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研制构思目前全国10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有48处,设计灌溉面积1亿多亩,有效灌溉面积约8千万亩。100万亩以下的中,小型灌区则更多,仅江苏省万亩以上的灌区就有250处,有效灌溉面积为1.8千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0%以上)。国务院关于《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发布以后,全国各地都在推行  相似文献   

2.
欧玲 《陕西水利》2023,(4):77-79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据统计,大中型灌区生产的粮食约占全国粮食生产总产量的一半,灌区在农业开发与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共有中型灌区7000多处,有效灌溉面积2.4亿亩,约占全国耕地灌溉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农业节水的主战场。但是,它们大都建成于20世纪50~70年代。经过多年运行,大部分灌区已进入老年期,渠系渗漏、坍塌、决口等现象较为普遍,骨干工程设施存在病险,甚至安全隐患,急需进行改造,以恢复灌区原设计功能。文章以天生桥灌区节水改造设计为例,对灌区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案进行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大中型灌区特点深化灌区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有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5600处,灌溉面积3.3亿亩,其中超过30万亩的大型灌区220处,灌溉面积1.7亿亩。大中型灌区水土资源条件好,设施完好程度高,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骨干基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正确认识大中型国有灌区特点和规律,是搞好灌区体制改革的前提 国有大中型灌区管理体制长期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国家投资加上农民集资、投劳,形成了灌区的巨额固定  相似文献   

4.
<正>一、海河流域中型灌区概况1.基本情况截至2017年,海河流域有中型灌区449处,设计灌溉面积2 867.74万亩(1亩=1/15 hm~2,下同),有效灌溉面积2 145.97万亩,占海河流域有效灌溉面积1.13亿亩的19%。近3年平均实灌面积1 563.17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3%。海河流域共有重点中型灌区195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现有大中型灌区165处,总设计灌溉面积2267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10,灌区内的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5.目前灌区总干渠长度739.8km,干渠长度2001.6km,支渠长度4722.8km,斗渠长度7252.6km.  相似文献   

6.
张彬 《水利发展研究》2010,10(12):10-11
1我国灌溉工程运行维护面临严峻挑战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我国是传统的灌溉农业大国。2009年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87亿亩,其中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4.9亿亩。实践表明,有效灌溉耕地上.的粮食产量可以达到非灌溉耕地的2~4倍。据统计,我国灌溉面积上的粮食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3/4,生产的商品粮和经济作物都占总量的9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是保障我们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大型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研究课题报告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状研究   1.基本情况   (1)大型灌区概况   全国2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有402处,设计灌溉面积1900万hm2,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35%,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现状灌溉面积1580万hm2,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29%,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现状灌溉用水量1520亿m3,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42%,占农业用水的39%.……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现有耕地667.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469.3万hm~2,近年来平均实灌面积400万hm~2。设计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灌区700多处,2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65处。1996年起中央启动了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山东省有50处大型灌区列入续建配套范围。1997~2001年国家共安排山东省19个灌区37个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较缺乏的国家.目前灌溉用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80%,由于工业、城镇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间的争水局面已经形成,加之水源污染日趋严重,致使灌溉用水量和用水比例逐年下降.目前在占全国总耕地面积48%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占总产量2/3的粮食和农副产品,到本世纪末,为使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000亿公斤,还需增加灌溉面积3000万亩,即全国灌溉面积达到8亿亩.为此,需要开发新的水资源,需要发展节水灌溉.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十分严重,不少灌区尤其是北方灌区,自流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到0.4,井灌区一般也只有0.6左右,同发达国家相比要低  相似文献   

10.
《水利天地》2006,(1):12-13
黑龙江垦区现有万亩以上灌区43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94.5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53.77万亩,其中水田247.42万亩。现有管理人员1291人,构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溉系统。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淮阴市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7处,设计灌溉面积94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5%,有效灌溉面积达800万亩,水稻面积近700万亩。这些灌区经过多年的续建配套和管理运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的灌排工程体系,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1991年,全市粮食总产517.15万吨,其中灌区稻麦产量439万吨,占总产量的85%左右。灌区的兴建对于全市工农业生产和水产品的发展及改善人民生活,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全省人民开展了规模宏大的水利建设,建成水库1045座,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180个,机井、塘坝等小型水利工程22万余处。我省农村水利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灌区建设的发展史。我省现有大型灌区12个,其中省属5个,市属7个,灌溉面积1227万亩,占全省总耕地(4291万亩)面积的28%,生产了占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政策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基本情况河北是我国北方产粮大省和粮食主产区之一。全省有11个省辖市、173个县市区,耕地面积8800多万亩,人口6900多万。现有有效灌溉面积6800多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800多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54.9%,居全国第二位),旱涝保收田5300多万亩,粮食总产290多亿kg。因地表水匮乏,农田灌溉以地下水为主,75%以上是井灌区:全省用水以农业用水为主,农业用水  相似文献   

14.
王晓东 《中国水利》2009,(18):71-7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共建成万亩以上灌区7700余处,机电井500余万眼,固定机电排灌站44万处。不同程度治理易涝耕地3.1亿亩、盐碱耕地8480万亩、渍害田5000多万亩,发展牧区草场灌溉面积1200余万亩。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广大群众艰苦奋斗,各部门协作,陕西省灌溉工程发展很快。截止1980年底,共建成水库1506座,抽水站22423处,机井15.8万眼,共计灌溉面积1982万亩。这些工程在抗御干旱、确保农业高产稳产发挥了重大作用。据统计,灌区约占全省耕地的三分之一,但粮食产量却占全省总产量的60%以上。又据1949~1979年统计资料,全省水地累计增产粮食770亿斤,棉  相似文献   

16.
1.农田水利建设基本情况 唐山市农田水利工程可控制有效灌溉面积75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7%,其中万亩以上灌区20处,可控制有效灌溉面积122万亩;农用灌溉机井13.68万眼,扬水站383座,塘坝99个,水池水窖11.78万个,引水上山工程428处,可控制有效灌溉面积633万亩。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现有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180多处,设计灌溉面积173多万hm~2。大中型灌区中灌溉面积达到2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有36处,设计灌溉面积100万hm~2。这些灌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配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灌  相似文献   

18.
我国灌区生态环境的探索与评价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仁保 《水利发展研究》2005,5(10):21-25,32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灌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到2002年底,全国共兴建各类灌区8.4万处.灌溉面积增加到5586.7万hm^2.其中:规划灌溉面积在2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共402处.总规划灌溉面积1919.8万hm^2。我国以全球6.4%的国土面积和全世界7.2%的耕地,养育了全球22%的人口。这其中农田灌溉事业无疑在农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约占全国耕地40%的灌区面积上.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是甘肃省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走廊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强烈,从而形成大面积土壤盐渍化现象。据初步调查表明,盐碱荒地约1130万亩,占荒地面积的53%;灌区次生盐渍化耕地约125万亩,占现有农田实际灌溉面积的17.7%;灌区轻、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现有万亩以上引黄灌区70处,总设计引水能力2090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2690万亩。1980~1989年年均引水77.75亿立方米,其中灌溉用水69.3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034万亩4850万亩次。引黄灌溉规模较大.但在灌溉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其效益的充分发挥,为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必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灌区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