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核素骨显像异常表现的甲状旁腺腺瘤一例李伟,陈雅清,屈婉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旁亢)临床一般依据血清钙和甲状旁腺激素(PTH)增高而诊断.1993年8月本科根据1例腰腿痛患者核素骨显像所显示的特殊征象拟诊为甲旁亢而收治入院.后经99mTc...  相似文献   

2.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骨病X线诊断(附9例分析)胡毓亮周荔乔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下称甲旁亢)骨病又称泛发性纤维囊性骨炎、广泛性纤维骨炎。系全身代谢性骨病。由于甲状旁腺素分泌过多,促使破骨细胞活动增加而引起骨骼广泛性的病理改变。甲旁亢骨病临床上缺乏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3.
伴有肾脏病变的原发性甲旁亢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有肾脏病变的原发性甲旁亢3例盖永浩1蔡世峰2李俊来3邵长清2王茜1我院1992~1995年收治的以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以下简称甲旁亢)患者3例,均为腺瘤所致,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本文旨在结合肾脏影像学改变,提高...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骨骼X线表现(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高进(甲旁亢)的骨骼X线改变。方法:收集了病理证实甲状旁腺腺瘤12例,腺体增生3例,腺癌1例,其中伴有尿路结石13例,并伴有高血钙低血磷,均行头颅,胸部,骨盆,股骨,双手X线检查,结果:甲旁亢除引起全身骨质稀疏外,认为骨膜下骨质吸收为特征性征象。纤维囊样骨炎和颅盖骨磨砂玻璃样变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结论:全身骨质普遍稀疏伴有尿路结石可提示有甲旁亢可能,根据其X线特征与临床结合可作出甲旁亢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甲旁亢(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是指无特殊诱因甲状旁腺肿瘤或增生,引起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过多和高血钙而引起骨病变、肾结石等状态。近年来,随着血生化筛选和特殊检查相继问世,甲旁亢的确诊与日俱增,按国外1‰~5‰标准,十亿人口的我国就是100~500万甲旁亢患者,但国内各地迄今报道仅为142人,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使大批肾结石型和骨病变型能得到及时的诊治实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继发性甲旁亢锁骨下缘的骨吸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随机选择50例慢性肾衰患者的胸部X线片中,发现锁骨外1/3下缘韧带下骨吸收12例,发生率为24%,其发生率随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指出,此部位的骨吸收是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的重要X线征象。为了更好地识别早期骨吸收改变,笔者观察了100例正常锁骨的X线局部解剖,并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脑内钙化的CT诊断(附9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 (以下简称特发性甲旁减 )是不明原因的甲状旁腺素 (parathrtoidhormone ,PTH)分泌过少而引起的临床上以反复手足抽搐、癫痫样发作及低血钙、高血磷为特点的综合征。本病少见 ,笔者搜集我院自 1994年以来临床及CT资料完整且经生化检查证实的 9例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结合文献分析 ,探讨颅内钙化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1 材料与方法9例特发性甲旁减患者 ,男 5例 ,女 4例。年龄 8~ 61岁 ,平均 3 7.5岁。病程 2个月~ 2 0年。临床表现为 :四肢及面部麻木感 (9例 ) ;反复手足抽搐 (7例 ) …  相似文献   

8.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简称甲旁亢 )时 ,由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ormonePIH)分泌过多 ,刺激破骨细胞的活动 ,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骨改变的表现文献中已有详尽的论述[1~ 3 ] 。笔者仅就经外科手术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且长期误诊误治的 2例女性患者 (分别为 2 3岁和 16岁 )进行回顾性分析中 ,发现其中 1例头部正位片上显示增强的颞线 (图 1) ,国内文献较少提及。现结合文献特报告如下。图 1  2 3岁女性甲旁亢患者头部正位片 ,见起自眼眶顶的外侧角微向内沿颞窝呈浅弧形上行距颅骨外侧表面 2~ 3cm增白线 (箭头 )  有关颞线的解剖 颧骨…  相似文献   

9.
甲旁亢患者99 TCm-MIBI显像异常二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延迟法^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脯(MIBI)显像是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常用的方法。现将2例腺瘤型甲旁亢患者的^99Tc^m-MIBI显像异常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的基础上联合减影平面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旁亢)患者术前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序贯纳入本院甲旁亢患者28例。所有患者行放射性核素显像前1~2周检测血清甲状腺旁腺激素(PTH)及血钙值。静脉注射99TcmO4-40~60 MBq后行甲状腺99TcmO4-显像;待采集结束后,再次静脉注射99Tcm-MIBI 600 MBq,行早期99Tcm-MIBI平面显像,后行SPECT/CT融合显像。在行99Tcm-MIBI延迟平面显像后,获得减影平面显像。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显像技术的诊断效能。显像技术检出病灶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其他数值型变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原发性和继发性甲旁亢患者术前检测PTH水平分别为(102.4±88.8)、(98.2±53.6)pmol/L,血钙水平分别为(2.9±0.3)、(1.9±0.2)mmol/L。28例甲旁亢患者共发现可疑性结节55处,其中40处甲旁亢病灶,15处非甲旁亢病灶。双时相检出19处病灶和2处阳性浓聚灶,其灵敏度为47.5%(19/40)。在双时相诊断甲旁亢病灶为阴性结果的患者中,减影相检出其他5处病灶,提高了病灶检出的灵敏度(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6,P=0.125)。SPECT/CT融合显像检出甲旁亢病灶26处,将双时相和减影相联合分析,检出甲旁亢病灶25处、非甲旁亢病灶4处;将双时相联合SPECT/CT融合显像分析,检出甲旁亢病灶26处、非甲旁亢病灶1处。减影相联合SPECT/CT融合显像与全部联合显像诊断效能相同,检出甲旁亢病灶27处、非甲旁亢病灶1处,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双时相(67.5% vs.47.5%和93.3% vs.86.7%)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35,P=0.02;χ2=4.432,P=0.04)。结论甲旁亢患者在行常规双时相平面显像的基础上联合减影平面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较单纯行双时相平面显像可以提高患者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旁腺素 (PTH)合成分泌减少 ,在循环中不能转变为有活性的激素 (iPTH)以及靶器官对PTH的作用产生抵抗等引起的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由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抽搐、癫痫样抽搐、智力低下、精神障碍等症状 ,患者常首先做颅脑CT检查来寻找病因 ,加上本病的钙化特点及CT对钙化特有的敏感性 ,因此CT成为本病的主要影像检查、血生化钙鳞及甲状旁腺素的测定以及外源性的PTH滴注试验也是本病的重要鉴别手段。材料与方法我院自 1995年~ 1999年经临床证实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 11…  相似文献   

12.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hyperparathyroidism)是由于甲状旁腺素(parathormone ,PTH)分泌过多 ,而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通常表现为高血钙、低血磷 ,尿钙、尿磷排出增多。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以原发性常见 (占 80 %以上 )。原发性以主细胞腺瘤最多见 ,其次为弥漫性甲状旁腺增生 ;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则是由于肾脏疾病或其他疾病 ,引起血钙过低或血磷过高 ,因而刺激甲状旁腺 ,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后者常见于慢性肾脏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佝偻病和范可尼综合征 (Fanconi…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7岁,17年前出现骨痛、脊柱畸形,血清甲状旁腺激素(FTH)、血Ca^2+升高,临床诊断为原发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完整切除右甲状旁腺肿物,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术后症状缓解。5个月前出现周身酸痛、双下肢无力并伴肾结石。体格检查:脊柱呈前凸、侧弯畸形。右前臂桡侧、左胫前可触及骨性肿块。  相似文献   

14.
笔者采用指骨X线直接放大摄影来观察30例甲粗隆的X线解剖和24例肾性骨病甲粗隆骨膜下骨吸收的X线征象。认为甲粗降骨膜下骨吸收是肾性骨病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甲旁亢)早期最敏感的X线征象。  相似文献   

15.
甲旁亢的诊断主要是临床和生化学的诊断,尤其是甲状旁腺素(PTH)的测定,近年来由于超声和CT 的发展,形态学检查也具有重要地位,作者从1980年4月剑1982年12月用CT 检查30例甲旁亢病人,其中3例失去随访,2例CT 检查为正常,其余25例在CT 检查后平均12天内进行手术,24例为腺瘤,1例为腺癌,女性17例,男性8例平均年龄为57岁,临床表现除血钙升高外,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诊断中^99Tc^m-MIBI显像与血清全段PTH测定结果间的关系。方法对70例临床疑诊甲旁亢患者行血清全段PTH测定和^99Tc^m-MIBI显像。血清PTH〉88ng/L为诊断甲旁亢依据;^99Tc^m-MIBI显像以早期相发现且延迟相显示相对清晰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为病变腺体的检出依据。对照最终临床诊断结果,评价鲫Tcm_MIBI显像对病变甲状旁腺的检出效能及与血清PTH检测结果的关系;并以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PTH水平与病变腺体体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0例患者中最终证实为甲旁亢者38例。^99Tc^m-MIBI显像对70例患者的诊断准确性为90.0%(63/70);在PTH正常组为80.0%(12/15),在PTH升高组为92.7%(51/55);假阳性均见于PTH正常者。若^99Tc^m-MIBI显像诊断甲状旁腺病变以PTH升高为前提,则总体诊断准确性为94.3%(66/70);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原发性甲旁亢患者血清PTH水平与病变腺体体积之间呈正相关(r=0.782,P〈0.001)。结论甲状旁腺病变腺体行^99Tc^m-MIBI显像时应先测定血清PTH,以提高^99Tc^m-MIBI显像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甲状旁腺腺瘤引发纤维囊性骨炎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绝大多数是由于孤立性甲状旁腺腺瘤所致,占85%,余15%系由多发甲状旁腺腺瘤、弥漫性甲状旁腺增生或甲状旁腺腺癌引起。普遍性骨质疏松、骨膜下骨皮质吸收及多发纤维囊性骨炎是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重要放射学表现。笔者报告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引发多发纤维囊性骨炎的X线、CT特征.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B超定位与细针抽吸诊断甲状旁腺疾病的进展云正芬综述鲁树坤审校作者单位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超声科,长沙410011手术是治疗原发性甲旁亢(甲状旁腺肿瘤或增生)的主要措施。由于甲旁腺位置异常等原因,约10%的病例在首次手术中找不到病变的甲旁腺〔1〕,再次手...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郑伟杜晓辉尹茹宋少柏檀华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诊断,内分泌;外科手术,内分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81.6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在我国比较少见。约有90%是由甲状旁腺腺...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7岁,17年前出现骨痛、脊柱畸形,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Ca2+升高,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完整切除右甲状旁腺肿物,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