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非织造布在草坪栽培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非织造布种植出了很好的植物 ,这一事实证明非织造布可以成为良好的无土栽培基质。在无土栽培方面有两个突破 :一是多了一种无土栽培基质新材料———非织造布 ;二是用非织造布做无土栽培基质 ,完全脱离了土壤概念。无土栽培为非织造布开辟了一条新的使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传统无土栽培基质的种类、非织造布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特点以及非织造布在无土栽培基质中的应用,指出开发可自然降解的非织造布基质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可降解型非织造布基质将在无土栽培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非织造布方面,论述了废旧纤维在制造热粘合非织造布、废旧纤维非织造蜂窝夹层结构板、废革胶原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废棉非织造布无土栽培基质上的应用,并对废旧纤维回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为废旧纤维的回收再利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聚乳酸纤维和苎麻落麻纤维为原料制成的针刺非织造布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纤维原料的不同混合比对非织造布的拉伸断裂强力、透气性、保暖性、芯吸效应和含液率等性能的影响及其原因,并将聚乳酸/苎麻落麻针刺非织造布作为无土栽培基质进行草坪种植试验,结果显示种植出的小麦草生长状况良好,发芽率高达97.7%,证明其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可行。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非织造布针刺工艺对非织造布栽培基质物理性状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无土栽培基质物理性状的主要工艺参数 ,采用响应曲面法 ,通过试验建立了针刺主要工艺参数与非织造布基质主要物理性状的数学模型 ,实现针刺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无土栽培用废棉非织造布基质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无土栽培基质所要求的物理性状为依据,采用棉纺厂落棉,根据Design-Expert软件设计的实验方案,利用非织造布针刺技术,生产了17种非织造布基质。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针刺工艺参数与基质主要物理性状和草坪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实现了基质针刺工艺的最优化。研究表明废弃棉纤维能够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原料,生产的非织造布基质有利于水分的吸收、排放、通气及根系的伸长和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新型无土栽培基质--秸杆型非织造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新型无土栽培基质-秸杆型非织造布的特点、生产过程、基质性能及在作物栽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环境和水土保持中应用纺织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广  张卫明 《纺织学报》1994,15(10):35-38
化纤非织造布就其结构和化学稳定性而言是非常适合于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作通过对四种不同基质处理方式的对比实验,说明了以化纤非织造布为基质,运用一种典型水培方法生产都市绿化中大量使用的草坪的可行性,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草坪,周期只有20-25天,因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在需要绿化地方迅速形成植被。  相似文献   

9.
纺织材料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燕平  李琼 《非织造布》2000,8(3):15-17
就植物生长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四大肥力因素,详细地阐述了纺织材料基质无土栽培的可行性,并用非织造布做栽培基进行了蔬菜和花卉的实物栽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专家介绍,世界非织造布年产量已达150万吨,占纺织品总产量的15%。预计2000年世界非织造布产量将达298万吨。 化学粘合非织造布、针刺非织造布与缝编非织造布为第一代非织造布。熔喷非织造布、纺粘非织造布与热轧非织造布为第二代非织造布。水刺非织造布与气粘非织造布为第三代非织造布。非织造布可分为干法、湿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非织造布新技术的发展,对非织造布产业创新及其在服装产业中的应用作了分析、比较与研究,认为无纺布产业的发展将带来一种全新的消费观念和着装文化,并开创一片崭新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2.
PPS非织造织物与Nomex织物热稳定性与燃烧性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失重、氧指数及锥形量热法分析并对比了PPS非织造织物与Nomex织物的热稳定性及燃烧性能,结果发现PPS非织造织物的热分解温度比Nomex织物高约100℃,热分解时间延迟约48 s;PPS非织造织物与Nomex织物的氧指数分别为39%和31%;PPS非织造织物比Nomex织物的点燃时间延迟长达48 s;PPS非织造织物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及总释放热(THR)分别为Nomex织物的20%和8%;PPS非织造织物的最大比消光面积(SEA)仅为Nomex织物的53%;另外,PPS非织造织物比Nomex织物的最大烟释放速率(RSR)小27 L/s,出现时间也延迟了40 s。以上结果充分说明PPS非织造织物比Nomex织物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更好,火灾强度及发烟量也更小。  相似文献   

13.
无胶棉的纤维、性能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热熔复合纤维的特点及其无胶棉的生产工艺 ,其与喷胶棉相比所具有的性能优势和产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EMSE) of needle-punched nonwoven fabric produced from silver-coated staple polyamide fibre having a fineness of 1.7 dtex was investigated. This production was carried out at Automatex needle punching line, which consists of carding, cross lapper and needle punching machine. After production, the surface resistivity measurements of needle-punched nonwoven fabric was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ASTM D 257-07 standard. The EMSE of the as-produced needle-punched nonwoven fabric was determined using a network analyzer as specified in ASTM D4935-10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15–3000 MHz.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test shows that needle-punched nonwoven fabric produced from 1.7-dtex silver-coated polyamide fibre has the highest shielding value of 36.53 dB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15–3000 MHz. The EMSE of needle-punched nonwoven fabric with fibre fineness of 1.7 dtex increased from 11.00 dB maximum to 36.53 dB in the 15–3000 MHz frequency range. It was seen that as the frequency increases, reflection values of the needle-punched nonwoven fabric decrease at floating mode, while absorption values of the nonwoven fabric increase at floating mode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15–3000 MHz. EMSE results of the needle-punched nonwoven fabric produced from 1.7-dtex silver-coated staple polyamide fibres were compared to carbon fabric and needle-punched nonwoven fabric made from stainless steel fibres.  相似文献   

15.
苗苗  王晓旭  王迎  吕丽华  魏春艳 《纺织学报》2019,40(11):125-130
为改善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性,以氧化石墨烯为接枝单体,冰醋酸为催化剂,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聚丙烯非织造布接枝氧化石墨烯工艺参数。探讨了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催化剂浓度和接枝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借助织物摩擦式静电测试仪、表面张力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非织造布进行测试和表征。获得聚丙烯非织造布接枝氧化石墨烯最优工艺参数: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为17.06 g/L,冰醋酸浓度为0.031 mol/L,温度为70.60 ℃,在此条件下测得,接枝率为22.3%。结果表明:接枝后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摩擦带电电压为1 094 V,接触角为76.9°;接枝后的非织造布较原布粗糙,并且明显附着一层物质;接枝后的非织造布在1 621、1 385、1 117 cm-1处出现了新的峰,证明氧化石墨烯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激光散射法测定非织造布纤维取向分布和面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织造布的光后向散射性质主要取决于纤维的物理性质、非织造布中纤维的取向分布以及非织造布面密度。通过对平行纤维束光散射特征的研究 ,本文给出了纤维取向分布与非织造布光散射强度分布之间的关系以及非织造布面密度与光后向散射强度之间的经验关系。自行开发研制了可自动显示的计算机程序控制激光散射测定系统 ,实验表明 ,非织造布的光后向散射强度及其分布与分析值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据此 ,非织造布的纤维取向分布和面密度能够根据实际测定的后向激光散射强度及其分布计算出来。  相似文献   

17.
王璐  丁笑君  夏馨  王虹  周小红 《纺织学报》2019,40(10):79-84
为研究SiO2气凝胶对芳纶非织造布抗压、阻燃防护功能的影响,以芳纶非织造布为骨架材料,将SiO2气凝胶施加到芳纶非织造布表面,制备出SiO2气凝胶混杂芳纶非织造布防护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借助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其抗压性能进行分析,最后利用热常数分析仪和火焰手系统,测试并评估了制备的防护材料的阻燃隔热性能。结果表明:SiO2气凝胶以不同大小的块状、颗粒状填充进入芳纶非织造布纤维间的空隙;SiO2气凝胶可增强芳纶非织造布的抗压性能,且降低其导热系数;混杂SiO2气凝胶后芳纶非织造布总的吸收能量值降低,说明SiO2气凝胶可明显增强芳纶非织造布的热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耐久型拒水PP/PE热粘合非织造布的生产加工工艺,并对其拒水性能和拒水耐久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热粘合非织造布不但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并且手感柔软、富有弹性、透气而不透水,是一种优良的耐久型拒水医疗卫生用品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医卫用非织造布产品的使用性能,本文采用NaOH/H2O2一步法对棉纤维进行脱脂漂白,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极差分析法,确定最佳脱漂工艺,探讨先漂后刺和先刺后漂两种工艺对医卫用全棉水刺非织造材料吸水性、白度、强度、柔软性和透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脱漂工艺参数组合为:时间60 min,浴比1:30,温度95 ℃;温度对纤维白度和吸水量的影响最大,时间对纤维强度的影响最大;使用最佳脱漂工艺参数得到的全棉水刺非织造布,其厚度、克重和断裂强度有所下降,吸水性明显上升;采用最佳脱漂工艺参数组合制备的先漂后刺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高,而采用先刺后漂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的柔软性、透气性和吸水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具有吸湿、透气、抑菌、保健等性能的再生动物蛋白纤维开发生产了不同面密度、不同厚度的功能性水刺非织造布;对该产品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制定了动植物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企业标准,填补了该产品的国内空白及质量标准规定的空白。再生动物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这一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成功将进一步拓展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