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步探讨其病理特征。方法:对96例乳腺病变患者进行X线钼靶检查,分析比较病变的边缘特征、钙化等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96例患者中术前钼靶X线诊断为乳腺癌40例,良性病变56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42例,良性病变54例。钼靶X线正确诊断90例,正确诊断率为93.75%。分析X线钼靶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乳腺良恶性病变肿块边缘特征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X线钼靶检查是诊断乳腺病变的有效手段,良恶性病变在肿块边缘、钙化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不同征象是以不同的病理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手段,其鉴别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1]。乳腺钙化是钼靶X线中常见的异常征象,其中良性病变占80%,恶性病变占20%,然而约65%的乳腺癌合并有乳腺钙化[2]。因此,鉴别钼靶X线中乳腺钙化的良恶性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和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46例患者共计168个肿块进行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分析其超声征象及钼靶X线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采用评分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比较曲线下面积的大小来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效果。结果超声、钼靶及二者联合应用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866、0.934,即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最佳,超声次之。结论超声和钼靶X线均为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有效诊断手段,二者联合应用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判定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X线钼靶及联合应用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与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和联合应用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超声和X线钼靶摄片检查诊断乳腺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应用的灵敏度与超声、X线钼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与X线钼靶两者联用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乳腺疾病126例钼靶X线检查与病理资料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经钼靶X线检查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126例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影像与病理学资料。结果 126例中病理诊断恶性病变83例、良性病变43例。钼靶X线检查误诊13例,恶性病变误诊为良性3例,分别为导管内癌、黏液腺癌、髓样癌;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10例,其中增生性疾病4例、纤维腺瘤3例、慢性炎症2例、脂肪坏死1例。结论术前钼靶X线检查应作为乳腺病变的常规诊断方法,但对于肿瘤组织分化好及早期乳腺癌与良性疾病的鉴别存在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线钼靶摄片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143例乳腺疾病的X线钼靶摄片分析,临床观察与手术病理相结合,评价X线钼靶摄片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X线钼靶对伴微小钙化的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论X线钼靶对乳腺癌的检出和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频彩超、超声弹性成像及钼靶X线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9例乳腺肿块的高频彩超、钼靶X线、超声弹性成像及高频彩超与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并对诊断结果进行ROC分析.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性93.24%、敏感性89.6%、特异性90.6%,略高于钼靶X线的89.9%、89.7%和84.4%.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5.9%)但特异性较差(62.5%).高频彩超+弹性成像组合得到最高的敏感性93.1%,但特异性提高不明显,仅为65.6%.超声弹性成像的AUC值0.958,高于钼靶X线、高频彩超和高频彩超+弹性成像三者的AUC值(0.921、0.827和0.887),弹性成像与高频彩超和二者结合的AUC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7、0.041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能够明显提高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337例乳腺病变的钼靶X线征象,总结出各种病变的特征性表现,以提高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诊断水平。方法337例均进行钼靶照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除照乳腺平片外,尚进行溢乳导管造影。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结果良性病变中以乳腺增生症、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炎症多见,良性肿块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匀,钙化较粗大,肿块直径X线测量值等于临床测量值。乳腺癌主要表现为肿块,边缘不光整,有分叶和毛刺,钙化细小、成簇、泥沙样,肿块直径X线测量值<临床测量值。结论乳腺钼靶X线照片对乳腺病变的发现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数字钼靶X线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乳腺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均展开钼靶X线鉴别诊断,对比病理检查结果,分析钼靶X线用于临床诊断的积极作用。结果:根据诊断结果显示,30例乳腺疾病患者中,病理组织诊断良性病灶3例,占比10.00%,恶性病灶27例,占比90.00%;数字钼靶X线诊断良性病灶2例,占比6.67%,恶性病灶26,占比86.67%;总检出率为93.33%,与手术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稍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钼靶X线对乳腺疾病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且操作简单,值得在早期诊断与治疗中作为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乳腺结构扭曲征象的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乳腺结构扭曲征象的钼靶X线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33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乳腺结构扭曲病变的钼靶X线表现,包括密度、边缘、病变区结构及触诊检查特点。33例中,良性病变18例,恶性病变15例,其中术后改变5例,脂肪坏死伴有间质纤维化1例,囊性增生症6例,炎症4例,硬化性乳腺病2例,导管原位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黏液癌2例,Paget病2例。结果33例乳腺结构不良,钼靶X线摄片表现为高密度17例,等密度16例。边缘有浸润10例,模糊12例,星芒状改变11例。结构消失17例,可分辨16例。触诊质硬14例,柔韧11例,斑片状增厚8例。边缘浸润及结构消失倾向恶性病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和0.025),而其他征象及触诊在良、恶性病变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结构不良钼靶X线表现多样,分析其边界及结构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乳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流频谱形态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95个乳腺肿块,分析其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结果 良性肿块血流形态以静脉和低阻力型多见。恶性肿块血流形态多样,以湍流和高阻力型多见。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的分析可作为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光散射双模式成像系统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光散射双模式成像系统,检查113例共123个乳腺肿块,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系统将肿块二维超声特征作数字化处理,并检测肿块组织营养代谢指标血红蛋白总量(HBT)和血氧饱和度(SO_2),最终将二维超声信息和营养代谢参数综合处理,得出综合诊断指数(SDI).分别计算二维超声、光散射和双模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结果 123个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78个,恶性肿块45个.良性肿块内HBT为(153.02±105.78)明显低于恶性肿块内HBT(232.95±78.22);良性肿块内SO_2(1.0332±0.1641)明显高于恶性肿块内SO_2(0.8794±0.1814);良性肿块内SDI(147.23±53.76)明显低于恶性肿块(243.98±57.27),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光散射双模式诊断系统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83.33%,准确率为86.99%.结论 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光学技术检测组织的营养代谢可提高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的特异度,提高恶性病例早期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9个乳腺肿块(良性47个,恶性42个)进行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血流分布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恶性肿块组中周边和内部均有血流者为63.4%,良性肿块组为28.0%,两组之间在血流分布部位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恶性肿块组中有分支状血流者为65.9%,良性肿块组为24.0%,两组之间在血流分布形态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肿块组63.4%有穿入型血流信号,良性肿块组仅20.0%有穿入型血流信号,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组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明显大于良性组(P〈0.001),加速度时间(AT)明显小于良性组(P〈0.001);以PI〉1.35,RI〉0.75,AT〈90ms为临界值,诊断恶性肿块的敏感性分别为87%、87%、39%,特异性分别为88%、80%、96%,准确性分别为88%、85%、6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乳腺肿物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和血流特征,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高频声像图及能量多普勒血流特征 ,提高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 6例乳腺癌及 3 3例乳腺良性肿瘤的高频声像图与能量多普勒血流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块声像图的鉴别以肿块边界特征最为重要 ,能量多普勒显示乳腺癌内的血流较良性肿瘤明显丰富 (P <0 .0 1) ,乳腺癌的血管分布特征异常 ,血流阻力指数 (RI)在良恶性肿块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频声像图结合能量多普勒血流特征可以较准确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物血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在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超声检出并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70例78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40个,恶性病灶38个。按照Adler分级标准,采用CDFI和SMI技术分别观察同一肿瘤的血流情况,计算两种血流检测技术对于单个病灶检出血管条数的差值(SMI-CDFI)、单纯使用CDFI及SMI诊断恶性病变的最佳诊断阈值及相关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对所有肿瘤血流丰富程度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恶性肿瘤血流丰富程度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良性肿瘤血流丰富程度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CDFI诊断恶性肿物最佳诊断阈值为血管条数≥2,敏感度71.12%,特异度62.50%;SMI诊断恶性肿物最佳诊断阈值为血管条数≥3,敏感度92.11%,特异度62.50%;SMI-CDFI诊断恶性肿物最佳诊断阈值为血管条数差值≥3,敏感度84.21%,特异度85.00%。结论 SMI 技术可检测乳腺恶性肿物潜在的微血管,可为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 )在乳腺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诊治的245例乳腺肿瘤患者(包括恶性乳腺肿瘤139例和良性乳腺肿瘤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25,CD69,HLA-DR以及Tregs的表达。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乳腺肿瘤患者的CD3+CD25+T淋巴细胞,CD3+HLA-DR+T淋巴细胞和CD8+HLA-DR+T淋巴细胞均明显上升,且恶性肿瘤患者较良性肿瘤患者升高更显著。此外,Tregs在恶性肿瘤患者的百分比较良性肿瘤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均升高,恶性肿瘤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良性肿瘤患者升高显著,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的表达在肿瘤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25和HLA-DR表达明显升高,密切监测可辅助临床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情和疗效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数字钼靶X线摄影结合触诊在乳腺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8-2010-06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2个乳腺病变资料,对钼靶X线诊断及触诊检查的良恶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钼靶X线表现可作为乳腺病变良恶性定性诊断的有效的检查手段,触诊检查简单易行,对患者有一个更直观和全面的认识.结论 钼靶X线表现及触诊在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起着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28例乳腺肿块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28例患者中,良性肿块87例,其中乳腺囊肿4例,积乳囊肿3例,乳腺增生结节6例,乳腺囊型增生病变9例,乳腺纤维腺病7例,乳腺乳头状瘤3例,乳腺纤维腺瘤48例,脂肪瘤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恶性肿块41例,其中硬癌15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导管内癌16例,髓样癌2例,原位癌2例,恶性叶状肉瘤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多发钙化的 X 线特征以其对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乳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乳腺 X 线钼靶检测,观察良恶性病变多发钙化大小、合并肿块、单双侧、钙化密度、分布状态等特征。分析钙化 Le Gal 分型与乳腺良恶性病变关系。结果 乳腺恶性病变泥沙、短棒以及针尖状钙化的比例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乳腺良性病变圆点、小片及蛋壳状钙化的比例显著高于乳腺恶性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恶性病变钙化≥10个/cm^2、等密度、节段性分布及线性分布的比例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乳腺良性病变呈区域性分布及弥漫性分布的比例显著高于乳腺恶性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乳腺病变 Le Gal 分型Ⅳ-Ⅴ型钙化的比例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性乳腺病变 Le Gal 分型Ⅱ-Ⅲ型钙化比例显著高于恶性乳腺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乳腺钼靶 X 线摄影可以清晰的显示乳腺病变钙化的特征,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