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Maplnfo数据格式在GIS应用环境下等值线综合方法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值线构建是GIS开发、数字地图绘制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重点讨论了基于Maplnfo数据格式在GIS应用环境下等值线综合方法的实现,首先根据高程采样点跟踪等高线通过点,再利用五点光滑法、正轴抛物线加权平均光滑法以及MapX提供的光滑方法对等值线通过点进行光滑处理,从而绘制出光滑度好、准确美观的等值线,同时发现MapX所提供的光滑方法可能利用的就是正轴抛物线加权平均光滑法。通过大量的数据验证了绘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韦波  李景文 《海洋测绘》2006,26(4):50-52
将O rac le 10g拓扑数据模型数据分为可直接可视化的数据和不可直接可视化的数据,分别叙述了基于M apX/M apX trem e对两类数据实现可视化的方法,其中对前者的实现方法不适用于后者,但对后者的实现方法能适用于前者。在可视化过程中不必考虑不可转换的O rac le对象问题。本文叙述的可视化实现方法,可为其他G IS软件平台对模型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地区由于海水入侵引起了区域环境的严重破坏。文章提出了建立基于G IS的海水入侵过程可视化系统,通过调用M ATLAB实现数学模型的数值解及其在G IS平台上的显示,实现了地下水位二维等值线、三维等势面以及标示性离子浓度场的动态显示,为海水入侵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海洋石油开发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分析海上油田安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 apX控件构建3G(GPS/GIS/GPRS)综合信息处理平台,根据系统流程对海图制作、船舶定位、航行轨迹记录和安控与调度等关键部分进行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为海上油田作业及航运提供远程监控、调度和安全控制,确保海上油田施工作业安全,提高航运效率。  相似文献   

5.
海浪实况分析与预报信息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利用现有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传统的海浪实况分析和预报方式进行了重大的改造,对等值线的分析、绘制、平滑和删除、船舶报资料的解码等技术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本文主要介绍等值线追踪法的应用、混合函数平滑法的应用和船舶报资料处理等内容,并简要介绍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对关键难点的处理办法。等值线绘制的实现,解决了实现海浪实况分析和预报信息化、业务化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组件技术的地质剖面图自动绘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渭军 《海洋测绘》2008,28(4):63-65
绘制地质剖面图是地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了钻孔属性数据库的特点,利用Surfer绘制钻孔每一层等值线的基础上并在VisualBasic环境下,通过对GeoMap控件的二次开发,而在GeoMap控件中绘制任意两点的断面图,结合钻孔的层编号绘制出每一层断面的封闭区域,最后对该封闭区域进行填充,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实用、高效的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于LiDAR点云数据,采用传统方法(由TIN直接生成)提取的等值线平面位置抖动大,锯齿多,存在破碎的线段和独立的多边形。提出了一种基于ArcGIS 10.2的LiDAR数据提取等值线的方法:首先创建LAS Dataset,然后构建Terrain数据集细化数据,再转换为栅格构造更为平滑的表面,最后通过栅格表面提取等值线。某海岸船载LiDAR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通过栅格化点云的方式抑制了高频噪声,具有速度快、等值线平滑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卫星测高正常点海面高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点海面高计算是卫星测高数据处理的基础.从测高卫星飞行轨道的规律出发,提出了采用“距离加权平均”计算正常点海面高的新方法,阐述了“距离加权平均”这一方法计算正常点海面高的原理.并分别利用传统方法和新方法所计算出的中国海域内正常点海面高数据,进行交叉点海面高不符值及其平差计算,对所得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实际计算结果比对证明了利用“距离加权平均”法计算正常点海面高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韦艳  陈华根 《海洋测绘》2010,30(3):16-19
坐标转换是GPS定位显示中重要的环节,论述了在未知坐标系统的G IS底图数据情况下,通过高斯投影、二次多项式拟合方法,将GPS位置信息在含有G IS底图的设备上进行定位显示的过程,讨论了误差的原因及提高精度的思路。通过验证,证明该方法是快捷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等值线法是地图的重要表示方法之一,它是用于在二维平面上表示三维场的有效手段。地图上描绘的等值线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解析式精确表示的.另一种是用离散数据表示的。要将等值线自动绘制到特定范围、投影和比例尺的地图上,对于离散数据来说已有许多成熟的方法,如:矩形网格法、三角网法等;对于用解析法表示的等值线,目前多采用参数方程法。但由于该方法要求解析式要能找出适当的参数方程组,所以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为此,笔者提出一种通用性较强的、用于在地图上自动展绘以解析式描述的等值线的方法——虚拟网格法。  相似文献   

11.
结合海域勘界的理论方法,在“3S”技术支持下,以天津、河北勘界为例,探讨了建立省际间海域勘界辅助决策信息系统的基本方法和关键技术。实践证明,利用“3S”技术建立省际间海域勘界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是一条可行的途径,“3S”技术是勘界工作的重要辅助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2.
李欣 《海洋测绘》2007,27(4):71-73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提供了不同的功能模块,因此开发者就需要一个可以方便管理各个功能模块的系统内核对模块进行统一的管理。介绍了一种面向模块对象设计的G IS系统内核,通过运用多种设计模式,使系统可以方便的裁减各个模块,并在模块之间"低耦合"的条件下完成了它们的相互通信。  相似文献   

13.
对于海底地形测量,基于FT波束形成的幅度检测法空间分辨率较低,只能较准确给出有限测点的水深信息;平坦海底前提下,分裂子阵检测法或多子阵检测法可以得到连续测点的水深信息,复杂海底地形条件下,这两种方法均难以应用。能否利用高分辨率波束形成器来提高测深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使用ESPRIT波束形成器处理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试验数据,并就其性能与FT波束形成器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海面-地面系统变化影响评价模型是建立在对区域性海面-地面升降运动及其相应的海陆关系演变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虚拟试验及动态监测、预测基础之上的一种未来海面上升影响预估模型,它为抵御未来海面上升对沿海低平区域的潜在威胁,提供可供决策参考的定量化的空间和属性信息。与以往的海面上升影响预估方法相比,设计的模型在GIS软件平台上进行开发,采用菜单式用户界面,可以就预估的海面-地面系统变化所导致的综合影响进行快速的动态评价,并且在评价中考虑了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的差异性以及经济产值的时空分布差异性。用该模型对太湖流域地区进行了模拟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observational wind data and the Zebiak-Cane model, the impact of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MJO) as external forcing on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predictability is studied. The obs...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resources surveys in China‘s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IS technology in evaluating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quality, establishes the basic concept and technological process for 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habitats of marine living resources, proposes the key point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levant evaluation attributes database by applying the GIS technology and analyses several typical evaluation models and the data interpolation method for the model in G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GIS technology with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the fast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quality.  相似文献   

17.
海上结构设计包括对荷载和响应的可靠性评估。对结构进行全面长期响应分析繁琐且费时,故将基于逆一阶可靠性方法的环境包络线进行海上结构概率可靠性分析,对结构的长期响应进行近似估计。在二维标准正态空间中画出与重现期相对应的圆,将圆离散为点后通过Rosenblatt变换转化为环境参数空间中的点来形成闭合的环境包络线。描述海洋环境条件的模型对绘制环境包络线极为重要,基于我国南海荔湾海域40年波浪模拟数据,建立了描述南海波浪的Weibull-Gev条件分布模型,进而绘制南海有效波高—谱峰周期包络线,并与张力腿平台(TLP)系泊张力的长期响应预报结果对比,给出南海海域在波浪作用下应用环境包络线法预报TLP系泊张力的分位数,为未来南海TLP设计中系泊张力预报提供快速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南海海域海水温度调查资料主要为BT资料和南森站资料两种类型,为比较两种资料计算的温度跃层三项示性特征的区别,本文用同一种温跃层识别、统计方法分别对两种类型资料进行了判别和统计,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南海冬、夏季跃层强度分布图。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调查资料在计算浅温度跃层强度和上界深度上有较明显区别,BT资料的温跃层强度计算结果大于南森站资料,温度跃层上界较南森站资料深,温跃层厚度亦有差别,但规律不明显。两种类型资料对深温度跃层三项示性特征值的计算结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DTM边界线的等值线矢量彩色充填图算法.算法在处理奇异格网点基础上跟踪并存储DTM边界线,通过边界点阵快速建立非封闭等值线与边界线间的双向联系,基于边界线建立非封闭等值线间的拓扑关系并顺序跟踪封闭多边形,通过多边形最小扩展框和转角法(或射线法)建立多边形间的嵌套关系.该算法已成功应用于海量多波束数据成图系统MBChart,解决了常用多波束后处理成图软件栅格充填与等值线之间的失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