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头颈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导致手术和放射治疗受限,化疗常是中晚期头颈肿瘤的综合治疗中的一部分,有关化疗在头颈肿瘤治疗中的价值一直存在争议,现回顾国内外化疗在头颈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并对近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其生物活性由C-Met蛋白所介导.人类许多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与HGF/C-Met系统密切相关.头颈鳞癌的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HGF/C-Met系统与头颈鳞癌侵袭与转移关系,将对临床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远处转移是影响头颈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尽管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治疗仍然十分不理想.对头颈肿瘤医生来说,头颈部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临床诊断、治疗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对目前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发生部位以及临床筛查、治疗方面的近期研究结果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4.
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全球发病率在最近十年明显上升。头颈肿瘤的病理类型超过90%为鳞状细胞癌,临床上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早期识别诊断头颈肿瘤能够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传统的蛋白质组学到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再到空间蛋白质组学的出现,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有望被发现用于头颈肿瘤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以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头颈肿瘤是近年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其确切的分子机制和预后因素尚不清楚。识别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可使有效的靶向治疗策略应用到头颈肿瘤诊断治疗中,从而改善患者预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DNA甲基化在肿瘤的起始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 就DNA甲基化与头颈肿瘤的关系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肿瘤标志物是检测、诊断、治疗、监测肿瘤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分子信号。头颈肿瘤缺乏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标志物。综述与之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及其研究进展,对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和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提供依据。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介入,为肿瘤标志物研究带来新希望。  相似文献   

7.
头颈肿瘤包含多种肿瘤类型,鼻咽癌、喉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鳞状细胞癌,甲状腺癌是最常见内分泌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头颈肿瘤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尤其是甲状腺癌;而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缺乏准确的早期诊断手段,且治疗后期患者易对放化疗产生抵抗,仍需不断探索头颈肿瘤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目前大量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RNAs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头颈...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技术及材料科学的发展,用于头颈肿瘤治疗的设备,如激光、各种内镜、手术中影像导航设备及超声刀等也逐步改进和更新,使得头颈肿瘤的微创外科手术中肿瘤暴露更加清晰、解剖定位更加准确、术中止血变得容易和确实可靠;扩大了肿瘤微创切除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HGF/C-Met系统与头颈鳞癌相关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其生物活性由C—Met蛋白所介导。人类许多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与HGF/C—Met系统密切相关。头颈鳞癌的转移是患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HGF/C—Met系统与头颈鳞癌侵袭与转移关系,将对临床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远处转移是影响头颈肿瘤患预后的重要原因。尽管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上取得了显的进步,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治疗仍然十分不理想。对头颈肿瘤医生来说,头颈部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临床诊断、治疗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对目前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发生部位以及临床筛查、治疗方面的近期研究结果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1.
12.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疾病,虽然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目前甲状腺结节性质判定的重要辅助检查,然而10%~40%甲状腺结节通过穿刺细胞学无法判断性质.另外,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几乎全部归因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的增加,目前对具备不良预后特征的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方式越来越被认同.本文就甲状腺癌中常见的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诊断、预后之间相关性最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上颌窦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因其部位隐蔽,早期诊断较困难,一旦症状明显,肿瘤多已侵入骨壁及周围组织,故临床上中晚期患者多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命。随着影像学、鼻内镜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上颌窦癌的癌前病变,如上颌窦炎、不典型增生、内翻性乳头状瘤等的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上颌窦癌的发病率。国内外学者对上颌窦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不少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腮腺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90年1月~2008年8月24例原发性腮腺鳞癌,总结其临床资料、病理结果、生存情况和预后因素。结果Kaplan-Meier法计算全组5年生存率达35.9%,手术肉眼切净肿瘤的患者(n=18)5年生存率达47.9%。初治(n=15)和复发挽救(n=9)患者的5年生产率分别为44.2%和22.2%(P=0.132),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局部区域复发。多因素分析提示二次治疗和肿瘤肉眼残存是预后不良的因素。结论原发性腮腺鳞癌恶性程度较高,首次治疗是关键,切除的肿瘤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肿瘤肉眼残存或二次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占头颈肿瘤的第2位,占全身肿瘤的2%左右,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其中约60%为声门型,多发于男性,90%以上与长期吸烟有关.声门型喉癌早期常表现出声嘶,故易被早期诊断并治疗.传统喉癌外科治疗需要在气管切开的基础上,根据喉部肿瘤的大小及侵犯范围对应行相关开放性术式,如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垂直半喉切除术,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喉全切除术等术式,传统开放性手术存在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患者花费高、术后发音效果差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文献报道[1~4],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5年生存率及生存质量高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逐渐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鳞状细胞癌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有明显的影响。手术或放疗对局部的改变使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增加了困难。近来,人们开始使用肿瘤标记物做为肿瘤诊断、预后和监测治疗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由于以前所使用的用于头颈部鳞癌的肿瘤标记物(如,癌胚抗原,糖蛋白类,聚胺及免疫复合物等)敏感性太低,很难满足临床的需要,Cyfra(细胞角化蛋白碎片)21-l是一种新的有价值的头颈鳞癌肿瘤标记物。自1992年9月至1993年3月对250份血清进行了CyfraZI-l测定。25O份血清来自8组人群:(l)头颈部鳞癌患者;(2)头颈部良…  相似文献   

17.
头颈外科学     
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喉癌诊断中的作用;唾液中监测肿瘤特异性甲基化:有望成为头颈肿瘤复发的早期监测指标;西印度人群头颈鳞癌HPV感染与p53基因改变间的相互作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复发或转移头颈鳞癌的Ⅱ期多中心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3例喉鳞癌手术标本中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的情况,其阳性率为69.8%。再者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与肿瘤的T分期,肿瘤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期密切相关(P<0.01),与肿瘤的原发部位无明显的相关性。结果提示:在临床应用中有可能将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程度作为判断喉鳞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也能为更好地设计患者的治疗计划提供建设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E-钙黏蛋白是介导同亲性细胞黏附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其表达下调是肿瘤获得侵袭和转移的重要环节。E-钙黏蛋白及其血清片段在头颈肿瘤中对于肿瘤的分化、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头颈鳞状细胞癌容易发生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预后差。肿瘤干细胞在肿瘤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是分离鉴定肿瘤干细胞的重要物质基础。循环肿瘤细胞是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入外周血中继而形成转移灶的一类细胞,其中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其与肿瘤的转移、临床特征、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与头颈鳞状细胞癌相关的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