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香港港口的发展与粤港港口衔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群亮 《热带地理》1997,17(2):139-148
本文在宏观上论述了香港港口具有典型的山地溺谷湾形态特征和潮流强、波浪弱、泥沙淤积少的动力特性,指出过量的围海造地威胁天然良港的永续利用。文中从港口的历史发展阐明香港港口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根据货运量持续增长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快速增长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隐优和挑战、未来运输量增长的预测,讨论了香港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新港址,提出屯门龙珠岛-青山电厂煤码头,赤Lie角新机场以东的大屿山岛北岸两处深水岸段作为新发  相似文献   

2.
胡天新 《自然资源》1997,41(2):16-22
香港的发展依赖于港口,香港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水深港阔洪口条件,先进的管理和现代化港口设施更保证了香港港口高效率运营。但香港也因土地面积有限而束缚了港口建设,受内地的对外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香港的港口运输业正突飞猛进,但面对集装箱需求迅猛增长和集装枢纽港竞争,目前港口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为此,香港应加紧港口扩建,同时加强与珠江三角洲港口体系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和布局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世界集装箱港口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最后提出了集装箱港口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货物贸易量是由海运来完成的.国际贸易的增长推动着世界港口的发展。进入80年代后,世界港口发展出现了如下趋势:  相似文献   

5.
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港口的远洋集装箱运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章仁  贾良文 《热带地理》1995,15(4):289-294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远洋集装箱运输的落后现状,论述了三角洲经济区集装箱枢纽港尤其广州港和深圳港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指出该两港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与闽台港口物流对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福建与台湾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高雄-厦门、高雄-福州海上试航和“两门两马”小三通直航发展态势,指出两岸试航的局限性和港口物流直航的必然性。综合分析鹿特丹、新加坡、安特卫普、釜山、汉堡等世界著名港口物流发展经验,提出对闽台两岸港口物流对接具有可供借鉴经验。针对闽台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两岸港口资源整合,建立台海港口群;完善集疏运体系,促进港口物流对接;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构建环台湾海峡临港工业走廊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公布的24种人文地理学领域中的高质量中文期刊进行筛选,重点分析了1982―2022年的552篇港口地理研究相关论文,以揭示中国港口地理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研究特征。结果发现:1)中国港口地理研究大致经历了初创阶段、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视角转变阶段。2)腹地划分的研究侧重在经济腹地和港口腹地一体化发展。物理和物流腹地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3)港口的集中与分散度测量是港口体系研究的重点。多式联运的发展促使港口体系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学者倾向于从宏观的角度解释影响港口竞争的因素。4)港口网络的研究主要涉及拓扑空间布局、网络结构变化以及网络安全评估等内容。5)港城关系研究中,空间关系的考察集中在港城界面的发展,尤其是滨水区发展与规划。港城之间的经济关系相对复杂,学者尚未达成共识。6)中国港口地理研究具有服务国民经济应用的显著特征,港口布局和选址等内容是研究的重点。目前,中国对近些年西方强调的社会、制度、文化、供应链等内容关注较少。未来应重视极端天气与地缘政治的影响,深化港口内部码头以及企业的相关研究,推动AIS大数据的应用,加强相关理论的构造。  相似文献   

9.
港口物流业是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世界经济全球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大连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论文阐述了现代港口物流的内涵,分析了大连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的优势和现状,提出了整合港口资源,构建现代信息平台,加强港腹互动,大力培养现代港口物流人才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港口规划涉及信息量较大,且具有很强的地理特征.本文利用VB与MapX控件相结合对港口规划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作初步尝试.系统可实现对地图的编辑和空间分析,可管理各种文档、数据库及视频资料等,为港口规划建设提供较方便的信息系统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力学平衡模型的长三角港口物流发展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士琳  曹有挥  蒋自然  王佳韡 《地理科学》2017,37(11):1624-1631
基于港口物流协调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相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性判别模型,对长三角13个港口物流发展协调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长三角已形成较为明显的以上海港为核心,宁波-舟山港、苏州港和南京港为副中心,其余港口为重要补充的多层次港口物流规模等级结构;港口物流协调发展层次总体偏低,以低水平协调型为主,且港口物流发展协调度与综合发展度间存在紧密联系,呈现明显的“U”型曲线特征;港口物流协调发展偏离方向集中化特征不明显,制约不同港口物流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存在较大区别,同时就物流运营发展滞后型、城市支撑发展滞后型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型港口分别提出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澳门自由港优势与深水港口开发:澳门发展路向研究之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徐君亮 《热带地理》1996,16(1):14-20
本文通过对澳门自由港与港口历史发展的回顾,指出了由于澳门没有深水港口,其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区,尤其是“欧共市”特殊贸易关系等优势受到限制。论述了建设深水港是发挥自由优势,振兴澳没经济,将澳门建设成为南中国通向世界的“第二个香港”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现代港口发展的区位势理论基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整体的角度,对现代港口与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机制及内在关系进行系统研究,是现代港口发展区域研究的重要方向和内容。本文系统地分析现代港口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提出港口区位势概念及其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下游港口体系的职能结构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曹有挥  毛汉英  许刚 《地理学报》2001,56(5):590-598
根据1965-1996年完整系统的港口贷种分类统计资料,运用货种区位商,港口分工系数和R型因子等分析技术,对长江下游港口体系职能结构的基本特征,动态变化及其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目前以3个类型4个亚类型为基本特征的职能分工体系已初步显现,但有些大型港口与中小型港口之间职能雷同及有些中小型港口专业货种偏多的现象较为突出。(2)近30年来,各港之间的货种差异逐步缩小,职能趋同的现象确实存在。(3)今后港口体系应逐步形成以上海港为中心,南京港为次中心的多组群,多功能,多层次,多数型的现代职能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京唐港港口腹地和物流分析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京唐港港口腹地及腹地物流形势,并对于京唐港运输货物构成及运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李电生  张欢  高爱颖 《地理科学》2019,39(4):541-549
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物流水平、金融水平、信息及电子商务水平和港口城市开放水平4个方面对35个规模以上港口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适宜度进行了测评,根据测评结果选出20个适宜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港口。再使用重力P-中值模型测算出港口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适合建立的规模和类型。结果表明: 沿海港口在发展港口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方面更具优势。 港口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区域性聚集”的特点,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每种类型的港口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分布呈现分散状态,这更有利于交易市场为全国大宗商品的供需双方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从珠江三角洲港口的合理布局看高栏港发展的功能和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君亮 《热带地理》1993,13(4):289-297
高栏港拟建于珠江口西部黄茅海口外高栏列岛海区。特殊的区位使它具有河海港的特点和优势,也决定了它处于潮汐往复流、高盐陆架水、近岸流和波浪四种动力环境之中。前两种动力作用所形成的纵贯港区的深槽,是建设深水大港的自然基础,而广阔的西江流域腹地、特区政策及遍布各大洲各大洋的海向腹地,又给高栏带来巨大的开发前景和效益。将高栏建成西江出海大港,是调整珠江三角洲港口布局的关键工程。从区域经济合理布局看,高栏港既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长江沿岸港口群体的功能,格局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徐刚 《地理学报》1990,45(3):275-283
本文论述了江苏省长江沿岸港口群体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分析了港口群体的现代发展特征、职能结构以及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港口群体的发展构思。  相似文献   

19.
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曹有挥 《地理学报》1999,54(3):233-240
运用吉尼系数分析技术研究建国以来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该港口体系空间结构变动的总趋势是趋向集中,但集中化进程是在空间集聚程度很低的基础上运行的,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规模经济,沿江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技术创新,交通网络变动和国家政策变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导致上述动态特征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与发展机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王成金 《地理学报》2007,62(8):809-820
长时间序列的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规律, 一直是国内外交通地理学有待解决的问题, 而考察港口体系的长期演变规律, 有助于对目前港口体系发展阶段的判断, 并为未来优化提供科学支撑。基于国内外港口体系研究现状的评述, 本文从内河和沿海两个方面, 对秦汉时期以来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发展过程与空间特征进行系统解析, 认为存在秦汉至南北朝、隋唐至南宋、元朝至明中叶、明中叶至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至1949 年和1949 年至今等六个阶段, 各阶段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并且, 本文从产业布局、政治经济空间关系、大宗物资运 输、国际贸易、外来势力和现代交通等多角度出发, 深入分析了中国港口分布格局演化的基本机理。同时, 本文从空间格局演化轨迹、首要港口变迁、驱动机制、港口体系开放性、港口区位和发展阶段等角度, 系统总结了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基本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