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云南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死亡报告的临床表现和死因,为HIV感染者的关怀提供参考。方法:用EPI软件进行资料的输入和数据处理。结果:(1)报告死亡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在616例HIV感染死亡者中,354例具有死亡报告中所列的主要症状,进行性体重下降上95.2%(337/354),持续发热占72.3%(256/354),持续腹泻占51.1%(181/354)。(3)在290例具有次要临床表现的HIV感染死亡者中,持续性咳嗽者79.3%(230/290),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占25.2%(73/290),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占19.3%(56/290),全身多形性皮疹占12.1%(35/290)。(4)在106例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HIV感染死亡者中,结核病占54.7%(58/106),神经系统病变占44.3%(47/106)。此外,报告的HIV感染死亡者,一般情况较差,具有乏力,纳差,极度消瘦乃至恶病质,占死亡者报告的占87.4%(188/215)。(5)艾滋病(AIDS)和疑似AIDS是HIV感染的主要死因,占57.8%(356/616);吸毒过量占20.6%(127/616),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和非疾病因素(自杀、意外伤害和打架)分别占了6.0%(37/616)和6.3%(39/616);1.5%(9/616)死于疟疾,注射假毒品和引产,有63.3%(390/616)的HIV感染者在诊断HIV感染或AIDS时已经死亡。81.1%(353/435)的HIV感染者死于家中,4.65(20/435)死于医院,14.3%(62/435)死于其它地方。还有181例死亡地点不详。结论:云南省HIV感染者的死亡呈逐年上升趋势,HIV感染者急需得到医疗和翔服务。开展抗病毒治疗和控制HIV感染者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加强健康教育和减少毒品危害,加强对HIV感染者的社会和家庭关怀,加强基层对HIV/AIDS的识别诊断能力,早发现和早治疗是降低HIV/AIDS病死率,提高感染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部CT影像学特征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10年1月~2010年6月本院诊治的89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征,以期进行诊断价值的分析.结果 临床分型:8例为Ⅰ型肺结核;11例为Ⅱ型肺结核;74例为Ⅲ型肺结核;19例为Ⅳ肺结核;1例为V型结核.CT影像学表现:多叶段受累及,片状阴影及腺泡样结节阴影并存,病灶中心浓密,周边模糊.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为多种性质的病灶共存,多形态多叶段分布,斑片状影、纵隔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23例,心包积液15例;纤维化、钙化、结核增殖灶少见.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于 1981年首次发现 ,随后则以迅猛之势向世界各地蔓延。为了有效控制其蔓延 ,应提高对AIDS的认识 ,现将作者在西非工作期间收治的 14 2例AIDS病例的临床表现作一简要分析。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本组 14 2例AIDS病例均为马里本地居民的住院患者。年龄 14~ 45岁 ,平均年龄 2 7.65岁 ,其中男 89例 ,女53例 ,占住院人数 10 .0 2 % ( 14 2 / 14 17)。二、实验方法( 1)快速法 ,试剂系法国产 (Gene啨lavia ,MurexSUDS)。   (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试剂系新加坡产(AbbottHIV…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在皮肤科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综合征。自1981年第1例AIDS报告以来,AIDS在全球的流行一直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AIDS,经历传入期、扩散期之后,1994年起进入快速增长期[1],进入21世纪后AIDS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5.
AIDS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从而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便于防治.方法对2005年4~6月收治的5例AIDS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人中2人怀疑因呼吸衰竭,导致消化道出血死亡;3人上消化道出血治愈出院.结论 AIDS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通过积极主动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6.
7.
8.
儿童艾滋病 (AIDS)是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恶性疾病 ,传播速度快 ,极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 (CNS)损害。笔者在中国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工作期间 ,收治儿童艾滋病 34 1例 ,其中 10 2例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博茨瓦纳NYANGABYWE医院儿科于 1993年 6月~ 1995年 6月共收治AIDS儿童 34 1例 ,占同期总住院 3 962例的 8.6% ,其中10 2例 ( 2 9.9% )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0 2例中 ,男 57例 ,女 4 5例 ,年龄 <1岁 54例 ,1~ 3岁 31例 ,>3岁 17…  相似文献   

9.
连晓明 《内科》2013,(2):202-202,207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9岁,壮族,农民,因“全身多发紫红色、褐色结常3个月余”于2012年7月4日就诊。自诉3个月前无明垃原冈下发现面部出现数个紫红色皮疹,伴有纳减,自感体力下降,体重减轻。当时局部无疼痛或瘙痒、溃烂、出血等,也无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未垂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1985年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1989年开始出现局部流行,1994年起,HIV/AIDS已进入广泛流行的快速增长期,随着感染地区和人群的增多,越来越多的HIV感染者已经逐步出现临床症状,发展成为艾滋病患者。本院近年来接诊了艾滋病患者22例,本文对其临床表现的特点以及部分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HIV/AIDS患者并发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HIV/AIDS)患者贫血并发情况 ,探讨贫血程度对判定HIV/AIDS患者病情进展的意义。方法 对未经治疗的HIV/AIDS患者检测免疫功能指标 (CD+ 4 T细胞 )和全血细胞计数。遵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1993年诊断标准 ,对 94例HIV/AIDS患者按病情阶段分为A、B、C组。对血红蛋白浓度 (HGB)和病情阶段及CD+ 4 T细胞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4例HIV/AIDS患者中有 37例并发贫血 ,在A、B、C组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 5 6 %、2 4 1%、6 1 7% ,贫血发生率在 3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2 1 2 6 3,P <0 0 0 1)。 37例贫血患者的HGB在 3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F =4 978,P =0 0 13)。对 94例AIDS患者的CD+ 4 T细胞与HGB进行曲线拟合分析 ,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曲线相关 (P <0 0 0 1) ,曲线回归方程为HGB =2 3 2 4 6×ln(CD+ 4 )。结论 AIDS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高 ,贫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发展。HGB随着免疫功能的衰减而下降。贫血的程度对AIDS患者的病情评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AIDS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并发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观察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AIDS并发CMV视网膜炎的5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治疗转归.结果 5例CMV视网膜炎患者的9只眼均经眼底散瞳检查确诊.全部患者均为AIDS晚期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3~36/mm3,在确诊CMV视网膜炎时均已合并其它机会性感染.平均年龄29.2±5.1岁.临床症状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眼底检查有典型的视网膜血管炎,表现为沿血管分布的黄白色病损、黄白色颗粒及视网膜出血,但玻璃体透明或轻微混浊.4例接受更昔洛韦(GCV)治疗的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眼底病变消退,但其中1例视力丧失(失明)无法恢复;1例患者未特殊治疗死于多种机会感染.结论中国CMV视网膜炎的表现和国外文献报道的类似,多发生于晚期AIDS患者,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视力丧失,早期诊治非常重要.建议对于CD+4 T细胞计数<50/mm3以及存在眼外CMV感染的AIDS患者,应常规作眼底检查;反之,对于拟诊CMV视网膜炎的所有患者,均应常规筛查血清HIV抗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了解艾滋病、性病的流行现状及传播途径,为控制艾滋病及梅毒的传播与蔓延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对2010-2011年的五类高危人群的血液样本进行抗-HIV、抗-TP的血清学监测,并对不同人群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IV感染率在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中最高,暗娼(FSW)人群中最低;梅毒螺旋体(TP)感染率在性病(STD)门诊人群中最高,VCT人群中最低。2010~2011年,HIV及TP感染率在VCT同性性传播人群分别为10.7%、12.7%及4.13%、7.75%;VCT异性性传播人群分别为1.96%、1.85%及1.31%、0.15%。艾滋病在五类高危人群中的感染分布及感染率均无明显变化;VCT同性性传播人群与异性性传播人群两年感染率比较,两人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CT同性性传播人群的HIV感染率显著高于异性性传播人群(P<0.05)。梅毒在五类高危人群中的感染分布及感染率有所变化,其中FSW、STD人群感染率两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类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T同性性传播人群、异性性传播人群两年TP感染率之间比较,同性性传播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性性传播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CT同性性传播人群TP感染率两年来均显著高于异性传播人群(P均<0.05)。结论继续做好各类高危人群的监测工作,进一步改进监测策略,提高监测效果并及时对艾滋病性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艾滋病性病的防治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结核菌素试验反应状况及与免疫系统的受损程度的联系。方法 采取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同时在病例和对照间做结核菌素试验,并对HIV抗体阳性的病例进行细胞免疫水平的测定,采用的指标有:CD4、CD8计数及CD4 CD8比值等,观察反应情况。结果 5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 (HIV +)结核菌素PPD阳性反应率 (9.8%),远比对照组 (28.2%)低得多 (P<0.01),反应情况与患者的细胞免疫受损程度尚待研究,但当CD4细胞计数<200 (艾滋病患者)时,PPD均无反应 (0×0),当CD4细胞计数>300时有部分强阳性反应 (>15mm)。结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 (HIV +)结核菌素PPD阳性反应率较常人低得多 (P<0.01),其PPD无反应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互联网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检测情况的影响,探索利用互联网进行MSM艾滋病防治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7-9月,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共招募477名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所得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网络为主型MSM和非网络为主型MSM在婚姻状况(χ2=8.696,P=0.027)、文化程度(χ2=8.303,P=0.016)、户籍(χ2=13.252,P=0.001)方面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网络为主型为91.4%(318/348),非网络为主型为82.9%(102/123),网络为主型更高(χ2=6.724,P=0.010);最近六个月同性性伴数,网络为主型平均为(2.91±3.45)人,非网络为主型平均为(4.52±6.75)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6,P=0.024,χ2=9.932,P=0.019);最近六个月与同性发生插入性行为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网络为主型有34.9%(107/307),非网络为主型有33.0%(35/106)。结论互联网对MSM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有正面影响,应重视和加强利用互联网对MSM开展艾滋病防治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AIDS)病人并发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内镜特点和相关因素,以期对AIDS病人并发机会性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有所帮助。方法对该院1995-2008年间收治的716例AIDS病人中,经临床、内镜、病理确诊并发真菌性食管炎的3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相关因素做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AIDS病人内镜下均表现不同程度的食道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点片状白斑或白色伪膜。其中6例并发食道溃疡。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全部200个/mm3,病理检查均检测到真菌菌丝或孢子而被确诊。结论AIDS病人并发真菌性食管炎的主因,是艾滋病病毒(HIV)直接损害、免疫功能受损、机会性感染。真菌性食管炎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提高对艾滋病 (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对赤道几内亚巴塔地区医院 18例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  18例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 :发热、剧烈头痛、极度乏力、肢体痛、脑膜刺激征及消瘦与脱水等。脑脊液 (CSF)培养均为新型隐球菌生长 ;涂片及隐球菌多糖荚膜抗原 (ELISA法 )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 77 8% (14/ 18) ,94 4% (17/ 18)。结论 隐球菌脑膜炎为AIDS常见机会性感染及主要致死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Few date are available about cardiac involvement in AIDS. Weexamined 102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IDS diagnosed clinicallyand serologically (Walter Reed Stage 5 and 6), by means to TMand cross-sectional echocardiography with the aim of detectingcardiac abnormalities. None of the patients had overt clinicalsigns of heart failure. Fifty-five (54%) patients showed persistenttachycardia, diminished left ventricular (LV) wall thickness(mean 7.6±0.2 mm) and decreased percentage LV fractionalshortening (27±5). In 42 (41%) there was a globular andpoorly contracting LV. Thirty-nine (38%) patients had pericardialeffusion which was moderate in 30 and small in nine. In fourpatients, valvular endocarditic vegetation was shown—onthe tricuspid valve in three, on the aortic valve in one: allof them were drug addicts; in three (2.9%) patients a cardiacmass was found which proved to be a localization of Kaposi'ssarcoma in two. Twenty-five (24.5%) patients died; necropsyshowed cardiac dilation, and thin LV walls in 18. On microscopicexamination, myocardial fibrosis and lymphocyte infiltrationwith cell necrosis were observed. We conclude that cardiac abnormalities are common in AIDS. Impairmentin LV contractility as assessed from fractional shortening appearsto be the most common echocardiographic finding, followed byLV wall thinning, pericardial effusion and eventually by LVcavity dilation. This evolution is suggestive of myocardialdamage and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dilated cardiomyopathymay be a cardiac complications of AIDS.  相似文献   

19.
AIDS相关型卡波西肉瘤的内镜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型卡波西肉瘤(KS)的内镜下表现及内镜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确诊为HIV/AIDS且行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中胃镜检查发现的3例KS患者的内镜下表现。结果KS阳性发现率为18.75%(3/16),其中单发者1例(占33.3%)、多发者2例(占66.6%)。3例以胃部KS为主,内镜下主要表现为斑丘疹样、息肉样及结节样改变;其中1例多发者伴十二指肠降部KS,表现为小的红褐色扁平病变。结论AIDS相关型KS在胃内的表现形式多样,平坦或隆起性病变表面丰富的毛细血管是较突出的特征,内镜检查对HIV/AIDS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肺部合并症六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提高对艾滋病肺合并症的认识。方法 对1992 年3 月~1997 年8 月间诊断的6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并发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P C P)5 例( 其中1 例为艾滋病首发表现) ,其临床表现为发热(5/5) ,呼吸困难(4/5) 和低氧血症(5/5) ,平均动脉血氧分压为58 mm Hg(1 mm Hg =0133 k Pa ) ,胸部 X 片显示,两肺弥漫间质或肺泡性浸润。另有支气管真菌感染、肺结核和淋巴结结核各1 例( 痰抗酸杆菌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结论 艾滋病容易发生各种肺合并症,尤以 P C P多见。对既往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如突然发生肺炎和呼吸衰竭应警惕 P C P 发生。对特定情况下发生的肺机会性感染应警惕艾滋病,并及时检查血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 I V) 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