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城市空间结构是各种人类活动和功能组合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城市交通作为城市社会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天津市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汉中市中心区空间组织的探讨,揭示城市空间组织、演变的基本规律,为汉中市及其类似城市空间组织提供发展依据。方法运用历史分析、空间分析与区域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城市空间结构分析。结果汉中市中心区的空间结构是由其功能、汉江、交通和自然地貌形成的"风车"形结构。结论城市中心区的空间结构组织必须依据城市的性质、功能、地形地貌等要素,通过城市道路的交通组织、城市生态组织、城市轴线组合、城市视觉景观组织、城市建筑空间组织等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从目前巨型城市发展趋势入手,探讨其发展背景及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结合世界巨型城市研究进展,分析、探讨巨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认为巨型城市与巨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主要由3个方面构成:一是反极化思维,构建等级异质多中心城市体系;二是实现组团空间和机能空间的有效融合;三是实行交通网络和生态网络的耦合.初步建立生态导向的合理城市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浅析西昌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中功能要素的发展演变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及道路和商业空间的发展与整个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为西昌城市空间拓展的优化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物流网络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了以经济机制为驱动、网络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网络规模动态变化、空间距离限制等条件的拓展加权BA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对其集聚扩散演化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演化算法,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试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集聚经济是城市物流网络空间结构集聚形态(集聚演化)的形成机制,集聚不经济是分散、均衡形态(扩散演化)的形成机制;演化中集聚机制的作用更明显;物流节点比通道更能体现集聚扩散演化特征。所构建的模型能够模拟和分析城市物流网络空间结构集聚扩散演化的过程与特征,并揭示经济性演化机制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是在多种机制作用制衡下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不同属性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演变在不同作用机制下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以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沈阳为研究对象,从古代、近代、现代的历史发展顺序出发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历程,重现在城市地位、区域职能、经济发展等"城市内涵"变化过程中城市结构的"外在表象"演变过程.通过不同阶段空间演变特征识别,划分"单中心"外衍时期、"功能板块"拼接时期、"圈层放射"拓展时期3个历史阶段.根据分析,将沈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归纳为自然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决策者因素三大因素,并基于此预测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的未来演变方向和最终城市结构.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一个崭新的城市空间单元,是带动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它的建设布局对所在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从作为城市一个功能单元的空间属性出发,认为在城市经济空间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对城市经济的不均衡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CBD的分离、分园建设整合以及城市经济空间重组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城市社会空间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则会带来城市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城市社会空间的某些矛盾.  相似文献   

8.
都市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聚集分维和网络分维计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维数,并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长江三角洲由于生态系统边缘效应和交通通讯网络的发达而表现出内部空间结构的紧致性。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其城市空间亦趋于集聚和整合。环渤海经济圈则由于社会经济活动集中于渤海湾地区而形成了差异较大的内外圈层,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最为松散。为此提出了要发展卫星城,构建广域交通体系,扩大城市容量,增强各二级中心集聚、辐射能力等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城市模型,以城市首位度,城市群序位规模分布为参数,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特征.结构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划分为5个节点等级,节点城市培育方向为将四级节点城市如宁乡、望城等发展成为三级节点城市如湘乡、浏阳等.从节点互补、交通优化、节点增长、城市协调等方面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体系发展设想.该模型和设想对中等规模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体系的构建,合理规划中等规模城市群空间格局,加强城市间的协作以及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河北省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认为地形地貌、京津两市对河北省城市空间格局具有较大影响,目前“一带、两群、两个双极核”空间格局已经形成.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全省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对策,应构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布局,从点、轴、群的城市体系向网络城市体系格局转化.  相似文献   

11.
从数字城市的基本知识出发,分析了数字城市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论述了空间分析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空间数据库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它决定了数字城市建设的成败。就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中涉及到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地理现象.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构建模型分析了对外贸易推动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生成过程和经济机理.研究表明,随着对外贸易联系逐渐深化,在国外市场规模扩大到中等程度时,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将同时出现,区域经济呈现出双核结构特征;区域双核结构模式能否出现受到农业劳动力消费市场规模这个因素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数字农业”是农业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技术,它将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河南省发展数字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且具备一定的基础.河南省数字农业的发展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首先要统一必要的技术标准,重点进行“数字农业”基础信息平台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业数据共享;其次要进行多学科联合,研究试验“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同时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建立产、学、研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字城市的城市物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物流是在考虑社会、环境、经济、财政以及城市运输活动的能量影响的情况下 ,对城市物流活动整体进行优化的过程。本文介绍了数字城市和城市物流的基本概念 ,分析了数字城市建设对城市物流的影响 ,并且对基于数字城市的城市物流的特点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对研究城市物流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佛山城镇空间的极化与反极化过程及其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带.城镇密集带是经济要素最为活跃的地区.其空间结构的组织和演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本文结合空间极化理论和空间组织理论,分析了佛山市城镇空问系统的发展过程,指出佛山城镇空间的发展是自组织和被组织过程的统一,这种过程通过不断的极化一反极化、调整一再极化作用的驱动.目的是要形成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系统。而佛山市行政区划的调整正适应这一城镇空间发展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存在中心城市布局不合理、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不健全与城镇职能结构单一、交通轴线网络结构不完善的特征,提出中心城市合理布局、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调整与职能结构优化、交通轴线网络结构完善的三大策略,促使山西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改变,并进而提出山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动态演化模式,由现在的“K”字形空间格局逐渐向“大”字形空间格局和“叶脉式”空间格局转变.  相似文献   

18.
"缝合"理念是把城市视为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通过一定的城市设计技术手段进行"缝合",形成旧城区与城市环境的互动与协调.位于吉林省边境的集安市,是以高句丽民族第二代都城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城市中心发展起来的历史名城.对于集安市来说,古城与现代城市的连接处是城市缝合的主要地区,而城门作为古城与城市的连接节点,既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连接现代城市与古城的空间纽带.将交通作为引导城市空间组织的手段,运用空间句法的分析比较,对古城与城市的连接空间进行缝合,从而对城市进行空间重构,以达到古城与城市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数字摄影测量到城市三维景观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城市”是适应现代城市信息化发展提出的优化城市整体运行的全新的解决方案,其首要任务就是城市三维模型的建立,文章旨在介绍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数字城市(CyberCity)在建立城市三维模型中的操作流程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字出版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勇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5):149-151
数字出版是现代出版的发展趋势。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从馆藏资源结构、文献采集方式、文献加工周期、管理方式、文献利用方式、服务内容和方式及版权意识等七个方面对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