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迎莉 《海南医学》2014,(23):3503-3505
毛发红糠疹是一种少见的慢性鳞屑性角化性炎症性皮肤病,以黄红色鳞屑性斑片和角化性毛囊性丘疹为特征。尽管毛发红糠疹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角化障碍、维生素缺乏、肿瘤、感染、药物等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毛发红糠疹又称毛发糠疹,是一种慢性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尚不明,有专家认为与遗传因素、维生素缺乏、角化障碍、内分泌机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毛囊角化过度,丘疹融合成有糠样鳞屑的红色斑块,患者近端指(趾)背面有毛囊角化栓,掌跖角化过度,角质明显增厚,发黄;头皮有较厚的白色糠样鳞屑,偶伴局部脱发,皮损在发展时可有瘙痒。  相似文献   

3.
玫瑰糠疹(pityriasisrosea,PR)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自限性皮肤病。1860年法国皮肤病学家Gilbert首先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玫瑰红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疹,搔抓后出现糠舭氧鳞屑)而命名为玫瑰糠疹并延用至今。PR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目前有病毒感染、变态反应、自身免疫、遗传性过敏等各种假说,本文就免疫反应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解毒凉血汤治疗玫瑰糠疹9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峰  金巍 《黑龙江医学》2004,28(4):304-304
玫瑰糠疹是一种临床上非常多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玫瑰色斑疹,其表面附有鳞屑,多发生在躯干及四肢近端。笔近几年在临床中应用解毒凉血汤中药口服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成  梁波  张莉  葛宏松 《安徽医学》2024,45(5):570-573
目的 探讨儿童玫瑰糠疹、寻常型银屑病的皮肤镜下特征,为二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玫瑰糠疹和寻常型银屑病患儿各32例的皮肤镜图像。观察皮肤镜下皮损的背景颜色,鳞屑颜色和分布,血管形态和排列模式情况,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皮肤镜下玫瑰糠疹组背景颜色呈淡黄色24例(75.0%),鳞屑分布呈外周型26例(81.2%),血管形态为点状血管28例(87.5%),血管排列模式呈局灶性31例(96.9%);寻常型银屑病组背景颜色呈亮红色25例(78.1%),鳞屑分布呈弥漫性23例(71.9%),血管形态呈(点状+肾小球状+环状+发夹状)血管混合31例(96.9%),血管排列模式呈弥漫均一性30例(93.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玫瑰糠疹与寻常型银屑病在皮肤镜下具有不同特征,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6.
采乐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和头皮糠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溢性皮炎和头皮糠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于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6月使用西安杨森公司生产的采乐洗剂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记录完整的 96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6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男 4 2例 (43.75 % ) ,女 5 4例 (5 6 .2 5 % ) ;年龄 18~ 6 2岁 ,平均 36 .8岁。病程 2个月~ 12年。脂溢性皮炎 5 2例 ,头皮糠疹 4 4例。头皮糠疹病人以肉眼可见的鳞屑伴有痒感为诊断标准。脂溢性皮炎病人以红斑、油腻性鳞屑、脱发、瘙痒为诊断依据。 96例患者用药前 2周内均未内服及外用任何抗真菌药物。1.2 …  相似文献   

7.
毛发红糠疹(Pityriasis Rubra Pilaris,以下称PRP)是一慢性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应用阿维A联合派瑞松治疗PRP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类炎性皮肤病,发病率比较高,临床表现为躯干及四肢椭圆形,玫瑰色或黄褐色斑疹,糠秕样鳞屑,较少复发,并符合以感染为起因的疾病,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上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消银胶囊联合NB-UVB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玫瑰糠疹患者91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消银胶囊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44例仅予口服消银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有效率、红斑鳞屑消退时间及瘙痒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银胶囊联合NB-UVB治疗玫瑰糠疹能明显缩短玫瑰糠疹的病程,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脂溢性皮炎和头皮糠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 ,临床上表现为头皮屑增多、瘙痒 ,重者多油 ,小丘疹和痂壳 ,常伴有不同程度脱发。治疗方法较多 ,最常用的药物 2 %酮康唑洗剂 ,我们采用 2 %酮康唑搽剂 (自剂 )和乐肤液两种制剂联合治疗了 5 1例脂溢性皮炎和头皮糠疹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5 1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 ,年龄 18~ 6 6岁 ,2 8~ 5 0岁占6 8% ,男 2 7例 ,女 2 4例 ,病期 3周~ 2 4年。其中脂溢性皮炎 2 9例 ,头皮糠疹 2 2例。头皮糠疹以肉眼可见明显的鳞屑伴有痒感为诊断标准。脂溢性皮炎根据红斑、油腻性鳞屑、脱发等症状诊断。所有…  相似文献   

11.
玫瑰糠疹是一种病因不明,病程自限的炎症性 皮肤病,皮损以被覆糠秕状鳞屑的玫瑰色斑丘疹为 特征.我科于 2009年 2月-2010年 8月用吡硫翁锌 气雾剂(商品名:适今可),治疗玫瑰糠疹 46例,现报 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2例患者均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临床表现为 躯干和四肢近端为主的椭圆形玫瑰色斑疹,外周边 缘有细薄鳞屑,皮损长轴与皮纹平行,均符合玫瑰糠 疹的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12.
佟长顺 《北京医学》2011,33(1):65-66
白色糠疹又称链球菌性糠疹、单纯糠疹、面部干性糠疹等,其病因不明。为探讨其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门诊登记的白色糠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慧君  缪希红 《河北医学》2012,18(11):1663-1664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 PR)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急性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1860年法国皮肤病学家Gilbert根据本病特点(玫瑰红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疹,搔抓后出现糠粃样鳞屑)而将其命名为玫瑰糠疹[1].由于PR的病程较长,一般4-8周,少数可以迁延半年以上,且病因不明,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我们近年来一直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PR,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亮  张丽平  王萍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2):1699-1699
玫瑰糠疹为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覆有领圈状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我科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玫瑰糠疹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津宁  王秀敏 《医学综述》2009,15(18):2786-2787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覆有领圈状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病程有自限性,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本文综合近年国内外研究资料,就淋巴细胞、朗汉斯细胞及一些细胞因子在玫瑰糠疹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归纳了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即机体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后,由朗汉斯细胞启动,活化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导致机体发生迟发型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6.
周丽丽  谭雪玲 《广东医学》2006,27(6):934-936
目的观察自拟凉血消疹方对玫瑰糠疹(血热风盛型)的疗效,找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以自拟凉血消疹方治疗,组方(金银花、连翘、荆芥穗、蝉蜕、生地、赤芍、丹皮、红紫草、水牛角、青天葵),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抗过敏治疗。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68.57%;对照组为40.00%;两组疗效比较(P<0.05)。经2个疗程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4.29%;对照组为71.43%,两组疗效比较(P<0.05)。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P<0.025),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拟凉血消疹方治疗玫瑰糠疹对促进皮疹消退,缩短病程比常规抗病毒抗过敏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玫瑰糠疹为皮肤科常见病,通常表现为覆有糠秕样鳞屑的椭圆形玫瑰红色斑,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笔者于2007年5月-2009年4月采用中药联合NB-UVB照射治疗泛发型玫瑰糠疹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玫瑰糠疹中医病名为风热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因皮肤损色暗红.有糠状脱屑而得名。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多发于春秋两季,患常有咽炎、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史,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病尚无明确有效治疗方法。笔根据临床实践,运用中医理论结合西医病因学说,总结出一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自拟凉血疏风饮治疗玫瑰糠疹取得一定疗效,治疗该病52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玫瑰糠疹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之一,主要以全身皮肤发生椭圆形或圆形淡红色或黄褐色斑片、上覆糠秕样鳞屑、自觉瘙痒等为主要症状。好发于躯干及四肢的近侧端。轻症对症治疗8周内多能痊愈,但迁延性患者往往一时难以治愈,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我科在2006年4月-2008年6月,自拟中药祛玫解毒汤治疗迁延性玫瑰糠疹6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3例王洪玉,王凤英(包头医学院一附院皮肤科,包头医学院一附院教材科,包头014010)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又称苔藓样糠疹或痘疮样付银屑病。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丘疹水疱性皮肤病。国内报告不多,现将我们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