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量改良式双套圈肌腱缝合法和改良式Kessler缝合法的抗拉强度,了解一种肌腱新缝合法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4-12-08/18在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分析测试所进行。采集新鲜成年男性尸体(家属自愿捐献)示、中指深屈肌腱标本22根,均切成两段,随机取一段切断以改良双套圈法缝合,另一段则切断以改良式Kessler法方法缝合,制成22对肌腱吻合模型。分为3组,在电子拉力实验仪上记录拉力曲线。①10mm/min速率组9对,以10mm/min速率进行慢拉实验。②500mm/min速率组8对,以500mm/min速率快拉。③1000mm/min速率组5对,以1000mm/min速率(频率约20~30次/min),300次20N峰值负荷,行疲劳试验。观察各组改良式Kessler和改良双套圈两种方法拉力曲线出现第一个拉力峰值(G);吻合口完全断裂前出现的最后一个拉力峰值(B)以及吻合口间隙值(D)。结果:22对肌腱吻合模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0mm/min速率组中改良双套圈法G值、D值明显小于改良式Kessler,B值明显大于改良式Kessler[G值:(6.244±7.065),(12.000±2.442)N,P=0.000;B值:(26.989±7.304),(14.044±3.524)N,P=0.000;D值:(0.496±0.133),(7.711±1.082)mm,P=0.000]。②500mm/min速率组中改良双套圈法G值、B值明显大于改良式Kessler,D值明显小于改良式Kessler[G值:(19.738±5.446),(9.150±1.523)N,P=0.000;B值:(19.875±5.888),(9.588±1.825),P=0.001;D值:(0.629±0.195),(5.429±0.846)mm,P=0.000]。③1000mm/min速率组改良双套圈法肌腱的断裂率为0;改良式Kessler肌腱的断裂率为100%(5/5,P=0.008)。结论:改良双套圈法抗拉强度明显大于改良式Kessler,可做为其术后早期主动活动以防止粘连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990-12/2005-12在北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手外科就诊且有随访观察的屈指深肌腱断裂伤患者102例,按采用的肌腱修复方法分为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组75例和改良式Kessler组27例。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共修复手指肌腱183条,改良式Kessler法共修复手指肌腱58条。术后用石膏托将腕关节和掌指关节固定于减张位约3周。麻醉失效后随即在医生的监督下行主动伸、屈运动,每天两三次,5~10回/次,指尖运动幅度为1~3cm。解除外固定后逐渐增大运动幅度。疗效判定按照美国手外科学会TAM标准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并记录术后肌腱断裂发生率。结果:随访5个月~3年,平均14个月。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疗效优于改良式Kessler法(P〈0.05),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组优、良、可、差分别为95,59,20,9条,优良率为89.6%;改良式Kessler法组优、良、可、差分别为24,19,11,5条,优良率为74.1%。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组肌腱断裂发生低于改良式Kessler法组[分别为3条(1.6%),5条(9.4%),P〈0.05]。结论: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是修复屈指深肌腱断裂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治疗手部伸肌腱断裂的手术缝合方法很多,临床效果不一,而且如何解决术后肌腱粘连,仍是临床难题.目的:比较跟腱断裂缝合中3种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性质和组织学差异.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动物实验,于2008-04/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取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Tang法组、改良Kessler法组、Bunnell法组.方法:无菌条件下,"S"形切开后肢后外侧跟腱处,潜行分离皮下组织,锐性横断跟腱,3组动物于切断后24 h,1周,3周分别以Tang法、改良Kessler法、Bunnell法缝合肌腱.每只大鼠的双后肢跟腱为实验组,右后肢跟腱作生物力学测试,左后肢跟腱作组织学检测.主要观察指标:肌腱断裂抗张强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Tang法、Kessler法和Bunnell法断裂抗张强度在24 h、1周、3周3个时间段都呈现同样的趋势,即早期断裂抗张强度都有减弱,后期强度逐渐增加.同时,术后及术后早期Tang法缝合肌腱的断裂抗张强度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3周时,断裂抗张强度3种方法相近.组织学检测示,术后1周,Tang法、Kessler法和Bunnell法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切片表现明显不同,Tang法较其他两种方法肉芽组织中新生血管比较多,血管腔扩张完整,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炎症细胞浸润少.结论:Tang法缝合的肌腱断端血运良好,愈合快,断裂抗张强度较大,较其他两种方法更适用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990-12/2005-12在北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手外科就诊且有随访观察的屈指深肌腱断裂伤患者102例,按采用的肌腱修复方法分为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组75例和改良式Kessler组27例。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共修复手指肌腱183条,改良式Kessler法共修复手指肌腱58条。术后用石膏托将腕关节和掌指关节固定于减张位约3周。麻醉失效后随即在医生的监督下行主动伸、屈运动,每天两三次,5~10回/次,指尖运动幅度为1~3cm。解除外固定后逐渐增大运动幅度。疗效判定按照美国手外科学会TAM标准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并记录术后肌腱断裂发生率。结果:随访5个月~3年,平均14个月。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疗效优于改良式Kessler法(P<0.05),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组优、良、可、差分别为95,59,20,9条,优良率为89.6%;改良式Kessler法组优、良、可、差分别为24,19,11,5条,优良率为74.1%。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组肌腱断裂发生低于改良式Kessler法组[分别为3条(1.6%),5条(9.4%),P<0.05]。结论:改良双套圈肌腱缝合法是修复屈指深肌腱断裂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米波防治屈肌腱粘连的生物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检测方法分析,观察分米波对肌腱损伤术后粘连和肌腱愈合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0—10/2001—05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完成。选用4月龄健康雄性白色Leghorn鸡28只,体质量(1.53&;#177;0.068)kg,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分米波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4只。选用Leghorn鸡双足第Ⅲ、Ⅳ趾为肌腱损伤模型趾,将趾深屈肌腱切断、修复,术后1d-3周分米波治疗组足爪局部用分米波治疗,对照组不行分米波治疗。每组动物分别于术后3,6周随机处死7只,进行生物力学检测。观察两组Leghorn鸡不同时间点肌腱滑动距离、康复顺应性、肌腱抗张力强度。肌腱滑动距离M1,反映肌腱的粘连程度,M2为肌腱康复后滑动距离;康复顺应性:由(M2-M1)/(康复活动次数&;#215;康复拉力)计算得出,本实验用M2-M1的数值代表康复顺应性。结果:实验动物Ledghorn鸡2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1)Leghorn鸡肌腱滑动距离康复顺应性测定结果:术后3,6周分米波治疗组肌腱滑动距离、康复顺应性显著均高于对照组【(5.37&;#177;1.06),(4.43&;#177;1.03)min;(1.04&;#177;0.65),(0.63&;#177;0.31)mm;(6.76&;#177;1.52),(5.33&;#177;1.27)mm;(1.58&;#177;0.46),(1.47&;#177;0.26)mm;t=2.697—0.765,P〈0.05]。②Leghorn鸡肌腱抗张力强度测定结果:术后3,6周分米波治疗组抗张力强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6.93&;#177;4.80),(21.29&;#177;4.88)N;(47.12&;#177;736),(38.96&;#177;7.52)N;t=3.086,2.826.P〈0.01l。结论:分米波治疗可有效地促进肌腱愈合,减少肌腱粘连,为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可以作为防治肌腱粘连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检测方法分析,观察分米波对肌腱损伤术后粘连和肌腱愈合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0-10/2001-05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完成。选用4月龄健康雄性白色Leghorn鸡28只,体质量(1.53±0.068)kg,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分米波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4只。选用Leghorn鸡双足第Ⅲ、Ⅳ趾为肌腱损伤模型趾,将趾深屈肌腱切断、修复,术后1d~3周分米波治疗组足爪局部用分米波治疗,对照组不行分米波治疗。每组动物分别于术后3,6周随机处死7只,进行生物力学检测。观察两组Leghorn鸡不同时间点肌腱滑动距离、康复顺应性、肌腱抗张力强度。肌腱滑动距离M1,反映肌腱的粘连程度,M2为肌腱康复后滑动距离;康复顺应性:由(M2-M1)/(康复活动次数×康复拉力)计算得出,本实验用M2-M1的数值代表康复顺应性。结果:实验动物Leghorn鸡2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Leghorn鸡肌腱滑动距离康复顺应性测定结果:术后3,6周分米波治疗组肌腱滑动距离、康复顺应性显著均高于对照组犤(5.37±1.06),(4.43±1.03)mm;(1.04±0.65),(0.63±0.31)mm;(6.76±1.52),(5.33±1.27)mm;(1.58±0.46),(1.47±0.26)mm;t=2.697~0.765,P<0.05犦。②Leghorn鸡肌腱抗张力强度测定结果:术后3,6周分米波治疗组抗张力强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犤(26.93±4.80),(21.29±4.88)N;(47.12±7.76),(38.96±7.52)N;t=3.086,2.826,P<0.01犦。结论:分米波治疗可有效地促进肌腱愈合,减少肌腱粘连,为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可以作为防治肌腱粘连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不同缝合方法修复肌腱在愈合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将 140只鸡随机分为 A、 B两组,每组 70只。两组均以左侧为正常肌腱对照侧,右侧为肌腱损伤修复实验侧。 A组实验侧第 2~ 4爪分别采用“ 8”字缝合法、改良 Kessler缝合法及 Bunnell缝合法, B组实验侧第 2~ 4爪分别采用 Kleinert缝合法、 Tsuge双套圈式缝合法及 Ikuta缝合法。在术后 0(术毕 )、 3、 7、 14、 21、 28、 42d每组处死动物 10只,收集双侧第 2、 3、 4爪深屈肌腱,进行力学强度测试。结果无论何种修复方法,其缝合后的初始强度和愈合 6周后的强度都远低于正常肌腱; Tsuge法缝合的肌腱 Pmax在愈合过程中持续上升,于术后 42d在各组中最高;改良 Kessler法缝合的肌腱虽在术后 42d略低于 Tsuge法缝合组,但在愈合过程中平稳上升。结论 Tsuge缝合法和改良 Kessler缝合法是最佳的肌腱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牵伸应力对肌腱延长区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肌腱切断后形成的肌腱延长区在牵伸应力作用下生物力学强度的变化,探讨用于治疗肌腱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建立肌腱牵伸延长的动物模型,设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术后第1周开始延长,速度为1mm/d分早晚两次进行,术后4周停止延长,开始被动活动距小腿关节,2次/d,以增加局部的应力刺激,术后分别于3,6,9,12周取材,检测形成的肌腱延长区的生物力学强度。结果:实验组经牵伸后明显长于对照组,12周时的最大断裂载荷为58N,对照组为32N,经非配对t检验,t=27.6,P<0.01,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空白对照组218N。结论:肌腱切断后在缓慢牵伸应力作用下不断延长,形成的肌腱延长区的断裂载荷明显大于对照组,超过了正常肌腱最大断裂载荷的1/4,能够满足其日常生活的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9.
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的生物力学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犬自体屈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模型,比较重建后不同时期移植物总体最大抗拉强度和刚度的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5-01/12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力学研究中心完成。采用成年比格犬21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重建前交叉韧带组15只,正常对照组6只。①重建前交叉韧带组建立犬自体屈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模型,不锈钢螺钉悬吊固定。15只犬分别于术后0.5,1,1.5,3,6个月各时间点取材,3只/次。取材包括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以及连接两者的重建的前交叉韧带,其余连接股骨和胫骨的组织均去除,然后测量移植物最大抗拉强度和刚度的变化。②正常对照组不造模,切取犬双膝包括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以及连接两者的前交叉韧带,其余连接股骨和胫骨的关节囊及韧带全部清除,取其标本进行力学测定。③拉力检测方法均是通过Zwick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拉力测试,预牵拉2N,牵拉速度10mm/min,测试两组最大抗拉强度和刚度,并记录标本拉断点的位置。 结果:实验采用成年比格犬21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对照组最大抗拉强度和刚度的测试结果:屈肌腱的最大抗拉强度为(564.15&;#177;36.18)N,刚度为(59.89&;#177;4.28)N/mm;前交叉韧带的最大抗拉强度平均为(684.75&;#177;48.10)N,刚度为(74.34&;#177;6.99)N/mm,所有前交叉韧带拉断点均在关节内部分;重建后即刻移植物的总体最大抗拉强度为(301.92&;#177;15.04)N,刚度为(31.35&;#177;1.97)N,所有拉断点均在骨隧道内编织线处。②重建前交叉韧带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最大抗拉强度和刚度的变化:术后0.5,1,1.5,3,6个月移植物最大抗拉强度分别为(72.59&;#177;6.17)N,(34.26&;#177;2.12)N,03.91&;#177;6.88)N,(180.97&;#177;6.25)N,(393.93&;#177;32.46)N;移植物刚度分别为(13.18&;#177;1.23)N/mm,(6.56&;#177;1.35)N/mm,(13.27&;#177;2.10)N/mm,(22.46&;#177;2.29)N/mm,(28.74&;#177;1.30)N/mm。③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最大抗拉强度和刚度的比较:术后0.5, 1,1.5,3,6个月。重建前交叉韧带组移植物总体最大抗拉强度分别是正常对照组重建后即刻的24.0%,11.3%,24.5%,60.0%,130.5%;移植物刚度分别是正常对照组重建后即刻的42.0%,20.9%,42.3%,71.7%,91.7%。 结论:犬自体屈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随时间的延长,移植物总体最大抗拉强度和刚度呈由强到弱再缓慢增强的趋势,为临床重建术后康复计划的制定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腓骨肌腱滑脱症由Monteggia于1803年首先报道,临床并不多见[1-3],近20年文献报道有增多趋势。该病多发生于军训战士及运动员,手术治疗方法较多,有些术式采用的单纯重建腓骨上支持带远期复发可能性大。我科1985年4月~2008年7月采用重叠缝合腓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试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固定韧带末端的强度,探讨膝十字韧带移植重建术中韧带末端缝合固定方法及固定强度。方法将24条髌韧带分为3组,对其末端分别采用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2针、3针以及Ethilon缝线、0.4mm直径钢丝两种缝合材料,分别进行拉伸力学检测以比较强度,探讨最佳的缝合针数和方法。结果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2针,固定强度超过钢丝材料强度,1号Ethilon缝线缝合两针,其强度达到80N以上,超过缝线材料强度,将第一针贯穿韧带缝合,不降低固定强度。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2针或3针的固定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一针贯穿韧带,可减少缝线裸露但不降低固定强度,均超过缝合材料强度。结论若想增加固定强度应从改进缝合材料强度和增加缝线数目着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碳酸化磷灰石(carbonatedhydroxyapatite;CHA)与骨界面的结合强度,为临床使用该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新西兰兔70只,分别在股骨远端制备分离和拔出动物实验模型,实验组植入碳酸化磷灰石,对照组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erylate,PMMA),术后分批处死动物,进行分离和拔出实验及组织学观察。结果:CHA组与骨界面结合力1周时仅为(56.0±2.6)N,螺钉拔出力仅为(250.0±7.4)N,16周时界面结合力达到(281.0±13.1)N,螺钉拔出力上升至(512.5±7.8)N,表明CHA-骨界面结合强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PMMA组与骨界面结合力1周达到(288.5±2.3)N,螺钉拔出力高达(753.0±26.1)N,16周时界面结合力降为(228.0±9.2)N,拔出力则降为(603.0±14.1)N,表明PMMA初始强度高,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组织学观察CHA与宿主骨界面在8周出现CHA降解,新骨长入,16周时更加明显;而PMMA组8~16周标本显示骨界面间形成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结论:CHA是生物相容性非常好的生物活性材料,但应用初期与骨界面结合强度较低,因其在骨界面间可以降解,并伴有新骨形成和长入,因此结合强度增加,而PMMA则无此性能。界面分离实验和螺钉拔出实验结果相符,支持CHA-骨界面结合强度在体内稳定增强的趋势。CHA的原位固化性能、固化强度以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置钉方法改进后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实验于2001-12/2002-12在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采集成人湿润固定的胸腰椎标本6具,12个功能节段,采用咬除进针点周围5mm的骨皮质和保留骨皮质,由开路器准备钉道两种方法。拔出试验中,实验组去皮质范围为约5mm,对照组为保留骨皮质。采用Magerl定位法,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呈5°~15°。然后,进行Steffee椎弓根器械内固定,采用直径为6mm的螺钉。用实验应力分析法比较其脊柱的强度和刚度等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仪器采用WD-5万能试验机和NT-100B扭转试验机。结果:对两类标本进行应变-强度分析,位移-刚度分析脊柱在轴向中心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及扭转状态下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咬除进针点部分骨皮质,探明骨道,置钉准确,坚强有效的固定与未咬除骨皮质标本的强度和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中也看到,如果去皮质的范围过大,将会降低拔出力(P<0.05)。结论:进钉点咬除部分骨皮质行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的强度和刚度无明显影响,手术方法安全,简单,实用,但应注意咬除皮质的范围不应超过螺钉的直径,否则会降低拔出力。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In recent studies objective evaluation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s can have higher failure rates than open repairs. Thus, there is a need for a stronger tissue-holding stitch for arthroscopical repai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raditional open transosseous suture technique and modified Mason-Allen stitches versus double-loaded suture anchors and arthroscopic Mason-Allen stitches in rotator cuff repair. METHODS: In 20 sheep shoulders the infraspinatus tendons were dissected from their insertion and were randomized to 2 repair groups: (1) repair with transosseous suture and modified Mason-Allen stitches, (2) repair with double loaded bioabsorbable suture anchors and arthroscopic Mason-Allen stitches: Both groups were coupled with braided, nonabsorbable polyester (Ethibond) suture sized USP No. 2. All repairs were cyclically loaded from 10 to 180N with the use of a materials testing machine. The number of cycles to gap formation of 5 and 10mm at the repair site and the mode of failure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number of cycles to 5-mm gap was mean 634 (SD 106) for group 1 and mean 750 (SD 107) for group 2 (P<0.026).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to 10-mm gap were mean 1573 (SD 161) for group 1, and mean 1789 (SD 183 cycles) for group 2 (P<0.012). In group 2 the mode of failure occurred by tissue pull-out, whereas in group 1 the failure occurred by a mixture of suture breakage and pull-out. CONCLUSIONS: This time-zero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bioabsorbable suture anchors and arthroscopic Mason-Allen stitches provides strength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modified Mason-Allen transosseous suture technique under isometric cyclic loading conditions. However, additional evaluation is need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n the sustained strength of the repair throughout the heal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鞋跟的生物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背景:高跟鞋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脚后跟的抬高,使得足部的压力重新分配,下肢乃至全身的骨肌系统的受力状态都会与穿着平底鞋时不同。目的:综合分析高跟鞋引发的人体损伤及其生物力学作用机制的研究状况和进展,并探讨进一步系统研究的方法。检索策略:由第一作者检索Sciencedirect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01/2006-12有关高跟鞋引发人体损伤及其生物力学作用机制的文献,检索词为生物力学,高跟鞋,步态,足部压力,医学工程学(biomechanics,highheels,gait,plantarpressure,medical engineering),中英文文献全部纳入。对资料进行初审,排除重复、年代久远的文献和综述,对剩余文献进行分析。共收集相关论文212篇,52篇符合纳入标准,选择其中28篇用于综述。文献评价:28篇文献中6个实验阐述了穿着高跟鞋对人体的伤害问题;15个实验阐述了穿着高跟鞋时人体的步态问题;7个实验阐述了穿着高跟鞋对人体足部的力学特性问题。资料综合:①高跟鞋在给予穿着者美感的同时,会引发拇外翻、小趾内翻、胼胝、跟腱炎等足部疾病。②通过步态分析、足底压力分析、下肢肌电信号测量分析及三维有限元方法,了解不同高度的鞋跟对人体骨骼肌系统,特别是足部骨骼肌系统生物力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③穿着高跟鞋改变足底压力水平及其分布,膝关节和踝关节弯曲角度有明显不同,且步幅、步长、最大膝曲屈角、踝关节弯曲角度等都有显著变化。结论:长期穿着高跟鞋可引起相关足部及下肢疾病,步态试验和足底压力测量技术是定量分析高跟鞋生物力学作用的有效方法,高跟鞋对上肢及全身的生物力学作用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背景:以往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采用石膏或夹板等外固定及螺钉、骨栓及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术式,但存在固定不牢靠、对合不良等弊端。目的:通过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内固定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下胫腓钩板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征。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对象:选者2001-10/2004-03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的患者23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11例,旋前外旋型7例,旋前外展型5例。其中双踝骨折14例,三踝骨折9例。方法:采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23例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常规摄X射线片。1周即可进行距小腿关节功能锻炼,2个月左右即可部分负重行走。功能测评根据改良Mazur标准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可,差)。主要观察指标:①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平均随访11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结果:骨折愈合的时间为12~18周;优16例,良5例,可2例。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患者下胫腓间隙无分离,内、外踝与距骨之间的距离对称,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现象。结论:应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并能恢复距小腿关节(踝关节)功能,其内固定稳定,生物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牙隐裂的磨牙及前磨牙的临床表现,探讨发病原因及不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8颗出现牙隐裂的磨牙及前磨牙行临床调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进行至少3年的随访。结果:牙隐裂发生频率为:下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前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下颌前磨牙。调查发现患牙的同位牙中,对侧同位牙41颗牙,占16.5%,对颌同侧同位牙27颗牙,占10.1%,对颌对侧同位牙9颗牙,占3.6%有隐裂或因隐裂而发生的牙齿折裂。治疗方法中高嵌体对于有牙髓活力的隐裂牙,全冠对于无牙髓活力的隐裂牙治疗效果最佳,治愈率达93.1%。结论:牙隐裂的有较高的发病率,应针对引起牙隐裂的病因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背景:以往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采用石膏或夹板等外固定及螺钉、骨栓及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术式,但存在固定不牢靠、对合不良等弊端。目的:通过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内固定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下胫腓钩板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征。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对象:选者2001-10/2004-03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的患者23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11例,旋前外旋型7例,旋前外展型5例。其中双踝骨折14例,三踝骨折9例。方法:采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23例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常规摄X射线片。1周即可进行距小腿关节功能锻炼,2个月左右即可部分负重行走。功能测评根据改良Mazur标准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可,差)。主要观察指标:①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平均随访11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结果:骨折愈合的时间为12-18周;优16例,良5例,可2例。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患者下胫腓间隙无分离,内、外踝与距骨之间的距离对称,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现象。结论:应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并能恢复距小腿关节(踝关节)功能,其内固定稳定,生物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