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景观与气候的共生——生物气候学建筑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其内涵包括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传统文化的延续及自然活力的维系。人们对于可持续性的重视促使建筑和景观设计回到了对气候做出回应的时代,研究了气候对于建筑和景观特征的影响。生物气候学设计的优势是经济、环保和美观,这些都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建筑是什么?设计是什么?如何理解建筑的形态与功能结构的关系?如何开展建筑设计工作?面对着刚踏人大学校园、对建筑学专业知识一无所知的本科一年级建筑专业或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如何讲授建筑设计的初步知识,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培养富于创造力和活动力的建筑设计人才,是建筑设计启蒙教育——建筑设计基础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筑设计基础课是建筑学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专业主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提供初步的,系统的建筑设计思维体系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使建筑学和城市规划本…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筑》2008,(4):73-75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致力于中国城市及建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其对华中地区夏热冬冷的特殊气候问题予以特别关注。该中心由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计算机模拟方向的学者联合组成跨学科的研究及创作平台,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两个二级学科方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并在“建筑学”一级学科领域培养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6,(3)
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愈加关注居住的生态环境,建筑设计也要符合居住环境的要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需要解决建筑生态环境、建筑的节能减排问题以及地域特点等发展问题,目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建筑设计结构的抗寒性能及建筑整体的通透性能能够明显提高,建筑能耗水平大幅度的下降,节约能源、减少耗材,在无形中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的建筑设计基础是,综合运用建筑学、建筑气候学和建筑环境工学等交叉学科基本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测试、方案设计与工程示范系统建立了居住环境适宜的需求规律和外界典型气候的精细化方法,提出了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气候分析技术与气候分区方法。总结了实现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根本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气候地区的住宅建筑设计需求,探讨建筑空间及形式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运用生态气候学理念,从建筑学角度阐述不同气候地区的室内舒适性解决策略,试图在经济、功能、形式、美学、地域文化与气候诸要素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建筑设计关注热点从“形体设计”回到“气候设计”。该文以乍得议会大厦的设计为例,探索适宜热带地区公共建筑的设计策略。首先,从建筑气候设计的概念改变出发,分析热带地区结合气候学的建筑设计方法必要性。其次,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三方面,分析了建筑气候设计的现实条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与热带地区相适应的建筑设计策略。最后,结合乍得议会大厦实践,从建筑细部、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方面提出具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第三部分技术资料气候志与建筑学气候志涉及气候的描述。在实际情况中,通常是通过研究气候和建筑来把地理区域划分为气候带,些这气候带必须共有相似的气候条件。这样划分的目的是在地区性基础上使设计指标统一化。然而,与建筑设计有关的气候学的发展很不理想,其结果是地区性的描述常是不确定的或模仿其它学科。因此,对于建筑实际只有很小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与建筑设计有关的几项基本气象研究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城市设计关注的是人与城市形体环境的关系和城市生活空间的营造。环境效益是城市设计追求的主要目标。城市设计是连接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桥梁,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有效的减振器,使城市规划内容更为具体和形象化,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建筑学及景观建筑设计联系紧密。现在城市设计强调以人为核心,研究城市整体及局部的型体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塑造。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繁荣发展。重视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强调综合与交融,建立完善的设计管理程序和与经济发展联系日益密切是现代城市设计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生物气候学的相关理论,该文将运用文献查阅法、田野调查法、测量绘图方法、生物气候分析法等,分析羌族地区传统建筑的生态可持续设计理念和方法。论文将从生物气候方面的温度、湿度、辐射、风等因素,通过实地测量数值和可持续参数比较,以及它的保温防寒、引风避风的朴实措施,揭示羌族传统建筑设计和建造中的节能、节地、节材、节时、节工等方面的观念,归纳出羌族传统建筑生态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和做法,以便在羌族地区新建筑设计中得以传承运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要求都在提高。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观念一致、和谐统一更有助于城市现代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反,建筑设计不考虑整体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忽视建筑的存在和价值,会直接阻碍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还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本文简要阐述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通过探讨新时期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相关性,分析新时期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总结出新时期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现代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和谐都离不开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二者共同为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营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城市规划设计指导并约束着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又补充并优化了城市规划设计,二者互为独立却又不可分割.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从联系和区别两个方面研究了建筑设计与城市...  相似文献   

13.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2000年5月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而成下设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三个系,还包括《新建筑》杂志社,具有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个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14.
叶岱夫 《建筑知识》2007,27(3):10-11
风(水平气流)和日照是对城市建筑设计影响较大的两个气象因素。从防范流行病和传染病的生态建筑学意义出发,我们发现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上存在两大盲点:即忽略了传统的“穿堂风”设计和忽视了不同纬度日照差异影响下的城市建筑差异设计。造成了建筑物的人文关怀缺陷。本文就此从气象学、气候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重点介绍了结合气候的建筑设计教学,论述了气候与建筑设计结合的目的与意义.通过对三届建筑学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过程进行解读,具体分析了该专题研究从题目选择到教学过程中的设计方法及教学思路框架等一系列问题,充分展现了结合气候的被动式设计教学过程.最后展示了部分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生物气候学设计的关联性。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室内设备农业化栽培,即生态型厨房的建设设计以及室内空间容器式散点栽培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邹永华 《规划师》2002,18(10):50-52
吴良镛先生所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对象的新的学科群,其目的是使传统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地景学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大系统,“建筑设计学科”和“城市规划学科”都是“人居环境学科”下一个层级的子系统,所以人居环境科学不仅仅指明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建筑设计学科的影响也是勿庸置疑的,它将有助于建筑设计学科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范式Paradigm)。建筑设计是复杂性问题人居环境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作为人居环境的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生物气候学设计的关联性。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室内设备农业化栽培,即生态型厨房的建设设计以及室内空间容器式散点栽培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6,(10)
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解决建筑环境的质量问题,而且还要注意所建建筑的节能减排功能以及地区文化传承的问题。因此,采用被动式建筑设计技术建造超低能耗建筑能够充分适宜地域气候与资源环境,实现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原理出发,提炼关键技术问题,综合运用建筑学以及环境工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并通过分析测试,建立室内人体舒适度和室外典型气候的表征方法,提出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气候分析手段和热工设计的计算方法,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体系,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建筑设计作为单体,是微观的;城市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前提和先导。而建筑设计则是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物质体现,研究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