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腹膜透析病人经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腹膜透析的10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终末期病人,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腹膜透析+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膜透析+常规治疗+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2组均治疗...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PD)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替代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植入PD管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PD管堵塞、移位等,其中大网膜粘连包裹是透析管堵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钠尿肽(BNP)水平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干体质量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BNP水平。结果腹膜透析患者达到干体质量组血BN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未达到干体质量组血BN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BNP水平对于腹膜透析患者干体质量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一体化治疗的概念,重点分析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优缺点,并对腹膜透析应用和发展的近况以及腹膜透析相关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衰竭的病人有色素沉着,这可能是由于黑色素的关系。作者研究了28例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浆β-黑色细胞刺激素(β-MSH),其中男16例,女12例,有7人每周用腹膜透析治疗(48小时/周),13人有规律的血液透析(3×6~8小时/周),8人没有用透析治疗。由每个病人取血测定免疫反应性β-MSH,在某些病人中也同时测定了血清肌酐。其中有21个病人测定了手背和背部的皮肤色素沉着。另外测定了25个正常人血浆β-MSH水平以作对照。慢性肾衰竭病人免疫反应性β-MSH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6.
CAPD加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衰晚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百灵  徐雁  张青 《山东医药》2002,42(13):35-36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是慢性肾衰竭晚期的一种治疗手段 ,其虽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积极作用 ,但对改善肾功能无效 ,且长期行 CAPD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从而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1 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们采用自制谊肾颗粒治疗 3 3例行 CAPD6个月以上慢性肾衰竭晚期患者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文 6 3例慢性肾衰竭患者 ,均根据叶任高等主编的《内科学》中慢性肾衰竭诊断及分期标准确诊 [1] ,其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 <1 0 ml/min,血肌酐 (Scr) >70 7μmol/ L,行 C…  相似文献   

7.
甲状旁腺素(PTH)升高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临床常伴随钙(Ca)、磷(P)代谢失调、肾性骨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症状.两种透析方式均可清除PTH,但透析早期疗效不同.骨化三醇[1,25(OH)2D3]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肾性骨病的药物之一,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研究较多[1],而在腹膜透析治疗中观察较少.本文拟探讨骨化三醇在腹膜透析及高PTH治疗中的疗效及用量,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是利用人体生物透析膜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腹膜两侧血液及透析液间溶质浓度与渗透压梯度的不同,依靠扩散原理,清除体内毒素和过量的水分,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腹透具有居家透析、操作简单的优势。故患者易于自己安排生活。由于其连续性治疗的特点,可较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有更自由的生活方式,且对血压、水肿、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小。另外,据国外大型研究资料表明,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的维护较血透好。故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腹透与血透、肾移植一起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一体化治疗的重要环节,有效地挽救了众多尿毒症患者的生命。除了慢性肾衰竭外,对于急性肾衰竭(ARF)临床上也可采用腹透治疗。ARF临床常见,据统计,住院患者中有5%~8%的患者出现ARF,ICU中ARF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云曼丽  陈文 《山东医药》2009,49(28):98-99
急性肾衰竭(ARF)患者早年死亡率高达90%,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营养治疗和抗生素应用情况也在不断进步,大多数ARF患者经过及时诊断、治疗,肾功能可以完全恢复,只有一小部分可能发展成不可逆的慢性肾衰竭。现回顾性分析我院1981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腹膜透析治疗的166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竭(CRF)一般保守治疗效果差,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费用昂贵,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应用肌氨肽苷注射液治疗该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腹膜透析(PD)主要适用于急、慢性肾衰竭、中毒性疾病等,对于严重腹膜炎以及腹膜缺损患者不适用〔1〕。PD造成的并发症尤其是由于透析造成的疝气、渗漏以及营养不良〔2〕。营养不良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对患者治疗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院肾脏病PD相关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探究中药联合治疗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肾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病因及干预治疗的方法。方法将入选的46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腹透液治疗组)与b组(低钙腹透液治疗组),观察治疗84周前后心脏瓣膜钙化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84周后发生二尖瓣钙化4例,二尖瓣返流1例,二尖瓣面积减少致狭窄1例,主动脉瓣钙化5例,主动脉瓣返流1例;b组84周后仅发现二尖瓣钙化1例,主动脉钙化1例。瓣膜钙化发生率与患者血钙、血磷水平、钙磷乘积及PTH(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相关。结论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腹透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相当常见,高钙、高磷血症、高PTH为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低钙透析液能显著减少维持性腹透患者心脏瓣膜钙化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期患者在西医一体化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结肠透析和中药口服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透析组与口服组,透析组以大黄为主的中药结肠透析,口服组采取口服尿毒清及海昆肾喜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和化验指标改变。结果透析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口服组;化验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期患者在西医一体化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结肠透析是一种安全无创、简单廉价、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17,(6)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证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肾功能、炎症因子、主要症状积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IL-6、hs-CRP和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IL-6、hs-CRP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使用前列地尔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证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肾功能和微炎症状态,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腹膜透析管类型对腹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透析管类型对腹透效果的影响俞雨生关键词腹膜透析,透析管,透析效果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建立一个安全、有效的长期腹腔通路是进行透析治疗的基本条件。其中透析管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规格是否合适,对腹透效果具有重要影响。1腹透管的功能腹透管的主要功能是保证透析...  相似文献   

16.
CAPD的远期预后比HD优越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进入临床已有20年,怎样从临床角度评价这项治疗措施,尤其是与血液透析(HD)相比较,CAPD患者的远期预后如何?以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尚没有确切可信的统计。本文结合近年来的一些临床系统研究资料,就此方面作一综述。ICAPD的优越性CAPD系在间歇性腹膜透析(IPD)基础上演变而来,但其疗效明显优于IPD。自1965年Tenckhoff发明硅胶腹膜透析管(亦称Tenckhoff管)以来,IPD成为治疗急、慢性肾衰的有效手段。IPD每天连续透析20h(每小时交换1次透析液)后放空腹腔,每周透析2次共40h,由…  相似文献   

17.
李富强 《临床内科杂志》2019,36(11):748-75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CRF尿毒症患者,根据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血液透析组(60例)和腹膜透析组(60例)。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6水平。再将两组患者按有无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分别分为合并心衰组和无心衰组,分别比较各组患者TNF-α、IL-1β及IL-6水平。结果 治疗前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患者的CRP、TNF-α、IL-1β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及IL-6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腹膜透析组患者的TNF-α、IL-1β及IL-6水平较血液透析组更低(P均<0.05)。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合并心衰组患者TNF-α、IL-1β及IL-6水平均高于同组无心衰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能降低CRF尿毒症患者的TNF-α、IL-1β及IL-6水平,且腹膜透析方式更优,其微炎症状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腹膜透析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方便、经济等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近期并发症,包括腹膜透析管网膜粘连包裹、腹透管移位等导致腹透管堵管,使得腹透无法继续进行〔1,2〕。为此需要再次开腹手术分离包裹粘连的大网膜并行大网膜切除或折叠手术,重新植入一套新的腹透装置,但再次手术创伤大、腹膜透析效果差,再次堵管的概率高,病人住院时间长〔3,4〕。我院开展腹腔镜下粘连网膜松解、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已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 (CRF)尿毒症。随着腹膜透析的进行 ,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尿毒症的所有临床症状可相应缓解。但随着透析时间的推移 ,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尿量亦逐渐减少。Ccr和尿量是评价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可靠指标。我们对透析患者随访 8~ 10个月 ,认为影响残余肾功能的因素与患者血压 (BP)、血糖 (GLU)及血脂 (TC)的高低相关。对象与方法1.对象 :我院 1997年 9月~ 2 0 0 1年 2月住院患者 60例 ,年龄 3 2~ 85岁 ,平均年龄 45 .6岁 ,男性 45例 ,女性 15例 ,3 0例患…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终末期肾衰竭的肾脏替代治疗病人(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以每年11%以上的速率增长[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