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中选择没有明显骨质破坏,假体没有松动的患者5例,治疗前抽关节积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然后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有效抗菌素。在按照化脓性关节炎进行治疗的同时,实施关节镜下关节腔清创术,清除关节腔内的坏死组织、脓液及表面的坏死骨组织,术后用敏感抗生素液持续闭式灌洗2~4周。结果:5例患者中有4例,局部及全身症状消失,生化结果恢复正常,随诊1~3年无复发,关节活动基本正常。1例患者术后半年后复发,并出现明显的假体松动,施行了翻修术。结论:膝关节镜下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关节进行清创并行持续抗生素液灌洗,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没有明显骨质破坏,假体没有松动,可找到敏感抗生素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使患者避免实施翻修术,是一种创伤小、风险小,治疗效果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细菌在菌膜内生长使得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变得困难。术前与术中各种检查的结合对于术后感染的诊断非常必要。治疗方面,使用抗生素配合手术方法治疗必须根据一定的治疗原则来进行。在众多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中,二期翻修术仍然是一个金标准。  相似文献   

3.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在菌膜内生长使得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变得困难。术前与术中各种检查的结合对于术后感染的诊断非常必要。治疗方面,使用抗生素配合手术方法治疗必须根据一定的治疗原则来进行。在众多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中,二期翻修术仍然是一个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分析该类患者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可能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80膝),按照有无院内感染分为院内感染组(A组)、无院内感染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情况、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输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同时对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统计院内感染的部位、病原菌及转归情况.结果80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0例,感染部位依次为泌尿系5例,上呼吸道4例,皮肤1例,发生率为12.5%(10/80),院内感染组较无院内感染组患者年龄高,血红蛋白、白蛋白低,输血量多,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抗生索使用时间、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是多因素所致,年龄、低蛋白血症、贫血、手术时间以及尿管的长期留置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镜术后的康复(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龙文荣 《中国医师杂志》2004,6(10):1409-1409
目的 探讨关节镜术后的康复治疗计划及其在临床康复中的可行性。方法 研究设康复组患者32例,术后进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下蹲训练等康复练习。结果 康复组除2名50岁以上女性患者关节活动度(ROM)屈曲受限约200外,其余全部恢复正常。ROM达正常平均4周,全部患者关节稳定性好。结论 康复计划的实施可有效地防止术后并发症,是保证膝关节功能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2年6月本院30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患者的术前、术后1、3 d外周血淋巴细胞相对数量的变化,用统计学方法将此类患者不同时间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进行两两对比,同时与对照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未感染患者)比较.结果:感染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在术后第1天、第3天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而术后第1天与第3天外周血淋巴细胞之间的百分比变化无统计学意义(q检验在同一格);对照组术后第1天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较术前亦有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第3天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较术前无明显变化(q检验在同一格).感染组术后第1天、第3天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术后淋巴细胞恢复的更慢.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者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且恢复缓慢.作为反映机体免疫状况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检测可以指导控制和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感染.  相似文献   

7.
彭丹  毛新展 《中国医师杂志》2004,6(12):1677-1678
目的总结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1例术后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感染均被控制,未见复发,骨折愈合。结论根据感染的程度和骨折愈合的情况,采用选择敏感抗生素,彻底清创以及保留或取出内固定,重新使骨折端获得固定和局部闭式持续引流等综合治疗方法,可使交锁髓内钉术后感染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一个灾难性并发症,常引起关节的疼痛和病变,以致手术完全失败,个别病例甚至需要截肢。我们从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管理、无盲区伤口冲洗和抗菌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后交叉韧带替代型(PS型)假体和后交叉韧带保留型(CR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中期疗效,探讨两种不同假体置换术的临床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84例(87膝)初次行TK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PS型假体41例(43膝)(PS组)和CR型假体43例(44膝)(CR组)的中期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5~10(7.6±1.5)年的随访.两组均无感染、脱位或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但PS组有1例(1膝)术中骨折(股骨外髁后方)并发症,而CR组中无一例术中骨折并发症.PS组和CR组外侧支持带松解率分别为2.3%(1/43)和2.3%(1/44),术后6个月的前膝疼痛率分别为4.7%(2/43)和4.5%(2/44),在随访末期的前膝疼痛率均为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组和CR组在随访末期X线片上所显示的髌骨倾斜或半脱位率分别为2.3%(1/43)和2.3%(1/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末期X线片均未显示有任何假体周围的骨溶解、X线透亮带或假体松动迹象,无一例因假体松动或其他原因需行翻修术.结论 PS型假体与CR型假体的中期疗效相似,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疼痛的原因,并予以对因处理。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TKA治疗的80例患者,分别在术后24 h、48 h、72 h分别检测VAS评分并计算平均值,当≥4分则被定义为术后疼痛,将入组患者分为疼痛组(32例)、非疼痛组(48例),分析诱发疼痛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实施改善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BMI≥24 kg/m^2、镇痛药物时间≥8年、感染及软组织损伤均是引起TKA后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0岁、镇痛药物时间≥8年、感染及软组织损伤均是诱发TKA后膝关节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KA后应积极实施疼痛控制措施,减轻病患疼痛。结论诱发TKA后膝关节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应予以其一定重视,并科学实施疼痛控制措施,减轻疼痛感,改善膝关节活动能力,优化预后。  相似文献   

11.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 ,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 ,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由于以前对这种疾病缺乏认识 ,导致短期内反复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不但不能解除梗阻 ,甚至形成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现将作者 1997年9月至 2 0 0 0年 5月间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2 5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4例 ,女 11例 ,年龄 10~ 76岁 ,平均年龄 36 6岁。发病前原发病及手术类型 :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 9例 ,阑尾炎穿孔阑尾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工全膝表面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术后2~3周之内发生的感染)新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早期愈合.方法 从1998-2012年5所医院骨科治疗的全膝关节置换术569例患者中选取术后早期感染的老年病例19例(均为全膝表面关节置换),采用手术清创、术后放疗,应用抗菌药物和营养支持等综合方法治疗.结果 该治疗组全部按上述方法治疗,其中15例患者保留假体成功,8个月后功能良好,活动度达到0~95度,4例患者采用上述综合方法治疗后感染未能有效控制,再次清创后取出假体,以关节型妥布霉素骨水泥垫圈和串珠植入8~10周后行膝关节翻修术.结论 该方法对老年人工全膝表面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是一种保留假体的基础上临床治疗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基本情况,分析几种因素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将所要分析的因素进行量化,将各种分析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将医院感染患者送检各种标本进行培养,做药敏试验.结果 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因素是感染部位与病原菌种类,监测150例患者中送检各种标本138份,检出病原菌61株,标本阳性检出率为44.2%.结论 加强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医院感染监测,增强临床医师合理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规范抗菌药物使用行为,是控制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负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黄锦依 《现代医院》2008,8(6):96-97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的护理。方法对9例关节镜清创术患者,均给予细心的常规护理、灌洗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康复性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结果9例患者中有8例,局部及全身症状消失,生化指标结果恢复正常,随诊1~3年(平均时间1.5年)无复发,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精心的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膝活动范围及功能以及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粘连是其常见并发症,主要原因是未能早期合理的进行功能锻炼,常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或需二次手术治疗。我院自1998年应用CPM下肢关节功能康复器以来,共治疗126例,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76例人工髋关节手术患者发生并发症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死亡外,全部并发症治愈,手术优良率97.2%。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骨科手术中的大手术之一,且大多数是老年患者,由于各重要器官机能的衰退,手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只要在术前作好充分准备,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能够获得安全、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制临时性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携带抗生素的骨水泥自行制作临时性假体,治疗1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的患者,观察疗效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未见感染复发,Harris评分平均84分,较术前平均改善46分,优良率73%。结论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的使用自制的抗生素骨水泥临时性假体,在控制感染和改善功能方面,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技术与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5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和16例人工全髋关节感染单侧翻修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58例(290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术后随访6~9个月,平均(7.2±0.3)个月,所有病例对手术效果主观评价满意,术后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本组16例人工全髋关节感染单侧翻修病例,均不同程度存在患髋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局部皮温升高等临床表现.11例红细胞沉降率增高,13例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9例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升高,8例中性粒细胞升高,15例关节腔穿刺细菌培养阳性,所有患者行核素骨扫描均有假体周围浓集现象.经抗感染、病灶清除、关节腔引流治疗后,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对可疑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术前合理选择病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合理引流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抗感染、病灶清除、关节腔引流等措施能有效治疗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oplsaty,TKA)是对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置换全膝关节能解决患者的痛苦,可以恢复或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08-11/2009-11我们对1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丰品超  赵刚 《中国保健》2007,15(15):74-7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7~2007年40例EPII患者的治疗资料.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不难诊断EPII;其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全肠外营养支持,肠胃减压,生长抑素和地塞米松的应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等.结果50例病人均经保守疗法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6d,结论采用保守疗法治疗EPII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