法:对我院8年来收治的34例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胆囊癌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64.61岁,34例患者中男12例,女22例,男女之比为1:1.83,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者占65.71%,术前B超诊断符合率为82.14%。手术切除率为73.53%,根治性切除10例,根治率4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82%、8.82%、2.94%。结论:B超、CT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对易患胆囊癌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观察。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取决于胆囊癌的分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2年4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28例.结果 主诉为右上腹疼痛24例,黄疽3例.术前确诊率96.43%.合并胆囊结石12例,占42.86%.Ⅱ期1例已生存4年尚无复发.1年生存率为38.46%.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很重要,加强对胆囊癌诊断的意识及对易感人群进行超声筛查并结合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分析对提高早期诊断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原发性胆囊癌中TGF β1、CyclinE蛋白阳性 ,在其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在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36例原发性胆囊癌中TGF β1、CyclinE的阳性率 ,并以同期 2 0例慢性胆囊炎作对照。结果 :①TGF β1蛋白阳性率为 6 3.89% (2 3/ 36 )显著高于其相应良性对照组 10 % (2 / 2 0 )。Cy clinE蛋白阳性率为 4 7.2 2 % (17/ 36 )显著高于其相应良性对照组 10 % (2 / 2 0 )。②TGF β1蛋白在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NevinⅣ~Ⅴ期患者中阳性率 (79.17% )明显增高于无转移、NevinⅠ~Ⅲ期的患者 (33.33% )。CyclinE在低分化、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阳性率 (84 .6 2 %、6 2 .5 0 % ) ,明显高于高中分化、无转移 (2 6 .0 9%、16 .6 7% )。③CyclinE与TGF β1两者呈正相关 (P <0 .0 5 )。④TGF β1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TGF β1阴性患者。CyclinE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CyclinE阴性患者。结论 :①在原发性胆囊癌细胞中TGF β1、CyclinE蛋白阳性率表达上调 ,且在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NevinⅣ~Ⅴ期患者中更为明显。②联合检测TGF β1、CyclinE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阳性有助于反映原发性胆囊癌生物学特性、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指标 ,并为探索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收治的18例胆囊癌患者。结果18例胆囊癌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其中诊断为胆囊癌10例,确诊率为55.5%。18例均行手术治疗,6例行胆囊切除术,余均行姑息手术。病理诊断胆囊腺癌17例.鳞癌1例。结论我们认为B起检查是早期诊断胆囊癌的有效方法,对胆囊癌的治疗应力争行根治性手术,以期提高生存率。对无法行根治手术患者,可行姑息手术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