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为弄清某自动机供、输弹机构的设计思路和理论依据,从该自动机的工作原理出发,通过对其结构和运动特性的分析,提出了该自动机供、输弹机构运动的协调性原则;利用动量矩定理和拉格朗日方程,在有或无拨弹扭簧的情况下,对该自动机供弹机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着重分析了该自动机所设置的扭簧在供、输弹机构运动协调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该自动机和供弹机设计中可借鉴的技术措施。所得结论对研究导气式自动机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提高自动机供弹机构可靠性的主要方法是依据机构动力学分析和大量实弹射击试验结果,拟定各种改进方案,进行可靠性增长试验。田口方法在供弹机构稳健性设计中的应用,对方案改进和可靠性增长试验提出了新的可依据的方法和手段。针对某自动机在射击过程中出现的供弹不到位等故障,应用田口方法对供弹机运动模型进行稳健性设计,提高了供弹机构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对结构参数进行了容差分析,提出了参数容差的合理搭配方案。分析证明稳健性设计结果正确反映了供弹机构相关参数的内在联系,符合客观事实;田口方法虽然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但是由于它提供了评判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指标——SN比,因此对供弹机构的参数优化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某大口径榴弹发射器的自动机和供弹机构性能,建立了自动机和供弹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自动机和供弹机构运动性能分析,并完成了供弹机构的杠杆凸轮轮廓曲线的参数化建模与参数灵敏度分析.建立了自动榴弹发射器供弹机构优化模型,应用多岛遗传算法进行了多目标优化,使自动机后坐到位能量提高7.39%,拨弹滑板拨弹到位自动机能量提高45.39%.该研究为供弹机构的凸轮轮廓曲线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为进一步进行供弹机构的工程样机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转膛自动机惯性输弹机构加速杠杆断裂故障,建立了惯性输弹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以试验测得的滑板和撞块位移数据驱动输弹机构,在RecurDyn环境中对输弹过程进行仿真,得到了加速杠杆的应力云图。通过分析应力变化找出了加速杠杆的断裂原因,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加速杠杆,通过增大加速杠杆过渡圆弧半径,有效降低了加速杠杆在输弹过程中的最大应力。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加速杠杆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现代技术和战争形势对自行火炮的发展要求,确保其快速准确补弹,对火炮补弹机构输弹器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以某型火炮补弹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火炮补弹机构输弹器本身的特点和承载特性,在力学分析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法对火炮补弹机构输弹过程中的该装置的运动情况进行了数值仿真,使用RecurDyn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并使用ANSYS WOEKBENCH有限元软件进行静力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快速地将弹药补给车中的弹丸输送到火炮内的自动弹仓中,满足输弹机性能的要求,可为火炮补弹机构输弹器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以俄罗斯AK-176M单76mm舰炮(以下简称俄76舰炮)为例,对高发射率舰炮的双路供弹原理和装填机构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试验和计算,分析了自动机运动循环图和全炮供弹时序图,介绍了双路供弹和单路供弹的逻辑条件,以及两路之间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速点射浮动新结构无壳弹枪自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诚  苏光雄  王永娟 《兵工学报》2001,22(2):156-160
本文将无壳弹枪的自动机运动机构作为多自由度的多体系统,采用牛顿-欧拉法,建立了考虑浮动体与自动机耦合作用的高速点射浮动新结构无壳弹枪自动机动力学理论模型,基于这个理论模型分析了这类自动机的运动状态、能量传递关系与工作特性,为这类自动机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155mm自行火炮嵌套凸轮自动供输弹机设计方案,优化设计了凸轮运动规律。提出一些新概念:空心圆柱凸轮;空心圆柱凸轮机构;空心圆柱凸轮嵌套复动机构;嵌套凸轮自动供输弹机等。  相似文献   

9.
为获取更大的供弹弹药基数,提高火炮的战斗能力,对某供输弹系统螺旋导引进行设计.建立了螺旋导引的数学模型,并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在ADAMS中建立炮弹与螺旋导引碰撞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炮弹在螺旋导引中的运动规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螺旋导引的供弹阻力并不是很大,能保证过弹的通畅性,螺旋导引设计方法的具有可行性,为供弹系统的导引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炮弹在交接过程中速度的平稳性和交接的准确性,对提弹机构与弹夹间隙对炮弹交接过程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某小口径自动机无链供弹系统为例,基于平面运动特性对双向交接过程进行分析,并指出影响误差的因素.利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建立简化供弹交接单元动力学模型,运用Adams运动学仿真软件进行炮弹交接仿真分析,得到炮弹速度曲线图,并分析炮弹与提弹机构之间的碰撞力.仿真结果表明:提弹机构与弹间隙对炮弹在不同单元之间的交接有直接的影响,不同间隙会导致弹在交接过程中发生卡弹情况,产生安全隐患.由于推弹机构摆放位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以及弹夹相对推弹机构的向下运动,导致误差的积累.利用提弹齿与炮弹间隙来消除本行炮弹的积累误差.通过Admas仿真验证了炮弹交接过程的可行性,使得炮弹交接过程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李猛 《兵工自动化》2021,40(2):6-7,28
为解决弹药在运转过程中晃动影响供弹系统接口交接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减小弹药偏移幅值的设计方法.根据供弹系统供弹速率及结构参数等条件,基于供弹系统结构参数的基本假设,建立板簧结构简化模型,使用运动方程对弹药单元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利用Matlab进行循环迭代计算,以弹药偏移幅值为目标函数,求解运动参数最优值,并在某型舰炮供弹系统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现代火炮系统内弹药输送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回转式弹仓。该弹仓为了保证储弹筒组件周向运动平稳,周向定位准确,储弹筒组件下部的转轴被限制在回转轨道内,回转轨道决定了整个弹链的周向运动。为了解决寻求理想的轨道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求解得到轨道中心线的隐函数方程,根据所得方程建立轨道三维模型,再通过UG/motion模块进行运动仿真验证该轨道为理想轨道,该方法可以为回转式弹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仇坤 《兵工自动化》2023,42(2):52-58
针对人工判读研究弹链运动规律时存在过程复杂、效果不佳的问题,结合弹链运动加速度的1维特性,提出一种基于1D-CNN的弹链运动加速度分类与识别方法。基于Keras深度学习框架搭建1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1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对小口径自动炮射击试验中获取的弹链运动加速度信号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制作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训练集和测试集对1D-CNN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1D-CNN模型可实现弹链运动加速度信号的分类和识别,准确率在84%左右,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武器设计参数对自动机运动特性的影响,以某新型自动发射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拟和动力学仿真研究。在已有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该系统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运用 ADAMS 软件,对自动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仿真,验证自动机动作的可靠性;根据本发射装置曲直兼容、点面杀伤及枪管双向缓冲等特点,分别建立发射2种不同弹药(穿甲弹和榴弹)和有无前冲击发的工况模型,分析自动机运动特性,验证其兼容发射特性;通过改变设计参数值,得出参数变化对自动机运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武器设计参数对自动机运动规律的影响并不成特定的规律,设计者需综合分析各参数变化对其运动特性的影响,寻求最佳参数匹配方案。  相似文献   

15.
杨宁  尹强  李军伟  羊柳 《弹道学报》2022,34(1):89-97
药协调器是某大口径火炮弹药自动装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杂的机电系统,其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弹药自动装填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了分析药协调器的动态特性影响因素以提高协调到位可靠性,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采用Adams和Simulink仿真软件分别建立了药协调器的动力学模型及控制系统模型,利用交互接口建立了...  相似文献   

16.
李志刚  羊柳  尹强  赵飞  王健 《弹道学报》2022,34(2):52-58
某火炮发射平台采用取弹装置完成取弹送弹任务,为了分析送弹过程的动态特性以提高自动装填的速度和稳定性,为之后的取弹装置的研发以及质量维护提供故障定位参考,对该取弹装置进行了故障仿真研究。基于供弹系统组成分析和参数耦合关系,建立取弹装置的三维模型,并采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和控制仿真软件建立取弹装置的联合仿真系统模型。将仿真结果与实际取弹装置送弹过程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建立的联合仿真模型能够准确描述送弹过程的系统特性。对取弹装置进行故障分析方面,采用故障注入方法修改驱动齿轮和轴承的尺寸,建立驱动齿轮的磨损故障和轴承的疲劳剥落故障,以此为基础分别对取弹装置进行故障仿真,得到驱动齿轮不同程度磨损故障以及轴承疲劳剥落故障时取弹装置的动态特性,并与正常状态下取弹装置动态特性曲线图进行对比,证明该模型可以为取弹装置调试过程的故障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平行分度机构为外能源自动机中关键机构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协调自动机拨弹轮持续运动与进弹轮间歇运动之间运动关系,通过对平行分度机构工作原理及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得出实现机构正常工作的几个限制条件,采用VB语言编写了平行分度机构设计与分析仿真程序,通过参数优化分析确定了平行分度机构相应参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因航母编队弹药消耗不确定而引起编队弹药补给时机的不确定性,提出采用多元Lanchester 方程对 航母编队作战格斗进行建模,对航母弹药补给时机进行了SD 建模与仿真分析,得到了航母及其附属舰艇弹药补给 时间窗。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航母编队弹药补给时机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型弹药产品质量评估样本数据少、试验消耗大、未有效利用制造过程质量数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樽海鞘群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新型弹药质量评估方法。以新型弹药靶试数据为输入,对批次弹药发射成功率进行贝叶斯估计。利用LSSVM建立弹药批次制造质量数据与弹药发射成功率之间关系的评估模型,使用精英质心和反向学习策略改进的樽海鞘群算法对LSSVM进行优化,有效提升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并以某新型弹药为例对评估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LSSVM、粒子群优化的LSSVM及樽海鞘群优化的LSSVM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强的鲁棒性,对新型弹药产品的质量评估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惰性弹的装填物不能满足外弹道做地面精度试验的问题,设计一种以水泥为主要原材料的新型 惰性物质装填物。对装填物进行配方分析、工艺设计、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惰性物的强度和密度均达到 与炸药相当的效果,其装填质量稳定、安全性高、无污染,能够满足弹药鉴定和质量一致性相关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