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较多的学者都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运动员在长跑项目中取得成功,必须经过一段系统增加训练负荷的、超过日常训练水平的训练期,采用的这种进行性增加训练负荷,即所谓的“过度训练法”,可使成绩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有些运动员的机体会对这种训练作出负面应答,形成“过度训练”。由此可见,“过度训练法”与“过度训练”意义是不同的。过度训练法是一种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过度训练则是运动员没有能力适应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训练过度问题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不断增加,其目的在于提高运动成绩。不少运动员往往想模仿与高水平运动员有关的训练内容、训练时间以及其它一些指标,而忽视了并非所有运动员都能承受同样训练负荷这一事实。在不考虑先天素质和增加训练量前提的情况下,肌体是很容易超负荷的。  相似文献   

3.
过度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度训练是运动员训练不当造成的运动性疾病之一。多年来,如何防治过度训练已成为体育科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据记载,100多年前(1866)A.Maclaren已提出过度训练问题,1922年挪威著名运动员T.Hang曾描述了过度训练景象。20世纪50~60年代,当时苏联文献中广泛应用的术语——过度训练(ПеретренироВанностb)首先传入我国。70~80年代欧美国家在过度训练方面采用了多种术语,除Overtraining外,还有OvertrainingSyndrome(过度训练征候群)、Overreaching(运动过度)。Staleness(过度劳累)等,Overreaching一般指短期(1-2周)就…  相似文献   

4.
运动量、过度训练及过度训练综合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多数运动员倾向于大运动量训练 ,因此 ,过度训练常在优秀运动员中发生。资料表明在运动量与提高成绩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体育项目中的训练与过度训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多种症状都支持对过度训练(OT)的探查。测量血清尿素(SU)和血清肌氨酸激酶(CK)值,除了对优秀运动员进行诊断和分析之外,也用于对运动员日常训练状态进行监控。因此,我们将根据不同运动员,同一运动员的不同状态,对这些指标的意义进行检验。方法:测试时象为具有国际水平的赛艇运动员,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对这些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测试。结果:6981例血清尿素测试样本(男运动员717人,女运动员285人)表明, 数据呈现出一种轻微不对称的正态分布态势(男运动员80%,5~7mmol·L-1;女运动员75%, 4~6mmol·L-1)。女运动员的数值比男运动员约低1.5mmol·L-1,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以 8.3mmol·L-1(男运动员)和7.0mmol·L-1(女运动员)作为判断运动员过度训练的固定阈值是不可靠的。在运动训练中,肌氨酸激酶(CK)也已被作为判定肌肉紧张的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评价。2790例肌氨酸激酶测试样本(男运动员497人,女运动员350人)显示,数据的频率分布为不对称的正态分布,在100—250U·L-1的区域内具有明显偏向高值区域的趋势,在250~ 350U·L-1和1000~2000U·L-1范围内分布频数明显升高。男运动员的最高值为3000U·L- 1,女运动员最高值为1150U·L-1,个体差异显著。血清肌氨酸激酶水平长期较低的运动员显示出小的数值变化;血清肌氨酸激酶水平长期较高的运动员在数值上显示出显著的变化波动。结论:这两个参数也许都有助于从大量样本中测定个人数值基准线。对这两个参数的测量至少应该在标准条件下每3天进行一次。如果在一段时间的训练(2—4天)后同时观察到参数数值显著升高和训练耐受力降低,则表明机体的分解/合成代谢活动或训练耐受力不足的可能性升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运动员过度训练越来越重视,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对运动员监控的手段和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及时快速地对运动员的过度训练做出正确的判断,反馈给运动员和教练员,及时地调整训练计划。早在80年代中期,芬兰的科学家们就已经以运动和运动时激素的变化作为监控运动员训练、防止过度训练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因为训练运动量过大而导致运动员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称为过度训练。出现过度训练,首先必须及时调整运动量,减少训练量和强度,降低训练要求,必要时还应停止一段时间训练;其次,加强营养,让运动员多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容易吸收的食品,每天增加一次进餐;第三,  相似文献   

8.
谈谈过度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度训练(全称为过度训练综合症)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性疾患,其临床表现与一般人的神经官能症极为相似。因之有人将运动员的过度训练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神经官能症。体育锻炼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引起机体工作能力下降,全身疲劳,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可能发展成为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实际上过度疲劳是早期的过度训练)。一般情况: 过度训练是运动性疾患中的常见病和多发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国粹,既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它既具备r体育项目的共性,叉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起源于古代,得到长期、系统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武术也逐渐走出了中国,走上了世界舞台。现住,“中国武术——功夫——太极拳”更成了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以武术为表现内容的文艺作品.已经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位置。可以说,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已经成为现实。北京申奥成功和中国加入WTO,给武术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以武术为主要产品进行经纪活动的体育经纪公司,该如何使武术产品在企业经营中发挥最大的效能成为了具有伞新内容的新课题。如何使中国武术运动的研究适应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加速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是中国武术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更从客观反映了我国武术运动研究的现状。总结武术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从而使我国的传统武术运动发扬光大,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某一专项运动训练,如果运动量的强度和训练间隔的密度不因人而宜,迫使运动员担负最大的生理负荷,久而久之,人体生理机能就会降低,运动成绩将会减退。这种机能状况的出现就是过度训练的征兆。过度训练的反应是: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对训练不感兴趣,肺活量下降,甚至血尿等。  相似文献   

11.
通常认为,大运动负荷的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前提条件,但如果运动负荷超过了运动员的承受能力,就可能造成过度训练现象。本主要论述了过度训练的证状、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过度训练症候群与细胞因子学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现今的关于OTS的主要学说作了简要的概话,其中包括神经内分泌学说、谷酰胺学说、氨基酸色氨酸减少学说、糖原学说、训练单调学说、细胞因子学说等.并且详细的阐述了OTS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过度训练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疾病,因其多发生于一些重要比赛的准备阶段,严重影响着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比赛成绩.如何有效地防治过度训练,多年来一直是各国学者和教练员关注的热点.现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文献报道的有关研究作一概述,期望能对教练员的运动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过度训练与过度疲劳的区别及其防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度训练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疾病,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运动员机体的训练负荷接近人体生理极限,训练中必然产生过度训练,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过度疲劳不同于过度训练,是由于过大的训练强度和过短的恢复时间合并其他训练和非训练应激造成的。综合国内外多年来的研究,对过度训练与过度疲劳的区别、产生机制、表现和防治等做了比较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15.
“过度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身体长期过度疲劳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特点是运动能力下降,精神和身体健康状况恶化。此种病理状态在青少年运动员中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少儿训练过程中,如何防止过度训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安静心率,是在清晨醒后还没有起床的时候所测定的心率。大多数的教练都认为,连续几天每分钟安静心率都增加10%或增加10次时,应该考虑减少运动量。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的训练计划中,在每周的运动中往往安排1天(有时是2天)的休息时间和1~2天的小运动量训练。  相似文献   

19.
过度训练综合症是运动员和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人们会患上的常见疾病之一,根据已经公布的调查结果,有超过60%的长跑运动员会在其运动生涯中受到此疾病的侵袭,一半以上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也会在长达五个月的赛季中患上此病,另外还有33%的篮球运动员会在为期六周的训练营中遇到同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和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过度训练”。这里所指的过度训练即训练过度是指训练强度、数量、难度等等负荷量超越身体的承受量,身体过度疲劳的一种病理状态。“过度训练”造成大脑皮层过度疲劳,体力的消耗没有得到恢复,以致练习新的动作时缺乏信心,情绪低落,甚至出现胆怯现象,这对掌握动作技巧、技能产生了不利因素,影响运动训练的顺利进行,在比赛中不能很好地发挥水平,成绩受到影响。“过度训练”的后果是容易出现的伤害事故。最主要原因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了急于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过高要求”的训练,使运动员体力承受不了而造成。伤害事故的一般症状为:肌腱、韧带、肌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