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人民黄河》2017,(9):117-120
为系统研究冷缝对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针对气温、浇筑时间间隔等因素,以带冷缝面的混凝土试件为研究对象,进行抗折、劈裂、抗渗、抗冻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冷缝的存在显著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折和劈拉强度;浇筑时间间隔相同时秋季冷缝面的抗折、劈拉强度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混凝土冷缝面的抗折和劈拉强度及抗渗、抗冻性能总体上均随浇筑时间间隔的增加呈减弱趋势,不同的是抗折和劈拉强度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之间存在最劣点。  相似文献   

2.
对混凝土冷缝的抗劈裂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相同的情况下,秋季冷缝面的劈裂强度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水平方向形成冷缝面的劈裂强度大于垂直方向形成冷缝面的劈裂强度;随着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的增大,冷缝面的劈裂强度逐渐降低,且试件劈裂破坏面的粗糙度也相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正>通俗说冷缝就是施工不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前浇筑混凝土在已经初凝后,后浇筑混凝土继续浇筑,使前后混凝土链接处出现一个软弱的结合面,这就是冷缝。施工缝是指因施工工艺、施工强度、混凝土温控措施等原因,"故意"产生的一个新老混凝土间的缝,但施工缝是需要凿毛、设置拉筋、设止水物等措施处理的。两者之间的最大不同是:一个是施工不当、一个是施工需要。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其整体性良好,每个结构构件最好一次浇筑完毕,中间不停歇。如  相似文献   

4.
对厚大构件混凝土浇筑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永剑 《人民长江》2009,40(20):47-49
厚大构件混凝土施工期间易产生冷缝、裂缝及构件变形等质量问题。施工时应根据高峰期混凝土浇筑强度和混凝土构件最大浇筑强度确定拌和楼(站)的生产率,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的供料方式对拌和楼(站)生产能力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保证混凝土供料满足浇筑进度要求,防止产生冷缝;对于厚大的墩墙,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速度,既要防止因供料太慢而产生冷缝,也要防止因浇筑过快而造成构件变形;厚大构件混凝土在满足运输要求时,应尽量采用低坍落度、大级配、高掺粉煤灰的非泵送混凝土,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降低水泥水化热,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正>通俗说冷缝就是施工不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前浇筑混凝土在已经初凝后,后浇筑混凝土继续浇筑,使前后混凝土链接处出现一个软弱的结合面,这就是冷缝。施工缝是指因施工工艺、施工强度、混凝土温控措施等原因,"故意"产生的一个新老混凝土间的缝,但施工缝是需要凿毛、设置拉筋、设止水物等措施处理的。两者之间的最大不同是:一个是施工不当、一个是施工需要。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其整体性良好,每个结构构件最好一次浇筑完毕,中间不停歇。如  相似文献   

6.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5):133-133
<正>通俗说冷缝就是施工不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前浇筑混凝土在已经初凝后,后浇筑混凝土继续浇筑,使前后混凝土链接处出现一个软弱的结合面,这就是冷缝。施工缝是指因施工工艺、施工强度、混凝土温控措施等原因,"故意"产生的一个新老混凝土间的缝,但施工缝是需要凿毛、设置拉筋、设止水物等措施处理的。两者之间的最大不同是:一个是施工不当、一个是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坝中的施工缝是因原混凝土浇筑层表面变硬后,新浇筑混凝土层不能与之完全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这样的施工缝有时称之为“浇筑层接缝”或“冷接缝”。因为在整个大型坝体中不受长度限制持续浇筑混凝土是不实际的,所以形成一些施工缝也是不可避免。即使在碾压混凝土施工中,因各浇筑层间时间过度的关系,也会出现施工缝。  相似文献   

8.
施工缝与冷缝易混淆,辨析这对概念,对于正确选择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提高混凝土质量且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际水力发电》1993,45(11):18-25
大体积混凝土坝中的一般施工缝是已浇混凝土变得很坚硬,以致新浇混凝土不能完全与原混凝土结合的水平层。这样的施工缝常称为“层间接缝”或“冷缝”。因为实际上大坝混凝土不可能不间断地连续浇筑,所以形成某些施工缝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中,如果层间浇筑间歇时间过长,也会出现施工缝。  相似文献   

10.
梯度混合混凝土叠浇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陶粒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叠合浇筑试块进行双面剪切试验,研究混合混凝土叠合浇筑时,结合面处理方式及浇筑间隔时间对结合面粘结剪切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分析了浇筑结合面微观结构的形貌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浇筑间隔时间的延长,两种结合面处理方式下浇筑结合面的粘结剪切强度均发生相同规律的降低变化。人工凿毛处理后的浇筑结合面水化反应充分均匀,微观结构较为致密,无明显收缩微裂缝或缺陷;粉煤灰砂浆涂刷处理后,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浇筑结合面机械咬合力及有效摩阻力,弱化了浇筑结合面上的微空隙结构,后期浇筑普通混凝土硬化收缩时,局部产生微裂缝或微空隙缺陷,从而影响了浇筑结合面的粘结剪切性能。  相似文献   

11.
冷缝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根端部带有冷缝的钢筋混凝土梁及1根对比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试验,分析了形成冷缝的两部分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对试验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裂缝发展以及挠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剪跨区存在冷缝,降低了梁的抗剪承载能力,影响了初始裂缝的位置,增加了梁的挠度,改善了梁的延性.  相似文献   

12.
刘汉昌 《四川水利》1997,18(3):56-62
大体积混凝土坝中典型的施工缝是在分层浇筑中,由于已浇混凝 水平表面已开始硬化,以致新浇混凝土不能与之结合成一整体所形成的。这类施工缝有时亦称为“间歇缝”或“冷缝”。由于混凝土坝不可能整体连续地浇筑而没有较长的层间中断,因此,产生施工缝是不可避免的。既使是在碾压混凝土施工中,如何浇筑层间中断时间过长,也会产生施工缝。  相似文献   

13.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新老混凝土及混凝土与基岩面的结合质量至关重要。混凝土层间结合不好会破坏混凝土的整体性,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受力和变形性能,加快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破坏。在水工建筑物中,层间结合质量还会影响大坝的抗渗、抗冻等耐久性性能指标。本文就构皮滩水电站层间结合工艺的选择和实施效果作一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希鲁节制闸钢筋混凝土底板最小厚度1.5 m,一次浇筑混凝土工程量525 m3,属大体积混凝土。为确保闸底板混凝土不产生施工冷缝和温度裂缝,施工中对温度和浇筑时间进行了严格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绿塘大坝是一座不分横缝、整体浇筑的堆石混凝土拱坝,旨在解决坝体分缝过多而带来的施工干扰大、速度慢以及堆石率低等问题。为深入探究这种新拱坝型式的温度场分布特征与应力变化规律,得到堆石混凝土坝体不分缝或少分缝的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实测资料开展有限元温度仿真计算,考虑上游防渗层及预制混凝土块模板、混凝土水化反应及弹性模量增长、徐变等,采用结构多场仿真与非线性分析软件SAPTIS模拟整体浇筑拱坝的分层拱圈浇筑全过程,并分析坝体温度场与应力分布规律。【结果】结果显示:绿塘大坝施工期的混凝土水化温升较低,约3~10℃,部分高温月份浇筑的混凝土温升后能达到38.6℃;施工期拱向拉应力普遍小于0.8 MPa,仅上游自密实混凝土防渗层的局部应力达到1.5 MPa,预制混凝土块模板起到辅助吸热和力学约束作用;横缝对拱坝上游面的应力改善较为明显。【结论】结果表明,堆石混凝土拱坝采用不分横缝、全断面整体上升浇筑的型式是可行的,但建议上游防渗层设置短缝和高温季节采取合适的温控措施,该坝型对促进快速筑坝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潘昭汉 《人民长江》1993,24(6):31-35
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出现冷缝,须对起重机的入仓能力进行校核。以往的计算公式不够严密,不便于分别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新公式系统而分别地反映各种因素的影响,既能用于平层浇筑法,也能用于台阶浇筑法。根椐避免冷缝所应满足的条件,人们可以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措施以使条件能得以满足。文中通过例题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通仓浇筑中由于混凝土的拌和能力和浇筑强度之间的矛盾,以及快速、大仓面碾压浇筑引起的温度应力问题,对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实施通仓浇筑是个挑战性的问题。文中提出在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中必要时仍可设置纵缝的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常规混凝土重力坝纵缝灌浆系统的布置和碾压混凝土坝诱导缝灌浆系统的布置,设计出了用诱导缝技术来解决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纵缝的灌浆系统布置。并且详细地分析了纵缝和诱导缝的联系和区别,肯定了在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中用诱导缝技术来解决纵缝施工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预应力闸墩长42.0 m,整体浇筑,墩体未设任何结构缝,因此,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质量及耐久性。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结合寒冷地区特点,进行了各种掺合料组合方案的抗裂试验研究,及抗压强度、极限拉伸、干缩、抗冻、抗渗等各项性能测试,综合各项试验结果和最终单位线性变化值推荐了适宜工程需要的防裂混凝土配合比,闸墩于2009年6月初浇筑完毕,经多次检查未发现裂缝,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层间结合性能较差是碾压混凝土坝的一个薄弱环节,提出合理设计碾压混凝土配合比以改善连续浇筑层缝性能的建议,并认为采用绝对体积法设计碾压混凝土配合比时,需以α、β、Pv值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20.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混凝土碳化及抗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胶比、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泵送混凝土的碳化及抗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泵送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龄期的增长而增长;相比常态混凝土,粉煤灰对泵送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较为有利;掺SP-8N泵送混凝土的抗碳化及抗冻性能略高于掺JM-2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为30%,水胶比从0.30变化至0.50时,泵送混凝土均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水胶比是影响泵送混凝土碳化及抗冻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