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工业上屠宰畜禽后主要副产品血液被大量废弃,未得到有效利用。为深入开发利用畜禽血液,以盒装驴血豆腐为切入点,研究影响盒装驴血豆腐蒸煮品质的3个因素(灌装厚度、蒸煮温度、蒸煮时间),结合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综合考虑感官得分、主要品质指标确定最佳蒸煮条件。结果显示,盒装驴血豆腐的最佳蒸煮条件为:当蒸煮时间25 min、蒸煮温度85 ℃、灌装厚度2.0 cm时,感官得分为36、蒸煮损失率3.6%。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驴血豆腐表面光滑平整、色泽均匀、口感嫩滑。  相似文献   

2.
凉山野生橄榄乳酸菌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过脱涩处理后的凉山野生橄榄,添加乳酸菌对进行乳酸发酵,对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接种量、盐浓度、糖浓度、温度、时间等5个因素,进行L_(16)(4~5)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凉山野生橄榄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乳酸菌用量6%,盐浓度4%,蔗糖浓度6%,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6d,即可得到色泽良好,口感、风味独特的凉山野生橄榄发酵产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乳酸片球菌液态法发酵猪肉的生产工艺.对影响发酵的因素 --盐浓度、亚硝酸钠浓度、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进行优化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盐浓度2.5%、亚硝酸钠浓度 0.012%、接种量 3.5%、发酵时间 21h、发酵温度 30℃的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发酵条件下所得产品,微生物及NaNO 2含量均达到标准,具有良好的发酵肉风味,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无铅腌制过程中皮蛋色泽及蛋黄凝固度变化,以黄皮蛋无铅腌制工艺为基础,用硫酸铜与硫酸锌复配剂代替氧化铅,探究铜锌复配液浓度、铜锌复配比、腌制温度、Na OH浓度、腌制时间对皮蛋色泽、蛋黄凝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腌制温度、Na OH浓度和腌制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并在主要因素的研究基础上得到皮蛋色泽、蛋黄凝固度以及感官品质最佳的特色黄皮蛋腌制条件为:铜锌复配液浓度0.40%、铜锌复配比为1:2、腌制温度15℃、Na OH浓度4%、腌制时间18 d。该腌制条件下,皮蛋的蛋黄凝固度为0.85、蛋清白度值(w)为30.15、蛋黄白度值(w)为46.72,此时皮蛋呈半透明的黄色、凝胶完整、软硬适中、具有光泽性。皮蛋品质优秀,感官评分为81.35、综合评分为0.92。综上所述,该研究为无铅腌制皮蛋的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具养颜功效的乳酸菌发酵型泡菜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包心芥菜为原料,添加党参、黄芪、枸杞、桂圆制作泡菜。采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量8%、盐浓度4%、糖浓度1%、接种量3%、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d。根据此条件可开发出具有养颜、抗衰老功效的新型泡菜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6.
造纸用PBO纤维沉析浆粕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析法制备造纸用PBO浆粕,实验结果表明,沉析法制备PBO沉析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BO浆液浓度为1%,凝固液为稀硫酸,搅拌设备为果汁机,搅拌速度为2000r/min。制备的PBO沉析浆粕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纤维形态,而且可以通过控制凝固液的浓度,得到不同性能的PBO沉析浆粕。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自制泡菜,检测了不同温度、盐浓度、不同人工接种量等条件下,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产生规律,以及相应的产品品质。结果表明:37℃腌制的泡菜亚硝酸盐峰值最低且发酵最快;30℃腌制的泡菜亚硝酸盐峰值最高;28℃和33℃腌制的泡菜的亚硝酸盐峰值居于中间。37℃与33℃条件下腌制的泡菜香味较浓、脆度差、酸度高,28℃条件下腌制的泡菜香味较淡、脆度好、酸度适中。4%盐浓度腌制的泡菜亚硝酸盐峰值最高但发酵最快;6%盐浓度腌制的泡菜亚硝酸盐峰值最低,发酵发酵速度居中;8%盐浓度腌制的泡菜发酵速度最慢且口感不好。4%接种量腌制的泡菜亚硝酸盐峰值最低,乳酸发酵最快,发酵周期最短;自然接种腌制的泡菜亚硝酸盐峰值最高,乳酸发酵最慢,发酵周期最长;2%接种量腌制的泡菜介于两者之间。由此得到泡菜腌制的最佳条件分别为:温度28℃,盐浓度6%,人工接种量4%。  相似文献   

8.
作者研究了发酵液中威兰胶在乙醇溶剂作用下的沉淀行为,分析了乙醇质量浓度、pH值、盐离子种类和盐浓度等因素对威兰胶沉淀效果的影响,以及对沉淀物最终产物流变学性能的影响。确定威兰胶的最佳沉淀条件为:当添加2.5mol/LCaCl2溶液使威兰胶发酵液中的最终电荷浓度达到0.1mol/L,pH调至2.0,乙醇质量浓度为37.6g/dL时,可以有效沉淀分离得到威兰胶,收率为92.5%,并保持良好的流变学性能,比对照条件下的乙醇用量节省了73.3%。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姜秆纤维素包装膜的制备条件以及膜的性能,以姜秆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纤维素溶剂LiCl/DMAc(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将纤维素溶解,然后经过脱泡、刮膜,以乙醇为凝固浴进行溶剂交换制备成膜。考察纤维素浓度、溶解温度以及凝固浴温度对纤维素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成膜的最佳工艺条件:溶解温度100℃,姜秆纤维素浓度4%(绝干浆对LiCl/DMA质量比),凝固浴温度20℃,此条件下制得的膜的抗张强度为31.1MPa,断裂伸长率为55.7%,通过气体透过性测试,纤维素膜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可以满足绿色包装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正辛醇/异辛烷反胶束体系对葵花籽粕蛋白进行萃取,探讨在超声辅助萃取下,W0、缓冲液p H、缓冲液浓度、料液比(g/m L)、温度、时间以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等对蛋白质前萃取率以及后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萃取工艺的最佳条件SDS浓度为0.07g/m L,料液比为1∶25,盐浓度为0.07mol/L,p H为6.5,W0=27,萃取时间为35min,温度为40℃;后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盐浓度为0.9mol/L、缓冲液p H为7.5、萃取时间为45min、萃取温度为35℃,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前萃率为89.93%,后萃率为65.01%,蛋白质提取率为58.46%。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冷冻法脱除模拟含盐制革废水中的中性盐,在冷冻温度为-20℃,结冰率为50%的条件下,脱盐率可达50%左右,废水中盐浓度从8 000mg/L降至4 000mg/L左右。对冷冻温度、结冰率、废水成分等影响脱盐率的几个主要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脱盐率随着冷冻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结冰率的提高会使脱盐率降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盐浓度越低,脱盐率越高;模拟含盐制革废水中明胶浓度以及表面活性剂SDBS浓度均影响脱盐率。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固始鸡鸡血酶解工艺,以固始鸡血为主要原料,用75%乙醇作为抗凝剂,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为酶制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固始鸡血酶解工艺。结果表明:抗凝剂的量为4︰1,酶制剂以中性蛋白酶为宜。结论: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6 g/100 mL、加酶量8 000 U/g、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8 h,水解度高达68.7%。  相似文献   

13.
秘鲁鱿鱼肌肉特性不同于紫鱿鱼,非常松软,不再适于采用北太紫鱿鱼的加工方法,因此研究秘鲁鱿鱼的肌肉质构改进技术,使之接近北太紫鱿鱼,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冷冻的秘鲁鱿鱼为原料,以北太紫鱿鱼为参照.测定水分含量作为质构变化的指标,结合鱼体质构感官评定标准,时比了盐渍、糖渍、盐糖同时浸渍三种方法的改善效果,选择出改善质构的最佳方法.最佳的改进方法是:采用盐糖渍法.盐糖分步浸渍:先糖浓度8%,浸渍0.5h.再盐浓度5%,浸渍1.0h;或先盐浓度8%,浸渍0.5h,再糖浓度8%,浸渍1.0h.盐糖同时浸渍:盐浓度8%,糖浓度8%,浸渍0.5h;或者是盐浓度5%,糖浓度8%,浸渍1.0h.  相似文献   

14.
锐孔-凝固浴法制备大蒜油微胶囊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研究了锐孔-凝固浴法制备大蒜油微胶囊的工艺过程和方法。试验以大蒜油为芯材,以海藻酸钠为壁材,氯化钙为固化液,探讨了海藻酸钠浓度、芯材与壁材比例、乳化剂浓度、氯化钙浓度及乳化温度等影响成型的主要因素。通过三元二次回归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大蒜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进行包埋率的测定。结果表明:锐孔法制作大蒜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海藻酸钠的浓度为1.4%,芯材大蒜油与壁材的配比为3.8:1,乳化剂的浓度为0.3%,乳化温度为65℃,凝固浴氯化钙的浓度为2%;包埋率可以达到77.21%。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与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es)为复合发酵菌株。初步探索了发酵的大致流程以及竹笋的灭青时间;另外,采用L_9(3~3)正交设计方案考察了发酵液配方中盐浓度、糖浓度以及辅料的加入量这三个因素。结果表明,最佳灭青条件及最佳发酵液配方为:90℃灭青5min,盐浓度2%、糖浓度5%、竹笋与辅料比例为8∶1,以此条件发酵的竹笋具有优良的感官评价,且益生菌数可达2.38×108CFU/g。  相似文献   

16.
异硫氰酸苄酯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异硫氰酸苄酯(BITC)对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BITC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400μL/L;在不同pH(4~8)条件下,随pH的降低,MIC值变小,抑菌作用增强;在不同糖、盐浓度(1%~5%)条件下,随糖、盐浓度的升高,MIC值变小,抑菌作用增强;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BITC破坏了菌体的荚膜和细胞壁。  相似文献   

17.
在酱油酱醪发酵阶段添加不同浓度(9%、12%、15%、18%、21%)盐水,考察盐浓度对酱油理化指标、感官评价、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酱醪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盐浓度为9%和12%条件下,酱醪发生酸败,表现为总酸含量过高,风味较差,感官评分低。分析发现原因是酸类物质(46.57%和31.06%)占比高,主要有3-甲基丁酸、2-甲基丙酸、醋酸等。在盐浓度为9%条件下,酱醪中还检出恶臭物质噻唑。当盐浓度≥15%时,可以抑制腐败菌的过度繁殖,从而避免酱醪发生酸败。当酱醪中盐浓度过高(如21%),会抑制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及降低原料利用率,表现为酯类物质相对含量的减少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的降低,从而影响酱油品质。综合分析,酱醪盐浓度为15%最好。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减盐条件下,乳杆菌(Lactobacillus)和片球菌(Pediococcus)为主要腐败微生物,因其过度繁殖导致酱醪酸败;15%盐浓度可抑制这两种细菌的过度繁殖。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冷冻法脱除模拟含盐制革废水中的中性盐,在冷冻温度为-20℃,结冰率为50%的条件下,脱盐率可达50%左右,废水中盐浓度从8 000mg/L降至4 000mg/L左右。对冷冻温度、结冰率、废水成分等影响脱盐率的几个主要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脱盐率随着冷冻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结冰率的提高会使脱盐率降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盐浓度越低,脱盐率越高;模拟含盐制革废水中明胶浓度以及表面活性剂SDBS浓度均影响脱盐率。  相似文献   

19.
以黑豆和黄豆为原料通过制浆、灭菌和凝固等工艺制备黑豆腐脑。考察了黑豆与黄豆比例、GDL浓度、凝固时间、凝固温度对成脑的影响,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豆腐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黑豆与黄豆比例为1/1(g/g),GDL浓度为0.5%,凝固时间为20min,凝固温度为90℃。在最佳条件下,豆腐脑的感官综合评分为73分,凝胶强度为17.752 g。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有机酸盐酒石酸钾钠脱除含铬革屑中铬的效果。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下有机酸盐浓度、碱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脱铬效果的影响。利用酒石酸钾钠脱铬时,通过测定反应溶液酒石酸铬络合物的最大吸光度,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脱铬介质为碱性条件、Na OH浓度为0.25mol/L、有机酸盐浓度为1mol/L、酒石酸钾钠/柠檬酸钠摩尔配比为5∶5、反应时间为72h,此时脱铬效果最好。在此试验条件下铬的脱除率最高可达到9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