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黄酸的药理作用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凯  郑海生  李应东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32-1734
大黄酸(Rhein,4.5-dihydroxyanthraquinone.简称RH)属单蒽核类1.8-二羟基蒽醌衍生物,是从大黄、何首乌、虎杖等多种传统中药分离提纯出的有效成分。RH的结构式.RH含有二个羟基和一个羧基,极性较强,具有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大黄酸(RH)为蒽醌衍生物的单体。主要分布于琴科植物中。是大黄、何首乌、虎杖等多种中药的主要有效成份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保肝和抗肝脏纤维化、防治糖尿病肾病(DN)、抗肿瘤等作用.鉴于其较广泛的药理作用,具有临床药用价值,该文将对RH药理学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酸(RH)为蒽醌衍生物的单体,主要分布于蓼科植物中,是大黄、何首乌、虎杖等多种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明显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具有临床药用价值,本文将RH防治糖尿病肾病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382-2387
大黄酸(Rhein,1.8-Dihydroxy-3-carboxy-anthraquinone,RH)为蒽醌衍生物的单体,主要分布于蓼科植物中,是大黄、何首乌、虎杖等多种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黄酸具有抗氧化应激与炎症,抗细胞凋亡,抗纤维化,调节糖脂代谢及抗癌等作用,在防治肝病中具有重要的潜在临床药用价值。文章就大黄酸在防治肝病中所取得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大黄素是常用中药大黄、何首乌、虎杖等的主要活性成分蒽醌衍生物之一 ,含量较高 ,药理学试验表明大黄素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对大黄、何首乌、虎杖等以及含大黄、何首乌、虎杖的中成药等以大黄素作为质量评价指标是合理可行的 ,而且专属性强。近年来这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多 ,本文就大黄素的检测在中药质控中的应用中各种样品的提取 (即前处理 )、测定方法和条件综述讨论如下。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即前处理 )由于大黄、何首乌、虎杖等植物药本身含有多种性质的成分 ,在中成药中成分更为复杂 ,而且大黄素常与其它性质相近的蒽醌衍生物共存 ,…  相似文献   

5.
大黄素抗肿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素(emodin,1,3,8-trihydroxy-6-methylanthra-quinone),化学名为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属于天然蒽醌类衍生物,是许多中药如大黄、虎杖、何首乌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表明,大黄素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如抑制胰酶活性、抗炎、抑菌、抗氧化、利尿、免疫调节、保护肝肾、松弛血管、促进胃肠蠕动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  相似文献   

6.
大黄素(emodin,EMD)为蒽衍生物中分布最广泛的单蒽核类1,8-二羟基蒽醌衍生物,是许多中药尤其是蓼科植物虎杖、大黄、何首乌等的主要有效成分,因此含有该类药材的中成药多以 EMD 作为质控指标,在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MD 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抑制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及免疫抑制等。曾有报道认为 EMD对 CCl_4和 D-氨基半乳糖造成的试验动物肝损害有保护作用,但从细胞水平研究其保护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本研究以 CCl_4体外损伤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为实验模型,通过测定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7.
谭晓虹  张丹参  张力  安芳  王书华  姜华  白雪梅 《中成药》2007,29(8):1211-1212
蓼科植物大黄包括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其根、茎,大黄具有清热解毒、泻下等功效。其所含成分主要为总蒽醌衍生物,如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等。其中大黄酚是产生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大黄酚(Chry-sophanol,Chry)化学名称为1,8-二羟基-3-甲基蒽醌。其药代  相似文献   

8.
肝脂消胶囊中总蒽醌衍生物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脂消胶囊中总蒽醌衍生物的含量测定朱天琪,张萱,陆丽珠(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肝脂消胶囊为治疗脂肪肝的纯中药制剂,其处方由虎杖、黄芪、泽泻等药味组成,经水煎煮提取制成胶囊。虎杖为君药,其性味微苦、微寒,入肝、胆、肺经,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虎杖中葱酪类化合物含量较多,其中主要有虎杖甙、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6-甲醚、大黄-8-单甲醚等。因此,检测本制剂中总蒽醌衍生物的含量,可以作为....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265-272
大黄素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有效单体,存在于大黄、何首乌、虎杖、决明子、芦荟等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中,为游离型蒽醌类衍生物,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大黄素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过敏,抗骨质疏松,抗肿瘤,抗糖尿病,保护神经,保护肝脏的作用。近年来,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对大黄素在调节糖脂代谢,及其在周围神经、肾脏保护中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大黄素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蒽醌类中药的致泻强度与化学含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含蒽醌类中药的致泻强度与化学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生物效价检测的方法,即以小鼠泻下半数有效量(ED50)为评价指标,考察大黄的3个正品品种,以及虎杖、决明子、何首乌等含有蒽醌类成分中药的致泻强度差异;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蒽醌的含量测定,探讨致泻强度与蒽醌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含蒽醌类中药的ED50分别为(生药)0.458,0.686,0.925,1.004,1.047,1.986g.kg-1(体重),致泻强度顺序为唐古特大黄>虎杖>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决明子>何首乌。供试品中结合蒽醌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2.82%,1.64%,1.44%,0.82%,0.15%,0.019%,结合蒽醌含量高低顺序为唐古特大黄>虎杖>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决明子>何首乌。结论:结果表明含蒽醌类成分不同中药间的致泻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致泻强度与结合蒽醌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将生物效价检测方法与常规理化检测方法联系起来,从而更全面的保证中药质量。  相似文献   

11.
徐绍新  石召华  向阳  翟莉  甘焕新  杜江荣 《中成药》2007,29(11):1694-1695
何首乌系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临床应用有生首乌、制首乌之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其有效成分包括以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为主的蒽醌类成分及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等,其中蒽醌类成分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而二苯乙烯苷具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和保肝作用。含何首乌的制剂有很多,制备过程中常需进行干燥处理,对于二苯乙烯苷的稳定性已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如张纯等[2]认为其在水中较稳定,但高温条件下稳定性有一定的影…  相似文献   

12.
正大黄素,化学名为 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分子式为 C_(15)H_(10)O_5,是一种天然的蒽醌衍生物,也是多种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包括大黄、虎杖、何首乌、芦荟叶、决明子等,这些药材作为传统中草药被广泛应用。近来发现大黄素发挥作用的机制与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密切相关~[1,2],且这种联系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两种主要表现。细胞凋亡,又称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同于细胞坏死的是,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实  相似文献   

13.
大黄酸来源于大黄、虎杖、酸不溜等常用中草药,为蒽醌衍生物的单体,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及调节肾功能等作用。介于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并指出了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功效。本着低毒、低成本、易得的原则,大黄酸有望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有效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安全用药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理作用做出综述。  相似文献   

14.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分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黄是一味重要的常用中药,具有泻下,清热、解毒等作用。大黄含有多种蒽醌类化合物,其中大黄酸(Rhein)具有羧基,酸性最强。大黄素(Emodin)具有β-酚羟基,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联有羟甲基,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physcion)及大黄酚(chrysophanol)  相似文献   

15.
何首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相传此药名为交藤。具有味苦,甘,涩,微温,补益类之药[1]。具有乌须发、悦颜色、益精血、强筋健骨,抗衰老等功效。现代研究证明其中主要含有蒽醌类、二苯乙烯苷及磷脂类等活性成分[2]。1蒽醌类研究表明何首乌中蒽醌类有效成分主要为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多以高效液相方法测定。郭青等[3]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蒽醌类成分。采用Inertsil ODS-3柱,以甲醇∶0.1磷酸(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得到大黄素、大黄素甲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何首乌是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的干燥块根,2015年版《中国药典》根据其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生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和制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Praparata)。该综述总结了何首乌中相关蒽醌类化合物的抗癌作用,为探讨何首乌的抗癌作用活性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依据网络数据库Pub Med,CNKI,重庆维普等相关文献,对近15年来关于何首乌中相关蒽醌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何首乌中相关蒽醌类化合物有20种。与其他蓼科植物相比,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何首乌质量标记物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较高。在抗癌作用方面,诱导癌细胞凋亡的有大黄素及其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及其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抑制细胞周期的有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抑制细胞迁移、侵袭和转移的有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及其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阻断能量代谢者有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有大黄素。结论:何首乌相关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癌药用价值,其作用机制、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看到医师开处方时,在中药大黄旁加脚注“后下”。有些患者怕麻烦,将大黄与其他药一同煎熬,其结果影响了药物疗效。现将大黄后下的原因阐述如下‘: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攻下积滞、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胆退黄的功效,主要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大黄主要含蒽醌类衍生物及鞣质,大黄的泻下作用主要是蒽醌类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索等刺激大肠,  相似文献   

18.
薄层扫描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瑞芝 《中成药》2005,27(5):605-606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根茎和根,具有祛风、利湿、破瘀、通经等作用,为临床常用中药.虎杖中含有游离蒽醌衍生物及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蒽苷类成分等.  相似文献   

19.
何首乌中的非蒽醌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块根,含有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黄酮类等多种成分,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抗菌、降血脂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1]。作者对采自泰山的何首乌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对7个非蒽醌类化合物进行报道,分别为β-谷甾醇(1)、对羟基苯甲醛(2)、决明酮-8-O--βD-吡喃葡萄糖苷(3)、2,3,5,4′-四羟基反式二苯乙烯-2-O--βD-吡喃葡萄糖苷(4)、2,3,5,4′-四羟基反式二苯  相似文献   

20.
蒋晔  郝晓花  刘红菊 《中草药》2007,38(1):57-59
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消炎、抗菌、致泻、利尿以及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是大黄、虎杖、何首乌、决明子等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蒽醌类化合物有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存在形式。结合型蒽醌不吸收,在肠道内被细菌代谢后产生泻下作用,因此结合型蒽醌在肠道内的吸收、代谢与其药动学有关。已有的药动学研究均为测定血清或血浆中的蒽醌类成分,由于代谢物中成分复杂,干扰较多,因此本实验建立了测定大鼠灌胃虎杖提取物后的粪便和尿液中的游离型和结合型大黄素总量的非水反相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