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怎样提高鱼用配合饲料的利用率饲料是养鱼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在池塘养殖的条件下,除了施肥培殖天然饲料外,还需投喂配合饲料才能获得高产。所以,在养鱼生产成本中,饲料费用占了很大的比例,饲料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养鱼的经济效益。实行科学的投饲管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是提高养鱼济经效益的重要措施,这里谈谈提高鱼用配合饲料利用率的一些措施。一、突出一种主体鱼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袭用传统的放养方式,即多种吃食鱼同池混养,应以草鱼、鲤鱼或团头鲂、青鱼等吃食鱼中任一品种为主体鱼,适当搭配鲢、鳙、鲴或其他鱼类,以改善水质,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充分发挥池塘  相似文献   

2.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配合饲料利用率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提高鱼用配合饲料利用率可采取以下6种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玲宏 《河南水产》2003,(4):26-26,30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增大,配合饲料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养殖中饲料投资越来越高,甚至占养鱼总支出的60%~70%,如何能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降低饲料成本成为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关键。降低饲料成本并不是减少饲料用量,而是充分利用饲料并提高饲料的作用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了解主养鱼类的营养需求不同种类的鱼其食性和营养需求不同,虽然它们都需要蛋白质(必须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类营养要素,但需求量和利用率却有一定的差异。大部分养殖鱼类要求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25%~45%,…  相似文献   

4.
一、淡水鱼混养1.混养原则淡水鱼混养应坚持互生共利原则,不能随意混养。必须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食性、生长情况、饲料来源、气候和池塘条件来决定混养类型,确定主养鱼和配养鱼的放养密度、规格及放养时间等,才能达到相互促进、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目的。如当地有较充裕的肥料,则可考虑以鲢、鳙、鲮、罗非鱼等为主养鱼。草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考虑以草鱼、团头鲂和鳊鱼为主养鱼。  相似文献   

5.
一、主养鲢、鳙模式鲢鳙为主养鱼,鲤、鲫、草鱼、团头鲂为配养鱼。适用于淤泥较厚的池塘,比如精养鲤、草鱼2~3年之后的池塘,改变思路,主养滤食性的鲢、鳙。以发酵过的人畜粪便配合化肥肥水,大量繁殖天然饵料,不投喂配合饲料,少量投喂青饲料,草鱼、团头鲂的粪便可以做为肥料充分利用。该养殖模式投资少,风险低,效益好,易管理。具体放养模式见表1。表1亩产500千克混养模式二、主养草鱼、团头鲂模式适用于新挖或淤泥较少、注水方便的池塘。草鱼、鲂为主养鱼,鲢、鳙、鲤、鲫为配养鱼。以投青饲料为主,不施肥。该养殖模式投…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选用适当蛋白质含量的沉性颗粒饲料,投饲技术和提高养成规格等降本增效措施,对不同鱼类的合理搭配混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以肃静Ⅰ号一龄鱼种为主养鱼,混养上层及中底层鱼类,亩产达到1,107.6和1,138.6kg,其中主养鱼亩产分别为541.4和521.6kg,占各试验池产量的48.88%和45.81%,平均亩效益为1,842.36和2,216.74元。研究证实,团头鲂浦江Ⅰ号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效益显著,可作为池塘主养鱼而推广。  相似文献   

7.
配合饲料养鱼高产放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配合饲料养鱼池塘中各种鱼类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及与滤食性鱼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以二龄青鱼为主、以二龄草鱼为主和以一龄团头鲂为主的三种混养类型亩净产1000公斤的放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鱼塘中设置网箱,将共存于同一水体中的不同养殖品种相对分离,借助箱内外水体交换,实现资源(溶氧、饲料、肥料等的综合多级利用,是传统养殖技术改进的有效途径。其实施方法是按混养比例中吃食性鱼类数量和网箱养鱼一般密度在池塘中设置小网箱,箱内单养吃食性鱼类,箱外混养杂食性和滤食性鱼类。这一箱池结合的养殖方式在同一池塘中混养多品种的前提下实现了不同种类的单养,既有利于饵、肥等物质的多级利用,又方便不同养殖品种在投饵、用药、出池等操作。是近年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尚荣 《重庆水产》1991,(1):12-14,22
池塘养鱼要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鱼产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放养结构,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笔者1989年在12亩池塘内利用颗粒饲料主养鲤鱼,共产成鱼14540.5公斤,其中产鲤鱼8984.52公斤,产滤食性鱼类4340.4公斤,产草成鱼853.83公斤。以总净产鱼计算,饲料系数为1.46,每公斤鱼的饲料成本为2.2元;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八年,我场引进了东北银鲫,几年来,通过制种、饲养、推广,现已成为我场鱼种池、成鱼池和湖泊养鱼,一个优良的混养搭配品种。它不但肉味鲜美,适应性强、食性广,不受水体、饵料种类限制,而且生长速度快,易于起捕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现将我场一九八四年东北银的饲养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混养斑尾复虾虎鱼对菊黄东方鲀养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池塘空间的利用效率,通过斑尾复虾虎鱼与菊黄东方鲀的混养试验,对菊黄东方鲀混养和单养的养殖能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以2龄、3龄的菊黄东方鲀作为主养鱼与斑尾复虾虎鱼混养,主养鱼产量可达300 kg/亩(15亩=1 hm~2,下同),每亩还能增收16.7~26.23 kg商品规格的斑尾复虾虎鱼;2龄菊黄东方鲀混养和单养的饲料系数分别为1.75和2.06,3龄菊黄东方鲀混养和单养的饲料系数分别为3.32和4.20,与单养相比,混养在饲料利用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正> 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 Bleeker,又名沙姑子、板黄鱼、黄尾刁,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细鳞斜颌鲴喜栖息于底层,主食有机腐屑和固着藻类,其生活习性及食性与目前池塘主养鱼类有明显区别。众所周知,在池塘养鱼业中,混养是提高鱼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开发、引进野生经济鱼类,进行多种鱼类合理的搭配混  相似文献   

13.
降低饵料系数的关键饵料是养鱼的物质基础,也是养鱼耗费的主要成本,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据笔者多年实践,总结出降低饵料系数的几个关键环节如下:一、合理混养,保持最佳密度在鱼类养殖中,搭配混养可发挥各种鱼类间的互利作用。如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鱼类养殖业历史悠久,千百年来经由广大劳动人民不断的摸索创新,在科学养鱼上取得了不少经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筛选出了生长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的“四大家鱼”及鲤、鲫、鳊、鲂、鲴等优良的养殖种类。在养殖方式上,根据各种养殖对象栖息水层与食性的不同,采用混养、密养,以充分利用养鱼水域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配合饲料养鱼,具有效率高,饲料来源广,利用率高,营养较全面等优点,因而能促进鱼类快速生长,缩短养殖周期,提高产量.上海市郊区部分社队,采用了我所研制的配合饲料养鱼后,能使青、草、鲤、鳊等鱼类亩产量增加到占总产量的60%;养青鱼1斤原需螺蚬50斤左右,现在只需配合饲料2.5斤.一般池塘亩产量可达千斤,盈利150元~300元,比过去提高3~5倍.现将配合饲料养鱼生产中(池塘养殖为例)几项关键性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混养成鱼颗业饲料与菜粕养鱼对比试验报告刘圣吉(都昌县北山水产总场)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寻找一种适合我场混养鱼特点的鱼用配合饲料,我场与江西正兴饲料厂开展正兴牌混养成鱼颗粒料与菜粕作精料养鱼的对比试验,具体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地点、时间、面积:试验...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沙滩塑膜防渗鱼池112亩,采取主养吃食性鱼类,混养滤食性鱼类,套置小型网箱单养罗非鱼,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总产鱼131499.2kg,平均亩产1174.1kg,其中网箱单产118.gkg/m3,经专家鉴定认为:其技术和经济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邓厚群 《内陆水产》2002,27(4):28-28
春天是全年鱼事的开始,应认真抓住抓好以下几个技术关键。1培肥水质当水温上升至8℃以上时应立即施足基肥,一般每667米2水面可施经稀释的有机肥料80~100千克,以促进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为鱼提供充足的饵料。以后根据水质情况适当加施追肥,每667米2水面施用经腐熟的人畜粪便1000千克左右。2确定好主养鱼和搭配鱼的比例根据鱼塘条件、市场需求、鱼种资源、饲料资源及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主养品种、搭配品种及其品种的比例关系。一般中低水平池塘以鲢、鳙鱼为主养鱼种,辅以草、鲤、鲫鱼;自种牧草或盛…  相似文献   

19.
药喂鲤鱼鲢鲫治病──池塘主养鲤鱼防治鲢鲫病技术目前,较为正规的池塘养鱼,大多以鲤为主养鱼,搭配鲢鲫等。主养鱼主要摄食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喂的颗粒饲料,搭配鱼则以水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为食。这种混养方式充分利用了水体,发挥了各种鱼之间的互利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养鱼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减少养鱼水体污染,鼓励农民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种草养鱼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将种草养鱼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正确选择养鱼模式养殖品种以草鱼、鳊鱼、鲂鱼等草食性鱼为主,放养模式可采用:一是80∶20池塘主养模式。以养殖草食性鱼为主,全部投喂青草饲料,养成时草食性鱼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搭配部分鲢、鳙鱼以调节水质。二是多品种混养模式。放养的草食性鱼种数量占投放鱼种总重量的50%以上,混养35%左右的鲢、鳙鱼等肥水性鱼类和15%左右的鲤、鲫鱼等杂食性鱼类,适当搭配几尾肉食性鱼类,如加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