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7月-12月,对前来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592例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常住与流动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和对预防接种的态度.结果 预防接种知识得分及格比例常住儿童家长高于流动儿童家长,常住儿童家长回答正确率除预防儿童感染传染病的最好方法和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时间外,其它题目均高于流动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预防接种态度,对"家长应该学习了解预防接种知识"、"您对现行的预防接种工作比较满意"、"预防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的同意比例常住儿童家长高于流动儿童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住与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作用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还有欠缺,尤其是流动儿童家长对有些知识点的知晓率更低,今后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张玮 《现代养生》2023,(16):1219-1222
目的 分析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在儿童传染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江苏宿迁地区1000名家长及其子女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1日期间的500名家长及对应的50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2020年6月1日-2021年12月1日期间500名家长及对应的500名儿童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接种管理,观察组实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及疫苗知识理解情况、儿童接种疫苗的及时率、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后,观察组家长疫苗理解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儿童接种各种疫苗的及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地区儿童传染病发病人数,2019年为3400人,2020年为1187人,2021年为635人,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结论 对于流动儿童的家长实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也能提升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情况,降低流动儿童传染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对流动儿童试行预防接种网络化管理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人口的频繁流动.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提高流动儿童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已成为当前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当前预防接种管理的主要研究课题。该文介绍了对122名1~6岁流动儿童试行预防接种网络化管理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掌握我市学龄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全面提高计划免疫工作水平。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基层防保人员使用统一制作的调查表格,挨村逐户走访适龄流动儿童,对部分儿童家长开展素质调查。结果仪征市流动儿童建卡建证和基础免疫接种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流动儿童中乡际流动儿童由于随意选择接种单位,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外来流动儿童家长由于文化程度低,健康意识淡薄,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意义缺乏了解,给预防接种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结论为提高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水平,卫生部门应加强针对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教育,定期挨村(居委会)逐户开展调查摸底,切实做好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乡际流动儿童要实行流动儿童属地管理政策,同时创造条件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实现接种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5.
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随外出务工的父母进入城市,成为继农民工之后的第二代城市移民。为了解浙江省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掘港镇0-6周岁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流动儿童管理对策。方法采用描术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资料。结果流动儿童数量庞大、流动频繁,流动儿童的基础免疫及时接种率及大年龄组加强接种率均低于本地常住儿童,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仍然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结论为提高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加强与学校及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对流动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强化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实现接种信息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仪征市学龄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全面提高计划免疫工作水平。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基层防保人员使用统一制作的调查表格,挨村逐户走访适龄流动儿童,对部分儿童家长开展素质调查。结果仪征市流动儿童建卡建证和基础免疫接种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流动儿童中乡际流动儿童随意选择接种单位,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外来流动儿童家长由于文化程度低,健康意识淡薄,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意义缺乏了解,给预防接种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结论为提高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水平,卫生部门应加强对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教育,定期挨村(居委会)逐户开展调查摸底,切实做好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乡际流动儿童要实行属地管理政策,同时创造条件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实现接种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湖州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和社会对免疫服务需求的增长。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科学管理是提高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整体效益、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我市自2004年8月在吴兴、南浔两区建立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作为信息管理的手段,现将该系统的运行情况作介绍如下。供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17(4):213-213
卫生部最近要求各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氛围。今年4月25日是第20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是“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一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0.
张平 《现代养生》2014,(24):222-222
预防接种在疾病的控制方面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是目前免疫预防接种工作中面临的难点。为了有效管理流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工作,本文分析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现状,包括预防接种宣传不够深入及全面等,并同时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包括强化宣传管理,完善流动儿童管理及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11.
实施儿童免疫接种网络化管理的功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自建立以来,管理便成为计划免疫工作的核心内容。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住所地大量变迁,使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利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和网络技术,实行儿童免疫接种网络化管理已势在必行。实施儿童免疫接种网络化管理有如下主要功能。1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外来儿童免疫预防特征,制定适宜的免疫接种策略。方法根据北京市2000-2004年强化查漏补种活动数据,对在京外来儿童预防接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4年强化查漏补种活动调查外来儿童数保持在16万水平,部分远郊区县外来儿童数逐年上升,各年份建卡率为64.5%-80.6%,建证率为68.7%-81.7%;平均建卡、建证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外来儿童聚居地和散居地“四苗”全程合格率分别为54.4%和87.6%;各年份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平均零剂次率和平均漏种率分别为16.8%和24.1%,上述两项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OPV零剂次儿童中服苗后无记录者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结论随着外来儿童强化查漏补种活动的推进,在京外来儿童总量趋于稳定,在京分布出现由近郊区向临近远郊区县推移的特点,各年份建卡率、建证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聚居地区外来儿童接种质量低于散居地,大年龄组儿童免疫接种管理力度下降,极易出现免疫接种空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贵州省入学入托儿童的接种卡证建立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调查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996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996名儿童中,有接种证的342人,接种证持有率为34.3%;有接种卡的445人,建卡率为44.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是否建卡、是否认为接种疫苗可预防相应疾病、母亲的文化程度、知道计划免疫包括的疫苗种数、是否是流动人口对接种证的持有率有很大影响,方程中各变量的标准偏回归系数依次升高。结论为了提高接种证持有率,要大力加强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流动儿童的建证工作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入学入托儿童查验接种证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制度的执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问卷调查黔东南州996名儿童家长,并分别组织卫生、教育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专题小组讨论和深入访谈。结果95.0%以上的家长认为接种证有用;94.8%的家长认为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有意义。3.6%的家长认为查验接种证没必要,这部分家长认为接种记录没有了,可能会导致盲目补种进而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另外,担心负担不了接种费用。卫生部门持赞同意见;教育部门也认为很有必要,但顾虑凭接种证入学可能会影响入学率。结论尽管实施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但仍应该大力推行该制度。  相似文献   

15.
贾秀岩  王稳  韩一楠  由海强  夏京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133-1134,1136
[目的]了解大连市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现状,为制定免疫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在全市11个区市县抽查210名2004年出生儿童,进行BCG、OPV、DPT、MV和HBV免疫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大连市适龄儿童建卡率为99.05%,建证率为97.14%,各种疫苗合格接种率分别为BCG 98.57%、OPV 98.57%、DPT 98.10%、MV95.24%、HBV 94.76%,HBV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4.29%,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7.62%,卡痕率为96.67%。[结论]大连市适龄儿童BCG、OPV、DPT、MV、HBV接种率均超过或接近95%,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To achieve maximal protection against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 a child should receive all immunizations within recommended intervals. Clinic records of 512 Nigerian children were evaluated for timeliness in receiving vaccines and the completion rates of the schedule. About 30% of the children presented after four weeks of age for their first immunization; 18.9-65% of the children were delayed in receiving various vaccines compared to the recommended ages for receiving the vaccines. Only 227 (44.3%) children were fully immunized. Health education and mass mobilization of the community and health workers are recommended to improve the uptake of vaccines and to encourage timely receipt of vaccines.Key words: Immunization, Timeliness, Vaccination, Nigeria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流行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寻找一个解决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有效模式,为提高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水平、提高他们的健康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ly immunization series completion among children of immigrants and parental nativity, residential du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itizenship status. We analyzed data from the childhood immunization supplement of the 2000–2003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s (NHIS). Combined 4:3:1:3:3 immunization series completion by 18 months of age served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Nest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estimated to examin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nativity and timely immunization completion. Although socio-economic and health care access partially explained parental nativity, citizenship, and residential duration differences in timely completion, having a foreign-born mother was associated with a 14% reduced odds of completing the combined series on time when compared to children with US-born mothers net of covariates. Children of non-citizen mothers who had resided in the country for less than 5 years were the least likely to complete immunizations on time. The elimination of disparities in timely immunization completion among children requires special attention to children of newly arrived and non-citizen immigrant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不同预防接种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满足不同区域居民对预防接种服务的要求,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选择3个县的9个接种单位,分析城市预防接种门诊、乡(镇,下同)预防接种门诊、村入户接种3种服务模式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疫苗、注射器使用情况。结果3种预防接种服务模式报告接种率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城市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质量优于乡预防接种门诊和村入户接种;城市和乡预防接种门诊调查的五种疫苗(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率、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入户接种,预防接种门诊的疫苗、注射器损耗率低于入户接种。结论要结合不同区域人口分布、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选择预防接种服务模式;应创造条件,积极倡导、推广预防接种门诊,不断完善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