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算法中,BP神经网络被广泛用于节点数据的特征提取和分类。为了解决BP神经网络收敛慢,易陷入局部最优值且泛化能力差从而影响数据融合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深度学习技术和分簇协议相结合的数据融合算法SAESMDA。SAESMDA用基于层叠自动编码器(SAE)的深度学习模型SAESM取代BP神经网络,算法首先在汇聚节点训练SAESM并对网络分簇,接着各簇节点通过SAESM对采集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之后由簇首将分类融合后的特征发送至汇聚节点。仿真实验表明,和采用BP神经网络的BPNDA算法相比,SAESMDA在网络能耗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特征提取分类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心音的全局信息,提出不依赖于分割的心音自动分类方法。对目前的心音分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单阶段和两阶段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以深度学习提取更好的全局特征作为提升分类效果的新方向。使用精调的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分别提取心音的频域和时域特征,辅以数据增强的方法进行训练。该方法在测试集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了85.7%,达到了目前单阶段心音分类方法中的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人体行为识别利用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自动提取数据的深层特征,但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存在依赖手工特征提取、模型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提出基于空时特征融合的深度学习模型(CLT-net)用于人体行为识别。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自动提取人体行为数据的深层次隐含特征,利用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学习人体行为特征在时间序列上的长期依赖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softmax分类器实现对不同人体行为分类。在DaLiAc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CNN、LSTM、BP模型,CLT-net模型对13种人体行为的总体识别率达到了97.6%,具有较优的人体行为识别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人体姿态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毅  李凤  张丽  刘守印 《计算机应用》2018,38(6):1568-1574
针对在循环神经网络(RNN)网络结构下较为遥远的历史信号无法传递至当前时刻的问题,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作为RNN的一种变体被提出,在继承RNN对时间序列优秀的记忆能力的前提下,LSTM克服了这种时间序列的长期依赖问题,并在自然语言处理与语音识别领域有较好的表现。对于人体行为动作中也存在作为时间序列的长期依赖问题与使用传统滑窗算法采集数据时造成的无法实时检测的问题,将LSTM扩展应用到人体姿态检测,提出了基于LSTM的人体姿态检测方法。通过目前智能手机中一般都带有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和方向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时序数据,制作了包含3336条带有人工标注数据的人体姿态数据集,对行走、奔跑、上楼梯、下楼梯和平静五种日常持续性行为姿态与跌倒、起立、坐下和跳跃这四个突发行为姿态进行预测分类。对比LSTM网络与该研究领域内常用的浅层学习算法、深度学习全连接神经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用端对端的深度学习的方法相比基于所制作数据集的人体姿态检测算法模型的正确率提高了4.49个百分点,验证了该网络结构的泛化能力且更适合姿态检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网络数据特征维度高、现有的入侵检测方法准确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的入侵检测方法PCA-RNN。该方法先对网络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特征降维和降噪,找出含有最大信息的主成分特征子集,然后对处理后的数据使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训练。实验使用基于Python的TensorFlow平台,并采用NSL-KDD作为实验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的入侵检测技术相比较,该文提出的入侵检测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研究分支发展迅速,而研究数据主要是语音、图像和视频等,这些具有规则结构的数据通常在欧氏空间中表示。然而许多学习任务需要处理的数据是从非欧氏空间中生成,这些数据特征和其关系结构可以用图来定义。图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将卷积定理应用于图,完成节点之间的信息传播与聚合,成为建模图数据一种有效的方法。尽管图卷积神经网络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针对图任务中的节点分类问题,由于深层图结构优化的特有难点——过平滑现象,现有的多数模型都只有两三层的浅层模型架构。在理论上,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层结构可以获得更多节点表征信息,因此针对其层级信息进行研究,将层级结构算法迁移到图数据分析的核心在于图层级卷积算子构建和图层级间信息融合。本文对图网络层级信息挖掘算法进行综述,介绍图神经网络的发展背景、存在问题以及图卷积神经网络层级结构算法的发展,根据不同图卷积层级信息处理将现有算法分为正则化方法和架构调整方法。正则化方法通过重新构建图卷积算子更好地聚合邻域信息,而架构调整方法则融合层级信息丰富节点表征。图卷积神经网络层级特性实验表明,图结构中存在层级特性节点,现有图层级信息挖掘算法仍未对层级特性节点的图信息进行完全探索。最后,总结了图卷积神经网络层级信息挖掘模型的主要应用领域,并从计算效率、大规模数据、动态图和应用场景等方面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卫星图像往往目标、背景复杂而且带有噪声,因此使用人工选取的特征进行卫星图像的分类就变得十分困难。提出一种新的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卫星图像分类的方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提取卫星图像的高层特征,进而提高卫星图像分类的识别率。方法 首先,提出一个包含六类图像的新的卫星图像数据集来解决卷积神经网络的有标签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其次,使用了一种直接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3种预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进行卫星图像分类。直接训练模型直接在文章提出的数据集上进行训练,预训练模型先在ILSVRC(the ImageNet large scale visual recognition challenge)-2012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然后在提出的卫星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微调训练。完成微调的模型用于卫星图像分类。结果 提出的微调预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深层模型具有最高的分类正确率。在提出的数据集上,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达到了99.50%的识别率。在数据集UC Merced Land Use上,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达到了96.44%的识别率。结论 本文提出的数据集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使用的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强的特征提取能力和分类能力,且是一种端到端的分类模型,不需要堆叠其他模型或分类器。在高分辨卫星图像的分类上,本文模型和对比模型相比取得了更有说服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翁楦乔  文成林 《控制工程》2022,29(1):175-181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利用大量时序数据和无标签数据对电网进行故障诊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特征聚类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的电网智能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搭建起特征提取器来提取时序数据的高层特征,然后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半监督聚类,为无标签样本获得对应的标签,从而可以确定无标签样本所属的故障类别并加以利用;然后...  相似文献   

9.
针对时序遥感图像数据异常时卷积神经网络对其分类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多模式与多单模架构相结合的网络结构。首先,通过多元时序模型和单变量时间序列模型对多维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然后,基于像素空间坐标信息,通过自动编码形式完成遥感图像的时空序列特征的构建;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和softmax函数实现分类。在数据异常(数据缺失和数据扭曲)的情况下,提出的算法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多通道深度神经网络(MCDNN)、时序卷积神经网络(TS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等通用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分类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利用端到端的多模式与多单模式架构融合的网络在数据异常的情况下分类精度最高,F1值达到了93.4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图神经网络逐渐成为深度学习领域广泛讨论的话题和研究的重点,但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图节点,在存在多维属性的前提下进行分类和回归预测,对单时序特征的图节点预测并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本文提出一种时序图卷积网络算法,可以在复杂图网络中,只根据节点单一特征的时序序列,实现对该特征的预测。算法通过在传统图卷积网络中对邻接矩阵参数化,解决单一特征条件下的参数退化问题,并结合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序列学习方法,将时序信息融入到训练过程中,提高训练精度。在交通流量数据集PeMS和Los上的实验表明,其预测精度要优于GCN、T-GCN、GRU、LSTM等主流算法。  相似文献   

11.
In the field of prognostic and health management of engineered systems, health indicator construction of bearings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challenging problems. Many data-driven approaches centered on deep learning have been proposed recently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manufacturing, where massive condition monitoring data could be collected. Among them, there are two representative methods, i.e., the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s (CNN) based method and th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RNN) based method.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ith them. The former has small receptive field size and cannot encode time-series information that is crucial for determining the bearings degradation degree, while the latter need hand-crafted features with prior knowledge of experts. Aimed at these problems, an intelligent and end-to-end health indicator construc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It combines structural advantages of previous two methods. It firstly converts the original input data into a series of local features that maintain chronological order in the convolution feature map. Then the sequential local features are elegantly connected by 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which makes the extracted features in the recurrent layer contain global semantic information with time series. The bearing experiment under two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reliable and effective in establishing bearing health indicator and characterizes the nonlinear degradation trend of bearings into approximately linear process over tim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better results concerning trendability and monotonicity, compared with the CNN-based method and the RNN-ba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现代木材加工企业中,实木板材以缺陷及纹理为主要品质分级要素的需求,提出利用基于局部二值模式、自学习的深度置信网络与softmax分类器组合的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对实木板材缺陷及纹理的分类。首先提取实木板材的缺陷及纹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深度置信网络对经过局部二值化处理的特征进行训练学习,并采用可自学习的学习率算法优化收敛速度、减少训练时间,最后使用softmax分类器获取常见缺陷及直纹、花纹的分类结果。通过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极限学习机等几种经典算法的比较,采用深度置信网络得到的实木板材缺陷及纹理识别的误差率在3.59%左右,在实木板材缺陷和纹理上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activity recognition is an emerging general area of research in computer science, its potential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EM) domain has not yet been fully investigated. Due to the complex and dynamic nature of many construction and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he ability to detect and classify key activities performed in the field by various equipment and human crew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project decision-making and control. In particular to simulation modeling, process-level knowledge obtained as a result of activity recognition can help verify and update the input parameters of simulation models. Such input parameter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activity durations and precedence, resource flows, and site layout.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prospect of using built-in smartphone sensors as ubiquitous multi-modal data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nodes in order to detect detaile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ctivities which can ultimately contribute to the process of simulation input modeling. A case study of front-end loader activity recognition is presented to describe the methodology for action recognition and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ed system. In the designed methodology, certain key feature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collected data using accelerometer and gyroscope sensors, and a subset of the extracted features is used to train 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 classifiers. In doing so, several important technical details such as selection of discriminating features to extract,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data segmentation window size, and choice of the classifier to be trained are investiga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choice of the level of detail (LoD) in describing equipment actions (classe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ith major impact on the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although decreasing the number of classes generally improves the classification output, considering other factors such as actions to be combined as a single activity, methodologies to extract knowledge from classified activities,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end use of the classification process may as well influence one’s decision in selecting an optimal LoD in describing equipment activities (classes).  相似文献   

14.
深度学习已成为图像识别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传统图像识别方法不同,深度学习从大量数据中自动学习特征,并且具有强大的自学习能力和高效的特征表达能力。但在小样本条件下,传统的深度学习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难以学习到有效的特征,造成图像识别的准确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小样本条件下的图像识别算法用于解决SAR图像的分类识别。该算法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结合自编码器,形成深度卷积自编码网络结构。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使用2D Gabor滤波增强图像,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训练,最后构建图像分类模型。该算法设计的网络结构能自动学习并提取小样本图像中的有效特征,进而提高识别准确率。在MSTAR数据集的10类目标分类中,选择训练集数据中10%的样本作为新的训练数据,其余数据为验证数据,并且,测试数据在卷积神经网络中的识别准确率为76.38%,而在提出的卷积自编码结构中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8.09%。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小样本图像识别中比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5.
苏本跃  倪钰  盛敏  赵丽丽 《控制与决策》2021,36(12):3031-3038
传统动力下肢假肢运动意图识别算法常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分类器,在特征选择方面则需要手工提取.针对该问题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运动意图识别研究中,通过在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算法更适应于基于短时行为样本数据的运动意图识别,同时抑制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运动意图识别中的过拟合.在意图识别数据集中进行滑动窗口预处理,目的是对时间序列样本做数据增广,扩增目标数据集能够使训练集更加丰富全面,提高识别的精度,运用改进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增广后的数据集进行特征学习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3类运动模式下的识别率达到9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与传统分类方法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能够提取出高光谱图像更深层次的特征。针对现有深度学习的分类方法网络结构简单、特征提取不够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堆叠像元空间变换信息的数据扩充方法,用于解决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一种基于不同尺度的双通道3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模型,来提取高光谱图像的本质空谱特征。方法 通过对高光谱图像的每一像元及其邻域像元进行旋转、行列变换等操作,丰富中心像元的潜在空间信息,达到数据集扩充的作用。将扩充之后的像素块输入到不同尺度的双通道3维卷积神经网络学习训练集的深层特征,实现更高精度的分类。结果 5次重复实验后取平均的结果表明,在随机选取了10%训练样本并通过8倍数据扩充的情况下,Indian Pines数据集实现了98.34%的总体分类精度,Pavia University数据集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9.63%,同时对比了不同算法的运行时间,在保证分类精度的前提下,本文算法的运行时间短于对比算法,保证了分类模型的稳定性、高效性。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模型,既解决了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又综合了高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提高了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7.
交通标志识别设备的功耗和硬件性能较低,而现有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内存占用高、训练速度慢、计算开销大,无法应用于识别设备.针对此问题,为降低模型存储,提升训练速度,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和混洗分组卷积并与极限学习机相结合,提出两种轻量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DSC-ELM模型和SGC-ELM模型.模型使用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后,将特征送入极限学习机进行分类,解决了卷积神经网络全连接层参数训练慢的问题.新模型结合了轻量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内存占用低、提取特征质量好以及ELM的泛化性好、训练速度快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该混合模型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完成交通标志识别任务.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人体行为识别问题,比较了两种基于智能手机惯性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的深度特征学习方法。与传统的人工特征提取方法相比,基于深度特征学习方法可以实现端到端训练,网络结构简单直观,避免了繁琐的特征工程,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自动获得特征。本文通过对比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两种深度学习方法在公开网站UCI的机器学习知识库的人体行为识别数据集上的识别效果,论证了基于Dropou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特征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肺癌位居癌症死亡率首位,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降低肺癌患者的死亡率。深度学习能够自动提取结节特征,并完成肺结节的良恶性及恶性等级分类,因此深度学习方法成为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对常用数据集进行介绍,系统阐述了栈式去噪自编码器(SDAE)、深度置信网络(DBN)、生成对抗网络(GAN)、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迁移学习技术在肺结节良恶性分类中的应用,阐述了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CNN)、U型网络(U-Net)和集成学习技术在肺结节恶性等级分类中的应用,针对肺结节分类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含更多 隐含层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具有更复杂的网络结构,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相比具有更强大的特征学习和特征表达能力。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自提出以来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多个大规模识别任务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绩。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深度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兴起与展,概述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结构、卷积特征提取和池化操作。然后综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分类、物体检测、姿态估计、图像分割和人脸识别等多个计算机视觉应用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和发展趋势,主要从典型的网络结构的构建、训练方法和性能表现3个方面进行介绍。最后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的总结和讨论,并展望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