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松林 《重庆医学》2012,41(8):813-816
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而无愈合倾向的创面称为慢性创面。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创面有糖尿病足溃疡、压力性溃疡、静脉性溃疡、放射性溃疡等。因慢性创面与急性创面有不同的病理生理特点,创面愈合延迟或不愈合是临床上常见和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使用MEBO造成烧伤创面感染的原因,树立和宣传正确的创面修复概念。方法:收集近5年来本科收治的11例烧(烫)伤后创面应用MEB0后造成创面感染,甚至烧伤创面脓毒症的病例。研究其应用的方法、特点及效果;并观察在清除MEB0后创面的变化及愈合时间等;综合对比治疗前后病人的情况。结果:在11例病例中,存在一些共同点。如:均未经过专科医生诊治;除首次清创后,住院期间未再有创面清洗,涂抹药物的工作多由家人完成;创面炎症反应明显,脓性分泌物多,脓痂厚;部分病人出现高热、精神症状等创面脓毒血症的表现。在清除MEBO和脓痂及彻底清创后,视创面情况应用暴露或半暴露或包扎治疗后,创面炎症消退,分泌物减少,多数创面可自愈,少数残创须经植皮手术修复11例病人平均愈合时间均较正常要延长。结论:MEBO可能并非良好的创面覆盖物,当然也有使用方法的问题?正确理解“湿润环境中创面愈合”的理论基础及要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创面处理方法和创面覆盖物,才是创面治疗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局部治疗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对36例深Ⅱ度烧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局部治疗的差异对深Ⅱ度烧伤四个时期的病程产后不同的影响。结论:不同时期采用合理的局部治疗可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深度烧伤尤其是太面积烧伤,后期常残留散在的小创面,往往反复破溃,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这种残余小创面常出现在Ⅲ度创面植皮皮片的间隙,但更多见于勉强自愈的较深的深Ⅱ度创面。取皮较深的供皮区,特别是曾有继发感染者,也可发生。表现在已愈台的创面上,出现斑点状、虫蚀样小溃疡,有的则是在表皮角化痂壳下潜藏小脓疮,破溃后形成小  相似文献   

5.
郑秀先  徐俊赐 《广东医学》2000,21(4):349-350
目的 探索烧伤创面菌株与医护人员手皮肤带菌的关系。方法 定期进行医护人员手采样238人次,采集创面分泌物标本409个送细菌培养。结果 医护人员的手采样标本培养出细菌10种,创面分泌物培养出细菌21种。医护人员的手与创面分泌物同时培养出相同菌种35次,占有菌生长率的58.3%。手采样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创面分泌物培养出来的菌株吻合率高。医护人员操作前手采样细菌培养阳性率低,操作中、操  相似文献   

6.
局部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从临床角度观察局部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局部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于糖尿病创面 12例 ,观察术后 3、7、14 d创面上皮葡行后残余面积及肉芽成熟程度 ,同时在同一部位另一创面做空白对照 ,并与非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创面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与未应用生长因子与非糖尿病创面比较 ,其上皮葡行速度在早期未见明显差异 ,在后期其上皮葡行速度由快至慢顺序为非糖尿病创面应用生长因子 >糖尿病创面应用生长因子 >非糖尿病创面未应用生长因子 >糖尿病创面未应用生长因子。局部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可促进糖尿病创面上皮化以及肉芽组织的生长 ,但糖尿病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明显滞后于非糖尿病创面。结论 :局部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评价人造皮肤在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情况与发展前景.方法 通过介绍人造皮肤的使用方法,及其护理,来总结其特点与优点.结果 人造皮肤可以更好地黏附在烧伤创面上,可以有效地防止烧伤创面的再出血与感染,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加快烧伤创面的修复.同时,对于人造皮肤对烧伤剖面进行修复的稳定性、安全性、均匀性与生产率等,人们现在已经开始重视,并且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结论 人造皮肤的临床应用效果很好,出现问题的情况很少,是一种当前比较适合烧伤创面的治疗方法,值得人们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复方高渗葡萄糖溶液在外科创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90— 1999年应用复方高渗葡萄糖溶液处理外科创面 14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 140例 ,男 96例 ,女 44例 ,男女比例为2 .18∶1。年龄 6~ 72岁 ,平均 41.6岁。创面原因 :外伤后软组织缺损 81例 ,烧伤 33例 ,手术及手术后感染 16例 ,褥疮 6例 ,皮肤病 4例。新鲜创面 2 3例 ,肉芽创面 93例 (其中并发感染 2 1例 ) ,软组织窦道 2 4例。创面部位 :四肢 72例 ,躯干5 4例 ,头颈 14例。创面面积 :>10cm× 5cm 6 8例 ,<4cm×4cm 72例。就诊时间 ,约 80 %的患者在 4~ 6周 ,>3个月 12例 ,超过半年 3例…  相似文献   

9.
10.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 draina,VSD)是1992年由德国创伤外科专家Fleischmann博士首创,对促进创面(尤其是慢性创面)的愈合已得到充分肯定[1]。我院2008年以来对21例各种复杂创面患者采取了VSD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创面是临床长期难以解决的治疗难题,又是一种长期消耗性疾病,既给患者自身造成极大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慢性创面不仅病因多样化,危险因素和起病形式各不相同,具体发病机制也尚未完全阐明,而且病程较长,自我修复缓慢,容易反复感染且极易反复,治疗难度增加。因此,如何有效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及病变组织的修复代偿是当前研究方向及临床工作的重点。清创引流是慢性创面治疗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简易持续负压吸引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简易持续负压吸引法对促进深度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对46例深度创面用简易的材料进行持续负压吸引,2-3d换药1次,并观察创面情况。结果经过10~21d的治疗,46例中3例自愈,5例放弃,38例创面形成肉芽组织,经植皮或皮瓣转移后修复。结论简易负压吸引法是一种良好的促进深度创面愈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烧伤创面敷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文伦 《医学文选》2003,22(5):730-732
烧伤创面是贯穿烧伤治疗始终的矛盾焦点 ,几十年来 ,各国学者都在致力于通过各种疗法积极促进创面修复 ,随着对创面愈合研究的深入 ,人们认识到使用敷料的目的远远不只是为了覆盖创面 ,敷料还必须能帮助创面愈合 ,同时也由于材料学和工艺学的进步 ,使敷料在近几十年中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 ,现根据构成敷料的原材料把各种敷料综述如下。1 常规敷料  常规敷料由天然植物纤维或动物毛类物质构成 ,如纱布、棉垫、羊毛等。其优点是 :保护创面 ,有吸收性 ,制作简单 ,价格便宜 ,可重复使用。缺点是 :无法保持创面湿润 ,创面愈合延迟 ;敷料纤维易…  相似文献   

14.
鸸鹋油对烫伤大鼠创面的抗炎及促愈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opical application of emu oil on wound healing in scalded rats. METHODS: In 144 male Wistar rats with 10%; total body surface superficial II degree scald treated on a random basis with physiological saline, povidone iodine and emu oil, respectively, the changes of the wound were observed and the wound tissue and blood samples harvested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injury for evaluation of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total tissue water content (measured by wet:dry weight ratios),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alpha levels in the wound tissue and plasma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the wound healing was also observed. RESULTS: After application of emu oil, the swelling and effusion of the burn wound were alleviated and evidences of wound infection or adverse effects were not observe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emu oil could alleviate topical inflammation, which was particularly obvious on days 1 and 3 after injury a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groups. On day 3 after injury, water content and TNF-alpha level in the tissues was markedly decreas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emu oil (P<0.05), with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changes (P<0.001) and shortened wound healing time (P<0.05).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emu oil could promote epithelializ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various epidermal layers. CONCLUSION: Emu oil has topical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rats with superficial II degree scald, possibly in association with decreased levels of the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e tissues and can promote wound healing by inhibiting local secondary inflammation.  相似文献   

15.
赵欣 《当代医学》2021,27(19):46-48
目的 探讨创面切削痂植皮手术对深度烧伤创面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深度烧伤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创面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清创植皮术治疗,比较两组恢复时间、瘢痕形成发生率、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发热、创面愈合、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瘢痕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创面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患者,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恢复,改善瘢痕外观.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2004年1月以来在烧伤Ⅱ度创面使用肝素,观察其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烧伤患者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17~40岁。浅Ⅱ度创面试验组29例,烧伤总面积3%~35%体表面积(TBSA),其中不同体试验组20例,烧伤总面积3%~15%TBSA。  相似文献   

17.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来源于外科引流的观念。医生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通过特定的方法(如各类导管及引流材料)对感染部位进行引流,保持创面清洁,可促进创面愈合。自1992年德国 Fleischmann博士首创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以来,各种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本文就负压创面疗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应用与改良的进展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挫裂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挫裂伤患者创面按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创面修复生物胶凝胶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碘伏消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创面治愈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用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挫裂伤创面,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生物膜概念提出和内涵解读是创面管理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生物膜和抗生物膜研究为推动难愈创面治疗提供了新方向。2020年推出的第一份伤口卫生国际专家共识提出了基于生物膜的创面治疗的清洗、清创、重塑和敷料更换四步法框架方案。2022年第二份伤口卫生国际专家共识更新了伤口卫生概念,补充并定义了难愈创面概念,构建了伤口卫生和创面管理的评估-管理-监测三阶段框架,并将其认定为临床抗生物膜创面治疗的保守方案。本文就共识文件的背景信息、相关研究和国内现状展开思考和解读,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来源于外科引流的观念。医生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通过特定的方法(如各类导管及引流材料)对感染部位进行引流,保持创面清洁,可促进创面愈合。自1992年德国Fleischmann博士首创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以来,各种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本文就负压创面疗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应用与改良的进展予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