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抗体谱检测在AIL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不明病因肝功能异常、各种病毒性肝炎以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进行抗线粒体亚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AMA/M2)、抗肝肾微粒体Ⅰ型抗体(LKM-1)、抗肝细胞胞浆Ⅰ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糖蛋白210抗体(gp210)以及多核点抗原抗体(sp100)等6项指标的检验结果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各组患者标本中的自身抗体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80.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92.3%、乙型肝炎病毒(HBV)17.2%、丙型肝炎病毒(HCV)16.7%、甲型肝炎病毒(HAV)22.2%、戊型肝炎病毒(HEV)14.3%,对照组仅为2.6%;AILD组的阳性检出率与其他各组间比较(P<0.05);AIH各亚型中AIH-Ⅰ的AMA/M2的阳性检出率与AIH-Ⅱ和AIH-Ⅲ比较(P<0.05),AIH-Ⅱ的LKM-1的阳性检出率与 AIH-Ⅰ和 AIH-Ⅲ比较(P<0.05),AIH-Ⅲ的SLA/LP的阳性检出率与 AIH-Ⅰ和 AIH-Ⅱ比较(P<0.05)。结论 AILD抗体谱检测有助于AILD的早期诊断,可为该病的分型以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俊 《临床医学》2021,41(1):23-24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将2015年10月至2019年3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AILD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期收治的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6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组,对三组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比较三组抗体阳性率.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研究组分为研究一组与研...  相似文献   

3.
4.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肝脏损伤,以肝脏病理损害和肝脏功能试验异常为主要表现。由于该疾病在国内较为少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加之部分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漏诊和误诊的病例较多。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如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可防止或推迟其进入肝硬化,避免进行肝移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相关自身免疫性抗体的特征分析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纳入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以及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每组患者的相关自身免疫指标。结果:AIH患者血清ANA阳性率明显高于PBC、病毒性肝炎以及对照组(P〈0.05)。PBC患者血PBC患者血清AMA阳性率显著高于AIH组(P〈0.05)。血清ANA在AIH以及PBC患者中均以高低度(1:1000)为主。结论:每种AILD均伴有其特征性的自身抗体,对各种类型的慢性肝病常规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诊断和鉴别AILD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身抗体检查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多认为和自身免疫有关的肝脏疾病 ,临床常见的主要有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SC)。这 3种疾病在病理组织学变化、临床表现、血液生化及自身抗体方面均有各自的特点 ,前者主要表现为肝细胞炎症坏死、后二者主要表现为肝内胆汁淤积。实验室检查特别是自身抗体检查对这些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本文仅简要介绍其最新进展。自身免疫性肝炎本病多发于女性 ,男女之比为 1∶4,有 10~ 30岁及 40岁以上 2个发病年龄高峰。临床上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6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超声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超声表现,从而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6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 自身免疫性肝炎50例,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8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例。结论 超声显像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统称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由于机体免疫机能失调而导致肝细胞或肝内外胆管损伤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前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国际诊疗指南推荐的方法。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该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其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除传统的间接免疫荧光法、酶免疫试验、免疫印迹法等方法,还出现了xMAP微珠法等新兴检测手段。本文对这些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并分析了这些技术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检出率,分析和研究诊治过程中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64例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就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试验组,选取同时间段就诊的6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阳性率差异。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其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抗线粒体抗体(AMA-M2)、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胰抗原抗体(SLA/LP)、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抗核膜糖蛋白抗体(gp210)、抗可溶性酸性核蛋白抗体(Sp100)、抗肝细胞浆Ⅰ型抗原抗体(LC-1)]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以SLA/LP、LKM-1、LC-1作为特有抗体,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AMA-M2、gp210、Sp100作为特有抗体。结论临床上对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应重视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的检测,有利于早期确诊并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市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48例AILD、54例病毒性肝炎及3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对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1型抗体(LKM-1)、抗肝细胞胞质抗原1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及抗线粒体抗体(AMA)等6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AILD组自身抗体检出总阳性率为89.6%,ANA、SMA、AMA、LKM-1、LC-1及SLA/LP的阳性率分别为41.7%、31.2%、43.7%、22.9%、12.5%及16.7%,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ILD 中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检出的抗体以的SMA、LKM-1、LC-1及SLA/LP居多;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则以ANA和AMA为主。结论加强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各种肝病患者中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LD)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消化科、肝胆外科、移植外科等收治的各种肝病患者225例,分为ALD患者组和其他肝病患者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25份临床血清标本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 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AMA),用欧蒙印迹法检测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iver kidney microsomal, LKM)、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体(liver cytosol-1, LC-1)、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肝胰抗体(anti-soluble liver antigen antibody/liver pancreas antigen, SLA/LP)、AMAⅡ型(AMA-M2)并查阅临床资料,对检测结果作出分析。结果 ALD 患者组ANA阳性率为77.78%,SMA阳性率为7.41%,AMA阳性率为55.56%,LKM 阳性率为7.41%,AMA-M2阳性率为48.15%,SLA/LP 阳性率为7.41%,LC-1阳性率为3.70%。其他肝病患者组 ANA 阳性率为26.26%,SMA 阳性率为4.55%,AMA 阳性率为11.11%,LKM 阳性率为0.51%,AMA-M2阳性率为5.05%,SLA/LP阳性率为2.53%,LC-1阳性率为1.52%。ALD患者组自身抗体阳性率与其他肝病患者组相比较,ANA、AMA、LKM、AMA-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LD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较高,为临床医生鉴别病毒性肝炎、ALD及其他肝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相关肝损害(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liver disease,PNALD)在肠衰竭依赖长期PN患者中广泛存在。临床表现从肝酶指标的异常到肝纤维化不等。目前普遍认为PNALD的病因是多因素的,近期研究表明植物固醇与PNALD的发生关系密切。早期恢复肠道喂养、使用添加鱼油或谷氨酰胺的PN、单纯小肠或者肝脏/小肠联合移植都是预防、治疗PNALD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17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所有患者,选取其中并发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恶性肿瘤共17例,其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并发肿瘤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肿瘤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肿瘤2例,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原发性小血管炎并发肿瘤各1例,恶性肿瘤包括鼻咽癌5例,乳腺癌5例,肺癌4例,肝癌、肾癌、多发性骨髓瘤各1例。经正规治疗,只有3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完全回复正常水平,其余14例只有轻度下降。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容易合并恶性肿瘤,其中以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最易并发,对经正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无明显下降的患者要排除有无肿瘤。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性内耳病是由于机体产生了抗内耳组织抗体和/或细胞侵犯耳蜗、蜗后和/或前庭结构并引起相关结构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诊断依赖于对病史、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和免疫治疗反应的综合考虑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药物为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方法:分别应有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200例健康人和17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及未明原因肝损组)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分析各组自身抗体出现的阳性率。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可按所出现的自身抗体的类型的不同分为Ⅰ、Ⅱ、Ⅲ型,各型所占比例分别为75%、8.3%、16.7%,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抗线粒体抗体(AMA)100%阳性,其中M2型AMA的阳性率高达95.5%,未明原因肝损患者自身抗体的出现率达80.0%,有20%未出现自身抗体,4.5%患者出现未知自身抗体。结论:大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特征性自身抗体的出现;注重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于明确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和分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评价自身免疫性抗体对乳糜泻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2005年起.来我院就诊的长期慢性腹胀腹泻、具有乳糜泻症状的147例病人进行7种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抗麦胶蛋白IgA和IgG抗体、抗肌内膜IgA和IgG抗体、抗网硬蛋白IgG和IgA抗体、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IgA抗体。结果有一项抗体阳性38例,二或三项抗体阳性14例。抗麦胶蛋白IgA和IgG抗体、抗肌内膜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6%、6413%、32.1%,网硬蛋白IgG及IgA抗体阳性率为0。在部分抗体检查结果阳性并进行小肠黏膜活检的10名患者中,检测到不同程度的黏膜绒毛萎缩变化。结论麦胶蛋白IgA和IgG抗体、肌内膜IgA抗体用于乳糜泻检测有较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强化健康教育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2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强化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予生活方式指导,血清转氨酶升高者给予保肝药物及对症等治疗。强化健康教育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每2周左右通过手机短信或电话等方式对强化健康教育组患者进行督促和鼓励,强调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指导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6个月后,复查患者的体质量、腰围、肝功能试验、血糖、血脂、腹部超声等。结果 6个月后,2组患者的体质量、腰围、肝功能试验、血糖、血脂、腹部超声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强化健康教育组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结论 NAFLD的发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的强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肝脏慢性炎症,以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循环自身抗体和组织学上有界面性肝炎及汇管区浆细胞浸润为特征。随着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报道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据文献报道,AIH在西欧和北美患病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