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用氯仿作为溶剂提取薏苡叶的活性成分,探究其体外抗氧化的能力。通过检测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自由基(·OH)清除效果,以及对铁离子还原能力的测定来评价薏苡叶氯仿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同时用维生素C抗氧化活性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薏苡叶氯仿提取物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各不相同。薏苡叶氯仿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OH、O_2~-·,IC_(50)的值分别为3.549mg/mL,1.549 mg/mL和2.214 g/mL。在试验范围内,薏苡叶氯仿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最差,对羟自由基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白豆蔻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分别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白豆蔻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实验,考察白豆蔻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白豆蔻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82%;白豆蔻对·OH和O_2~-·的清除实验显示,白豆蔻总黄酮对·OH和O_2~-·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实验范围内,白豆蔻总黄酮对·OH的清除能力略低于对照品Vc,对O_2~-·的清除能力与Vc相当。  相似文献   

3.
研究血红铆钉菇黄酮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血红铆钉菇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V_C为对照,对其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3%、液料比15∶1(m L/g)、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85℃,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血红铆钉菇黄酮的提取率可达6.72%。血红铆钉菇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OH的IC_(50)值分别为0.01、0.17 mg/mL,均高于V_C。表明血红铆钉菇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取南瓜苗总黄酮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用乙醇提取南瓜苗总黄酮,采用DPPH法、水杨酸法检测其对DPPH自由基和 ·OH的清除作用。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h、乙醇体积分数85%、料液比1:25(g/mL)。在该条件下南瓜苗总黄酮得率最高,达到2.56%。南瓜苗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和 ·OH的EC50(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0.017mg/mL和0.019mg/mL。结论:南瓜苗中含有丰富的黄酮,并且其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红枣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Na NO_2-Al(NO_3)_3-Na OH法和Folin-Ciocalteu法分别测定红枣SDF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并通过DPPH·、ABTS~+·、·OH、O_2~-·和H_2O_2自由基清除体系和还原能力评价红枣SDF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枣SDF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为(1.78±0.04)mg/g和(4.12±0.09)mg/g;红枣SDF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H_2O_2清除能力较强,2.0 mg/m L红枣SDF的清除率分别可达到79.81%和50.07%,尤其对DPPH·的清除能力最强,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725 mg/m L,对ABTS~+·、·OH、O_2~-·的清除能力较弱,并具有一定还原能力。红枣SDF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或用于开发红枣膳食纤维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6.
探讨四川产土荆芥植株总黄酮化学组分及其体外抗氧化和抗菌活性。通过显色反应鉴定四川产土荆芥植株总黄酮成分类别,水杨酸法、DPPH法和邻苯三酚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打孔法评价其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四川产土荆芥总黄酮含量为53.41 mg/g,主要为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及二氢黄酮醇类。总黄酮对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均具有清除能力,其中对·OH和O_2~-·的清除能力较强。总黄酮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和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等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四川产土荆芥植株总黄酮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和抑菌活性,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和抑菌剂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野葛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野葛总黄酮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羟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葛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40%的乙醇、料液比1∶20(g∶mL)、80 ℃水浴提取2 h,提取2次。在此优化条件下,野葛总黄酮的提取率3.06%。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野葛总黄酮质量浓度分别为0.8 mg/mL、0.4 mg/mL、0.8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OD700 nm值)最大值分别为72.98%、65.38%、0.16,表明野葛中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抗氧化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8.
以辣椒碱标准品为原料,Vc为阳性对照,采取体外抗氧化试验模型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分析辣椒碱的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亚硝基以及羟自由基(·OH)的能力,探讨辣椒碱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辣椒碱的还原能力以及对DPPH·、亚硝基以及·OH的清除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且清除效果与Vc基本相近,但对O_2~-·的清除率较低;辣椒碱对DPPH·、亚硝基以及·OH的IC_(50)分别为0.02,0.15,0.28mg/mL,说明辣椒碱清除DPPH·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优化甜菜树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多糖的抗氧化性。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甜菜树多糖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多糖的提取工艺,以羟基自由基(·OH)、1,1-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为指标,探究了甜菜树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0 g/m 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在此条件下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2.70%。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多糖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可分别达到78.99%、75.65%和87.40%,说明多糖对·OH、DPPH·和O_2~-·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香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对香菇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体外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评价香菇总黄酮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对香菇总黄酮提取具有显著性影响,香菇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g∶m L),超声浸提温度65℃,浸提时间60min,黄酮提取率为0.802%±0.018%。香菇总黄酮对·OH和O_2~-·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对·OH的清除作用强于同浓度的VC,对O_2~-·的清除作用略低于VC。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提取山银花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山银花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解时间、液料比、酶解p H、酶添加量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山银花多糖抗氧化活性检测使用DPPH、·OH和O_2~-·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结果:纤维素酶酶解提取山银花多糖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80 min,液料比14.6 mL/g,酶解pH 5.2,酶添加量8.0 mg/mL,酶解温度50℃,在此条件下山银花多糖实际得率为15.76%,与理论预测值16.05%相对误差小于5%。液料比对多糖得率影响最显著,酶添加量、酶解pH次之,酶解时间影响最小。山银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OH和O_2~-·自由基清除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941、1.238、1.786 mg/mL。结论:获得山银花多糖纤维素酶酶法提取的最佳条件,该工艺条件方便可行,获得的多糖具有较强的自由基体外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鳞尾木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鳞尾木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另对广西四个地区内鳞尾木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30 W),超声频率(35 kHz),乙醇浓度(80%),料液比(1∶41.8 g/mL),提取温度(64.6℃),提取时间(50.7 min),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2.83%。此外鳞尾木总黄酮对·OH、O_2~-·、DPPH·均能够起到清除作用,当黄酮浓度为1 mg/mL时,对·OH、O_2~-·和DPP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13.27%、30.98%、38.68%,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广西玉良的鳞尾木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要优于其他3个地区。  相似文献   

13.
黄花草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黄花草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研究了黄花草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黄花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 (g/mL),乙醇浓度50%,提取功率40 W,超声时间50 min,提取温度50℃,该条件下黄花草总黄酮得率为(2.711±0.002)%。黄花草总黄酮对·OH和亚硝酸盐具有明显清除能力,对DPPH·具有较强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2.48±0.88)%,(95.58±0.28)%,(57.27±0.15)%,表明黄花草中的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维伟  赵忠  张文辉  薛文艳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3):215-221,240
以辽东栎橡碗为原料,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功率、提取温度对其中单宁提取量的影响,并以此优化了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工艺;考察了单宁提取物的总抗氧化活性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辽东栎橡碗单宁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30:1 mL/g,功率200 W,温度50℃,此工艺下单宁理论提取量为70.152 mg/g,通过验证实验,单宁提取量为70.143 mg/g。辽东栎橡碗单宁的总抗氧化活性及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质量浓度为80 mg/L时,单宁总抗氧化活性较抗坏血酸低25.84%,单宁DPPH·清除能力较抗坏血酸低18.9%,·OH清除能力较抗坏血酸低28.6%。辽东栎橡碗具有一定工业利用价值,可作为新型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菟丝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得率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菟丝子中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并通过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菟丝子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0.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100 min。在此条件下,菟丝子总黄酮得率为(34.65±0.02) mg/g,与模型预测值(34.37 mg/g)相对误差为0.81%,说明回流提取菟丝子总黄酮的工艺稳定可靠。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0.067、7.209、0.119 mg/mL,抗坏血酸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0.082、1.731、0.054 mg/mL,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抗坏血酸;而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能力低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微波辅助法提取的芹菜渣水溶性膳食纤维(SDF)为原料,研究其对·OH、O_2~-·和DPPH自由基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铁还原能力和对芝麻油的抗氧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芹菜渣SDF对·OH和O_2~-·、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SDF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明显,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较弱;在其质量浓度为6 mg/mL时对·OH和O_2~-·、DPP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95.6%,15.6%和35.9%;芹菜渣SDF还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和对芝麻油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黑果腺肋花楸作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果腺肋花楸黄酮提取工艺,并利用V_C做对照试验,对其还原力及以及·OH、O_2~-·、DPPH自由基清除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7.67%、提取时间81 min、料液比1∶20(g/m L),在此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黄酮得率5.14%。影响黑果腺肋花楸黄酮得率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参数提取的黑果腺肋花楸黄酮对·OH、O_2~-·、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3.27、3.96、3.79 mg/m L,最大清除率达29.58%、70.23%、61.41%,并且其还原能力强,能够说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柿子叶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通过响应面法与正交法分别得出最佳的回流提取总黄酮的条件,确定最优工艺条件,并在最优工艺条件下,以VC作为对照,通过柿子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等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正交试验设计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40%,提取温度50 ℃,料液比为1:50 (g/mL)和提取时间为120 min,总黄酮提取量为18.11 mg/g。响应面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0%,提取温度50 ℃,料液比为1:60 (g/mL)和提取时间为120 min,总黄酮提取量为18.21 mg/g。响应面法总黄酮提取量比正交试验法提高了0.55%。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低乙醇浓度和低料液比能节约成本和能耗,而两者提取率几乎没有差别。因此,正交试验更适合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同时在正交试验法最佳工艺条件下,柿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8.0、18.0、76.0 μg/mL,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柿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抗坏血酸,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能力低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结论:正交试验提取柿叶总黄酮工艺合理可行,经济节约,可适用于工业生产。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马齿苋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浓缩汁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马齿苋总黄酮,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实验通过清除DPPH·能力、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体外抗氧化性测定评价了马齿苋浓缩汁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马齿苋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5%、液料比25:1、提取时间25min、超声功率200W,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达3.19mg/g,马齿苋浓缩汁抗氧化性略低于Vc。  相似文献   

20.
研究纤维素酶/果胶酶复合酶法提取长白楤木根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长白楤木根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长白楤木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复合酶添加量(质量分数为5%,纤维素酶∶果胶酶=1∶1)、提取时间为50 min、液料比为40∶1 (mL/g)、乙醇体积分数为50%。在此条件下长白楤木根总黄酮的提取量达到最大值为8.6±0.05 mg/g。当长白楤木根总黄酮浓度为0.15 mg/mL时,对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能力较好,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6.3%、70.1%、44.1%,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比V_C更高。本研究得出了纤维素酶果胶酶复合酶法提取长白楤木根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且提取出的长白楤木根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