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湖南省肿瘤医院ICU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调查2014年1~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ICU 38例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等。结果胃管、气管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外科引流管的意外拔(脱)管分别占发生总数的50%、15.8%、10.5%和10.5%;清醒患者占36.8%;未行有效约束占55.3%;管道固定不妥善占21.1%;护士预见拔管风险占31.6%;重置率占68.4%;拔管患者管床护士职称为护士占55.3%;工作年限1~5年达44.7%;患者自拔占94.7%;拔管患者出现ICU综合症者达73.7%。结论强化培训教育,实行预警教育,正确评估患者管道风险,做好宣教与心理护理,合理的约束与镇静、镇痛,护理人员合理配置与有效合作,预见性的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可防范ICU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ndotracheal extubation,UEE)是指意外或患者有意地拔除气管插管,包括患者自我拔管及意外脱管。UEE为ICU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国外报道UEE的发生率占气管插管的3.4%~22.5%,  相似文献   

3.
孙艳玲 《天津护理》2011,19(1):56-58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ICU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管道多,无形中增加了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管道维系着患者生命,一旦发生UEX,可能造成患者损伤、住院天数延长、费用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还使重新插管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张悦  陈艳  王琦 《护理研究》2013,(26):2902-2904
[目的]总结ICU非计划性拔管(UE)的发生率,针对UE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为临床控制其发生提供依据与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住的104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对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对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U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UE发生率为12.5%。单因素分析显示,UE组和非UE组病人性别、意识、导管数目、Ramsay镇静评分、病人合作程度、约束及镇静剂使用情况、基础疾病、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Ramsay镇静评分及导管数目与UE的发生相关。[结论]Ramsay镇静评分及导管数目是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镇静、心理护理、加强巡视、规范操作可能有助于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CU病房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后对晚夜班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应用APN连续性排班方法,比较施行前后人工气道、深静脉导管、动脉导管、胃管、导尿管及各种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结果ICU病房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后晚夜班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APN连续性排班使晚夜班护士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降低,减少安全隐患,是一种有效的排班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杨玲 《当代护士》2014,(10):181-182
目的:探讨非惩罚性报告制度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不良事件分析小组,在ICU建立非惩罚性报告制度,对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事件采取不公开、非惩罚的处理原则,分析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预防措施,不断修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结果实施后非计划性拔管上报率由13.3%提高到66.7%(P<0.01),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3.27%下降至1.14%(P<0.01)。结论在ICU实施非惩罚性报告制度能明显改善护士对非计划性拔管的认知及上报态度,有助于找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杜绝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有利于预防和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钱淑清 《护理研究》2005,19(3):480-481
为提高ICU插管病人的护理质量,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提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有效固定导管,合理使用镇静剂及肢体约束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钱淑清 《护理研究》2005,19(6):480-481
为提高ICU插管病人的护理质量 ,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并提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有效固定导管 ,合理使用镇静剂及肢体约束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295-3297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患者6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比较所有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ICU住院时间为2.19±0.98d,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30±3.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接受PICC留置的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加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ICU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ICU气管插管病人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为10.8%.通过对ICU住院病人的回顾性调查,发现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缺乏有效的固定、未使用镇静剂、未采取适当的肢体约束措施以及医疗护理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因素探索相应的护理对策,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下降至1.9%.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 科室成立品管圈,共有成员9名,以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为主题,应用品管圈活动的PDCA循环管理办法,通过鱼骨图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评价效果等步骤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后,ICU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由8.95%降至5.9%,运用品管圈后ICU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降低。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整个活动过程使护理人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2.
非计划性拔管是ICU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作者从ICU非计划性拔管现状、危险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强调临床上进一步提升对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的认识,寻求有效防范措施的重要性,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ICU诊治的94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47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与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气管插管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综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包括病人相关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并发症相关因素、其他因素,并对近年来针对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策略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4月91例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加强心理护理,并使用手写板、音乐疗法、按摩、图文示意卡、做好医护沟通、合理使用镇静剂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Rass评分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ICU收治的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采用ICU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基础镇静,观察组给予Rass评分指导镇静。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7%vs 11.67%,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1.67%VS 16.67%,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 18.33%,P0.05)。结论 Rass评分可有效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771-4772
探讨集束干预措施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治疗的ICU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7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集束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发生率。经过集束干预措施后,干预组UEX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00%(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度得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CU患者实施集束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ICU患者UEX发生率,降低并发症的情况,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3月到2014年10月间收治的360例ICU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8.33%)(χ~2=6.732,P=0.010);护理后,观察组的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χ~2=28.800,P=0.000)。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并减少患者的插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ICU病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管或在护理和搬运患者及其他非患者因素导致的意外脱管[1]。神经外科患者由于疾病与手术的影响,常需要留置多种导管以满足营养、排泄、畅通呼吸道等多种需求,而多种导管的留置为护理工作带来了潜在的护理问题及护理风险,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我科非计划性拔管率高达4.5%,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结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优化护理干预对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240例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8例为2011年7月前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112例为2011年7月以后进行优化护理干预后的患者。总结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观察采取优化护理干预前后非计划性拔管比例的变化。结果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128例患者中有15例(11.72%)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优化护理干预的112例患者中仅4例(3.57%)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患者舒适度低、患者意识状况异常、导管固定不牢、护理操作不当、护患沟通不到位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