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SiO2模板法制备了面积为cm量级的有序多孔聚苯乙烯薄膜。扫描电镜研究表明,多孔膜具有反蛋白石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聚苯乙烯多孔膜具有明显的光子带隙。与单纯的SiO2模板相比,在SiO2模板空隙中填充聚苯乙烯后带隙中心波长红移;去除模板后,多孔膜的带隙中心波长蓝移,且吸收峰的半高宽增大。研究结果还表明,聚苯乙烯多孔薄膜的带隙中心随着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明显的红移。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子束蒸发方法制备用于BaF2晶体慢成分滤光的多层介质/金属紫外滤光膜系。在γ射线、中子和激光辐照环境中研究薄膜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薄膜对γ射线和中子具有优良的耐辐照特性;在激光辐照环境中,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受多层薄膜中金属层的影响,激光入射时,最先辐照到的金属层的厚度决定了多层薄膜的耐激光辐照损伤特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作硅源,分别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EO20PO70EO20)为模板剂,盐酸为催化剂,利用溶胶凝胶工艺(sol-gel),通过提拉法在常压下制备介孔氧化硅薄膜。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介孔氧化硅薄膜具有高度有序性。分别以这两种薄膜为模板,通过向模板内压入TiCl4液体,并用水解、高温热处理等方法,合成了直径为50~300nm的纳米TiO2纤维,并用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纳米TiO2纤维并不能形成于未去除模板剂的薄膜或未镀膜的基底上。纳米TiO2纤维的形貌可通过调节介孔氧化硅薄膜的孔径大小来控制。经200~600℃高温热处理后,纳米TiO2纤维呈锐钛矿结构。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纳米TiO2纤维的晶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以锆酸丁酯为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光敏ZrO2溶胶,在熔石英表面通过提拉法镀制具有负性光刻胶性质的光敏凝胶薄膜。在此基础上,设计色分离光栅(CSG)的结构,通过二次曝光、显影过程,制备了具有三台阶结构的CSG。对光栅形貌进行表征,周期为210μm,单台阶高度约为500nm,光栅面积为30mm×30mm。采用Nd:YAG激光器对衍射效率进行了测量,测得CSG对355nm激光衍射效率达到约88.4%,1064nm及532nm激光的衍射效率分别为5.7%和4.2%。  相似文献   

5.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UO2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利用反射光谱法测得了薄膜在400~1200nm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通过对反射图谱进行数据拟合,得出UO2薄膜在450~950nm波长范围内的折射率为2.1~2.65,消光系数约0.51,厚度为637nm。  相似文献   

6.
UO22+在Ca型石灰性土壤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批式法对UO22+在Ca型石灰性土壤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接触时间、固液比、pH和富里酸(FA)对UO22+在Ca型石灰性土壤上吸附和解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O22+在Ca型石灰性土壤上的吸附在约5h内可达吸附平衡,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UO22+在Ca型石灰性土壤上的吸附为不可逆过程;但当FA浓度增至10mg/L时,UO22+在土壤表面的解吸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基于光敏凝胶法二元光学元件制作工艺,设计制作了ZrO2介质色分离光栅。使用白光干涉仪和椭圆偏振光谱仪分别测试了光栅的几何结构参数和折射率;编制程序计算了光栅的理论衍射效率;搭建光路实测了光栅在设计波长的分频效果,并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对波长为355nm的激光,光栅的零级效率接近70%,而对1064nm和532nm的激光,其残留约13%,理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法对模拟草酸钚沉淀母液中草酸和钚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NO3介质中的H2C2O4在Pt电极上的氧化为不可逆反应。在模拟的草酸钚沉淀母液中,因Pu(Ⅳ)被C2O2-4络合而未出现Pu(Ⅲ)/Pu(Ⅳ)的氧化还原峰,H2C2O4的氧化峰则清晰可见,H2C2O4的氧化反应仍为不可逆过程。对模拟草酸钚沉淀母液进行恒电流电解,考察了模拟母液中Pu(Ⅳ)初始浓度对草酸电解速率的影响以及电解过程中Pu价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钚浓度为0.002~0.1g/L时,对H2C2O4的电解速率影响不大。恒电流密度下电解可将草酸钚沉淀母液中草酸的浓度破坏到0.001mol/L以下,可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间苯二酚(R)和甲醛为原料,碳酸钠(C)为催化剂,制备了碳气凝胶粉末(CRF),并以KBrO3和MnSO4•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nO2/CRF复合材料。采用N2吸附、X射线衍射技术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MnO2材料为纯的软锰矿相,且碳气凝胶粉的加入并未影响MnO2的晶体结构。在1mol/LKOH电解液中进行的循环伏安和计时电位扫描测试表明,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可逆性;在1mA电流密度下进行充放电测试时,电极比电容为146.6F/g;再循环500次后,电极仍能保持稳定的电容,显示出该电极材料是一理想的电化学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铂催化法分解H2O2。结果表明,铂催化法能在50℃以下分解破坏H2O2,催化速度与铂催化表面积成正比,同时不造成钚价态的变化,可通过温度控制其分解速度,与加热分解法相比,具有破坏速度平稳且钚价态不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用AFM分析魔芋辐照接枝聚合物的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魔芋粉、魔芋辐照接枝聚合物及聚合物的再生产物的吸水特性,并对三者的三维表面形貌进行了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以探索吸水性能与结构改变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魔芋吸水倍数、速度和保水率随颗粒的细化和吸收液离子浓度的下降而上升,保水率还随环境温度的上升和胶体水分缓释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改性魔芋蒸馏水和自来水最大吸收倍数分别达887和273;最快吸收速度分别为64.7和27.6g•g-1•min-1;充分吸胀蒸馏水和自来水后胶体24h最大保水率分别达92%和84%。AFM分析表明,魔芋与丙烯酸接枝后,形成了更多的亲水键,吸水倍数剧增,魔芋聚合物吸水后再生过程中,晶体发生了重排,三维网状结构向亲水性方面倾斜,吸水倍数较其本身进一步提高,吸水倍数最大达360。  相似文献   

12.
涂硼电离室中子探测效率和灵敏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电离室工作原理导出了平板型涂硼中子电离室探测效率及灵敏度的计算公式,并求得其热中子探测效率和灵敏度。电离室对热中子探测效率饱和值为1.35%,灵敏度饱和值为9.65×10-14A•cm-2•s-1,与已有公式所得结果8.43×10-14A•cm-2•s-1相近。α粒子和Li离子对探测效率的贡献相差不大,但α粒子对灵敏度的贡献占主导地位。适当的硼膜厚度、慢化快中子、选用浓缩硼均有利于提高涂硼电离室探测效率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g玻色子对100Pd核高自旋态能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近的实验单粒子能量为输入,应用唯象sdgIBM理论的两种微观实现——微观sdgIBM-2方案和sdgIBM-Fmax方案,仔细研究100Pd的核能谱和B(E2)跃迁。计算结果表明:sdgIBM-2方案成功地再现了100Pd核的较复杂的基态带和γ带的高角动量态能谱以及已知的B(E2)跃迁,其再现角动量达Jπ=16+、Ex≈700MeV,比通常IBM理论再现的Jπ=6+~8+、Ex≈200MeV高出很多;指认直到16+的yrast态都是基态,很可能目前观测到的yrast带中根本就不存在玻色子破对后的准粒子态。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进一步表明,为了能在IBM理论框架下描述好核的高角动量基态,需要平权地引入g玻色子,以便提供较强的十六极对相互作用,抵抗住高速转动下玻色子的破对趋势。用g玻色子数为0~3的弱耦合sdgIBM-Fmax方案的计算结果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按照微观sdgIBM 2方案,解释了实验上3个14+态的异常:14+1态是由于1个中子g玻色子在转变为中子d玻色子的量子相变中辐射出1对光子的结果,14+2是16+1态退耦的中间态,而14+3是真正的基态。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涉及应用Idogn法对神经生长因子(NGF)进行125I标记,并用同位素示踪法与电泳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125I- NGF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过程。结果显示,静脉注射 125I- NGF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规律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分布相半衰期为0.13h,消除相半衰期为3.68h,125I-NGF在小鼠体内分布和消除均较快,清除率为0.125L•h-1•kg-1,表观分布容积为0.697L•kg-1,曲线所围面积为16.01μg•h•L-1。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低压等离子体聚合装置,在溴化钾单晶盐片上制备了气压、功率、反式二丁烯(T2B)与氢气流量比3个沉积参数系列的辉光放电聚合物(GDP)涂层。对3个系列涂层各自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分析,结合高斯拟合,定量地讨论涂层内部SP3(CHx)与SP2(CHx)键的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且探讨了各系列沉积参数对气体分子在等离子体发生区的离解效率和沉积过程活性粒子与涂层新生表面及亚表面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气压、较高功率和低流量比参数下,GDP涂层内SP3(CH3)和氢元素的含量相对较低,SP2(CH2)和碳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氨基羟基脲(HSC)与Pu(Ⅳ)的还原反应动力学,其动力学方程式为:-dc(Pu(Ⅳ))/dt=kc(Pu(Ⅳ))c1.06(HSC)c-0.43(H+)c-0.58(NO3-),在22.1℃时反应速率常数k=(11.8±1.1)(mol/L)-0.046•s-1,活化能为(71.0±1.0)kJ/mol。研究了氨基羟基脲浓度、H+浓度、硝酸根浓度、Fe3+浓度、UO22+浓度对氨基羟基脲与Pu(Ⅳ)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增加氨基羟基脲浓度,降低H+浓度、硝酸根浓度,Pu(Ⅳ)还原速度增加;UO22+浓度和Fe3+浓度对Pu(Ⅳ)还原速度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Np(Ⅴ,Ⅵ)与二甲基羟胺(DMHAN)、单甲基肼(MMH)反应动力学及有机相中Np(Ⅵ)的反萃动力学两方面实验考察了APOR流程1B槽中镎的走向行为。结果表明:DMHAN还原Np(Ⅵ)的速率很快,动力学方程为-dc(Np(Ⅵ))/dt=kc(Np(Ⅵ))c(DMHAN)/c0.6(H+),25℃时,反应速率常数k=289.8(mol·L-1)-0.4·min-1;进一步还原Np(Ⅴ)的速率则很慢,其中,DMHAN还原Np(Ⅴ)的动力学方程为-dc(Np(Ⅴ))/dt=kc(Np(Ⅴ))c(DMHAN)c(H+),25℃时,k=0.0236(mol·L-1)-2·min-1;MMH还原Np(Ⅴ)的动力学方程为-dc(Np(Ⅴ))/dt=kc(Np(Ⅴ))c0.36(MMH)c(H+),25℃时,k=0.0022(mol·L-1)-1.36·min-1。所以,1B槽中Np主要以Np(Ⅴ)形式存在。在扩散控制模式下,DMHAN和MMH对Np(Ⅵ)的反萃动力学方程分别为:dca(Np(Ⅵ))/dt=k(V/S)co0.,05(Np(Ⅵ)).co-0.14(TBP)ca-0.32(NO3-),25℃时,k=2.29×10-4(mol·L-1)0.96·cm-1·min-1;dca(Np(Ⅵ))/dt=k(V/S)co0.,063(Np(Ⅵ))co-0.27(TBP)ca-0.34(NO3-),25℃时,k=6.24×10-4(mol·L-1)0.98·cm-1·min-1。可见,DMHAN-MMH存在下,Np可被快速反萃入水相。基于以上的动力学参数以及工艺过程参数,可计算出1B槽中95%的Np进入水相。  相似文献   

18.
实验研究二(2,4,4-三甲基戊基)二硫代膦酸(HBTMPDTP)对Pu(Ⅲ)的萃取行为。考察了搅拌时间、平衡水相pH、水相不同盐分、萃取剂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萃取平衡的影响。给出了萃取反应方程式,并计算获得了萃取平衡常数、萃取反应焓和熵。通过与文献中所报道的HBTMPDTP对Am(Ⅲ)、Cm(Ⅲ)的萃取行为比较可知,HBTMPDTP萃取Pu3+、Am3+、Cm3+的能力依次为Pu3+>Am3+>Cm3+。 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甲醛肟(FO)与Pu(Ⅳ)的还原反应动力学,其动力学方程式为-dc(Pu(Ⅳ))/dt=kc(Pu(Ⅳ))c1.61(FO)c-0.88(H+),在18.7℃时,反应速率常数k=(110.39±7.70)(mol/L)-0.73/s,活化能为(68.82±3.00)kJ/mol。研究了甲醛肟浓度、H+浓度、硝酸根浓度、Fe3+浓度、UO22+浓度以及温度对甲醛肟与Pu(Ⅳ)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甲醛肟浓度、降低UO22+和H+浓度、增加Fe3+浓度以及升高温度,均使Pu(Ⅳ)还原速度增加;硝酸根浓度对甲醛肟还原Pu(Ⅳ)的速率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XRD、FTIR和酸碱滴定等手段对ZSM-5分子筛性质进行研究。采用静态批实验方法研究pH值、离子强度、固液比、平衡时间和Co2+浓度等因素对Co2+在ZSM-5分子筛表面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对Co2+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在低pH值下ZSM-5分子筛表面吸附位是以XH、YOH、YO-、YOH2+和XNa形态为主;而在高pH值条件下以YO-和XNa两种形态为主。Co2+在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作用受离子强度和pH值影响比较明显。在低pH值下,Co2+主要与ZSM-5分子筛表面发生离子交换作用(X2Co);在高pH值下以表面络合吸附为主(主要形成YOHCo2+和YOCo+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